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柏”和“松”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可通过观察了解两者之间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同时积极思考
B.观察不能借助任何观察工具
C.要实事求是,全面仔细观察,无需与他人交流
D.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结果记录
2.“落叶知秋”,吉林市到深秋就落叶,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
①具有生长现象
②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③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④能适应环境
⑤能繁殖后代
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A.①②⑥B.③④⑤C.②③④D.④⑤⑥
3.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有关显微镜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对光后,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B.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他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他判断污点一定在物镜上
C.两台显微镜,1号显微镜目镜10×,物镜40×,2号显微镜目镜15×,物镜1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应选用1号显微镜
D.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
4.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的染色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
A.滴一滴碘液滴在载玻片中央,再将洋葱表皮放入并展平
B.盖上盖玻片后,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
C.将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并展平后加一滴碘液,然后盖上盖玻片
D.先将洋葱表皮置于碘液中染好色后,再放入水滴中展平
5.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细胞结构与生活的概念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结构中A为细胞膜,B为细胞核
B.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能量转换器为叶绿体和线粒体
D.叶绿体能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
6.如图是植物细胞相关知识的概念图,其中a表示特征,甲、乙、丙代表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表示保护、支持B.甲代表细胞核
C.乙代表细胞质D.丙代表细胞膜
7.近年来,随着干细胞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如图为干细胞的培养过程示意图,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细胞的生长,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B.经过程②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
C.②③说明干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
D.经过程③后,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遗传物质都发生了变化
8.如图表示某植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分别表示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B.②过程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C.③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9.从结构层次的角度分析,下列属于器官的一组是( )
A.叶表皮与茎B.口腔上皮与胃
C.梨果实与西瓜籽D.皮肤与血液
10.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衣藻B.蘑菇C.草履虫D.变形虫
11.能用来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是( )
A.海带B.苔藓C.肾蕨D.小麦
12.观察图,阴影部分表示图中4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A. 都有种子B.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都有根、茎、叶D. 种子外都无果皮包被
13.下列关于动物主要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身体里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B.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C.爬行动物和鸟类都属于变温动物
D.哺乳动物是胎生、哺乳的恒温动物,是最高等的脊椎动物
14.下列有关动物类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草鱼、鱿鱼、带鱼用鳃呼吸,都是鱼类
B.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可以辅助呼吸
C.蜥蜴的生殖和发育不能摆脱对水的依赖
D.家兔的门齿、犬齿、臼齿都很发达
15.红其拉甫口岸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陆地口岸。高原地区紫外线强,边防战士们的面庞被晒得层层脱皮。这主要体现了( )
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对生物没有影响
16.如图是细菌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是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
B.图中F是某些细菌的特殊结构
C.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D.大多数细菌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17.下列不属于巴斯德的成就的是( )
A.第一个发现细菌存在
B.证实细菌是由原来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C.发现了乳酸菌
D.提出了巴氏消毒法
18.手足口病是近几年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传染病,它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下列有关该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积微小,肉眼无法观察B.该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C.能独立自由地生活D.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
19.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调查活动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植物、动物两类。他们所采取的分类依据是( )
A.个体大小B.生活环境C.形态结构D.生物用途
20.如图是部分豆目植物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示意了豆目植物的3个分类单位
B.图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属,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少
C.绿豆与菜豆的亲缘关系比与紫檀的亲缘关系近
D.菜豆和合欢没有共同的分类等级,亲缘关系最远
21.关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裸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家族
