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上册飞来的花瓣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飞来的花瓣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我来写封信,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飞来的花瓣》旋律优美,语言纯朴,感情真挚,寓意深刻。 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其和声效果使音乐的意境更富于诗意。歌曲为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的旋律中,休止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生动地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给予的谆谆教导的感激之情,形成了一种声断情不断的艺术效果。第二乐段采用了混声合唱的形式,逐渐进入高潮,也表达了学生对老师深深的依恋之情。最后把歌曲的情感进一步深化,令人感动,令人遐想。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飞来的花瓣》,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学生对恩师充满感激的真挚情感。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及对老师深深地依恋之情。
2、通过听、诵、唱、动等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特点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3、能用自然、轻柔的声音与含蓄而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飞来的花瓣》。感受弱起拍子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的强弱起伏。
4、通过欣赏、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不同的表现和演唱形式以及混声合唱和谐的和声效果,从而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合唱概念”,进而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作品和谐的和声效果。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学生对恩师充满感激的真挚情感。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教学用具:课件、钢琴、信笺(花瓣形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一封信,首先老师想问问大家,你给谁写过信呢?
生:描述
师:看来大家给朋友写信想要述说心事,给父母写信表达自己的小愿望等~那么我们来一起看看老师这里的信是写给谁的呢?
【展开PPT的信封】
师:原来这是一封写给自己老师的信,信中写满了学生们对老师感激,感激之情细腻、发自内心那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信中的称呼?
生:张妈妈
师:谁是张妈妈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一则视频来了解信中的主人公。
【观看视频】
师:时代楷模—张桂梅,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倾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 张桂梅同志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
二、讲授新课
师:这样的事迹让我们动容,今天就让我们满怀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来学习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曲《飞来的花瓣》。你来听一听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歌曲节奏、速度和情绪有什么特点?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播放歌曲】
师:歌曲旋律优美、语言纯朴亲切又饱含深情,充分表达了学生对老师深深的思念和真挚的谢意。那么这样一首歌曲是由谁来创作的呢?
【介绍作曲家】
师: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歌曲中飞来的“花瓣”指的是什么呢?
【朗读歌词+体会歌词含义】
生:回答“花瓣含义”(深情地、对老师的思念,感谢、赞美)。
师:原来,“花瓣”是指学生写给老师的信。他们有的为了汇报成绩,有的为了问候,有的为了表达思念。这些信件汇成五彩缤纷的“花瓣”看,飘飘洒洒间,花瓣飞进了我们的课堂,听听,它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我们再次聆听歌曲,思考运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讲解演唱形式】
师:歌曲是采用了混声合唱的表现形式。混声合唱是合唱艺术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是指由女声(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具体一般说来是由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和男低音声部四个基本声部组成的;每个基本声部又可有更细致的划分。(课件展示混声合唱的声部构成)接下来让我们通过视频再次感受歌曲旋律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深情地、亲切地、喜悦地、骄傲地、感激地、依恋地……)
师:试想,如果采用独唱,效果会怎样?
【对比独唱与合唱的效果不同】
师:这些祝福和感激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他们带着不同的心情前来问候老师。采用混声合唱的形式能更充分,更立体地表现出这种效果,进而把情感的表达推向了高潮。这就是合唱的魅力。
师:你认为歌曲可以分为几段呢?
【划分两个乐段】
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第一乐段,跟随音乐、哼唱歌曲,你有没有从音乐中感受到“花瓣”一片片缓缓飘落的情形?
【跟琴用“呜”演唱。(注意起拍明显)】
师:让我们通过唱‘呜’来细细体会这种平稳倾诉,思念的音乐感觉。你也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一边想象,一边哼唱,一边体会。
【感受力度记号】
【品味休止符】
师:在音乐记谱中,表现停顿或间断的音乐记号是“休止符”休止符在这儿有什么作用呢?那么深情、平稳地歌唱,为什么要断断续续地呢?让我们从歌声中来体验吧.
【播放歌曲】
A.像激动时的抽泣。
B.像花瓣一片、一片纷纷扬扬飘落下来。
C.与后面连贯的旋律形成对比。
师:请对比聆听两种效果的演唱,有与没有休止符对于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吗? 【情更切,意更浓】
师:“在这儿,歌声虽然间断了,但情感的表达间断了吗?”生:声断而情不断
师:让我们也来试着演唱 。
(注意提醒学生不同状态的“停顿”,从而引导学生动情地演唱)
师:欣赏作品B段请仔细听,歌曲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师:力度更强了,音调更高了,旋律的起伏更大了,这些都让我们感觉歌曲的情绪变得激动高涨,那么歌曲的情绪是通过歌曲哪些地方的变化来体现的呢? 师:力度、旋律起伏、音区、演唱形式等。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师:聆听这句歌词,你能想到怎样的场景?
【聆听+学唱】
师:这句歌词,犹如老师打开了信封,看到学生热烈的思念、优异的成绩等展现在老师的眼前。看到学生的来信你觉得老师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欣慰、开心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尊敬的好老师,他们帮助我们学习,牵挂我们成长。也许从没发生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平凡之中见真情,我们犯错时那鼓励的话语,我们成功时那会心的微笑……无不透露出对我们的关心与爱护,难怪我们有的同学说,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三、我来写封信
师:除了想说“老师像妈妈”,你还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话题,来写一封信吧。
(1)我想对老师说……
(2)我想成为怎样的人……
【可以为学生提前准备花瓣信纸】
四、总结
师:同学们,你们是老师用心浇灌,辛勤培育的花朵,寄托着老师的希望,老师也相信,你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这是所有老师对大家的祝愿,也请大家把祝福和想说的话,送给自己喜爱的老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六年级上册老鸟,小鸟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五乐句以下行的三度,默契配合,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艺版六年级上册猜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讲解倚音+练习演唱,朗读节奏,讲解云南特色词,教唱歌曲+分组演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音乐六年级上册丰收锣鼓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巩固拓展,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