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吉林省“BEST合作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吉林省“BEST合作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化学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
1.国际飞行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飞行团队齐聚一堂,为大家带来精彩的特技飞行表演。飞机拉烟原理是吊舱中的彩色物质被加压吹出,送入高温燃气中,形成“彩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彩烟是一种纯净物B.蒸汽凝结为雾发生了化学变化
C.蒸汽遇冷形成的雾是一种分散系D.拉烟原理与丁达尔效应的原理相同
2.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O2与N2O4所组成的混合气体2.3g,所含氧原子总数为0.1NA
B.39g过氧化钠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5NA
C.1L 0.1ml/L的Ba(OH)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0.2NA
D.0.1ml/L明矾[KAl(SO4)2·12H2O]溶液完全反应生成Al(OH)3胶粒数目小于0.1NA
4.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装置甲:验证Na与水的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B.装置乙:用铁丝蘸取碳酸钾溶液进行焰色试验
C.装置丙:钠在空气中燃烧
D.装置丁:比较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
5.已知C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2+,且C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I2不能将C2+氧化成C2O3
B.FeCl3溶液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
C.Cl2通入FeI2溶液中,可存在反应:3Cl2+6FeI2 == 2FeCl3+4FeI3
D.可以用C2O3制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C2O3+6HCl(浓)==2CCl2+Cl2↑+3H2O
6.从某含有FeCl2、FeCl3、CuCl2的工业废液中回收铜并制备氯化铁晶体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剂a是铁、试剂b是稀硫酸
B.操作Ⅰ、操作Ⅱ、操作Ⅲ所用仪器相同
C.试剂c是氯气,相应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
D.用酸性KMnO4溶液可检验溶液W中是否还有Fe2+
7.硫酸亚铁溶液可用于催化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Ⅰ”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B.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c(H2SO4)保持不变
C.反应中每脱除1 ml SO2,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增加 2 ml
D.“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42-+4H+
8.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Mr(Y)=0.5M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三种气体密度最大的是X
B.原子数目相同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Z
C.25℃、101kPa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均为0.1ml
D.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2gY气体和1gZ气体,则其压强比为4∶1
9.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所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A.NH4HCO3溶于过量的浓KOH溶液中:
B.向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滴加溶液,恰好使沉淀完全:
C.向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D.酸性KMnO4溶液和双氧水混合:
11.单质M的相关转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可使灼热的铜变黑B.b可与红热的铁产生气体
C.c可使燃烧的镁条熄灭D.d可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12.不同条件下,当KMnO4与KI按照反应①②的化学计量比恰好反应,结果如下。
已知:MnO4-的氧化性随酸性减弱而减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n(Mn2+):n(I2)=1:5
B.对比反应①和②,
C.对比反应①和②,I-的还原性随酸性减弱而减弱
D.随反应进行,体系变化:①增大,②不变
13.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
B.水中的NO3-、SO42-、Cl-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
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D.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Ca2+、Na+、Mg2+被H+替换
14.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的共价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序数等于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B.非金属性:
C.Z的单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D.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与W位于同一主族
15.某化学小组欲通过测定混合气体中O2的含量来计算4g已变质的Na2O2样品中Na2CO3(只含Na2CO3一种杂质)的含量。实验装置如下图(为弹性良好的气囊)。
已知:①过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H2SO4 = 2Na2SO4 + O2↑ + 2H2O
②忽略气体在I和IV中的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定气体总体积必须关闭K2,打开K1、K3
B.b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CO2,故b中应装有无水CaCl2
C.量筒I用于测量产生CO2的体积,量筒II用于测量产生O2的体积
D.若量筒II收集的气体折算为标准状况下是448mL,则4g已变质的样品中Na2O2的质量分数为78%
第Ⅱ卷 非选择题
16.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按要求回答问题:
I.有下列物质:
①固体;②溶液;③稀硫酸;④;⑤锌;⑥氨水;⑦蔗糖;⑧固体;⑨熔融。
(1)上述状态下的物质可导电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