B.人们爱吃的“紫菜蛋花汤”中的紫菜属于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有真正的输导组织,比苔藓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
D.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22.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动、植物细胞分裂的第一步都是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
B.动物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质缢裂为两部分
C.植物细胞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将细胞质分成两部分
D.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同
23.在生物圈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它们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鼠妇属于节肢动物,它的身体和附肢也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B.日本血吸虫背腹扁平,其幼虫主要寄生人体内
C.两栖动物中的蟾蜍有大型毒腺,所分泌的毒液能制成中药蟾酥
D.兔与草食性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消化道很长,盲肠特别发达
24.下列有关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B.乳酸菌可以用于制作泡菜
C.酵母菌可以用于酿制葡萄酒
D.保存食品的原理都是将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全部杀死
25.世界首例克隆北极狼曾在北京野生动物园亮相。狼的结构层次按照由微观到宏观的顺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动物体→系统→组织→器官→细胞B.动物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D.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一动物体
二、实验题
26.现在垃圾分类已在全国全面启动。餐厨垃圾是城市垃圾的一个重要来源,既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又导致大量生物能源浪费。为更好地处理餐厨垃圾,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
(1)生态系统中的细菌和真菌能将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并释放能量,以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和能量流动。
(2)发酵技术是利用甲烷菌处理餐厨垃圾的一种绿色环保技术。可将垃圾中大部分有机物进行分解,除产生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这种清洁燃料外,沼气池中的残渣、废液,还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有机物/无机盐)。
(3)为探究处理餐厨垃圾的适宜方式,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以某食堂提供的午、晚餐残余混合物为材料,制成4种不同浓度的发酵液。
②将取自某污水处理厂的等量菌种加入不同发酵罐中,每间隔两天就同时分别加入__________,在35℃、厌氧条件下进行发酵。
③实验过程中定时测定甲烷的产率,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进样浓度为__________g-VS/L时,既能处理最多的垃圾,又对甲烷产率影响不大。
(4)垃圾被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你作为环保志愿者会提出哪些建议来合理利用垃圾,将它“变废为宝”: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图填空题
27.合作学习小组同学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关系”知识后,绘制了如下概念图。请将概念图补充完整,再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指有生命的,③是生态因素,请问②是__________。
(2)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__________。
a.铁树开花b.潮起潮落c.火山喷发d.飞蛾扑火e.开水沸腾
(3)图中A指的是“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对应实例: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4)“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__________环境。
(5)生物的生命共同特征表现在应激性、生长、__________和新陈代谢等方面。
28.观察图中的植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海带属于__________,它的结构最简单,没有__________的分化。
(2)图中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__________。
(3)肾蕨不仅有真正的根、茎、叶,而且体内具有__________组织,能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4)向日葵和油松属于__________植物。
29.如图所示,图一为显微镜的构造示意图;图二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示意图;图三为观察该装片时看到的甲、乙两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切洋葱鳞片叶时,有刺激性的液体流出,这些液体主要是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
(2)要将图二中的甲视野换成乙视野,应转动图一中显微镜的__________(填序号),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进行观察。
(3)图三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在制作该临时装片时,需要用碘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其目的是__________。
(5)观察与绘图
如图是某学生绘制的视野中的一个植物细胞结构图,从生物图绘制规范要求看,你认为该图存在的问题是少画和标注了__________。
四、填空题
30.阅读下面资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在中国传说有水怪的地方很多,新疆的喀纳斯湖、青海湖、吉林长白山的天池、河南泌阳的铜山湖、四川的猎塔湖、湖北神农架长潭和西藏文部湖都传说有水怪出没。喀纳斯“水怪”是我国几大湖怪中唯一露出真面目的。经专家论证,喀纳斯水怪实际是一种被称为大型哲罗鲑的冷水性鱼类,长约12~15米,头部宽1.5米,重达2~3吨。它是凶猛的食肉型鱼类,小鱼、野生水禽、大水鼠、水獭甚至比自己体型大的同类都可成为它的食物。
(1)“水怪”的身体呈__________,有利于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2)生物学家判断“水怪”属于鱼类,一是因为它通过__________呼吸,二是通过鳍协助__________和维持身体的__________,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3)“水怪”之所以有很强的攻击性,是因为生有锯齿状的锋利牙齿,这说明动物的结构和__________是相适应的。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需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同时积极思考,故A正确;
B.观察不能借助任何观察工具,故B错误;
C.要实事求是,全面仔细观察,无需与他人交流,故C错误;
D.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结果记录,故D错误。
2.答案:C
解析: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具有应激性,这是梧桐对低温环境的反应,从而减弱蒸腾作用,适应干旱的冬季季节的到来。故选C。
3.答案:B
解析:A.对光后,把外界的光线引入镜筒、目镜内,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A正确。
