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贺州市平桂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 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西贺州市平桂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 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某同学用铁丝、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铁丝弯成的角①的度数应为( )
A. 66.5° B. 45° C. 30° D. 23.5°
2. 乒乓球上线条②代表的是( )
A. 最长的经线 B. 0°经线 C. 最长的纬线 D.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铁丝代表地轴,根据所学知识黄赤交角的度数为23.5°,所以地轴和地面的夹角和黄赤交角的度数互余为66.5°,A正确,BCD错误。
【2题详解】
读图②和地轴垂直应表示赤道,赤道为0°纬线,是最长的纬线,经线长度均相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ABD错误,该题选C。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00°E,41°N)顺利发射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天气中最适合飞船发射的是( )
A. B. C. D.
4.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 )
A. 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B. 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C. 西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D. 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
【答案】3. B 4. A
【解析】
【3题详解】
A为雷雨,B为晴,C为雾,D为沙尘暴。最适合飞船发射的是晴天,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全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酒泉位于41°N,属于中纬度。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00°E,41°N),位于北半球、东半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 下列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大、图幅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 )
A. 1:3000000 B. 1:2000 C. 1:6000 D. 1:10000
【答案】B
【解析】相同图幅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理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四个选项均为数字式比例尺,数字式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则越大,比较四个选项,1:2000的比例尺最大,更能详细地显示地理事物,故B符合题意。故选B。
6. 下列民居适应炎热干燥环境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浙江斜顶房,方便排水,适合多雨地区,A错误;西亚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房屋平顶厚墙、门窗小,防晒防风沙热气,B正确;北极寒冷干燥,取冰砌冰屋可保温,C错误;东南亚高脚屋适合高温潮湿的环境,有利于通风散热,D错误。故选B。
7. 下列条件中,不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
A. 土壤肥沃 B. 水源不足 C. 地形平坦 D. 交通便利
【答案】B
【解析】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水源不足、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故选B。
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当地时间2月6日4时17分),在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读六大板块部分地区示意图及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8. 土耳其发生地震的时间与北京时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
A. 地球自转造成的 B. 地球公转造成的
C. 地球倾斜造成的 D. 地球不透明造成的
9. 土耳其地震发生的原因是( )
A. 位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地带
B. 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交界地带
C. 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的交界地带
D. 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美洲洋板的交界地带
【答案】8. A 9. C
【解析】
【8题详解】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时间更早。土耳其位置偏西,中国位置偏东,经度不同导致地方时不同,所以会有时间差异,A正确;而地球公转主要与四季变化等有关;地球倾斜是产生四季和昼夜长短变化的一个因素;地球不透明主要和昼夜现象有关,BCD排除。故选A。
【9题详解】
土耳其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所以地震频繁,由图可知,土耳其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地震频繁。故选C。
读图,圆圈a代表赤道,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在图的中心点位置标注一个表示方向的字母,合理的是( )
A. N B. S C. E D. W
11. 当太阳直射a线时,M点出现( )
A. 昼长夜短 B. 昼短夜长
C. 极昼现象 D. 昼夜等长
12. 从a线到中心点,纬线的度数( )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不变 D. 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10. A 11. D 12. B
【解析】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赤道以南是南纬,用“S”表示,赤道以北是北纬,用“N”表示,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北纬度数越来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南纬度数越来越大,南极是南纬90°,进行分析解答。
【10题详解】
图中所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图所示的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故在图的中心点位置标注一个表示方向的字母,合理的是N,A正确。故选A。
【11题详解】
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北半球图,a代表赤道。a是赤道,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长,此时春分日或秋分日,D正确。故选D。
