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邹城市七年级上学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邹城市七年级上学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第Ⅰ卷4页为选择题,40分;第Ⅱ卷4页为非选择题,60分;共100分。
2.请将第Ⅰ、Ⅱ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栏内。
第Ⅰ卷(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各题正确选项涂填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图为邹城市灵泉寺,该寺位于城前镇石门村牛栏山上,坐北朝南,主要殿堂依次分布在中轴线上,在主体建筑后侧是若干小院落。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宗教建筑,我们一般称为( )
A. 教堂 B. 佛寺 C. 清真寺 D. 道观
2. 下列关于该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起源于古代印度
B. 其教徒统称为穆斯林
C. 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D. 圆形穹顶、宣礼塔是该宗教建筑的标志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邹城市灵泉寺是佛寺,属于佛教,B正确;教堂属于基督教,A错误;清真寺属于伊斯兰教,C错误;道观属于道教,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A正确;伊斯兰教教徒统称为穆斯林,B错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C错误;圆形穹顶、宣礼塔是伊斯兰教建筑的标志,D错误。故选A。
读邹城市太平镇邱家楼村一带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读图,判断图示区域的聚落分布呈现的特点是( )
A. 团块状 B. 环状 C. 条带状 D. 点状
4. 判断该区域聚落分布在下列哪一地区( )
A. 山谷地带 B. 河流沿岸 C. 平原地区 D. 湖泊四周
【答案】3. D 4. C
【解析】
【3题详解】
有的聚落在丘陵地区呈点状,在平原地区聚集呈团块状,有的聚落沿河流、山麓、谷地等呈条带状,图中区域的聚落分布呈现出点状的特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该区域聚落规模较大,密度大,判断该区域的聚落分布在平原地区,山谷地带、河流沿岸以及湖泊四周都不会形成较大规模的聚落,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不同经度时间不同”。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读图,判断地球每小时转过的角度是( )
A. 15° B. 30° C. 180° D. 360°
6. 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 )
A. 1小时 B. 2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7. 我国统一使用的“北京时间”,实际上是北京所在的____的区时( )
A. 东六区 B. 东七区 C. 东八区 D. 东九区
【答案】5. A 6. A 7. C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判读可知,图中每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相差30度,时差为2小时,据此可判断地球每小时转过的角度为15°,A正确,BCD错。故选A。
【6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及图可知,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A正确,BCD错。故选A。
【7题详解】
由零时区的两个边界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经度15°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东十二时区与西十二时区相重合,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北京(经度为120°E),120°÷15°=8,故我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故选C。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8. 量得甲、乙两桥图上直线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直线距离是( )
A. 1000米 B. 500米 C. 600米 D. 1200米
9.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图中①~④四条登山线路中,坡度最陡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读图,判断王村位于李村的____方向( )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答案】8. A 9. B 10. D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比例尺可知,图中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量得甲、乙两桥图上直线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直线距离是500×2=1000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读图可知,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坡度最陡的是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没有方向标的时候,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王村位于李村的东南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就全球范围来看,年降水量最多的区域集中在( )
A. 赤道附近 B. 南、北回归线附近
C. 南、北极圈附近 D. 亚欧大陆的内陆地区
12. 以南极为例,极地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一般在( )
A. 超过2000毫米 B. 500~1000毫米之间
C. 200~500毫米之间 D. 低于200毫米
13. 在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带(30°N-60°N),两侧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河流流向
【答案】11. A 12. D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读图可知,年降水量最多的区域集中在赤道附近,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降水最多,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根据图例分布位置可知,极地地区的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下,降水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受纬度因素影响,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不足200mm。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地区,受海陆因素影响,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在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带(30°N-60°N),两侧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读邹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读图,判断邹城市降水季节变化特点是( )
A. 全年多雨 B. 冬季多雨 C. 夏季多雨 D. 夏季少雨
15. 读图,归纳邹城市的气候特征是( )
A. 全年高温多雨 B.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 终年炎热干燥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答案】14. C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邹城市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邹城市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为温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B正确;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A错误;终年炎热干燥是热带沙漠气候,C错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是地中海气候,D错误。故选B。
读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例如,某一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5个婴儿,死亡10人。这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____( )