B.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它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则污点可能在物镜上,也可能在血涂片上而不是污点一定在物镜上,B错误。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号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2号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10=150(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因此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应选用1号显微镜,C正确。
D.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D正确。
故选:B。
4.答案:B
解析: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在盖玻片一侧滴I~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故选B。
5.答案:C
解析: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因此A为细胞膜,B为细胞核,故A正确。
B.除病毒外,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等结构,故B正确。
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属于植物细胞,但内表皮细胞为无色透明的细胞,因此不含有叶绿体,故C错误。
D.叶绿体能够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动力。细胞中的能量变化非常复杂,需要统一的指挥和控制,因此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故D正确。
故选C。
6.答案:D
解析:液泡中含有的物质与颜色、味道有关,丙代表液泡,D错误。
7.答案:D
解析:过程③表示细胞分化,经过细胞分化后,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8.答案:B
解析:A.据图可知,①②过程,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多,分别表示了细胞的生长和分裂,A正确。
BD.②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先进行自我复制,然后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B错误,D正确。
C.③是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C正确。
故选B。
9.答案:C
解析:A.叶表皮属于保护组织;茎属于营养器官,A不符合题意。
B.口腔上皮属于上皮组织;胃属于消化器官,B不符合题意。
C.梨是果实,西瓜籽是种子,都属于生殖器官,C符合题意。
D.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血液属于结缔组织,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能够完成呼吸等相应的生命活动。蘑菇属于多细胞生物,因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B
解析: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所以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因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12.答案:B
解析:小麦属于被子植物,水杉属于裸子植物,两者都有种子,A错误;衣藻、小麦、苔藓和水杉体内都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衣藻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没有真正的根,C错误;衣藻和苔藓都没有种子,水杉种子外无果皮包被,D错误。故选:B。
13.答案:C
解析:A.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A正确。
B.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B正确。
C.爬行动物和鸟类都是卵生,体内受精,但是爬行动物是变温动物,鸟类是恒温动物。C错误
D.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体温恒定,是最高等的脊椎动物。D正确。故选C。
14.答案:B
解析:A.鱿鱼属于软体动物,草鱼和带鱼属于鱼类,都用鳃呼吸,A错误。
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裸露可以辅助呼吸,B正确。
C.蜥蜴属于爬行类,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C错误。
D.家兔属于植食性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D错误。
故选B。
15.答案:B
解析:生物影响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高原地区紫外线强,边防战士们的面庞被晒得层层脱皮,可以看出生物受到了生活环境的影响,所以这主要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故选:B。
16.答案:D
解析:AB.图中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是DNA的集中区域;F是鞭毛,是某些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运动的作用,正确。
C.细菌是单细胞的生物,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正确。
D.大多数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的营养方式是异养,错误。
故选D。
17.答案:A
解析:A.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菌,B符合题意。
BCD.法国的科学家巴斯德设计了鹅颈瓶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是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他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之父”,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答案:C
解析:A.病毒个体微小,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A正确。
B.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肠道病毒属于动物病毒,B正确。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因此肠道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C错误。
D.病毒在寄主细胞里,利用寄主细胞的物质,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D正确。
故选C。
19.答案:C
解析: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别。结合分析可知:某同学在调查活动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植物、动物两类。他们所采取的分类依据是形态结构。
故选C。
20.答案:C
解析:A.图中示意了豆目植物的4个分类单位,即目、科,属、种,故A错误。
B.图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少,故B错误。
C.绿豆与菜豆同属,绿豆、菜豆和紫檀同科,属于比科小,绿豆与菜豆的亲缘关系比与紫檀的亲缘关系近,故C正确。
D.菜豆和合欢有共同的分类等级,同属于目,亲缘关系最远,故D错误。
故选C。
21.答案:A
解析:A.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家族,而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适应能力弱于被子植物,A错误。
B.紫菜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B正确。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所以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比苔藓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C正确。
