2023~2024学年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共3小题,4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卷I(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北京时间2023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结束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时,洛杉矾(30。N,120。W)地方时为( )
A. 6月4日22时33分B. 6月3日14时33分
C. 6月3日22时33分D. 6月4日14时33分
2.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轨驻留期间( )
A. 地球公转的速度先变慢后变快B. 运城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C. 北京正午室内阳光面积先变大后变小D. 上海日出方向由东北转为东南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西8区与东八区相差16个时区,且位于东8区的西边,当北京时间(东8区)为2023年6月4日6时33分时,洛杉矾(30。N,120。W)地方时为4日6时33分-16时-24时=3日14时33分,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轨驻留期间为2022年11月30日~2023年6月4日,1月初经过地球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地球公转的速度先变快后变慢,A错误;3月21日前后为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运城由昼短夜长变为昼长夜短,B错误;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北京正午室内阳光面积先变大后变小,C正确;上海日出方向由东南转为东北,D错误。故选C。
昆仑山脉东西延伸2500多千米,山脊线海拔近6000米。下图为昆仑鸟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昆仑山的形成主要是( )
A. 南北方向挤压,地壳隆起成山B. 东西板块碰撞,地壳褶皱成山
C. 地壳岩层断裂,岩块相对上升D. 地壳水平位移,岩浆上涌成山
4. 形成昆仑山山峰棱角分明,山脊犹如刀削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侵蚀搬运B. 风力风化侵蚀
C. 冰川侵蚀搬运D. 地壳多次沉降
【答案】3. A 4. C
【解析】
【3题详解】
昆仑山地处青藏高原,而青藏高原是北侧的亚欧板块和南侧的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造成地壳隆起而形成的山脉,A正确;该山脉并不是板块东西碰撞、地壳岩层断裂、地壳水平位移而形成的,BC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根据“山峰棱角分明、山脊如刀削”可知该地貌为角峰、刃脊,属于冰川侵蚀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侵蚀搬运,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景泰黄河石林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境内,石林由黄色砂砾岩构成。这里奇峰耸立,绝壁凌空,石柱、石笋大多高度为80—100米,最高的超过200米。该石林是由燕山运动、地壳上升、河床下切,加上风蚀、流水冲蚀、重力崩塌等地质作用形成的。下面图甲为黄河石林景观图,图乙为云南路南石林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景泰黄河石林的形成过程是( )
A. 固结成岩—风化水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 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水蚀
C. 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D. 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水蚀—侵蚀搬运
6. 云南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中的石柱高度一般在几米到40多米,与黄河石林石柱高度相差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
A. 岩层厚度不同B. 所受地质作用不同
C. 植被覆盖率不同D. 人类保护程度不同
【答案】5. D 6. A
【解析】
【5题详解】
由材料“由燕山运动、地壳上升、河床下切,加上风蚀、流水冲蚀、重力崩塌等地质作用形成的”并结合图甲可判断黄河石林为沉积岩,由此推知其先经历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砂砾岩,然后经历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再加上风蚀、流水冲蚀、重力崩塌等地质作用,之后经流水侵蚀、搬运作用,最终形成了景泰黄河石林。综上可知,景泰黄河石林的形成过程为: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水蚀-侵蚀搬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云南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中的石柱较矮,景泰黄河石林中的石柱较高,主要是因为云南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厚度没有黄色砂砾岩厚度大,石柱更易被侵蚀,导致形成的石柱较矮,A正确;云南路南石林和黄河景泰石林都是通过固结成岩、地壳抬升、侵蚀搬运等地质作用形成的,B错误;植被覆盖率和人类保护程度不同不是云南路南石林和黄河景泰石林石柱高度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A。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某地质研究员从丁地出发到乙地,沿途地表岩层新老关系的变化情况是( )
A. 由新变老B. 先由老变新,再变老
C. 由老变新D. 先由新变老,再变新
8. 若图示地区修建一条东西向隧道,适合修建隧道的地点是( )
A. 甲地B. 乙地
C. 丙地D. 丁地
【答案】7. D 8. A
【解析】
【7题详解】
背斜岩层中部老,两翼新;向斜中部新,两翼老。从丁地出发到乙地,是从背斜的一侧经过背斜谷地,到达背斜另一侧,再到达向斜山顶部,甲处岩层最老,因此沿途岩层先由新变老,再变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甲地为背斜,岩层呈天然的拱形,图中剖面为南北走向,故甲地适合修建东西方向的隧道,A正确;乙地为向斜,丙地为断层,不适合修建隧道,BC错误;丁地受地壳水平挤压形成,为背斜的一部分,地壳不稳定,D错误,故选A。