Ⅱ.磷酸(H3PO4)、亚磷酸(H3PO3)和次磷酸(H3PO2)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已知:1ml磷酸、亚磷酸、次磷酸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依次为3ml、2ml、1ml。
(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磷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2种盐
B.NaH2PO4、NaH2PO3、NaH2PO2都是酸式盐
C.H3PO4是三元酸、H3PO3是二元酸、H3PO2是一元酸
D.H3PO3只有氧化性
Ⅲ.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3)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为 (填“①”或“②”)。
(4)依次写出曲线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5)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呈中性的是 (填字母)。
17.(俗称过氧化脲)为白色晶体粉末,易溶于水,主要用于漂白、杀菌和制氧等方面。某公司销售的过氧化脲的标签如图所示:
I.用该公司的产品配制240mL 3ml/L的过氧化脲溶液。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溶解 ②计算 ③摇匀 ④转移 ⑤洗涤 ⑥冷却 ⑦定容 ⑧称量
(2)用托盘天平称量过氧化脲的质量是 g。
II.用3ml/L的过氧化脲溶液配制100mL 0.6ml/L的过氧化脲溶液。
(3)用量筒量取3ml/L的过氧化脲溶液的体积是 mL。
(4)如图操作有两处错误分别是 , 。
(5)在配制溶液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正确,下列操作会导致II中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
A.用量筒量取3ml/L的过氧化脲溶液时仰视读数
B.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补加蒸馏水至刻线
C.定容时俯视刻线
D.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18.“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的突出贡献,某实验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III煅烧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向母液中加入NaCl粉末,存在NaCl(固体)+NH4Cl(溶液)→NaCl(溶液)+NH4Cl(固体)过程,从而析出NH4Cl固体。为使NH4Cl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根据NaCl和NH4Cl溶解度曲线,系列操作IV包括:通入NH3、加入NaCl固体, 、 、过滤、洗涤、干燥从而得到NH4Cl晶体。
(3)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填化学式)。
(4)检验产品Na2CO3中是否含有氯离子,需要的试剂有 。
(5)若制备的纯碱样品中所含杂质仅有碳酸氢钠,称取42.0g样品,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产生的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固体,固体增重0.560g,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
(6)若制备的纯碱样品可能由Na2CO3、NaHCO3和其他可溶惰性杂质组成。下列实验方案中,能测定其中NaHCO3质量分数的是 。
A.取a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g固体
B.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g固体
C.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
D.取ag混合物充分加热灼烧,剩余固体bg
19.氯化硫又称二氯化二硫S2Cl2,沸点为138℃,常温下是一种金黄色液体,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已知S2Cl2的性质如下:热稳定性较差;能被Cl2氧化为SCl2 (沸点为59℃);遇水发生反应。实验室中常用将氯气通入熔融的硫黄(熔点为115℃,沸点为445℃)的方法制备氯化硫,所用仪器(部分夹持、加热装置省略)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接口从左到右,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b→c→j→k→d(填小写字母)。
(2)组装仪器后,先 (填操作名称),再加入药品;打开,通一段时间N2,加热B装置至110~115℃之间使硫黄熔融。
(3)装置A中,制备Cl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C装置中所装碱石灰的作用有 、 。
(5)观察到F中出现 现象时,可证明有S2Cl2生成。若实验产物中经检验含有较多的SCl2,下列措施能提高产品纯度及产率的有 (填序号)。
①调节A中分液漏斗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
②升高装置B的加热温度
(6)测定某市售S2Cl2纯度(杂质不影响测定,)。称取3.00 g样品于烧瓶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反应;用水蒸气将生成的SO2和HCl全部蒸出,并用足量的H2O2溶液充分氧化(SO2+H2O2=H2SO4);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2.33 g固体。样品中S2Cl2的质量分数为 。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彩烟中含有彩色物质和N2等,属于混合物,A错误;
B.蒸汽遇冷凝结成雾,是气态变为液态的液化过程,是物理变化,B错误;
C.蒸汽遇冷形成的雾属于胶体中的气溶胶,是一种分散系,C正确;
D.飞机拉烟原理是吊舱中的彩色物质被加压吹出,送入高温燃气中,形成“彩烟”,而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作用产生的,这两种现象原理不相同,D错误;
故选C。
2.【答案】A
【解析】A.硝酸是酸,氢氧化钾是碱,碳酸钙是盐,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氧化钙属于碱性氧化物,A正确;
B.一氧化碳不是酸性氧化物,属于不成盐氧化物,B错误;
C.Cu2(OH)2CO3属于盐类,不属于碱,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是过氧化物,C错误;
D.Mn2O7,不是碱性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D错误;
故选A。
3.【答案】D
【解析】A.与的最简式均为,则所组成的混合气体中N、O原子个数为1:2,中m(O)=2.3×=1.6g,所含氧原子总数为,故A正确;
B.过氧化钠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Na2O2=2Na2CO3+O2,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ml,与足量反应时,2Na2O2~O2~2e-,则转移电子数为,故B正确;
C.的水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0.1ml,含有的氧原子数为,但水中也有氧原子,所以氧原子数大于,故C正确;
D.明矾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Al3+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完全反应生成胶粒数,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4.【答案】A
