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中,属于内海的是( )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答案】A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达1.8万多千米,位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A正确。故选A。
2.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位于( )
A.广州市B.上海市C.北京市D.天津市
【答案】C
【解析】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最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试验区是位于北京的中关村,这里附近有许多一流的高等院校,人才集中,故选C。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具有__________的地理位置优势( )
A.大部分位于北温带B.海陆兼备C.岛国D.内陆国
【答案】B
【解析】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与岛国与内陆相比,具有地理位置上的独特优越地位,故选B。
4.我国少数民族有_____个,其中____人口最多( )
A.56汉族B.55汉族C.55壮族D.56壮族
【答案】C
【解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其中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他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主要生活在广西的壮族,C正确。故选C。
5.我国有_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 )
A.23B.5C.34D.32
【答案】C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面积居第三位的国家,全国范围内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故选C。
6.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其分界线大致是( )
A.漠河-腾冲B.黑河-腾冲
C.800mm等降水量线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答案】B
【解析】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为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和秦岭-淮河一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故选B。
7.我国最早看到日出地方在哪个地区?(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云南C.北京D.黑龙江
【答案】D
【解析】我国东西部跨经度大,最东边是位于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是我国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则是最晚看到日出的地方,故选D。
8.我国冬季海南岛鲜花盛开,而黑龙江省白雪皑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答案】A
【解析】我国冬季海南岛鲜花盛开,而黑龙江省白雪皑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跨纬度约50°,故选A.
9.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A.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B.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
C.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D.小聚居、大聚居、交错杂居
【答案】C
【解析】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故C符合题意,故选C。
10.以下河流属于内流河的是( )
A.长江B.黄河C.塔里木河D.松花江
【答案】C
【解析】塔里木河全长2 176千米,是我国最长内流河.这条河流位于我国干旱地区,流经塔里木盆地北部.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河流经过之处,绿洲广布,农业发达,是新疆人民的“母亲河”.故选C.
11.下列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
A.长江B.黑龙江C.海河D.珠江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在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以南的河流冬季不结冰.越往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结冰期越长.在四条河流中,黑龙江所处纬度最高,气温最低,冬季严寒而漫长,其结冰期最长.故选B
12.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是( )
A.高原B.山脉C.盆地D.丘陵
【答案】B
【解析】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下列哪个地区受台风影响最大?( )
A.东北地区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D.东南地区
【答案】D
【解析】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其中气象灾害中的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主要形成于热带海域,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受影响小,故选D。
14.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
A.乞拉朋齐B.托克逊
C.火烧寮D.海南省
【答案】C
【解析】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大致的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其中降水量最多的是位于台湾东北部的火烧寮,该地位于太平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最少的则是位于新疆的托克逊,乞拉朋齐位于印度东北部,是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故选C。
15.关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最准确的叙述是( )
A.东部少,西部多B.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南方少,北方多D.降水年际变化小
【答案】B
【解析】我国年降水量时间分布规律是夏秋多,春冬少,年际变化大,空间分布规律是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故选B。
16.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 B.铁 C.石油 D.土地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可再生资源的概念及含义。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循环使用或者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煤、铁、石油都是矿产资源,用完后短时间内难以再生,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而土地可以循环使用,属于可再生资源。
17.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和华北B.东北和西北
C.华北和西北D.西南和西北
【答案】C
【解析】我国四大地区中,西北地区降水十分稀少,突出特征是干旱,人口也较少,华北平原虽然降水更多些,但由于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导致水资源十分紧缺,是我国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故C符合题意,排除ABD,选C。
18.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占多少,垦多少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答案】D
【解析】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总之,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关于土地的基本国策.故选:D。
19.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
A.夏秋少,冬春多B.春夏少,秋冬多
C.春夏多,秋冬少D.夏秋多,冬春少
【答案】D
【解析】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河流处于丰水期,水资源较为丰富;冬春季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水资源相对不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京广线与陇海线交会处的铁路枢纽城市是( )
A.广州B.郑州C.徐州D.株洲
【答案】B
【解析】京广线和陇海线交会处的铁路枢纽城市是郑州,广州是京广线的终点,B正确,排除A。徐州位于京沪线和陇海线的交会处,株洲位于京广线、浙赣线和湘黔线的交会处,排除CD。故选B。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读省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民族最多的是____,跨经度最广的是____(填序号)。
(2)G省的简称是 省会是____。
(3)H省的简称是 省会是____。
【答案】(1)①.A ②.J ③.F
(2)①.陕或秦 ②.西安
(3)①.川或蜀 ②.成都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位置和轮廓可知,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中面积最大的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国民族最多的是J云南省,我国跨经度最广的是F内蒙古自治区。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G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省会是西安。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H是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是成都。
22.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_平原。
(2)B是_________高原,有__________之称。
(3)C是______________盆地。
(4)D是______________丘陵。
(5)E是______________山脉,其主峰是___________。
【答案】(1)东北
(2)青藏 世界屋脊
(3)四川
(4)东南
(5)喜马拉雅 珠穆朗玛峰
【解析】
(1)由图可知,图中A是我国纬度最高的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2)B是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称号,是青藏高原。
(3)C是位于我国秦岭以南的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中最肥沃、最湿润的盆地。
(4)由图可知,图中D是我国三大丘陵中面积最大的东南丘陵。
(5)由图可知,图中E是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主峰是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23.读我国温度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温度带名称。①是______带,②是______带,③是______带,④是_______带,⑤是_______带,⑥是__________区。
(2)图中③和④的分界线大体是____________一线,基本上与我国1月_____℃等温线一致。
【答案】(1)①.寒温 ②.中温 ③.暖温 ④.亚热 ⑤.热 ⑥.高原气候
(2)①.秦岭—淮河 ②.0
【解析】
【小问1详解】
我国温度带划分指标是活动积温,自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①寒温带、②中温带、③暖温带、④亚热带、⑤热带,青藏高原则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⑥高原气候区。
【小问2详解】
③暖温带与④亚热带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我国一月的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24.读图,并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代码所代表的工业基地是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四大工业基地中,原材料丰富且高新技术发达的是______(填数字代码);综合实力最强的是______(填数字代码)。
(3)四大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
①原材料丰富 ②能源充足 ③交通便利 ④政策支持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4)高新技术密集区不包括( )
A.环渤海地区B.西北内陆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D.珠江三角洲地区
【答案】(1)①.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②.京津唐工业基地 ③.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④.辽中南工业基地
(2)①.② ②.①
(3)D
(4)B
【解析】
【小问1详解】
依据位置,图中数字代码所代表的工业基地是:①沪宁杭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②京津唐工业基地,③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④辽中南工业基地。
【小问2详解】
四大工业基地中,②京津唐工业基地原材料丰富且高新技术发达,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国家级高科技园区,被称为中国“硅谷”。①沪宁杭工业基地综合实力最强,沪宁杭工业基地既属于沿海地带又属于沿江地带。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
【小问3详解】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辽中南和京津唐工业基地原料丰富、能源充足,而沪宁杭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缺乏,能源不足,③④正确;①②错误。故选D。
【小问4详解】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主要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不包括西北内陆地区,B符合题意。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图片版,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标要去百业路,应该转向,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可以概括为,40°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图中印度半岛属于哪个板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