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核心素养目标】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PPT+教案+同步分层练习(含教学反思和答案)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7.1 力优秀复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7.1 力优秀复习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弹簧测力计,实验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个概念:力、力的示意图、弹性、弹力、重力、重心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两个正比关系: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 正比、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一个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一个基本常数:g=9.8N/kg一个基本公式:G=mg两个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三种方法:模型法、控制变量法、图象法
视频总结——《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frce)
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③力的单位:牛顿,用N表示。①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②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但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力是_______对______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时,至少存在两个物体,一个物体叫___________,另一个物体叫___________。
国际单位制:______,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托起两个鸡蛋用力约____N,一个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500N.
1. 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
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个方面: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
例如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是运动方向时刻变化,因此卫星的运动状态是改变的。
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把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该线段要把力的________表示出来,如图所示。其中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知识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3. 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①确定_________:通常用一个方框来表示受力的物体。②确定力的作用点:作用点必须画在受力物体上,通常画在物体的________上。③画线段反映力的______: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④画出力的方向: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并在箭头一旁标上力的符号和数值。若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有一定夹角,要在示意图上画出。
1.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彼此间的力分别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知识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_____,方向______,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________上。
【典例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物体彼此接触一定有力的作用;B. 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C. 用绳子提水桶时,对水桶施加力的物体是手;D.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AB. 两个物体刚好接触,若没发生相互作用,则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会发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所以AB都错误。C. 用绳子提水桶时,对水桶施加力的物体是绳子;C错误。D.物体受到力,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该选项正确。
【典例2】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世界级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基本包揽所有乒乓球项目的金牌,为国争光,扬我国威。关于乒乓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B.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形状C.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同时改变了球的形状和球的运动状态D.击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
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既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也改变了球的形状;物体间力的作用时相互的,击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也有力的作用。故ABD错误,C正确。
【典例3】如图所示,物体A保持静止,画出A所受重力G和拉力F的示意图。
物体A保持静止,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所示.
【典例4】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A.手感觉疼痛,原因是手对圆珠笔芯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圆珠笔芯的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不符合题意;B.手对圆珠笔芯施加力的作用,手是施力物体,圆珠笔芯是受力物体,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圆珠笔芯发生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题意;D.施加压力的过程中力的作用点没有变化,所以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的关系,故D符合题意。
【典例5】如图所示,是两车追尾撞击形变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黑车先撞击白车,白车后撞击乙车B.白车撞击黑车的力大于黑车撞击白车的力C.因两车的受力作用点等因素不同,两车形变程度不同D.黑车撞击白车力的方向和白车撞击黑车力的方向相同
相互作用的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所以两车追尾时同时相撞。故ABD不正确。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但由于两车的受力作用点等因素不同,所以两车形变程度不同。故C正确,所以选C。
【典例6】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由上述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AC.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对另一艘船有力的作用,而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说明自己的船也受到了力的作用,说明人对船有力的作用,船对人也有力的作用,故可以说明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对船有力的作用,船对人也有力的作用,说明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故AC不符合题意;B.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小船向前运动,则小船的运动状态改变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D.推小船时,没有作用在两个不同的作用点进行对比,因此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D符合题意。
第2节 弹力(elastic frce)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 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②塑性:有些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 恢复到原来的形状。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原理: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①沿弹簧的轴线方向拉动挂钩几次以防弹簧卡壳。②调零。③认清量程和分度值。④拉力的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 ⑤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①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例如弹簧、气球等。②有些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例如橡皮泥、铝线等。
1. 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①弹性形变: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有的物体能自动恢复到原状,这样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②塑性形变:有的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状,这样的形变称为塑性形变。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我们拉长弹簧、压缩弹簧、拉橡皮筋时,可以感受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就是弹力。
一是两物体直接接触;二是物体间要发生弹性形变,二者缺一不可。弹力是接触力,物体间不接触不会产生弹力,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足球放在木板上时,足球与木板间发生形变,有弹力的作用:(1)足球向上发生形变,要向下恢复原状,所以足球产生的弹力F压方向向下(即压力) ;(2)木板向下发生形变,要向上恢复原状,所以产生的弹力F支(即支持力)的方向向上。由此可见: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物体间的弹力方向与接触面垂直,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1)压力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如图所示,长方体A在斜面上保持静止,斜面所受的压力F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4. 分析常见弹力的方向
(2)绳的拉力作用点在绳与被拉物体的接触点上,方向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如图,绳子对小球的拉力F的方向沿绳子向上。