【解析】A.若Na和水反应放热,大试管内温度升高,气体膨胀,U型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降低、右侧液面升高,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
B.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钾元素的焰色,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固体钠在空气中燃烧应用坩埚,不能用烧杯,故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比较Na2CO3、NaHCO3的稳定性,应该把碳酸氢钠放在温度较低的小试管内,碳酸钠放在温度较高的大试管内,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选A。
5.【答案】C
【解析】A.的氧化性弱于,故不能将氧化成,A正确;
B.、的氧化性依次减弱,铁离子会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然后碘单质使淀粉变蓝,B正确;
C.、、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因为I-的还原性强于Fe2+,所以氯气通入FeI2溶液中,氯气先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后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所以不可能存在反应,C错误;
D.、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则会氧化氯离子为氯气,被还原为钴离子,因此可以用制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浓),D正确;
答案选C。
【答案】C
【解析】A.根据前面分析试剂a是铁、试剂b是稀盐酸,故A错误;
B.操作Ⅰ、操作Ⅱ都是过滤,所用仪器相同,操作Ⅲ是蒸发结晶,所用一起和操作Ⅰ、操作Ⅱ不相同,故B错误;
C.试剂c是氯气,相应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故C正确;
D.Cl-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可检验溶液W中是否还有Fe2+,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7.【答案】B
【解析】A.反应I的方程式为,该反应中氧化剂是氧气,还原剂是硫酸亚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A正确;
B.反应过程中,不断向体系中通入二氧化硫,最终转化成硫酸,反应的总方程式为,硫酸的浓度会增大,B错误;
C.根据总反应式,每脱除1 ml SO2,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增加 2 ml,C正确;
D.反应Ⅱ是铁离子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和硫酸的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答案选B。
8.【答案】D
【解析】A.同温同压下,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三种气体密度最大的是Z,故A错误;
B.没有明确分子构成,原子数目相同的三种气体,不能确定物质的量大小,则不能确定质量大小,故B错误;
C.25℃、101kPa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均小于0.1ml;0℃、101kPa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L,它们的物质的量均为0.1ml,故C错误;
D.2gY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gZ气体的物质的量,2gY气体和1gZ气体的物质的量比为4:1,同温同体积,其压强比为4∶1,故D正确;
选D。
9.【答案】A
【解析】A.Al(OH)3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所以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故A正确;
D.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中含有SO或Ag+,故D错误;
选A。
10.【答案】A
【解析】A.由于浓KOH溶液过量,所以溶液中的、完全反应.故化学方程式:,、KOH和均可以拆,故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
B.明矾溶液中滴加溶液,恰好使沉淀完全,得出明矾和的比例为1:2,故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向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后,和均被完全氧化,故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答案选A。
11.【答案】C
【解析】碱溶液与单质d反应生成漂白液,故单质d为Cl2,碱溶液是NaOH;碱溶液NaOH与氧化物c(适量)反应得纯碱溶液,故氧化物c为CO2;单质M与氧化物b反应得碱溶液,故单质M为Na,氧化物b为H2O;Na与单质a反应得氧化物,因此单质a为O2,据此回答。
A.a为O2,O2可与灼热的铜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A正确;
B.b为H2O,水蒸气可与红热的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B正确;
C.c为CO2,镁条在CO2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燃烧的镁条不熄灭,C错误;
D.d为Cl2,Cl2可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试纸变蓝,D正确;
答案选C。
12.【答案】B
【解析】A.反应①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至+2价,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至0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10I-+2+16H+=2Mn2++5I2+8H2O,故n(Mn2+)∶n(I2)=2∶5,A项错误;
B.根据反应①可得关系式10I-~2,可以求得n=0.0002,则反应②的n(I-)∶n()=0.001∶(10×0.0002)=1∶2,反应②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至+4价,反应②对应的关系式为I-~2~MnO2~~6e-,中I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根据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知x=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I-+2+H2O=2MnO2↓++2OH-,B项正确;
C.已知的氧化性随酸性减弱而减弱,对比反应①和②的产物,I-的还原性随酸性减弱而增强,C项错误;
D.根据反应①和②的离子方程式知,反应①消耗H+、产生水、pH增大,反应②产生OH-、消耗水、pH增大,D项错误;
答案选B。
13.【答案】A
【解析】A.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阳离子被氢离子代替,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总数增加,A错误;
B.阴离子被氢氧根离子代替,水中的NO、SO、Cl-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B正确;
