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沪科版信息技术七下课件PPT+教案全册
初中信息技术沪科版七年级下册启动与退出Word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沪科版七年级下册启动与退出Word精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课时安排,教学策略,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学期是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二学期课本,本节课是第一单元初识Wrd。使用任何软件的第一步都是熟悉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启动、退出软件,了解窗口的组成元素,本单元将通过,启动与退出Wrd,新建与打开文档,保存与关闭文档来介绍Wrd的有关知识。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Windws自带应用程序的操作知识,为本学期第一单元Wrd的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借助案例了解Wrd的基本功能
(2)能熟练启动Wrd。
(3)掌握Wrd的操作界面。
(4)了解Wrd的空白文档及扩展名
(5)能熟练退出Wrd。
(6)能熟练新建Wrd文档
(7)能熟练打开已有的Wrd文档。
(8)掌握打印预览的方法。
(9)掌握改变文档显示比例的方法
(10)掌握多个文档间互相切换工作的方法。
(11)能熟练保存Wrd新文档
(12)能熟练保存被修改后的Wrd文档。
(13)能熟练关闭Wrd文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熟悉Wrd的工作环境,掌握操作Wrd文档的基本方法,了解“保存”与“另存为”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全面了解新知识、摸索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知识异同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不乱放东西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启动Wrd。 (2)退出Wrd。 (3)新建Wrd文档。
(4)打开已有的Wrd文档。(5)保存Wrd文档。(6)关闭Wrd文档。
难点:Wrd的操作界面(两个工具栏的初步引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及多个文档之间的切换工作。“保存”与“另存为”的异同。
【课时安排】1个课时完成。
【教学策略】主要运用演示、讨论、讲解、归纳等方法,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本节课内容。
【教学准备】
(1)安装有Windws XP操作系统 和Wrd 2000文字处理软件的计算机。
(2)教师准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Wrd文档(dc、rtf等不同的扩展名)。
(3)教师准备多个Wrd文档,用于查找打开,并互相切换工作,用于修改后的保存。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与退出Wrd
1.引入:展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Wrd文档,介绍Wrd的基本功能。
2.演示启动Wrd的一种方法,鼓励学生提出启动Wrd的其他方法,然后让其上讲台来演示。
3.详细介绍Wrd的操作界面,特别引出“常用”和“格式”工具栏的重要性。
4.演示退出Wrd的一种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退出Wrd的其他方法,然后展示。
5.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熟悉Wrd界面,提出问题。
二、新建与打开Wrd文档
1.演示新建Wrd文档的一种方法,鼓励学生提出新建Wrd文档的其他方法,然后让其上讲台来演示。
2.通过介绍“新建”对话框和“常用”选项卡,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对话框和选项卡的概念和使用。
3.演示新建多个Wrd新文档,说明多个文档的默认名称规律。
4.演示打开一个已有Wrd文档,详细说明如何在“打开”对话框中查找到此文档。
5.演示对打开的文档打印预览,并改变文档显示比例。
6.演示打开多个已有Wrd文档,不关闭的情况下,互相切换工作。
7.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掌握操作Wrd文档的基本方法。
三、保存与关闭Wrd文档
1.演示新建一个Wrd文档后的保存,让学生去发现此时的“保存”和“另存为”是否一致?
2.演示打开一个已有的Wrd文档,略做修改,让学生去发现此时的“保存”和“另存为”是否一致?
3.着重提示学生注意保存位置,养成不乱放东西的好习惯。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建议他们自学“拓展园地”栏目的视图切换,然后实践操作,感受到实用,学生自然会掌握。
【课堂小节】
老师引导,激发学生自己小结一下,这节课初识Wrd,我们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课后反馈】
经过一堂课的教学,使同学们对于Wrd基础知识、操作界面、操作方法有了一定的理解,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新世纪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课 表格表格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另存为(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教版(2011)七年级下册模块一 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第一节 图像的获取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课时,教学过程,自我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6课 文档编辑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判断题,技能提升,知识点的补充与拓展,综合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