2022年1月14日和15日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大量的气体裹挟着烟尘形成了极为庞大的蘑菇云,汤加全境迅速被遮蔽。气象专家称此次火山喷发将对未来几年气候产生影响。左图为汤加位置图,右图为火山喷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汤加火山喷发后会对气候产生影响,主要的原因是( )
A. 火山喷发释放大量热量,使全球气温升高
B. 火山喷发导致地壳运动活跃,干扰大气运动
C. 火山灰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全球气温升高
D. 大量火山灰增强了大气的反射,使全球气温降低
10. 汤加火山爆发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发布的警报为( )
A. 地震预警B. 海啸预警
C. 火灾预警D. 暴雨预警
【答案】9. D 10. B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汤加火山喷发后,火山喷发时释放的热量只能使火山周围地区温度升高,不能使全球气温升高,A错误;地壳运动活跃引发火山喷发,而不是火山喷发导致地壳运动活跃,B错误;大量火山灰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降低,从而使全球气温降低,D正确;气温降低,大气辐射减弱,大气逆辐射也相应的减弱,因此不能使全球气温升高,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汤加火山爆发后,由于火山喷发剧烈而且该火山位于海底,因此会引起海水剧烈运动,从而引发海啸,因此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发布的警报应为海啸预警,B正确;汤加岛距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较远,汤加火山爆发引发澳大利亚、新西兰地震、火灾和暴雨的可能性不大,ACD错误。故选B。
胡玢在《庐山桑落洲》中写道:“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下图为我国某河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河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 “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
C. 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D. 诗中描述的河段类型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上游
12. 沿甲—乙作河流剖面图,下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11. B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图中河流的东岸是凸岸,是堆积岸,A错误;“数家新住处”应位于堆积岸,乙处为凸岸即堆积岸,B正确;河岸线的变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C错误;诗中描述河段为河曲,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中下游,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图中河段为河曲,沿甲—乙作河流剖面图,甲是凹岸,受侵蚀,河床坡度较陡,乙是凸岸,堆积作用明显,河床较浅,坡度缓,ACD错误,B正确。
在生产工具落后的古代,石窟造像多选择易雕凿的砂岩、石灰岩体,石灰岩因良好的沉积分选性更利于造像。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是一处石灰岩造像,石窟岩体裂隙广布,因外力作用破坏严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龙门石窟雕凿于石灰岩体,是因为( )
①石灰岩质地均匀,佛像精美②石灰岩岩性坚硬,利于保存
③石灰岩岩性较软,利于开凿④石灰岩结晶较慢,晶粒均匀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④D. ③④
14. 导致龙门石窟遭到破坏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A. 风沙侵蚀B. 流水侵蚀
C. 生物风化D. 物理风化
【答案】13. B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石灰岩是沉积岩,有一定的分选性,质地均匀,制作的佛像精美,①正确;根据材料石窟造像多选择易雕凿的砂岩、石灰岩体,岩性较软利于开凿,②错误;③正确;石灰岩是沉积岩,一般为碎屑物,晶粒结构少。④错误;B正确;故选B。
【14题详解】
由于龙门石窟是石灰岩雕琢而成,石灰岩容易被流水溶蚀发生损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2年某月初,有一天气系统经过北京,下表是北京在这期间的天气状况,该月气温化趋势与此类似。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 该月最可能是( )
A. 11月B. 1月
C. 4月D. 8月
16. 该天气系统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15. A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由表和材料可知,该月初日均温在10°C-15°C之间,月气温呈下降趋势;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1月均温在0°C以下,B错误;4月气温呈上升趋势,C错误;8月气温高,一般在20°C以上, D错误;11月气温呈下降趋势, A正确;故选A。
【16题详解】
由表和材料可知,天气系统经过北京时,气温降低,且有小雨,可能是冷锋,也可能是气旋,结合风向基本没有变化,都是北风或东北风,排除气旋,应为冷锋。读图可知,甲为暖锋,乙为冷锋,丙为气旋,丁为反气旋,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广东某中学一地理研学小组利用计算机进行了一次台风模拟实验,对台风的行进路线和浪高进行了模拟和预测。下图为某一时刻该台风位置与浪高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M、N两地相比( )
A. 风力M>N,浪高M>NB. 风力M>N,浪高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部分学校联考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