【12题详解】
图中a是赤道,其纬度度数是0°;据图中地球自转的时针方向可得,图中中心点是北极点,其纬度度数是90°N,从a线到中心点,纬线的度数逐渐增大,B正确。故选B。
目前,全世界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图为“世界上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示意图,图中数字单位为万千米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六个国家轮廓,为中国以及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纽约位于的国家依次是( )
A. ①、④ B. ③、④ C. ③、⑥ D. ⑤、⑥
14. 上图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A. ②④⑥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答案】13. B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分析,①是俄罗斯,②是加拿大,③是中国,④是美国,⑤是巴西,⑥是澳大利亚,纽约所在的国家是美国,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14题详解】
读图分析,①是俄罗斯,②是加拿大,③是中国,④是美国,⑤是巴西,⑥是澳大利亚,其中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剩下的是发展中国家,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读某地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甲点海拔为 ( )
A. 1500米 B. 1000米 C. 500 米 D. 0 米
16. 如果乙点的气温为15℃,那么甲点的气温应该是 ( )
A. 15℃ B. 0℃ C. 18℃ D. 9℃
【答案】15. A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可知,图中甲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1000米+500米=1500米。所以甲点的海拔是1500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据此可推知甲点的气温应该是15℃-(1500-500)÷100×0.6=9℃,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读地球上某节气的昼和夜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所反映的节气最可能是(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18.此时甲地正值( )
A. 正午 B. 子夜 C. 日出 D. 日落
19. 图示节气,我们家乡贺州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 昼短夜长 B. 昼夜等长 C. 昼长夜短 D. 出现极昼
【答案】17. B 18. C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此时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内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所以图中所反映的节气是北半球的夏至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所示节气为夏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我们的家乡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为昼长夜短,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完成下面小题。
20. 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 阳光明媚 B. 四季如春 C. 狂风暴雨 D. 寒风凛冽
21. 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叫( )
A. 对流雨 B. 地形雨 C. 锋面雨 D. 台风雨
【答案】20. B 21. C
【解析】
【20题详解】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的平均状态,包括温度、降水、风、湿度等要素。气候是长时间、比较稳定的,四季如春描述的是气候,B正确。ACD描述的是天气状况,是短时间的、多变的。故选B。
【21题详解】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叫对流雨,A错误;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B错误;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C正确;台风过境形成的降水是台风雨,D错误;故选C。
读下列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地可能是伦敦
B. 乙地主要分布在大陆的西岸
C. 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D. 丁地可能在地中海沿岸
23. 下列地形区的气候类型不属于丙地所代表的气候类型的是( )
A. 刚果盆地 B. 马来群岛 C. 亚马孙平原 D. 巴西高原
【答案】22. B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据图可知,甲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伦敦位于欧洲西部地区,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甲地可能是伦敦,A正确;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地区,B错误;丙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C正确;丁地属于地中海气候,该气候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D正确。根据题意,排除ACD,故选:B。
【23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丙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故选D。
读图,假如a>b>c,回答下面小题。
24. 假如图中曲线表示等高线,则甲、乙两处地形分别是( )
A. 山脊、山谷 B. 山谷、山脊 C. 山脊、山脊 D. 山谷、山谷
25. 假如图中曲线表示等温线,图示内容为某半球冬季气温分布图,则海拔高度相同的甲、乙两地海陆分布情况是( )
A. 陆地、陆地 B. 海洋、陆地 C. 陆地、海洋 D. 海洋、海洋
【答案】24. A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若图中的曲线表示等高线且a>b>c,甲处等高线弯曲,由海拔高的地方凸向海拔低的地方,是山脊;乙处等高线弯曲,由海拔低的地方凸向海拔高的地方,是山谷。故选A。
【25题详解】
若图中的曲线表示某半球冬季气温分布图且a>b>c,据此判断该半球为北半球,因为北半球越往南,距赤道越近,气温越高。图中甲处等温线弯曲,由温度高的地方凸向温度低的地方,因此甲处气温较高;乙处等温线由温度低的地方凸向温度高的地方,因此乙处气温较低。由于海陆的热力性质不同,冬季海洋的气温要高于陆地,夏季陆地的气温高于海洋,所以甲是海洋,乙是陆地。故选B。
