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下图示意黑龙江省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单位:)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黑龙江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是( )
A.自南向北递增
B.自西南向东北递减
C.自西北向东南递增
D.自东向西递减
2.影响黑龙江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
②天气
③纬度
④植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有袋类动物最早起源于南美洲,目前主要分布在澳洲,南美洲亦有少数分布。早期地球有两块大陆,位于南半球的是冈瓦纳古陆。有袋类动物在冈瓦纳古陆内部迁移,该大陆分裂成现今的数个大洲后,澳洲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成为绝大多数有袋类动物的分布区。图示意冈瓦纳古陆分布及有袋类动物可能的迁徙路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最符合目前有袋类动物分布特征的迁移路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依据有袋类动物起源的地质年代可推测,冈瓦纳古陆解体始于( )
A.中生代
B.元古宙
C.古生代
D.太古宙
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的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图示地貌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
A.a地貌
B.b地貌
C.c地貌
D.d地貌
6.下列关于图示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地貌常见于河流中下游河段
B.b地貌可以指示当地盛行风向
C.c地貌只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
D.d地貌继续发育会形成海蚀崖
调查发现,被沙漠戈壁环绕的绿洲存在冷岛效应,即绿洲近地面温度皆低于戈壁沙漠。下图为张掖戈壁沙漠区8月份某日四个时间点(19时、22时、24时、6时)温度的垂直变化曲线图,图中K为开氏温度(K=℃+273.15),高度的起算点为地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代表6时戈壁沙漠区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曲线①
B.曲线②
C.曲线③
D.曲线④
8.白天绿洲近地面气温低于戈壁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
A.风速较大
B.空气湿度大
C.比热容大,升温慢
D.云量大,升温慢
9.夏季绿洲冷岛效应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有( )
①抑制作物呼吸作用
②减少水分损失
③增加绿洲局部降水量
④促进绿洲沙漠间热量交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清朝李光庭《乡言解颐》中记载:“霞者,赤气腾而为云也。以朝暮见,大约春夏时多,秋冬时少”。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散射大气逆辐射
B.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散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散射
D.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散射
11.夏季时,朝晚霞发生频率较高的原因是( )
A.降水多,大气中水汽多,散射作用强
B.云层较厚,反射作用强
C.太阳辐射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
D.水汽多,大气逆辐射强
勒拿河流域冻土广布。图为勒拿河径流及气候因子季节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该河流域季节性积雪快速融化开始于( )
A.4月
B.5月
C.6月
D.7月
13.该河流域季节性积雪较少的年份,季节性冻土( )
A.冻结开始时间推迟
B.最大冻结深度增加
C.融化开始时间推迟
D.最大冻结深度减小
铁岭市地处辽北平原,全域耕地属典型黑土,素有“辽北粮仓”之称。近年来,铁岭市开展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包括实施秸秆覆盖、宽窄行交替种植、免耕播种等措施,还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发技术体系。这些措施使黑土地质量得到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户实现降本增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黑土是肥沃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很高,但自然条件下形成所需时间很长,这主要是因为( )
A.成土母质形成缓慢
B.生物作用过程漫长
C.气候条件不易满足
D.地形影响土壤发育
15.铁岭市采用秸秆覆盖土地的主要目的是( )
A.提供腐殖质来源
B.抑制杂草生长
C.减少水分下渗
D.降低土壤温度
16.相比深耕播种,免耕播种可以( )
A.增强土壤透气性
B.降低土壤黏性
C.提高微生物活性
D.减轻水土流失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野三坡景区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境内,是一处集山、水、林、洞、泉、石于一体的自然风光旅游胜地,是北方稀有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鱼谷洞是野三坡较著名的风景区之一,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图为鱼谷洞景观图。
(1)简述我国北方地区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少的原因。
(2)鱼谷洞内洞道结构复杂,与当地降水变化大有关,试解释其中的道理。
(3)野三坡地区一直以来农业发展较为落后,试说明其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其海水运动规模庞大,形成大规模的洋流体系。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
(1)甲、乙、丙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表层海水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2)图示①②③④⑤⑥中,表示寒流的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