(3)支持力作用点在支持物体与被支持物体的接触面上,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如图所示,物体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F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的主要构造有弹簧、指针、刻度盘、挂钩等.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2.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3.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本实验需要研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拉力的改变通过在弹簧下每次增加两个钩码(每个钩码对弹簧的拉力均为0.5N)来实现;弹簧的伸长量通过利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得出,装置如图所示。
轻质弹簧、几个质量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施加的拉力为0.5N)、刻度尺、铁架台。
知识四、探究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
①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记入表格中;②在弹簧下挂2个钩码,通过刻度尺读出弹簧的伸长量ΔL,记入表格中。③在弹簧下每次增加2个钩码,通过刻度尺读出每次弹簧的总伸长量,记入表格中。④实验完成后,将所有钩码取下,观察弹簧的形状。
伸长的长度Δx =l1-l0
根据实验数据,以拉力F为横坐标,弹簧的伸长量ΔL为纵坐标,画出弹簧伸长量ΔL与弹簧受到的拉力F的关系图象。
(1)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能否回到原来指示的位置,以防弹簧卡壳。(2)认清零点(调零)测力前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若不在,应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3)认清量程: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4)认清分度值:认清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示数为3.2N
知识五、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拉力的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3)记录数据要带单位。读数时不需要估读。(4)待测的力(物体)一定要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一端,严禁倒挂。
【例题1】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B.足球产生的弹力是由于足球的形变造成的C.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A.对足球受力分析可知,足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该支持力是木板由于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足球发生弹性形变,有恢复原状的趋势,所以产生弹力,即对木板的压力,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木板形变是由于受到足球对它的作用力,不是因为木板要产生弹力造成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D.足球产生的弹力受力物体是木板,这个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例题2】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A.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不发生形变,物体间不存在弹力作用,故A错误;B.只要两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形变,两物体间就会产生弹力作用,弹力的产生并不只局限于弹簧,故B错误;C.产生弹力的条件: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所以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说法正确,故C正确;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并不是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故D错误。
【例题3】如图a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的情景,请指出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纠正错误后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物体(如图b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若将此弹簧测力计、物体如图c所示进行测量,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与b相比将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拉力方向没有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
为减少弹簧与外壳之间的摩擦,防止挂钩被卡住,拉力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如图所示,存在的操作错误为拉力方向没有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每大格为1N,平均分成10小格,即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N。将弹簧测力计倒置,弹簧承受的拉力为物体与弹簧测力计外壳的总重力,所以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与b相比将变大。
【例题4】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依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弹簧的长度x与弹簧受到拉力F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我们分析图像可知:(1)弹簧在受到6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了______ cm;(2)实验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长度成________ ;(3)若用这根弹簧制成弹簧测力计,量程为 _______。
(1)由图中可知,当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2cm,这是它的原长;弹簧在受到6N的拉力时,其长度为8cm,则其伸长量为l=8cm﹣2cm=6cm(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拉力不大于6N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与拉力的变化图像呈线性变化,说明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长度成正比。(3)由图中可知,弹簧在弹性限度内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N,故将这根弹簧制成弹簧测力计,量程为0~6N。
【例题5】在学习了弹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后,韩露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她想探究“弹簧的伸长量 L与它所受到的拉力F大小的关系”,于是她采用了图1的装置进行了探究。(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1所示的铁架台、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已知每个钩码重0.5N)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 。
(2)通过实验,同学收集了弹簧受到大小不同的拉力F及所对应的弹簧长度L,并在坐标纸上绘制了图2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①该弹簧的原长L0为 ____cm,当弹簧受到2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量 L为_____cm。②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 。③用该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是_______ N。(3)实验中,有同学认为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本次实验用弹簧测力计还是用钩码探究更好一些?答:________(选填“弹簧测力计”或“钩码”);理由是___________ 。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大小成正比
第3节 重力(gravity)
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由来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①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②公式 G=mg③g为比例系数,在地球上约为9.8牛/千克.①总是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指向地心.②应用:用铅垂线确定竖直方向;用水平仪判断水平.①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做重心.②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③可用悬挂法、支撑法来确定物体重心.①宇宙间的物体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叫做万有引力.②重力正是源自地球对他附近物体的万有引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重力的单位为N。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的物体。 ①普遍性: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不论它是运动还是静止,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都受到重力的作用。②不等性: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不是地球的吸引力,它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个分力。③非接触性:重力是非接触力,空中的飞机、树上的苹果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本实验需要测量的两个量分别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受到的重力,故我们需要用天平测出质量(或选用质量已知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弹簧测力计、钩码多个(质量已知)。
知识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1)把1个50g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钩码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钩码所受的重力,记录在表格中。(2)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测出2个、3个、4个、5个、6个钩码所受的重力,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1)分析表格中钩码的重力与钩码的质量的大小关系,归纳结论。
由G-m图像可知,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这是正比例函数图像,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以m为横坐标、G为纵坐标建立坐标系。描点连线,画出G-m图象,观察分析画出的G-m图像。
由实验数据可知,当质量成倍增加时,重力也成倍增加,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不变。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约为9.8Nkg。若用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则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可写成 g=G/m.
