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生物试卷(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43832/0-17371860955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生物试卷(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43832/0-17371860955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生物试卷(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43832/0-173718609556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1.下列几种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大白菜B.兔子C.香菇D.流感病毒
2.鄂州,以湖而名,依水而兴。境内拥有大小湖泊100多个,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阳光对水生植物的分布没有影响
B.该食物网中,鱼和鹭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水生植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3.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B.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液泡等细胞结构
C.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同
D.由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视野变亮
4. 视野亮度的变化:低倍镜和高倍镜有不同的光圈大小,影响视野明亮程度。
5.概念图能直观形象地呈现知识结构,利于理解记忆。与下边概念图相符的是( )
A.①植物三大生理功能②光合作用③呼吸作用④蒸腾作用⑤降温⑥增加湿度⑦增加氧含量
B.①孢子植物②藻类植物③苔藓植物④蕨类植物⑤根⑥茎⑦叶
C.①生态因素②遗传因素③生物因素④非生物因素⑤温度⑥光⑦水
D.①生殖器官②根③茎④叶⑤表皮⑥叶肉⑦叶脉
6.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阶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B.种子只要有适当的外界条件就能萌发
C.在“茎的输导功能”实验中,被染色成红色的结构是筛管
D.能发育成日常食用花生米的结构是子房
7.如图是同一温度下,绿色植物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D段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加强,呼吸作用逐渐减弱
B.该曲线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不断加强
C.DE段表示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量相等
D.AB段(不含A、B点)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
8.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关下图所示实验器材或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中④和⑤可以升降镜筒B.甲图中②由10×换成40×的后视野变暗
C.乙图可以证明人呼出了氧气D.丙图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9.图所示的瓶子内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24小时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瓶中,蜡烛熄灭,其原因是( )
A.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B.种子进行蒸腾作用,放出了大量的水蒸气
C.种子进行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
D.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
10.新疆棉花拥有较高的品质优势,这使新疆成为世界上多数服装制造商首选的原材料采购源头。如图是新疆棉植物体结构层次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棉花植株的花与人体的大脑都属于器官
B.棉花种子的种皮属于图中A保护组织,该组织的作用是保护和分泌
C.同一受精卵经b和c过程,所产生的不同组织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D.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棉新品种,一定改变了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11.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2)请你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
(3)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的生物是 。
(4)若此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是 。
(5)图中的6种生物中,不具备细胞壁的有 种。
(6)谈谈人类应当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写出一条即可) 。
12.如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表示动物细胞的是 (填“A”或“B”)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② 。
(3)A和B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4)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这些细胞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⑥ 。控制西瓜甘甜可口这一特性的物质存在于图中 (填序号)。
(5)观察B细胞时,尽管细胞完全浸润在清水中,也不会因过度吸水而涨破,这是因为植物细胞的外面具有[①] 。
13.下图为菜豆的一生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菜豆的花粉落到菜豆花的雌蕊柱头上以后,可以萌发出花粉管,其内含有的生殖细胞可与[7]内的 结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的 。
(2)菜豆的种子是由[ ] 发育而成,与银杏相比,菜豆种子的外面有 。
(3)图中蜜蜂的行为表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一作用? 。
(4)一个菜豆豆荚及豆荚中的种子分别由图中的什么发育而来? 。(填写图中序号)
(5)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常会造成果树产量下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补救措施分别是: 。
(6)在菜豆的叶片内,发生着制造有机物的重要生理活动,该活动的过程可用下列式子表示为 。
14.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如图一表示小麦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二表示图一中【2】的部分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过程,其中甲和乙表示细胞中某个结构,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图三表示该植物一昼夜(O-K段)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释放量,图四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该大棚蔬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一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门户是 。春天,小麦叶片呈绿色,主要是因为图一中标号 所示结构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全部填序号)
(2)图二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①表示的物质是 ;若环境温度降低,乙所示结构进行的生理活动会 。
(3)在图三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段;在 点,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用图中字母表示)
(4)根据图四进行分析可知,对大棚蔬菜采取 等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参考答案
1.【答案】D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详解】ABC.大白菜属于多细胞植物、兔子属于多细胞动物、香菇属于多细胞真菌,都有细胞结构,ABC不符合题意。流感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D符合题意。
2.【答案】A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在生态系统中,阳光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分布的重要因素。水生植物同样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因此阳光对水生植物的分布是有影响的。阳光充足的地方,水生植物可能生长得更加茂盛,A错误。
B.在食物网中,鱼和鹭之间确实存在捕食关系,鹭捕食鱼。同时,如果它们都以虾为食,那么它们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这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C正确。
D.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因此,它们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D正确。
3.【答案】B
【分析】1. 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由目镜、物镜、载物台等组成。观察时,需正确操作镜筒和调焦。