二.读图综合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 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航海赛事”和“规模最大业余环球赛”。下图示意世界人种分布和2019~2020赛季环球帆船赛航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所有参赛船从港口①出发,该港口位于____(大洲),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该大洲的国家多数为____(“发达”或“发展中”)中国家。参赛船向西南航行,穿越大西洋往东来到位于____(大洲)的港口②,该港口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
(2)参赛船从港口③横穿印度洋到达港口④,印度洋沿岸的大洲有南极洲、非洲、亚洲和____,印度洋沿岸的四大洲中,纬度位置最高、气候最寒冷的大洲是____。
(3)当港口⑤处于秋季时,港口⑥正处____季,③、⑥两个港口所在的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
(4)从港口⑦航行到港口⑧,经过的运河是____运河,从东、西半球看,⑦、⑧两个港口均位于____半球。
【答案】(1)欧洲 发达 南美洲 南温带
(2)大洋洲 南极洲
(3)春 苏伊士运河
(4)巴拿马 西
【解析】
【小问1详解】
从图上可知,①港口位于欧洲,欧洲大多数国家是发达国家。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大洲,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仍居各大洲首位。欧洲西部集中有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工业大国,它们的生产规模大,工业部门较为齐全,综合实力雄厚。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欧洲国家属于发达国家;从①穿越大西洋来到南美洲的港口②,②位于南美洲东部,从纬度看,在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属于南温带。
【小问2详解】
船从港口③穿越印度洋来到港口④,环绕印度洋的大洲有南极洲、大洋洲、非洲、亚洲;南极洲位于地球南端,四周被南冰洋所包围,大陆几乎全被冰川覆盖,占全球现代冰被面积的80%以上,整个大陆只有2%的地方无长年冰雪覆盖,动植物能够生存。气候酷寒,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2℃。风速一般达每秒17~18米,最大达每秒90米以上,为世界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所以印度洋沿岸的四大洲中,纬度位置最高、气候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⑤在南半球,当⑤为秋季时,港口⑥在北半球,正处于春季;港口⑥在亚洲东部,③在非洲,二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从⑦航行到⑧,经过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⑦和⑧都在美国,美国的经度范围大致为西经70度到西经130度,而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的区域被称为东半球,而西经20度以西、东经160度以东的区域则被称为西半球,⑦、⑧两个港口都属于西半球。
27. 读下面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乙中描画出属于东、西半球分界线的一条经线。
(2)图甲中小红行走在大地经纬网上,其脚所踏地点的经纬度是____;图乙中A点的经纬度是____。
(3)小红行走在____(填“东”或“西”)半球,____(填“南”或“北)半球。
(4)与图乙中A、E两点所在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为____。
(5)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点。
(6)A点在E点的____方向,C点在B点的____方向。
(7)A、D、E三点所在的纬线中,长度最长的是____点所在的纬线。
【答案】(1)
(2)20°E,50°S 50°S,20°E 70°W,40°N 40°N,70°W
(3)东 南
(4)110°E (5)C
(6)正南 东北
(7)D
【解析】
【小问1详解】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
【小问2详解】
图甲中经度往东增大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纬度往南增大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所以小红脚踏地点的经纬度是20°E,50°S;图乙中经度往西增大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纬度往北增大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所以图乙中B点的经纬度为70°W,40°N。
【小问3详解】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小红所在的经度为20°E,位于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小红脚踏地点的纬度为50°S,位于南半球。
【小问4详解】
经线圈的特点是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图乙中和A、E两点所在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为110°E。
【小问5详解】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A点的经度为70°W,B点的经度为30°W,C点的经度为10°W,D点的经度为60°W,位于东半球的是C点。
【小问6详解】
在经纬网地图中,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所以A点在E点的正南方向,C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
【小问7详解】
在地球仪上,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缩短,A、D、E三点中,D点纬度最低,所在纬线长度最长。
28. 下面是“世界人口、语言分布”图,据此回答问题。
(1)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大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的东部等。图中①地人口分布稀疏的原因是____。
(2)④地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这里____(气候特征)。
(3)图中A的居民主要信仰____(宗教);E大洲中部南部是____人种的集中分布区。
(4)非洲北部D地区的居民通用的语言是____,这里的居民主要信仰____(宗教),宗教活动在清真寺中进行。
(5)从人口分布来看,E大洲人口分布稀疏,但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高”或“低”),该大洲拥有世界上最大盆地____。
【答案】(1)亚洲 纬度高,气候严寒(言之有理即可)
(2)全年高温多雨
(3)基督教 黑色
(4)阿拉伯语 伊兰教
(5)高 刚果盆地
【解析】
【小问1详解】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图中①位于北冰洋沿岸,该地区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严寒,所以人口分布稀疏。
【小问2详解】
④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这里全年高温多雨。
【小问3详解】
A位于北美洲,是英语的集中分布区,这里的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宗教活动在教堂中进行;E是非洲中南部是黑色人种的集中分布区,是黑种人的故乡。
【小问4详解】