G表示重力,单位是牛顿(N);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在地球上,g约为9.8N/ kg,粗略计算中,可取10N/ kg。
g=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为9.8N。在地球上,g 会随纬度与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①公式中各物理量都必须用国际单位制单位。②求质量:可将G=mg变形为m=G/g
知识四、重力和质量比较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向下)。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指与水平面垂直向下,即指向地心 ,不能说成“垂直向下” 。 (1)检查是否竖直用铅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或检查装饰画是否竖直。(2)检查是否水平直接用水平仪检查或用铅垂线与直角三角尺配合检查。
2.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应用
(1)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图所示。
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重心是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的等效作用点。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其重心的位置除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如图所示是小半杯水、大半杯水时杯子和水总重力的重心的大致位置。(3)物体重心的位置不一定都在物体上。如图所示的圆环、球的重心。
(4)力的作用点可画在重心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1)悬挂法确定重心如图甲所示,先在A点把薄板悬挂起来,薄板静止时,所受的重力方向与悬绳的拉力方向在同一竖直线上,所以薄板的重心一定在通过A点的竖直线l1上。然后在B点把薄板悬挂起来(图乙),同理知,薄板的重心一定在通过B点的竖直线l2上。l1和l2的交点就是薄板重心的位置。
(2)支撑法确定重心如图所示,把物体放在手指上,仔细调节物体,使其在手指上达到一个平衡状态,物体的重心与支点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在支点的上方。
4. 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
增大支撑面或降低重心可以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要用到这些知识。
1. 类比分析重力的由来
当橡皮甩起来之后,需要用细绳紧紧拉住橡皮,若松手,橡皮会沿切线向外飞出。橡皮能绕手做圆周运动,是因为细绳给了橡皮一个拉力。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而不会跑掉,是因为月球与地球之间存在着引力。在这个引力作用下,月球绕地球转动而不会跑掉。
(1)牛顿的观点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地球和月球之间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个力跟地球吸引它附近的物体使物体下落的力是同一种力。(2)重力的由来:重力正是源自地球对它附近物体的万有引力。(3)重力略小于万有引力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的大小并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物体的重力略小于万有引力。
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30N,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支持力作用在重心上,如图所示。
【例题1】在如图中,物体重30牛,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例题2】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①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根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 。
①由图可知:当物体的质量为8kg时,在甲星球表面的重力为120 N,在乙星球表面的重力为40 N,则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②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为120N时,其质量为8kg,两者的比值为
则甲星球表面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为
答案:①大于;②
【例题3】如图所示,“不倒翁”是个有趣的玩具,它之所以不易倾倒,是因为它的重心位置较_____(选填“高”或“低”);在墙上挂字画时,可自制一个重锤来检查是否挂正,这是利用了重力方向总是________的道理。将水平仪置于桌面上,可知桌面左端相比右端_____(选填“较高”、“较低”或“一样高”).
不倒翁的重心靠下,即重心较低,不容易倾倒。
重锤线的原理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据此可检查墙上的字画是否挂正。由水平仪的重锤线向右偏,可知桌面不水平,且是左端高,右端低。
【例题4】一辆自重是5.0×104N的卡车,装着25箱货物,每箱货物的质量是300kg,行驶到一座立有限重标志的桥前。问:①这辆卡车总重多少牛?②要想安全过桥需要卸下几箱货物? (g取10 N/kg)
①25箱货物的总质量: m货=25×300 kg=7500 kg 货物的总重力:G货=m货g=7500kg×10N/kg=7.5×104 N 则这辆卡车总重:G总=G货+G车=7.5×104 N+5.0×104 N=1.25×105 N
②卡车的总质量: 要安全过桥需卸下货物的质量:Δm=m总-m=12.5t-10t=2.5t=2.5×103kg
卸下货物的箱数:
【例题5】小明在学习重力知识时,分别探究“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1)如图是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物体A通过细绳悬挂在支架O处,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缓慢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由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
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不变,由以上分析可知,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钩码做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①测量前,应使弹簧测力计在_______(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调零;②小明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上面的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测量物体重力前,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从表中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增大几倍,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也增大几倍,重力大小与质量的比值相等,所以得到结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 力教学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力,形状改变,运动状态改变,或从静止变为运动,观看实验现象,想想做做,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示意图,A物体,B物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7.1 力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 力教学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