2. 细胞结构的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的典型代表,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和液泡等基本结构。
3. 显微镜下的物像特点:由于显微镜成像原理,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相反。
4.【答案】C
【详解】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防止物镜与玻片相撞,损坏镜头,A错误。
B.洋葱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核、液泡等结构。这些结构在显微镜下是可以观察到的,B正确。
C.显微镜成的像是一个倒立的像,所以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C错误。
D.当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时,由于高倍镜的视野范围更小,能够进入镜筒的光线就会更少,所以视野会变暗。为了观察得更清楚,通常需要使用反光镜或调节光圈来增加光线,D错误。
4.下列关于一株小麦和一只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是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它们的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
C.它们都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D.它们的发育过程都有细胞分化
【分析】题考查的是植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认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
BD.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生长、分裂、分化,形成组织,进而形成不同的层次,BD正确。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可见植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没有系统,C错误。
故选C。
5.【答案】B
【分析】(1)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
(2)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3)绿色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两类,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4)植物三大生理功能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5)图中的关系为①包含②③④,④包含⑤⑥⑦。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植物三大生理功能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降温、增加湿度可降低蒸腾作用,增加氧不能降低蒸腾作用,A错误。植物包括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②藻类植物、③苔藓植物和④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包括⑤根、⑥茎、⑦叶,B正确。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不包括遗传因素,C错误。生殖器官包括花、果实和种子,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D错误。
6.【答案】A
【分析】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会萌发,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才能结出果实形成种子,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据此答题。
【详解】A、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是一朵花最重要的部分,A正确;
B、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B错误;
C、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不在树皮,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将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在“茎的输导功能”实验中,被染成红色的结构是木质部。C错误;
D、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受精后,在果实形成过程中,胚珠将会发育成种子。子房将会发育成果实。花生米是种子,因此常食用的花生米的是花的胚珠发育来的,D错误。
7.【答案】D
【分析】由图可以知道:横轴代表光照强度,纵轴代表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其中B点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为0,B点为零界点,从A开始到B都有光,只是光越来越强,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相等。而BD段表示光合作用逐渐增强,制造的氧气逐渐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有机物开始积累。点D以后表示光合作用趋于稳定。
【详解】有分析可知:AD段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加强,呼吸作用并没有减弱,A错误。该曲线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不断加强,最后趋于稳定,B错误。DE段表示植物体光合作用趋于稳定,C错误。AB段(不含A、B点)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D正确。
8.【答案】C
【分析】显微镜依靠粗细准焦螺旋螺旋调节镜筒升降,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定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详解】甲图中④和⑤都是准焦螺旋,可以升降镜筒,A正确;显微镜的物镜换成高倍镜,视野会变暗,B正确;二氧化碳遇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人体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乙图可以证明人呼出了二氧化碳,C错误;丙图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的实验,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这样丙图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光照几小时,酒精脱色,滴加碘液,有氢氧化钠的瓶内的叶片不变蓝色,而清水瓶内的叶片滴加碘液变成蓝色,产生了淀粉,所以丙图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D正确。
9.【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蜡烛的燃烧需要氧气,萌发的种子通过呼吸作用将瓶内的氧气消耗尽了,因此将燃烧的蜡烛放入盛有萌发种子的瓶子里,蜡烛会熄灭。
【详解】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吸收瓶内的氧气,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将燃烧的蜡烛放入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的瓶子里,蜡烛熄灭,其原因是该瓶内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把玻璃瓶中的氧气消耗尽了,选项B、C不符合题意,选项D是错误的。
10.【答案】B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 → 组织 → 器官 → 植物体;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动物体。
图中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分裂,c表示细胞分化,A是保护组织,B是输导组织,,C是分生组织,D是营养组织。
【详解】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中属于营养器官的是:根、茎、叶;属于生殖器官的是:花、果实、种子。棉花的花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人体的大脑属于动物体的器官,所以棉花植株的花与人体的大脑都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A正确。图中 A是保护组织,B是输导组织,,C是分生组织,D是营养组织,,种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 A保护组织。植物体的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没有分泌作用,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和分泌作用,B错误。细胞的分裂和分化都是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进行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分裂, c表示细胞分化,所以同一受精卵经 b 和 c 过程,所产生的不同组织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C正确。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棉新品种,体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了,属于可遗传变异,D正确。
11.【答案】(1)5/五
(2)绿色植物→兔→狐狸
(3)绿色植物
(4)鹰
(5)5/五
(6)适当的控制人口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保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合理的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养高产作物品种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食物链、食物网属于生态系统的结构中的营养结构。
