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二16* 段太尉逸事状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版必修二16* 段太尉逸事状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精读,课外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寓军邠州 寓:寄居。
B.植市门外 植:种植。
C.不嗛,辄奋击 辄:就。
D.为白尚书 白:告诉。
2.下列“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王子晞为尚书 军中无以为乐
B.今尚书恣卒为暴 如今人方为刀俎
C.何辞为 为天下笑
D.为白尚书 我为韩王送沛公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住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湮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以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当时流辈咸推之 推:推举。
B.既罹窜逐 罹:遭受。
C.转尚书礼部员外郎 转:调任。
D.例移为柳州刺史 例:按照旧例。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少聪警绝众 聪警:聪明机智。
B.精裁密致 精裁:精选体裁。
C.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 绝域:死地。
D.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 师法:学习方法。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eq \b\lc\{\rc\ (\a\vs4\al\c1(①蕴骚人之郁悼,②楚之同姓也))
B.eq \b\lc\{\rc\ (\a\vs4\al\c1(①下笔构思,与古为侔,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C.eq \b\lc\{\rc\ (\a\vs4\al\c1(①请以柳州授禹锡,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D.eq \b\lc\{\rc\ (\a\vs4\al\c1(①宗元谓所亲曰,②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柳宗元从小就很有才华,擅长写西汉体式的诗文,精心构思,文采斐然。
B.柳宗元在王叔文掌权时期,曾被引入禁宫商议大事,不久王叔文失败,柳宗元等七人被贬逐。
C.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当地有用人作抵押借钱的陋俗,如果过期未能还钱,抵押的人就被债主没收为奴婢,柳宗元革除这种陋俗,并自己出钱将这些人赎回,送还他们的父母。
D.作者十分赞赏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才华,而对柳宗元在政治上的才华没有表现出来就遭贬深表同情,对此十分愤慨。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解析 B项“植”的意思是“竖立”。
答案 B
2.解析 A项担任/作为。B项做/是。C项句尾语气词/介词,被。D项介词,替。
答案 D
3.解析 翻译时要注意“从”、“旦”、“俱”、“所”、“不能”等词语的意义。
答案 (1)白孝德派几十名士兵跟随太尉。
(2)第二天一早,郭晞和段太尉一起来到白孝德那儿,道歉说自己实在无能,请求允许改正错误。
4.解析 A项,推:推崇。
答案 A
5.解析 B项精裁:精心删减。C项绝域:交通隔绝的地方。D项师法:学习,效法。
答案 A
6.解析 C项前一个是介词,把;后一个是介词,因为。A项都是助词,的。B项都是介词,和、同。D项都是助词,构成所字结构。
答案 C
7.解析 D项,文中并无体现作者愤慨的内容。
答案 D
8.解析 注意(1)句中“执”、“胡”的含义以及后半句的句式特点,注意(2)句中“为营护其丧”的理解。
答案 (1)我和禹锡是亲密的朋友,我怎么忍心看他母子落到这个地步?
(2)观察使裴行立为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
【参考译文】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小时候聪明机警,超群出众,尤其精通西汉的文章和《诗经》《离骚》。构思落笔成文,可与古人相匹敌。精心删减,缜密细致,璀璨如同珍珠和贝壳,在当时文林同辈都推崇他。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第,又应考中宏辞科,被授予校书郎、蓝田县尉的职务。贞元十九年,柳宗元任监察御史。唐顺宗即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掌权用事,特别看重任用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吕温悄悄地引入禁宫之中,和他们商议大事。柳宗元又转任尚书礼部员外郎。王叔文想让他做大官,但恰逢任职不久,王叔文(改革)就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既遭贬逐,在南蛮瘴疠的地方,身处崎岖阻塞的环境,内怀骚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写成文章。写骚体文章十多篇,阅览的人都感到文章写得凄恻哀婉。
元和十年,柳宗元按旧例被移做柳州刺史。那时郎州司马刘禹锡被移做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所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事已高,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交通隔绝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为永别。我和禹锡是亲密的朋友,我怎么忍心看他母子落到这个地步?”于是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品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债主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债主抵押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柳宗元著述很多,名声震动当时,那时他的号是“柳州”。著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为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版必修二16* 段太尉逸事状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16* 段太尉逸事状综合训练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语言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11、古瓷器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