C.通过净化处理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降低,水的导电性降低,C正确;
D.水能发生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D正确;
故选A。
14.【答案】C
【解析】由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可知,X、W形成4个共价键,Y形成2个共价键,Z形成1个共价键,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序数等于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则X为C元素、Y为O元素、Z为F元素、W为Si元素。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C、O、F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C>O>F,故A正确;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C、O、Si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O>C>Si,故B正确;
C.位于元素周期表右上角的氟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单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故C错误;
D.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为铅元素,与硅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ⅣA族,故D正确;
故选C。
15.【答案】D
【解析】A.反应产生的和使气囊变大,将Ⅲ中的气体排出,水进入量筒Ⅰ中,所以量筒Ⅰ中水的体积即为产生和的总体积,所以滴加稀硫酸前必须关闭,打开,选项A错误;
B.加入酸后Q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产生和,球形干燥管b中应装有碱石灰,用于除去气体中的,选项B错误;
C.由B分析可知量筒Ⅰ中水的体积即为产生和的总体积,量筒Ⅱ收集的是的体积,选项C错误;
答案选D。
【答案】(1)②③⑤⑥⑨ ①⑧⑨
(2)C
(3)①
(4)
(5)ad
【解析】I.①铝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金属本身能导电;②稀硫酸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有氢离子、硫酸根离子能导电;③HCl属于酸,是电解质,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④乙醇属于有机物化合物,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⑤属于盐,是电解质,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⑥属于酸,是电解质,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⑦属于盐,是电解质,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⑧蔗糖属于有机物化合物,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⑨属于碱,是电解质,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
Ⅱ.1ml磷酸、亚磷酸、次磷酸最多消耗NaOH量的比值为,说明磷酸是三元酸、亚磷酸是二元酸、次磷酸是一元酸。
Ⅲ.Ba(OH)2溶液和H2SO4、NaHSO4溶液反应方程式分别为H2SO4+Ba(OH)2=BaSO4↓+2H2O、NaHSO4+Ba(OH)2=BaSO4↓+NaOH+H2O,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根据图知,曲线①在a点溶液导电能力接近0,说明该点溶液离子浓度最小,应该为Ba(OH)2溶液和H2SO4的反应,则曲线②为Ba(OH)2溶液和NaHSO4溶液的反应;根据图知,a点为Ba(OH)2溶液和H2SO4恰好完全反应,H2SO4、NaH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b点溶液溶质为NaOH;c点①中稀硫酸过量,溶质为硫酸;d点②中溶质为Na2SO4。
(1)由上述分析可知②③⑤⑥⑨。
(2)由上述分析可知 ①⑧⑨。
(3)A.磷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3种盐,A错误;
B.、是酸式盐,是正盐,B错误;
C.磷酸是三元酸、亚磷酸是二元酸、次磷酸是一元酸,C正确;
D.根据分析,既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D错误;
答案选C。
(4)曲线②为Ba(OH)2溶液和NaHSO4溶液的反应,根据图知,b点溶液溶质为NaOH:;d点②中溶质为Na2SO4:;
(5)由分析知a点①中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含水;b点溶液溶质为NaOH;c点①中稀硫酸过量,溶质为硫酸,d点②中溶质为Na2SO4,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呈中性的是ad。
17.【答案】(1)②⑧①⑥④⑤⑦③
(2)71.6
(3)20.0
(4)定容时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量瓶内 移液时,玻璃棒顶端应该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
(5)B
【解析】(1)配制溶液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顺序为②⑧①⑥④⑤⑦③。
(2)配制240mL3ml/L的过氧化脲溶液,需要使用250mL的容量瓶,则需要过氧化脲的物质的量为0.25L×3ml/L=0.75ml,质量为0.75ml×94g/ml÷0.985=71.6g。
(3)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需要量取3ml/L的过氧化脲溶液的体积为0.1L×0.6ml/L÷3ml/L=20mL。
(4)定容时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量瓶内,这是第一处错误;移液时,玻璃棒顶端应该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这是第二处错误。
(5)A.用量筒量取3ml/L的过氧化脲溶液时仰视读数,导致量取的过氧化脲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高,A错误;
B.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补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低,B正确;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C错误;
D.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的配制没有影响,D错误;
故答案选B。
18.【答案】(1)
(2)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3)CO2和NaCl
(4)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HNO3和AgNO3)
(5)92%
(6)D
【解析】粗盐溶解、除杂得到饱和食盐水,向其中通入足量氨气再通入CO2,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得到含氯化铵的母液,过滤,将得到的碳酸氢钠晶体煅烧得碳酸钠、CO2和水,CO2可循环利用;母液经过通入、加入固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氯化铵晶体,所得母液为食盐水可循环利用。