非洲北部D地区的居民主要为阿拉伯人,居民通用语言是阿拉伯语,这里的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宗教活动在清真寺中进行。
【小问5详解】
从人口分布来看,图中E是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最高,人口增长速度快,该大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
29. 如图所示,图甲为亚欧大陆北纬30°~60°的气候类型分布,图乙为某三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C、D三种气候类型,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致使三种气候类型的降水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因素;AD种气候类型,冬季气候寒冷的是____。
(2)乙图为三种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把其序号与甲图中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字母对应起来:①对应____地;②对应____地;③对应____地。
(3)D、E两种气候类型中,冬雨夏干的是____气候类型;C处的气候类型是____;乙图中的③气候类型是____。
(4)请描述乙图气候类型②的气候特征____。
(5)甲图中的五种气候类型,代表广西的气候的是____。(填图中字母)
【答案】(1)C 海陆 A
(2)E D A
(3)E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或全年温和湿润)
(5)B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分析,A分布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大陆东岸,推断是温带季风气候,C深居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分布在北纬40°到北纬60°大陆西岸,推断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最少的是C,因为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致使三种气候类型的降水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D由于受海洋影响,冬天气温不会太冷,平均气温高于0摄氏度。A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
【小问2详解】
读气温降水图,①雨热反期,可推断地中海气候,对应E地;②最冷月高于0℃,全年降水均匀,可推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D地;③最冷月低于0℃,雨热同期,可推断为温带季风气候,对应A地。
【小问3详解】
根据推断,D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E地势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故E符合冬雨夏干特点。C处位于亚欧大陆内陆地区,属于温大陆性气候;乙图中的③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乙图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终年温和湿润。
【小问5详解】
甲图中的五种气候类型,代表广西的气候的是B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0. “五一”假期,广西某学校八年级学生在我国东南地区某地开展地理研学活动,图Ⅰ为此次研学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Ⅱ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考虑到暴雨可能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要求同学们不准在甲地搭帐篷宿营,可能爆发山洪的甲地,其地形部位是____。
(2)适宜攀岩运动比赛的e地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
(3)乙山峰的海拔约为( )
A. 500米 B. 600米 C. 670米 D. 700米
(4)d坡与c坡陡相比,较陡的是____坡,判断的依据是____。
(5)活动期间,地球运行在图Ⅱ中的位置是____段(填数字序号),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____(“南”或者“北”)移动,广西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6)图II中地球位于C位置时表示的节气是____,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
(7)若测得图中两座山顶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那么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____千米。
【答案】(1)山谷 (2)陡崖 (3)C
(4)d c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而d坡等高线密,坡度较陡(言之有理即可)
(5)② 北 昼长夜短
(6)春分 赤道
(7)3或三
【解析】
【小问1详解】
甲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山谷地势中间低、两侧高,因此又称为集水线。
【小问2详解】
攀岩活动一般在陡崖处进行。陡崖为等高线重合的地方,对应图中e处。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为100米。乙山峰在600米等高线以内,海拔范围在600-700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小问4详解】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读图可知,d坡等高线密集,为陡坡。
【小问5详解】
五一期间正处在春分(3月21日前后)和夏至(6月21日前后)之间,对应图中②段。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北移动。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广西地处北半球,活动期间昼长夜短。
【小问6详解】
地球移动到C位置时,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再根据下一阶段的B位置,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知B为夏至。则C应为春分。
【小问7详解】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中比例尺为1:15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千米。现在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地距离应为3千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八年级(上)期末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西贺州市平桂区七年级(上)期末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广西贺州市平桂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广西贺州市平桂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docx、参考答案2023年秋季学期期末七年级地理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