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专练
考前特训 (六)关注创新电源--2025年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讲练)
展开
这是一份考前特训 (六)关注创新电源--2025年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讲练),文件包含考前特训六关注创新电源--2025年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版docx、考前学生版六关注创新电源--2025年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一种非金属⁃有机物液流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为
B.充电时,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电极乙移动
C.可将储液罐做大以增大液流电池的储能容量
D.以此电源电解硫酸铜溶液,若加98 g Cu(OH)2使溶液复原,理论上消耗160 g Br2
2.我国科研团队提出一种新型阴离子电极材料——Cu3(PO4)2的水系双离子电池,该电池以Na0.44MnO2和Cu3(PO4)2为电极,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放电时,电流从Na0.44MnO2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Cu3(PO4)2电极
B.放电时,若电极a得到6.4 g Cu和1.44 g Cu2O,则电路中转移0.22 ml e-
C.充电时,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Na0.44-xMnO2+xNa++xe-===Na0.44MnO2
D.为消除第一次放电的不可逆,可将Cu3(PO4)2彻底放电转化为Cu2O后再充电
3.如图为一种酶生物电池,可将葡萄糖(C6H12O6)转化为葡萄糖内酯(C6H10O6),两个碳纳米管电极材料由石墨烯片层卷曲而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B.负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主要为C6H12O6-2e-===C6H10O6+2H+
C.碳纳米管有良好导电性能,且能高效吸附气体
D.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2.24 L O2,可生成葡萄糖内酯0.2 ml
4.直接HCOONa/K3[Fe(CN)6]无膜微流体燃料电池(结构如图所示)利用多股流体在微通道内平行层流的特性,自然地将燃料和氧化剂隔开,无需使用传统燃料电池中的交换膜,且使用氧化剂K3[Fe(CN)6]可确保电池工作过程中无固体析出附着电极表面。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电子由电极a直接经外电路流向电极b
B.电极a上发生的反应为HCOO--2e-+3OH-===CO32-+2H2O
C.电极b上消耗1 ml K3[Fe(CN)6]时,理论上共转移3 ml电子
D.上述无膜微流体技术可降低燃料电池的生产成本,提升电池工作性能
5.铝二次电池(RABs)具有更安全、更便宜和更高容量的特性。复合硒(V2C@Se)材料电极由于AlCl4-的嵌入脱出,引起Se2-和SeCl2、V2+和V3+之间发生可逆变化,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AlCl4]-嵌入V2C@Se电极
B.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C.当有1 ml Se2-参与反应时,外电路转移电子数目为4NA
D.充电时Se2-发生的反应为Se2-+4[AlCl4]--4e-===SeCl2+2[Al2Cl7]-
6.我国科学家开发出M2C/NiCu@C催化剂,设计了新型Zn⁃NH3电池,实现高效、连续的NH3到H2的转化,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放电时,电极电势:a>b
B.充电时,a极反应式为2NH3+6OH--6e-===N2+6H2O
C.放电时,生成11.2 L H2(标准状况)时,有2 ml OH-向a极迁移
D.充电时,b极净增39 g时,电路中转移1.2 ml电子
7.储氢合金LaNi5储氢时的化学式为LaNi5H6(设各元素的价态均为0)。以LaNi5H6(m)和NiO(OH)(n)为电极,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二次电池结构如图所示(已知电池工作之前隔膜两侧电解质溶液的质量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n极发生还原反应
B.充电时,电子流向:n→交换膜→m
C.放电时,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aNi5H6-6e-+6OH-===LaNi5+6H2O
D.放电时,若转移1 ml e-,隔膜左侧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减少39 g
8.(2023·杭州第二中学高三模拟)由我国科学家设计的Mg⁃Li双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FeS+2e-+2Li+===Fe+Li2S
B.充电时,Mg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充电时,每生成1 ml Mg,电解质溶液质量减少24 g
D.电解液含离子迁移速率更快的Li+,提高了电流效率
答案精析
1.D [由图可知,放电时溴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即电极甲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Br2+2e-===2Br-,电极乙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故A正确;放电时,电极乙为负极,则充电时电极乙为阴极,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阴极移动,即H+向电极乙移动,故B正确;储液罐做大,可增加储存的反应物的量,增大液流电池的储能容量,故C正确;以此电源电解硫酸铜溶液,若加98 g Cu(OH)2使溶液复原,由Cu(OH)2+H2SO4===CuSO4+2H2O可知,电解时除了发生2CuSO4+2H2O2Cu+O2↑+2H2SO4,还有反应2H2OO2↑+2H2↑,且电解1 ml CuSO4时转移2 ml电子,接着电解1 ml H2O又转移2 ml电子,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理论上转移4 ml电子消耗2 ml Br2,即320 g Br2,故D错误。]
2.B [由图可知,放电时为原电池,a极上Cu3(PO4)2→Cu2O→Cu,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b极上Na0.44MnO2→Na0.44-xMnO2,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则a极为正极,b极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Na0.44MnO2-xe-===Na0.44-xMnO2+xNa+,充电时为电解池,即a极为阳极,b极为阴极,据此分析解答。放电时,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再经电解质溶液到正极,A正确;放电时,电子转移情况为Cu~2e-、Cu2O~2e-,若电极a得到6.4 g Cu(为0.1 ml)和1.44 g Cu2O(为0.01 ml),则电路中转移0.1 ml×2+0.01 ml×2=0.22 ml电子,原电池的a极还发生2H2O+2e-===H2↑+2OH-,因此无法判断转移多少电子,B错误;充电时,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Na0.44-xMnO2+xNa++xe-===Na0.44MnO2,C正确;若将Cu3(PO4)2彻底放电转化为Cu2O,再充电时Cu2O可单向转化生成Cu3(PO4)2,D正确。]
