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1 对顶角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1 对顶角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理解对顶角的感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第一部分的第一课时,本节课安排学生学习相交线中的对顶角,为进一步研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构成的“三线八角”打下基础,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为下一步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判定作好准备,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中招考点
在中招考试的命题中,对顶角主要是与其它几何知识点进行考察,考查题型一般为填空题或解答题,且每次考试都会涉及到。
4、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对图形只是初步认识,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所以识别对顶角对他们还是较为困难的。
二、学习目标
2、能运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评价任务
1、向同桌说出对顶角的概念,能在图中表示出来,准确判断所给图像中两个角是否是对顶角。
2、正确解决对顶角的相关习题。
1、能准确理解对顶角的概念,会在图形中识别对顶角。
四、教学过程
学习
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两类结构
学习目标一:能说出对顶角的概念,会在图形中识别对顶角。
学习目标二:能运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
自学指导一:
自学内容:课本160页——161页例1上面的内容。
自学时间:4分钟。
自学方法:看课本,合作探究。
自学要求:自学后能完成下面自学检测练中的习题。
自学检测练一
1.具有相同的 ,且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互为 ,我们把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公共顶点的角是对顶角 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对顶角一定相等 D.不是对顶角的角不相等
3.两条直线相交成对 对顶角,三条直线相交成 对对顶角,四条直线相交成对 对顶角,n条直线相交
成 对对顶角。
4.直线AB,CD相交与O,如果∠AOC=35°那么其它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 , 。
自学指导二
1、自学内容:课本161页例1与例2。
2 、自学时间:3分钟。
3 、自学方法:看课本,合作探究。
4 、自学要求:看懂例题的解法,能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自学检测练二
1、如图,直线a、b相交,若∠1=40°,求 ∠2、∠3、∠ 4的度数。
2、已知:如图,直线a、b相交,试说明:∠1=∠3、 ∠2=∠4
3、如图,小明想要测量他家房子两堵墙的角度,可他不知道怎么测量,你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三、当堂训练:
1、判断题
(1)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
(2)两条直线相交,有两组对顶角。 ( )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余的三个角也是直角。 ( )
2、选择题
(1)如右图直线AB、CD交于点O,OE为射线,那么( )
A、∠AOC和∠BOE是对顶角;
B、∠COE和∠AOD是对顶角;
C、∠BOC和∠AOD是对顶角;
D、∠AOE和∠DOE是对顶角。
(2)如下图,直线AB、CD交于O, OE是∠BOC的平分线且∠BOE=50度,那么∠AOE=( )
(A)800;(B)1000;(C)1300 (D)1500
3、填空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AOC=80°
∠1=30°;求∠2的度数.
全班90%的学生能准确说出概念,能准确判断所给图像中两个角是否是对顶角
有80%的学生能正确能准确的找出复杂图形中那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及在图形中有几对对顶角,并借助对顶角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两条相交线
对顶角
邻补角
牢记:两条直线相交,才能产生对顶角
对顶角:如果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对顶角满足的条件:
相等的两个角
②有公共顶点且一角的两边是另一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1)根据对顶角的概念找出一组对顶角
(2)根据对顶角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将生活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中的图形并加以解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1 对顶角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数学华师大版1 对顶角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目标导思,设疑启思,探究多思,点拨深思,巩固反思,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 对顶角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内容解析,、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