D.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分为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可以统称为孢子植物,D正确。
故选A。
22.答案:D
解析: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复制然后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故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D错误。
23.答案:B
解析:A.鼠妇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等足目、鼠妇科、鼠妇,它不是昆虫,身体和附肢也分节,体表有外骨骼,A正确。
B.日本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生活,当人接触含有血吸虫的水时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血吸虫成虫在人体内交配、产卵,B错误。
C.两栖动物中的蟾蜍有大型毒腺,所分泌的毒液能制成中药蟾酥治疗疾病,对人类有利,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家兔是草食性动物,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D正确。
故选B。
24.答案:D
解析:A.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例如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使之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A正确;
B.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B正确;
C.酵母菌可以用来蒸馒头、做面包、酿酒,C正确;
D.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杀死或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D错误。
故选:D。
25.答案:C
解析:狼属于动物,动物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再由系统构成动物体。因此,狼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故选C。
26.答案:(1)物质循环
(2)无机盐
(3)等量4种不同浓度的发酵液;8
(4)餐厨垃圾用作饲料、堆肥、发酵技术,可回收垃圾分类放到相应垃圾桶,有害垃圾要集中处理
解析:(1)生态系统利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并释放能量,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是往返循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厌氧发酵技术是利用产甲烷菌处理餐厨垃圾的一种绿色环保技术。可将垃圾中大部分有机物进行分解,除产生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这种清洁燃料外,沼气池中的残渣、废液,还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3)实验设计时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而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为探究处理餐厨垃圾的适宜方式,进行了如下实验:
②将取自某污水处理厂的菌种加入发酵罐中,间隔不同时间分别加入等量4种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发酵。
③据图分析可知,进样浓度为8g-VS/L,隔一天加样,能处理最多的垃圾,又没有减少甲烷的产率。
(4)垃圾被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你作为环保志愿者会提出哪些建议来合理利用垃圾,将它“变废为宝”如:围绕垃圾分类后的回收、利用、处理等,如餐厨垃圾用作饲料、好氧堆肥、厌氧发酵技术等。
27.答案:(1)非生物因素
(2)ad
(3)细胞
(4)适应
(5)繁殖(适应性、遗传性、变异性等)
解析:(1)③生态因素包括②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作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a铁树开花,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命现象;d.蜜蜂采蜜说明生物需要营养,它们都属于生命现象;e猎豹捕食斑马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礼花绽放没有生命现象;c火山喷发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
(3)图中A指的是“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对应实例: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5)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的生命共同特征表现在应激性、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等方面。
28.答案:(1)藻类;根、茎、叶
(2)葫芦藓
(3)输导
(4)种子
解析:(1)海带属于藻类,藻类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2)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葫芦藓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开始有了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株生长利用,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4)向日葵和油松都属于种子植物;不同的是油松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向日葵的种子有果皮包被。
29.答案:(1)液泡
(2)①
(3)cdba
(4)染色/给细胞核着色
(5)细胞膜
解析:(1)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有多种味道:酸、甜、苦、辣以及色素、营养物质等。切洋葱鳞片叶时,有刺激性的液体喷出,这些液体主要是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
(2)转换器在镜筒的下端,可以安装物镜,从图二中可以看出,乙视野中的物像比甲视野大,所以要将图二中的甲视野换成乙视野,应转动图一中显微镜的①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进行观察。
(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步骤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所以图三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c滴清水、d取材、b用解剖针将表皮展平、a盖片。
(4)为更好的观察细胞结构,在制作该临时装片时,需要用碘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即染色,具体方法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5)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植物的绿色部分还有叶绿体,如图是某学生绘制的视野中的一个植物细胞结构图,从生物图绘制规范要求看,该图存在的问题是少画了和未标注细胞膜。
30.答案:(1)流线型;
(2)鳃;游泳;平衡
(3)功能
解析:(1)“水怪”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水的阻力,这种体形有利于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2)“水怪”的体表覆盖鳞片具有保护作用,皮肤能分泌黏液,有利于减小身体与水之间的摩擦力,它通过鳃呼吸,通过鳍游泳和维持身体的平衡,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因此生物学家判断“水怪”属于鱼类。
(3)“水怪”之所以有很强的攻击性,是因为它生有锯齿状的锋利牙齿,它可以吃掉凶猛的食肉型鱼类、小鱼、野生水禽、大水鼠、水獭等,甚至比自己体型大的同类动物都可成为它的食物,这说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第五片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第五片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