3.D [由图可知,右侧碳纳米管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左侧碳纳米管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2e-===2H++C6H10O6,H2-2e-===2H+,据此作答。图中离子交换膜能让氢离子通过,故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故A正确;碳纳米管电极材料由石墨烯片层卷曲而成,有良好导电性能,且能高效吸附气体,故C正确;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2.24 L O2,得到0.4 ml e-,由于负极区有H2和C6H12O6两种物质失电子,所以生成的葡萄糖内酯小于0.2 ml,故D错误。]
4.C [直接HCOONa/K3[Fe(CN)6]无膜微流体燃料电池工作时,燃料发生失电子的反应,氧化剂发生得电子的反应,使用氧化剂K3[Fe(CN)6]可确保电池工作过程中无固体析出附着电极表面,则图中电极b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Fe(CN)6]3-+e-===[Fe(CN)6]4-,电极a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COO--2e-+3OH-===CO32-+2H2O,据此分析解答。由上述分析可知,电极b为正极,电极a为负极,电池工作时电子由电极a直接经外电路流向电极b,A正确;消耗1 ml K3[Fe(CN)6]时,理论上共转移1 ml电子,C错误;该无膜微流体燃料电池自然地将燃料和氧化剂隔开,无需使用传统燃料电池中的交换膜,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电池工作性能,D正确。]
5.D [由图示可知,该电池放电时,Al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l+7[AlCl4]--3e-===4[Al2Cl7]-,V2C@Se为正极,SeCl2发生的反应为SeCl2+2[Al2Cl7]-+4e-===Se2-+4[AlCl4]-,V3+发生的反应为V3++e-===V2+;充电时,Al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4[Al2Cl7]-+3e-===Al+7[AlCl4]-,V2C@Se为阳极,Se2-发生的反应为Se2-+4[AlCl4]--4e-===SeCl2+2[Al2Cl7]-,V2+发生的反应为V2+-e-===V3+,据此分析答题。电池放电时,V2C@Se为正极,SeCl2发生的反应为SeCl2+2[Al2Cl7]-+4e-===Se2-+4[AlCl4]-,[AlCl4]-脱出V2C@Se电极,A错误;[AlCl4]-、[Al2Cl7]-通过离子交换膜嵌入和脱出,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B错误;当有1 ml Se2-参与反应时,V3+也同时发生反应,外电路转移电子数目大于4NA,C错误。]
6.C [由图可知,放电时,a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水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b电极为负极,碱性条件下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锌离子,氢氧根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负极区;充电时,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a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碱性条件下氨气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氮气和水,b电极为阴极,四羟基合锌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锌和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区。放电时,a极为正极,b极为负极,正极电势高于负极,A项正确;放电时,a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n(H2)=0.5 ml,则有1 ml OH-向b极迁移,C项错误;充电时,b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Zn(OH)4]2-+2e-===Zn+4OH-,n(Zn)=39 g65 g·ml-1=0.6 ml,电路中转移1.2 ml电子,D项正确。]
7.C [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实线代表放电过程,放电时n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6NiO(OH)+6e-+6H2O===6Ni(OH)2+6OH-,m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LaNi5H6-6e-+6OH-===LaNi5+6H2O,虚线代表充电过程,充电时n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电子不能经过电解质溶液,B错误;放电时左侧为负极室,右侧为正极室,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若转移1 ml e-,则有1 ml K+从左侧移向右侧,即左侧溶液质量减少1 ml×39 g·ml-1=39 g,但同时根据电极反应LaNi5H6-6e-+6OH-===LaNi5+6H2O可知,左侧溶液质量又增加1 ml H即增重1 g,故隔膜左侧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减少(39-1)g=38 g,D错误。]
8.C [放电时Mg转化为Mg2+,所以右侧电极为负极,左侧电极为正极,FeS得电子生成Fe和Li2S,电极反应式为FeS+2e-+2Li+===Fe+Li2S,A正确;充电时Mg2+转化为Mg,被还原,Mg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Fe+Li2S-2e-===FeS+2Li+,每生成1 ml Mg,消耗1 ml Mg2+,转移2 ml电子,同时生成2 ml Li+,所以电解质溶液质量减少24 g-2×7 g=10 g,C错误;电解液中含离子迁移速率更快的Li+,增强了导电性,提高了电流效率,D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前特训 综合大题标准练(一)--2025年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讲练),文件包含考前特训综合大题标准练一--2025年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版docx、考前学生版综合大题标准练一--2025年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前特训 综合大题标准练(二)--2025年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讲练),文件包含考前特训综合大题标准练二--2025年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版docx、考前学生版综合大题标准练二--2025年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前特训 (一)关注碳中和,推进碳达峰--2025年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讲练),文件包含考前特训一关注碳中和推进碳达峰--2025年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版docx、考前学生版一关注碳中和推进碳达峰--2025年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