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识字6古对今教案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识字6古对今教案第1页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识字6古对今教案第2页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识字6古对今教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6 古对今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6 古对今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3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课件。
    一 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1.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学习《古对今》。(板书:古对今)
    2.教师提示:“古”和“今”是一对反义词,“今”指现在,“古”指古代。
    3.学生齐读题目。
    二 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看图说话,认读词语。
    (1)学生看图片,指名说说图中的景色。(出示课件1~4)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请学生认读。(出示课件5)
    和风细雨 夕阳 严寒 鸟语花香 朝霞 古今 酷暑
    2.反复朗读,读出节奏。
    (1)学生自由读对韵歌,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2)指名读,教师适时正音。
    (3)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让学生模仿着读。
    (4)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第2、4、6、8、10、12行的最后一个字“方、凉、霜、阳、杨、香”,说说它们的韵母分别是什么。
    3.师生对读,同桌对读,学生拍手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图片认识词语,积累词语;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朗读兴趣。
    三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出示课件6)
    yuán yán hán kù shǔ liánɡ
    圆 严 寒 酷 暑 凉
    chén xì zhā xiá xī liǔ yánɡ
    晨 细 朝 霞 夕 柳 杨
    (1)学生认字,教师适时指导。
    “暑、晨、朝”都是翘舌音,“圆、严、寒”都带有前鼻韵母an,“凉、杨”都带有后鼻韵母ang。
    (2)识记生字。
    ①定位联想:“酷、暑、晨、霞”等笔画多的字,可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学生整体识记,不作字形分析。
    ②加一加:员+囗=圆 京+冫=凉 田+纟=细
    ③减一减:多-夕=夕
    ④寻找字源:“寒、朝”均是会意字,可以让学生看看金文的字形,给学生讲讲字源,以帮助记忆。
    ⑤组词拓展。
    杨:杨树、白杨 霞:晚霞、云霞
    凉:凉快、凉水 细:细小、细心
    晨:早晨、晨练 朝:朝阳、朝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鼓励一字多法,一法多用,让学生快速记忆生字。
    2.学写生字。(出示课件7、8)
    古 凉 细 夕 李 语 香
    (1)教师范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归类书写,引导学生把握同一类字的书写规律。
    “夕”是独体字,“古、李、香”是上下结构的字,“凉、细、语”是左右结构的字。
    (3)重点指导“细、夕、李”的书写。
    “细”: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田”的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夕”:撇和横撇的撇基本平行,注意倾斜角度;横撇的横要短,点在撇和横撇连接点下面。
    “李”:上下等宽。“木”的竖要短,“子”的弯钩要与“木”的竖对正,重心才平稳。
    (4)学生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按结构特点,对会写字进行归类指导,让学生分类把握生字的书写要点,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四 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1.师生对读,同桌对读,指名轮读。
    2.学生自主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朗读兴趣,并在不断朗读中熟读成诵。
    教学时要借助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做到看清字形、读准字音、领会字义。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借助精美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了美好的景象,积累了“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等词语。


    1.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2.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课件。
    一 复习导入
    1.复习字词,巩固所学。(出示课件9)
    会认字:圆 严 寒 酷 暑 凉 晨 细
    朝 霞 夕 柳 杨
    会写字:古 凉 细 夕 李 语 香
    词语积累:和风细雨 夕阳 严寒 鸟语花香
    朝霞 古今 酷暑
    指名读,齐读。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古对今》。
    设计意图:通过对字词的复习,为这节课深入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二 精读感悟,重点理解
    1.你知道什么是对子吗?
    对子一般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节奏明快,音调和谐。
    2.学习第1小节。(出示课件10)
    (1)第1句对子是两组什么词?
    (是两组反义词。“古—今”是一组时间方面的反义词,“圆—方”是一组形状方面的反义词)(板书:古—今 圆—方)
    (2)第2句对子是两组什么词?
    (是两组反义词。“严寒”写的是冬天,“酷暑”写的是夏天;“春暖”写的是春天,“秋凉”写的是秋天)(板书: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3)小结:课文第1小节,从广阔的时空拉近到四季的轮回,有一种气势之美。(出示课件11、12)
    古代、现代、圆形、方形、温暖的春天、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寒冷的冬天的图片
    3.学习第2小节。(出示课件13)
    (1)这一小节是一些什么词组成的对子?
    (“晨—暮”是一组时间相对的词,“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是三组自然现象相对的词)
    (板书: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2)这一小节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景象?
    (展示了自然现象的变化)
    (3)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风?什么样的雨?
    (风:微风、大风、狂风…… 雨:毛毛雨、小雨、大雨、暴雨、雷阵雨……)
    “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的哪个词语意思相近?“细雨”和“毛毛雨、小雨、大雨、暴雨、雷阵雨”中的哪个词语意思相近?
    (“和风”和 “微风”意思相近,是指温和的风;“细雨”与“毛毛雨”意思相近,是指很小很细的雨)
    (4)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朝霞?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朝”就是早上,“朝霞”在早上东方的天空出现;“夕阳”就是快要落山的太阳)
    (5)小结:课文第2小节写四季的物候,风雨阳光,阴晴霜雪,是一种自然之美。(出示课件14、15)
    4.学习第3小节。(出示课件16)
    (1)第1句对子是两组什么词?
    (“桃、李”都是水果,“柳、杨”都是树木,是两组同类词)(板书:桃—李 柳—杨)
    (2)第2句对子含有哪两个词语?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板书: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3)小结:课文第3小节写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植物、动物,是一种生命之美。(出示课件17、18)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对子,通过想象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扩大词汇量。
    三 朗读、背诵
    1.同桌玩拍手对对子游戏。
    2.男女生对读。
    3.齐背对韵歌。
    四 拓展延伸
    1.让学生上网或阅读课外读物,收集对子歌,并背诵。比一比谁收集得多,背得多。
    2.自编对子。
    教师可以说前面部分,让学生对后面部分。如:长对( ),远对( )。春风对( ),山高对( )。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以致用,感受编对子的乐趣,同时巩固识字效果。
    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 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四季美景,进行理解、诵读、欣赏和积累, 在识字中了解常识,获得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
    6 古 对 今
    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教学
    要求
    1. 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3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重点)
    2. 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 “朝霞、夕阳、严寒、酷暑”。(难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重点)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重点)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相关教案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6 古对今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6 古对今精品教学设计,共7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6 古对今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6 古对今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总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时间,教学目的,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6 古对今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6 古对今教案及反思,共12页。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