A. 25‰ B. 10‰ C. 15‰ D. 无法计算
17. 从全球来看,____洲、北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18. 下列大洲中,____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
A. 亚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大洋洲
【答案】16. C 17. B 18. B
【解析】
【16题详解】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25/1000,死亡率=10/1000,人口自然增长率=25/1000-10/1000=15‰,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亚洲为11‰、欧洲1‰、非洲23‰、大洋洲13‰,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亚洲为11‰、非洲23‰、南美洲11‰、大洋洲13‰,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世界四大人种中,某人种“皮肤黝黑;头发卷曲,鼻翼宽,嘴唇较厚”。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9. 由材料,判断该人种是( )
A. 黄色人种 B. 白色人种 C. 黑色人种 D. 混血人种
20. 该人种主要分布地区是( )
A. 亚洲东部 B. 非洲中南部
C. 非洲北部、亚洲西部 D.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答案】19. C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皮肤黝黑,头发卷曲,鼻翼宽,嘴唇较厚是黑色人种,C正确;头发黑直,面部扁平,是黄色人种,A错误;白色人种肤色浅,鼻梁高、嘴唇薄,B错误;混血人种的面部肤色和形体特征是其其他人种的综合特征,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A错误;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B正确;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中部、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大洋洲和南美洲东南部,CD错误。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
二、非选择题(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栏内,本题共60分)
21. 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____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当板块运动时,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____现象。
(2)读图,判断图中序号①代表的是____板块。
(3)图中A、B两地中,哪个地方的地壳比较稳定?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六 漂移
(2)亚欧
(3)B地地壳比较稳定,因为B地位于板块内部。
【解析】
【小问1详解】
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当板块运动时,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大陆的飘移现象。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①代表的是亚欧板块,是世界最大的板块。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A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B地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22.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各题。
(1)读图可知,等温线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说明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____。
(2)读图可知,南、北半球相比,哪一半球的等温线比较曲折?
(3)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上的地区,大致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基本上与五带中的____带吻合。
(4)图中“①”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的陆地约低10℃,主要是受下列哪一因素影响造成的( )
A. 地形因素 B. 海陆因素 C. 人为因素 D. 纬度因素
(5)读图判断,____洲是世界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
【答案】(1)降低 (2)北半球
(3)热 (4)A
(5)南极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等温线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说明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南、北半球相比,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广,等温线比较曲折。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20°C以上的地区,大致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基本上与五带中的热带吻合,热带的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①地是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①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的陆地约低10℃,主要是受地形因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小问5详解】
读图可知,南极洲是世界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
23. 阅读济南市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表格中的降水资料,绘制济南市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2)济南市哪几个月降水量比较多,最大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3)济南市哪几个月降水量比较少,最小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4)写出济南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答案】(1)
(21)6、7、8月多;212毫米。
(3)1、2、11、12月少;2.6毫米
((1))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解析】
【小问1详解】
降水量用长方形柱状图表示出来,作图如下:
【小问2详解】
读表可知,济南市7、8月降水量比较多,最大月降水量是8月212毫米。
【小问3详解】
读表可知,济南市12、1月降水量比较少,最小月降水量是12月2.6毫米。
【小问4详解】
济南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是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24. 根据“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世界人口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从图上可以看出,图中序号代表的人口稠密地区是: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2)下列人口问题中,是由于人口增长过慢引发的是(多项选择)( )
A. 住房拥挤 B. 兵源不足
C. 劳动力短缺 D. 社会抚养老人负担加重
【答案】(1)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北美洲东部 (2) BCD
【解析】
【小问1详解】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读图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有:①亚洲东部 ;②亚洲南部;③欧洲西部;④北美洲东部。
【小问2详解】
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都会产生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住房拥挤、交通堵塞、就业困难、环境污染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会产生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人负担加重等问题,BCD正确,A错误。故选BCD。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毫米)
3.0
7.4
8.6
19.4
33.1
77.8
192
212
57
24
6.6
2.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0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