(3)图示甲、乙、丙、丁、戊海域中,最有可能形成大型渔场的是_______,并说明原因_______。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椴树树高可达30m,树冠蓬松,枝条繁茂,树形优美,抗烟、抗尘能力极强。椴树在我国黑龙江分布较多,被称为“行道树之王”。左图为椴树景观图,右图为黑龙江哈尔滨气候资料图。
(1)指出椴树所属植被类型,并分析该植被对哈尔滨气候的适应性。
(2)说明椴树被称为“行道树之王”的原因。
(3)简述椴树植被群落的季相变化特征。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黑龙江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呈自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分布趋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答案: C
解析: 黑龙江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呈自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分布趋势,与地形几乎没有相关性,①错误;东部地区距海较近,降水较多,太阳辐射量东少西多,随着位置增加,太阳高度角减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两者综合作用,导致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呈自西南向东北递减,②、③正确;无法判断植被对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影响,④错误。故选C。
3.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及大洲的轮廓可以推断,南美洲位于图中最左下角,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图中最右侧。材料指明,有袋类动物最早起源于南美洲,因此,有袋类动物迁徙路线始于南美洲,BC错误。读图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大陆西北侧为印度所在陆地,目前该地区无有袋类动物分布,说明有袋类动物迁徙未经过该地区,因此,有袋类动物可能迁徙的路线为丁,D正确,A错误。故选D。
4.答案: A
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有袋类动物属于爬行动物,繁盛于中生代。中生代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形成冈瓦纳大陆等两块大陆。冈瓦纳古陆应在有袋类动物迁徙后解体,据此推测,冈瓦纳古陆解体始于中生代,A正确。太古宙时期仅出现蓝细菌,元古宙时期蓝细菌大爆发,不存在有袋类动物,BD错误。古生代后期出现爬行动物,尚未出现有待类动物,且古生代全球形成联合古陆,尚未解体,C错误。故选A。
5.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据图a可知,该地貌为峡谷,分布在河流的上游,属于流水侵蚀地貌,A错误;b地貌为雅丹地貌,属于风力侵蚀地貌,B错误;c地貌为冰川地貌,属于冰川侵蚀作用形成,C错误;d地貌为沙洲或沙嘴,属于流水或海浪沉积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D正确。故选D。
6.答案: B
解析: 据图a可知,该地貌为峡谷,分布在河流的上游,A错误;b地貌为雅丹地貌,属于风力侵蚀地貌,雅丹地貌的垄脊可以用来判断风向,垄脊的走向通常与盛行风向一致,B正确;c地貌为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有冰川发育的高海拔地区或高纬度地区,C错误;海蚀崖基岩海岸受海蚀及重力崩落作用,常沿断层节理或层理面形成的陡壁悬崖,d地貌为沙洲或沙嘴,继续发育很难形成海蚀崖,D错误。故选B。
7.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天当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6时较接近日出时间,曲线④气温最低能代表6时戈壁沙漠区气温垂直变化,D正确;曲线①、曲线②、曲线③气温高于曲线④,ABC错误。故选D。
8.答案: C
解析: 绿洲比热容大,升温慢,戈壁沙漠比热容小,升温快,导致白天绿洲近地面气温低于戈壁沙漠,C正确;绿洲摩擦力大,风速小,A错误;空气湿度大,空气中含有水分多、云量大,削弱作用强,会使得气温较低,但不是主要原因,BD错误。故选C。
9.答案: A
解析: 绿洲冷岛效应指干旱地区的绿洲区域,夏季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湿度比周边大的特殊气象效应,冷岛效应使绿洲附近地区温度降低,湿度提高,能减少植物蒸腾作用和水分蒸发;夜间气温较低,植物呼吸作用弱,能减少植被有机质的消耗,提高作物产量,①②正确;冷岛效应,气温降低,下沉气流较强,降水减少,③错误;冷岛效应是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答案: D
解析: 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①来自太阳,代表太阳辐射,②由地面指向大气,代表地面辐射,③由大气指向地面,代表大气逆辐射,④代表大气削弱作用中的散射。综上可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霞的形成需要水汽,出现在朝暮,赤气与大气的散射作用有关。夏季,降水多,大气中水汽多,散射作用强,容易形成朝晚霞,A正确;朝晚霞的形成与云层的反射和大气逆辐射无关,BD错误;霞出现在朝暮,朝暮太阳高度角小,故太阳辐射强时不利于霞的形成,C错误。故选A。
12.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季节性积雪快速融化需要气温高于0℃。结合图示信息,气温在5月份起升高至0℃以上,因此,该河流域季节性积雪快速融化开始于5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答案: B
解析: 当季节性积雪减少时,冬季地面覆盖的积雪数量减少,积雪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导致土壤温度降低,与常年相比,季节性冻土冻结开始时间提前,A错误。季节性积雪较少导致春季积雪融化速度快,地面裸露时间提前,促进季节性冻土融化,使季节性冻土融化时间提前,C错误。冬季土层温度低导致土壤的冻结作用加强,季节性冻土的最大冻结深度增加,B正确,D错误。故选B。
14.答案: B
解析: 黑土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区域,如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微生物活动较弱,枯枝落叶分解较慢,即生物作用过程漫长,有机质积累需要的时间很长,B正确;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矿物质,不影响有机质,A错误;黑土区,夏季温度相对较高,气候和地形条件并不限制土壤发育,CD错误。故选B。