(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CO2和水,则步骤III煅烧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和溶解度曲线,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很大,而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很小,从混合溶液中得,系列操作IV包括:通入、加入固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3)据以上分析此可知,煅烧碳酸氢钠生成的CO2和获得的母液食盐水可循环利用,所以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O2和NaCl;
(4)根据“AgCl是白色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HNO3的物质,而Ag2CO3是白色沉淀,只是不溶于水,但能够溶于HNO3的性质”检验Na2CO3中Cl-的存在;因此检验产品Na2CO3中是否含有氯离子,需要的试剂有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HNO3和AgNO3);
(5)对固体充分加热,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再通过足量,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根据方程式以及差量法可知,当增重0.560g(0.02ml CO的质量)时,消耗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02ml,根据关系式可知,消耗的的物质的量为0.04ml,所以固体的质量为0.04mlg/mlg;故的纯度为。
(6)若只含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bg固体为氯化钠的质量,设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x、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y,则106x+84y=a,2x+y=,解方程计算出a、b,然后可计算出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由于含有其他可溶惰性杂质组成,则不能计算NaHCO3质量分数;
A.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结合分析,由于含有其他可溶惰性杂质组成,则不能计算NaHCO3质量分数,A错误;
B.由分析,不能计算NaHCO3质量分数,B错误;
C.碳酸钠、碳酸氢钠均会和稀硫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被碱石灰吸收,结合分析,由于含有其他可溶惰性杂质组成,则不能计算NaHCO3质量分数,C错误;
D.只有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由差量法可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然后再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D正确;
19.【答案】(1)h→i→f→g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MnO2+4H++2Cl-Mn2++Cl2↑+2H2O
(4)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同时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其进入装置F,使一氯化硫水解
(5)金黄色液体 ①
(6)90%
【解析】装置A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中混有水蒸气和挥发出的HCl,置E中饱和食盐水可以除去HCl,装置D可以对氯气进行干燥;装置B中发生氯气与硫磺的反应,生成一氨氯化硫,装置F中用冰盐水对一氯化硫进行冷却,最后是装置C,可以吸收未反应的氯气,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F,使一氯化硫水解,据此分析作答。
(1)根据分析可知:接口从左到右,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h→i→f→g→b→c→j→k→d→e;
(2)组装仪器后,首先要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加入药品,打开K1,一段时间N2,排出装置的空气,加热B装置至110~115℃之间使硫黄熔融,发生反应;
(3)在装置A中用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制备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4)在C装置中所装碱石灰的作用有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同时吸收止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其进入装置F,使氯化硫水解;
(5)观察到F中出现金黄色液体现象时,可证明有S2Cl2生成;若实验产物中,经检验含有较多的SCl2。
①调节A中分液漏斗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控制氯气的生成速率,可以减少SCl2的生成,①正确;
②S2Cl2的热稳定性较差,升高装置B的加热温度,S2Cl2会分解,降低S2Cl2的生成,③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①;
(6)根据题意有反应:2S2Cl2+2H2O=3S↓+SO2↑+4HCl,SO2+H2O2=H2SO4、H2SO4+BaCl2=BaSO4↓+2HCl,有关系式:2S2Cl2~SO2~BaSO4,则样品中S2Cl2的质量百分含量为=90%。选项
酸
碱
盐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A
HNO3
KOH
CaCO3
SO2
CaO
B
HCl
NH3·H2O
NaHSO4
CO
Na2O
C
CH3COOH
Cu2(OH)2CO3
NaF
SiO2
Na2O2
D
H2SO4
Na2CO3
KAl(SO4)2
P2O5
Mn2O7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两支装有Al(OH)3沉淀的试管中分别滴加2ml/L盐酸和2ml/L NaOH溶液,边加边振荡,沉淀均逐渐溶解
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
B
将食品脱氧剂样品中的还原铁粉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浅绿色
食品脱氧剂样品中没有价铁
C
金属钠投入到氯化镁溶液中,置换出银白色金属镁
金属性:
D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反应序号
起始酸碱性
KI
KMnO4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物质的量/ml
物质的量/ml
①
酸性
0.001
n
Mn2+
I2
②
中性
0.001
10n
MnO2
IOx-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x、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x、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答案图片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图片版,含解析),文件包含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答案docx、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图片版含解析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