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旅夜书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旅夜书怀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归纳总结,课代表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旅夜书怀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
背诵全文,体会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2.能力目标
掌握融情于景与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
3.德育目标
理解杜甫晚年的处境和内心情感,树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重点:掌握融情于景与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
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导入新课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二、设疑自探
(一)学生设疑
1、本诗写了哪些意象?
2、“旅夜书怀”,作者书的是什么情怀?
3、前四句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4、本诗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5、颈联蕴含了作者对仕途怎样的看法?
补充修改
6、颈联中诗人为什么要反其意而写呢?
7、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8、尾联中“沙鸥”有何作用?
9、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
(二)自探提纲
1、首联、颔联诗人抓住哪些意象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题目为“旅夜书怀”, 后四句“书”怎样的“怀”?
3、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4、赏析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三、解疑合探
讨论要求:
1、根据自探情况,就个人的自探所得在小组内互讲互学。遇到有难度的问题也可小组间交流。
2、组长认真负责,简要整理答案,全力帮扶组内同学,确保人人参与,激情高效。
造了怎样的意境?
(1)首联抓住“微风”、“细草”、“危樯”、“夜”等意象,描绘了一副微风习习,岸草如丝,夜色茫茫,危樯孤泊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孤寂的意境。
(2)颔联抓住“星星”、“平野”、“明月”、“大江”等意象,抒写星星低垂,原野广阔,大江奔流,月随波涌,意境雄浑阔大。
2、题目为“旅夜书怀”, 后四句书怎样的“怀”?
(1)“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说“岂”。说“官应老病休”, 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说“应”当,本是不应当,这正显出诗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
(2)“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以形象比喻作结,鲜明深刻地传达了诗人漂泊无依的感慨。
3、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1)寓情于景
诗的头四句写景。首两句写近景,岸上的小草在微风中飘摆,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孤独地停泊在月夜孤舟,微风阵阵,寂静和孤独笼罩着诗人浪游漂泊的孤清处境。颔联写远景,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大笔勾勒,写得真切细腻,创造浑但又寂寞空旷的境界,从而再反衬诗人的孤独,景中见情,寓情于景。
(2)反语
两句字面意思是:我的名声岂能因为文章而著称,做官倒应该由于衰老得病而退休。其实诗歌里要表达的本意却不是如此。
本意:其实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既然休官原因不是“老病”,那是什么呢?但我们从杜甫为官的经历却不难看出,原因就是他不受皇帝重视,又遭同僚排挤。
(3)比喻
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尾联运用比喻,即景自况,以“沙鸥”喻己则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后以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作比,就更显得孤独和凄凉了。
4、名句赏析:“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这两句写景的诗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无垠的星空,平旷的原野,浩渺的月光,奔流的江水,看上去是那样的雄浑阔大,只要联系本诗写作背景和全诗的意境不难看出,这两句诗是在以乐景写哀情,作者正是以自然的辽阔无边反衬一叶可怜小舟的孤单与渺小,面对茫茫的宇宙,想想坎坷的过去,望望无光的未来,何处才是自己的归程,怎不悲从中来?
补充修改
四、质疑再探
这首诗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未解决的问题,如果有请提出来
问题预设
1、“旅夜”什么意思?(旅居的夜晚)
诗中对应的诗句是:(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书怀”什么意思?(抒发感情)
诗中对应的诗句是:(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3、文中用得好的字是“垂”“涌”,好在哪里呢?
这个“垂”字让人觉得星辰好像垂挂在天地相接的地方,眼前的平野辽阔无边,这个“涌”字可见月光投影在大江中,江水在流动,月光也在流动,江面上波光粼粼,一直伸向远方,江天一色,天地相接,这样的画面呈现 雄浑开阔 的意境。
五、归纳总结
总结本节课内容
六、课代表总结
补充修改
课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旅夜书怀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文本研读,四句写景,明星低垂,作业背诵并默写首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版必修二旅夜书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与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版必修二兵车行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展示图片造氛围,指导诵读解诗意,选择角度摹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