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写作专题】飞翔的翅膀:小小说的虚构和想象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写作专题】飞翔的翅膀:小小说的虚构和想象 课件,共23页。
飞翔的翅膀:小小说的虚构和想象写作专题学习目标本专题围绕“虚构和想象”这一训练点,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小小说在虚构和想象“反常情节”时,应追求内在的“因果逻辑”,并以此让学生尝试小小说写作。《促织》一文1700字左右,可视作小小说。温习《促织》,布置思考任务:预习任务写小促织出场的一系列动作,有哪些反常之处?鸟类、虫类通常是怕人的,“壁上小虫忽跃落衿袖间”,可信吗?小促织战胜了“鸡”,如果是战胜了“猪、牛、羊抑或“老虎、狮子”,可行吗?目录任务一 探寻“因果逻辑”01任务二 巧设“反常情节”02任务一 探寻“因果逻辑”导入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针对“故事”和“情节”下了一个定义:“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这是“故事”,它注重的是时间顺序;“国王死了,王后因为伤心而死”,这是“情节”,它注重的是因果逻辑。(1)写小促织出场的一系列动作,有哪些反常之处?小促织被捉住之后,“超忽而跃”,然后“折过墙隅,迷其所往”,最后干脆“伏壁上”。这些反常的动作似乎表明小促织是在跟成名捉迷藏。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其内在逻辑是在写孩子,这只顽皮的小促织完全符合小男孩活泼的习性。1.根据预习任务,交流、探讨《促织》中反常情节的合理性,即“因果逻辑”。(2)鸟类、虫类通常是怕人的,“壁上小虫忽跃落衿袖间”,可信吗?小促织主动跳到成名的袖口上,这看似反常理的情节,背后是“魂化促织”的伏笔,预示小促织是孩子变的。(3)小促织战胜了“鸡”,如果是战胜了“猪、牛、羊”抑或“老虎、狮子”,可行吗?“鸡”是小昆虫的天敌,这个虚构是符合生活逻辑和内在因果的,就像堂吉诃德战胜的是风车,而不是汽车、火车一样。(2)鸟类、虫类通常是怕人的,“壁上小虫忽跃落衿袖间”,可信吗?小促织主动跳到成名的袖口上,这看似反常理的情节,背后是“魂化促织”的伏笔,预示小促织是孩子变的。(3)小促织战胜了“鸡”,如果是战胜了“猪、牛、羊”抑或“老虎、狮子”,可行吗?“鸡”是小昆虫的天敌,这个虚构是符合生活逻辑和内在因果的,就像堂吉诃德战胜的是风车,而不是汽车、火车一样。2.“虚构类作品一般侧重按因果关系来提炼并形成虚构故事。”“……因果关系处理不好反而容易降低人们对文学的信赖感和欣赏度。”小小说的虚构和想象要借助内在的因果,提炼、升华、合理化“反常情节”,从而让读者认识人物、人性的深层内涵。任务二 巧设“反常情节”1.阅读《促织》第七段,讨论、梳理小说情节设计的思路。(1)少年笑了三次,成名喜了两次,看似重复,实则蓄势,让虚构的情节倍增。(2)小促织从与“蟹壳青”斗,转而升级到与“鸡”斗,使虚构的情节曲转攀升。(3)名不见经传的小促织战胜了“蟹壳青”和鸡,少年由“大笑”转为“大骇”,成名由“立愕”转为“惊喜”,使情节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2.比较下面两则片段,讨论、分析情节设计的优劣。前情:老邮差在山里送了半辈子的信,要退休了,接替职务的是他儿子。老邮差最后一次任务就是带着大黄狗,领着儿子实地走一遍。老邮差想,他退休了,狗还硬朗着,于是他叫大黄狗跟儿子去送信,帮他带路,跟他做伴,就像这些年一路陪伴自己一样。但是不管老邮差怎么温柔地对大黄狗说“跟他去吧,他需要你......”,大黄狗就是不愿意跟儿子走。片段一: 最后,他一个转头径自往回走,狗也嗷嗷地跟着他往回走。