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青岛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十 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精品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下册十 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精品教案设计,共5页。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列带有中括号的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经历探索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和数学符号的简捷性,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学会列带有中括号的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教材情境图。(见图1)
师:上节课我们在随红领巾志愿者给福利院小朋友买食品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大家已经帮助他们解决了一部分,这节课我们继续助人为乐,帮助志愿者们解决最后一个问题吧。
板书问题:80元钱可以买几包巧克力?
【设计意图】承接上一课时的教学,开门见山地呈现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迅速将学生带入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为探索新知做好准备。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一)整理信息和问题,理解题意
图2
师:要解决80元钱可以买几包巧克力的问题,需要用到哪些信息?
师生一起整理信息和问题(如图2),并完整
读题。
(二)请学生尝试独立思考并解答
(三)汇报交流
请三位有代表性的同学板演他们的作品,并请学生说说其中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
预设学生交流应当会出现三种情况:
预设1:分步计算:先求出巧克力的单价,再求买几包巧克力;
(8+12)×2
= 20 × 2
= 40(元)
80÷40= 2(包)
答:80元可以买2包巧克力。
预设2:综合算式:不知道加中括号;
80÷(8+12)×2
=80÷20×2
=80÷40
=2(包)
答:80元可以买2包巧克力。
预设3:综合算式:已经提前知道了中括号的用法,在第二种的基础上加上的中括号。
加中括号的。
80÷[(8+12)×2]
=80÷ [20×2]
=80÷40
=2(包)
答:80元可以买2包巧克力。
(四)评价质疑
引导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错误,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发现中括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预设1:如果同学们做不到自主地正确辩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按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会发现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的计算顺序和解题思路是不同的。
预设2:如果学生作品中没有出现中括号,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怎样可以先算出巧克力的单价?引导学生创造自己的符号,用于算式中以改变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学生认识到了统一符号的必要性,教师适时引导:“如果列综合算式,要想先算出巧克力的单价,需用中括号。”接着在学生出现错误的综合算式中,加上中括号,边写边告诉学生写法。然后,让学生对照算式,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探索学习经验。因此,本环节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分析数量关系,厘清解题思路,列式解决问题。在综合算式解题的过程中,出现解题思路与所列综合算式计算不符的矛盾,从而引发认知冲突,展开互动交流,在辨析中不仅帮助学生意识到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性,还认识了中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整个环节将运算顺序的教学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有效帮助学生厘清运算顺序的道理,掌握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步骤与方法。
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见图3)
1.请学生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2.独立完成,集体分享做法。
3.请学生结合所做的练习,思考、讨论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做出总结。(见图4)
4.教师完成课题板书: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5.请同学们再完整地说一遍带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就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两三个算式抽象出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由于有上一课时的基础,学生也会很快地概括出了“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里的。”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先比一比每道算式有什么不同,再计算。
通过比较算式和计算结果,体会算式中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括号在算式中位置不同,运算顺序就不同,运算结果也不同。
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180÷[(76-28) ÷4] [70-(82-60)]×25
42×[169-(78+35)] 72÷[960÷(245-165)]
练习时,需要学生先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然后进行计算。
(见图4)
图4
(1)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寻找解题思路。
(2)独立思考,列式解答。要求尽可能列综合算式解决。
(3)全班汇报,交流订正。着重分析综合算式每一步的意义,检查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4.(见图5)
图5
引导学生先读懂表格里的信息,
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根据教学原理表明,教师讲课后是否及时进行合理复习,对学生巩固新知识,加强记忆力的效果方面,有显著差异。这里有层次地设计了几道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带中括号的三步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评价
教师引导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1)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里的。(2)解决问题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为了保证正确的运算顺序,就要正确的运用小括号和中括号。
总结:这节课同学们认真研究了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仅能够正确运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并且还运用它解决了大量的数学问题。看来同学们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老师希望大家以后在做研究时,能合作的更好,能更好的分享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设计意图】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导向性、激励性、反馈和总结等重要作用。这节课的总评既包括评价学习的结果,又有评价学习思维过程;既评价了学生答题的准确性,更是评价了学习的创造性。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冀教版五年级上册三步混合运算一等奖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72+32)÷4,104÷4,(48-15)÷3,113-72.4,33÷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十 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优秀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十 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一等奖教案及反思,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