15.答案: A
解析: 秸秆覆盖土地,秸秆腐烂后可以提供腐殖质来源,补充土壤肥力,利于杂草生长,A正确,B错误;秸秆覆盖能增加地表摩擦力,减缓地表径流,增加下渗,C错误;秸秆覆盖对土壤有一定的保温作用,D错误。故选A。
16.答案: D
解析: 免耕播种不深翻耕地,不能改善土壤通气、透水性,故不能提高生物活性,AC错误;免耕播种不改变土壤质地,故不能降低土壤黏性,B错误;与深耕播种相比,免耕播种减少了对土壤表层的松动,利于保持水土,减轻水土流失,D正确。故选D。
17.答案: (1)我国北方地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少;石灰岩分布较少,因此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少。
(2)地下水不断地对地下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形成溶洞;该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地下水位反复升降,使得溶洞不断被侵蚀和改造,形成了复杂的洞道结构。
(3)当地石灰岩广布,土壤较为贫瘠;地下溶洞多,地表水易渗漏,农业用水较少;地表崎岖,不利于农业耕作。
解析: (1)喀斯特地貌是由可溶性岩石被流水溶蚀而形成的。我国北方地区气温相对较低,降水也较少,水流的溶蚀力较弱,不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北方石灰岩的分布比较少,缺乏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基础岩石,因此喀斯特地貌在北方并不常见。
(2)结合材料分析,鱼谷洞内洞道结构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地下水长期不断地对地下的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逐渐形成了溶洞;而由于当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导致地下水位也随之反复升降,这种变化使得溶洞在不断地被侵蚀和改造,洞壁、洞顶和洞底不断被溶蚀和崩塌,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复杂洞道结构。
(3)野三坡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当地石灰岩广布,导致土壤较为贫瘠,缺乏足够的养分支持作物生长;由于地下溶洞较多,地表水容易渗漏,使得农业用水相对较少,难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地表崎岖不平,耕地面积小,分布分散,不利于大规模的农业耕作,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难度和成本。
18.答案: (1)丙>乙>甲;甲>乙>丙
(2)②④⑥;洋流自高纬流向低纬
(3)丁海域;原因:该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把底层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形成大型渔场。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世界海水表层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世界海水表层密度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增。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处位于高纬度地区,乙处位于中低纬度地区,丙处靠近赤道附近,纬度越高,水温越低,因此,海水温度由高到低排序为丙>乙>甲,海水密度由大到小为甲>乙>丙。
(2)结合所学知识,暖流是指由水温较高处海域流向水温较低处海域,一般由低纬流向高纬,寒流是由水温较低出海域流向水温较高处海域,一般由高纬流向低纬。结合图中信息可知,②④⑥洋流自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①②⑤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
(3)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丁处极易形成渔场。原因在于,该地区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地区,海水受到扰动,将底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鱼类资源丰富,形成大型渔场。
19.答案: (1)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适应性:哈尔滨夏季气温高,降水多,椴树夏季盛叶,有利于光合作用;哈尔滨冬季气温低,降水少,椴树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
(2)椴树树形高大,枝条繁茂,空气净化能力强;街道旁烟尘较多,椴树抗烟、抗尘能力强,成活率高;椴树树形优美,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3)春季萌叶抽枝;夏季叶色鲜绿,枝繁叶茂,林冠郁闭;秋季叶色转黄(或红),树叶凋落;冬季则完全无叶。
解析: (1)椴树在我国黑龙江分布较多,黑龙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对应的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读右图可知,哈尔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哈尔滨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雨热同期,利于椴树生发育,因此椴树夏季盛叶,有利于光合作用;哈尔滨冬季气温低,降水少,为了减少热量和水分消耗,椴树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
(2)椴树树高可达30m,树形高大,枝条繁茂,空气净化能力强;街道旁烟尘较多,椴树抗烟、抗尘能力强,能适应烟尘较多的环境,成活率高;椴树树形优美,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以丰富道路景观,营造优美的道路环境。
(3)椴树为温带落叶阔叶树种,春季随着气温回升,椴树萌叶抽枝;夏季雨热同期,椴树进入盛叶期,叶色鲜绿,枝繁叶茂,林冠郁闭;秋季随着气温降低,降水减少,叶色转黄(或红),树叶凋落;冬季寒冷,椴树树叶完全凋零,完全无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图示地貌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高考三模地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第一册,图中一次、二次发电方式分别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