老邮差一边走一边抚摸着狗,看着儿子远去的身影。片段二:最后,他一个转头径自往回走,狗也嗷嗷地跟着他往回走。他突然弯下腰,捡起地上的一根棍子,朝狗屁股抽去。大黄狗痛得汪汪叫,这才往前奔去。打了大黄狗,老邮差心里难受,痛苦地闭上了眼。过了一会儿,他突然觉得膝盖处暖暖的,睁开眼睛一看,大黄狗又回来了,正舔着他的膝盖——他受伤的地方。老邮差俯下身,从口袋里掏出手帕,替狗擦去眼泪,喃喃地说:“去吧!”狗箭一般地朝儿子跑去......(1)片段一单一没有波澜,故事线条化。(2)片段二曲线发展:从老邮差的角度看,由温柔对狗,到打狗,再到帮狗擦泪;从狗的角度看,由不愿走,到被迫走,再到自愿走,形成了情节的多处转折。(3)由片段一到片段二,老邮差与狗的交锋由一次变成了三次。三次看似重复,实则使情节倍增,第二次的打狗行为(虚构蓄势)为第三次狗自觉跑向儿子的行为张本(反常情节),形成情节反转,从而使人与狗的情感水位攀升。3.反常情节的一般模式。A-AA-AAA-(-A)情节的曲转情节的倍增(扩大)情节的反转4.选择一种反常情节模式,为下面的故事虚构结尾。故事梗概有一个聪明过头的国王,定了一套奇特的刑罚。他命令下属建造了一座巨大的竞技场,并在场中设置了两扇大门,门后分别藏着美女和老虎。如果百姓被怀疑有罪,就会被带到竞技场,站在两扇门的前面,强迫他二选一。如果打开门是老虎,代表老天爷认为你有罪,处罚就是被老虎吃掉;如果打开门是美女,代表老天爷认为你无罪,补偿就是带着美女远走高飞。可是,有一天,国王发现女儿谈恋爱了,对象不是王公贵族,而是平民年轻人。国王大怒,下令要杀年轻人,因为这个国家规定,平民不能跟贵族谈恋爱,违法要处死刑。但臣子阻止了他,因为不符合国王自定的刑罚。国王只好下令把年轻人带到竞技场,让他面对两扇门。看台上坐满了看热闹的人,身陷绝境的年轻人心想,公主或许就在其中,说不定她能提供一些暗示,让他保住一命。他一转头,果真看到了公主。公主想了很久,终于微微指了指右边的门......示例:结尾一:此时,国王突然跳下竞技场……国王对他说:“年轻人,我再多给你一个选择。竞技场的另一边还有三扇门。扇门的后面分别是老虎、老虎、公主。现在请你决定,要选择这两扇门,还是另外三扇门?”结尾二:年轻人边走边想:“公主从来就蛮不讲理,绝不可能把最心爱的东西让给别人,所以她指向的一定是老虎!”就这样,年轻人自以为是地走向相反的那扇门。看台上的公主见了年轻人的选择,摇摇头,发出叹息:“唉,我就知道,你从来就没有相信过我!”点评:结尾一是典型的倍增式,由“两扇门选择”扩大到再增加一个“三扇门选择”,让选择的情节倍增。两者的差异在哪里?如果想活命,年轻人应该选择两扇门,因为活命的机会是二分之一;而三扇门的活命机会是三分之一,但公主在其中,这是对年轻人人性的考验。结尾二是典型的反转式,本该走向“右边”的年轻人,却走向了“左边”,反转情节的因果逻辑是“公主从来就蛮不讲理,绝不可能把最心爱的东西让给别人”。这让小小说也有了另外一层深意。课后作业展开合理想象,运用学到的遵循因果逻辑设置反常情节的方法,完成故事新编或素材扩写。1.以《卖油翁》为核心,写一篇故事新编。2.故事核心:姚城有一家小吃店,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可有一天,生意突然火爆,成了网红店。要求:遵循因果逻辑,展开虚构和想象,巧设反常情节:先完成“虚构训练卡,构思大致框架,再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小说,请至少运用一种反常情节模式。虚构训练卡:用6-10句话虚构你准备写的小小说名称故事的具体内容方法故事核心启动情节虚构展开(1)虚构展开(2)……高潮结局答案提示 这是一次小小说的写作训练,关健要训练学生虚构和想象的能力,引导学生基本掌握反常情节的三种展开方式。学生构思时,要注意把握因果逻辑的合理性,落实反常情节的设置。感谢聆听,敬请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