(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详解】(1)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该食物网中有:绿色植物→兔→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兔→狐狸、绿色植物→鼠→狐狸、绿色植物→鼠→蛇→鹰,共5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有:绿色植物→兔→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兔→狐狸、绿色植物→鼠→狐狸、绿色植物→鼠→蛇→鹰。(任写一条)
(3)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因此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的是绿色植物。
(4)某些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即鹰体内含有毒物质最高。
(5)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图中的6种生物中,不具备细胞壁的有5种。
(6)由于人口的过度增长,带来了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资源能源危机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适当的控制人口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保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合理的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养高产作物品种。
12.【答案】(1)A
(2)细胞膜
(3)线粒体
(4)液泡 ③
(5)细胞壁
【分析】 动物细胞和植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它们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有中央大液泡,其中含有细胞液,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等有关;
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叶绿体: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核,④细胞质,⑤叶绿体,⑥液泡。
【详解】(1)结合分析可知,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液泡,所以属于动物细胞的是A。
(2)②细胞膜能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3)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但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因此A动物细胞和B植物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4)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这些细胞液主要来自液泡,控制西瓜甘甜可口这一性状的物质存在于细胞核。
(5)细胞壁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的功能。因此观察B植物细胞时,尽管细胞完全浸润在清水中,也不会因过度吸水而涨破,这是因为植物细 胞的外面具有①细胞壁。
13.【答案】(1)卵细胞 胚
(2)7胚珠 果皮包被
(3)帮助植物传粉
(4)3 7
(5)传粉不足 人工辅助授粉
(6)
【分析】一朵花主要的结构是花蕊,雌蕊中的子房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发育过程如图:
图中1柱头,2花柱,3子房,4卵细胞,5极核,6子房壁,7胚珠。
【详解】(1)植物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以后,可以萌发出花粉管,进入3子房,花粉管的内精子可与7胚珠内的4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的胚,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
(2)植物的种子是由7胚珠发育而成。该植物和银杏都结种子,都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但该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银杏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
(3)图中蜜蜂的行为表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帮助植物传粉。
(4)据分析可知,菜豆的豆荚属于果实,由3子房发育而来,菜豆的种子由7胚珠发育而来。
(5)花开放之后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如果在开花季节遇到连阴雨的天气,会影响传粉,导致传粉不足;为增加产量可进行的补救措施是人工辅助授粉。
(6)绿色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细胞内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因此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公式可表示为:
14.【答案】(1)5 2
(2)甲叶绿体 氧气/氧 减弱
(3)O—K F
(4)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照强度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图形的分析能力。图一是小麦叶片结构,1表示上表皮,起保护作用;2表示叶肉,含有较多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3是下表皮,起保护作用。4是叶脉,有支持和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作用;5是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是水分散失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2)图二中甲能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应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因此①为氧气,②、③为水和二氧化碳。乙能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为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故图三中二氧化碳吸收量可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二氧化碳释放量可表示呼吸作用强度。OA段二氧化碳释放量不变,说明只进行呼吸作用,为夜晚,有机物不断消耗。AB段二氧化碳释放量逐渐减小,说明从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变大但始终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依然消耗。B点二氧化碳释放量为零,说明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BF段二氧化碳吸收量大于零,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始终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不断积累。F点二氧化碳吸收量为零,说明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FG段二氧化碳释放量逐渐变大,说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且逐渐减小,有机物开始消耗。GK段二氧化碳释放量不变,说明只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不断消耗。
【详解】(1)图一中1上表皮和3下表皮合称表皮,位于叶片表层,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表皮上分布着一些5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
小麦叶片呈绿色是因为有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而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片的2叶肉部分。
(2)图二中甲能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应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因此①为氧气,②、③为水和二氧化碳。
乙能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为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低温可抑制呼吸作用,故若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强度会减弱。
(3)
呼吸作用的本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植物无时无刻不再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在图三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O-K段。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分解有机物,所以二氧化碳吸收的量可以表示有机物合成的量。结合分析可知,BF段有机物一直积累,而OB、FK段有机物则消耗,所以在F点,有机物积最多。
(4)分析曲线,可以得出结论: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蔬菜产量。另外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充分利用光能,促进光合作用;加大昼夜温差,可以减少有机物的分解,增加有机物的积累,提高蔬菜的产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33,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