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 红磷和白磷B.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C. 和D. 乙醇和乙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详解】A.红磷和白磷为磷元素的不同单质,故A符合题意;
B.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和为碳的同位素,故C不符合题意;
D.乙醇和乙酸为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详解】A.液氯是单质,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
B.硫酸铜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B错误;
C.三氧化硫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碳酸为酸、氢氧化钠为碱;硅酸钠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酒精为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C正确;
D.CO不和碱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硫酸氢钠为盐不是酸,D错误;
故选C。
3.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钠和HCl,但硫酸与硫酸钠、硫酸钠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氯化钠均不反应,故A不符合;
B.HCl与KOH发生中和反应,但不能与KCl反应,且KCl与K2CO3不反应,KOH与K2CO3不反应,故B不符合;
C.氧气与C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还原CuO生成Cu和水,CuO和C加热反应生成Cu和二氧化碳,C与少量氧气反应生成CO,可实现图中转化,故C符合;
D.Zn与CuCl2反应置换出Cu,与HCl反应置换出氢气,但Cu与CuCl2、HCl均不反应,故D不符合;
故选C。
4. 下列酸碱盐之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
A. Fe(OH)3→Fe2(SO4)3B. BaSO4→Ba(NO3)2
C. Na2CO3→NaOHD. H2SO4→CuSO4
【答案】B
【解析】
【详解】A.Fe(OH)3和硫酸反应生成Fe2(SO4)3和水,故不选A;
B.BaSO4和硝酸不反应,BaSO4→Ba(NO3)2不能一步完成,故选B;
C.Na2CO3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NaOH,故不选C;
D.H2SO4和氧化铜反应生成CuSO4和水,故不选D;
选B。
5.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 “朝坛雾卷,曙岭烟沉”,雾有丁达尔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
C. 将胶体进行过滤,所得到的滤液与原来胶体的组成不同
D. 用激光笔分别照射溶液和胶体时,观察到的现象不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子直径大于100nm,故A正确;
B.胶粒直径介于 1~100nm之间,小于可见光波长,对光散射形成丁达尔效应,雾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胶体中分散质可透过滤纸,因此将胶体进行过滤,所得到的滤液与原来胶体的组成相同,故C错误;
D.用激光笔分别照射溶液和胶体时,观察到的现象不同,氢氧化铁胶体中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发生丁达尔效应,硫酸铜溶液中无此现象,故D正确;
故选C。
6. 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
下述转化关系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转化关系正确,A正确;
B.氧化镁不溶于水,不能直接反应生成氢氧化镁,B错误;
C.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转化关系正确,C正确;
D.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与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转化关系正确,D正确;
故选B。
7.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强酸溶液:、、、
B. 无色透明的溶液:、、、MnO
C. 强碱溶液:、、、
D0.1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强酸溶液中,H+和OH-反应生成水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MnO为紫色溶液,故B错误;
C.强碱溶液中,OH-和生成氨水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0.1溶液中:、、、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8.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Ca(OH)2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钙离子和两个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A错误;
B.硝酸铁电离成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B错误;
C.醋酸为弱酸,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故C错误;
D.Al2(SO4)3属于盐,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故D正确。
答案选D。
9.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B. 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
C. 中加入硝酸:
D.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离子方程式为,A项错误;
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生成硫酸钡沉淀、水和硫酸钠,离子方程式为,B项正确;
C.中加入硝酸生成硝酸铜和水,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碳酸氢钠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D项错误;
答案选B。
10. 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下列离子:、、和M离子,经测定、、和M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1∶1,则M离子可能是下列中的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目条件和电荷守恒可知:3n(Fe3+)+3n(Al3+)=2n(SO42-)+n(M),Fe3+、SO42-、Al3+和M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1:1,则:2×3+3×1=2×4+M,M=1,M应带有1个单位的负电荷,又OH-离子不能与铁离子大量共存,所以M只能为选项中的氯离子,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共3题,共计30分)
11. 有下列10种物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①CaO ②蔗糖③盐酸④胶体⑤⑥⑦空气⑧⑨⑩Zn。
(1)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标号,下同),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
(2)某同学将浓硫酸、NaOH固体、生石灰等物质划分一类。该同学的分类依据为_______。
A. 酸类B. 碱类C. 氧化类D. 干燥剂
(3)写出下列物质在指定条件下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水溶液中)
:_______(熔融状态)
(4)③和④的本质区别为_______。
(5)⑥和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 ①. ② ②. ⑤ ③. ⑥⑨(2)D
(3) ①. =K++H++SO ②. =2Al3++3O2-
(4)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5)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非电解质:水溶液或熔融态不导电的化合物,一般包括非金属氧化物,氨气和多数有机物,故非电解质:;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故两性氧化物:;盐:由金属元素或铵根与酸根组合成的化合物,故盐:⑥⑨。
【小问2详解】
浓硫酸、NaOH固体、生石灰都是常用的干燥剂,故选D。
【小问3详解】
为强电解质,故电离方程式为=K++H++SO;为强电解质,故熔融态的电离方程式为=2Al3++3O2-。
【小问4详解】
盐酸与A1(OH)3胶体的本质区别为: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小问5详解】
Cu2(OH)2CO3与HCl反应方程式: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
12.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些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某些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___________价。CrO是一种酸根离子,则Fe(CrO2)2属于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 (填序号)。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会产生沉淀
B.二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3)已知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提纯明胶的装置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
(4)现有10mL明胶的水溶液与5mL K2SO4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设计实验证明SO能够透过半透膜的离子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 ①. +2 ②. 盐
(2)C(3)C
(4)Ba2++SO=BaSO4↓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铬元素是+3价的Fe(CrO2)2中铁元素为+2价;由CrO是一种酸根离子可知,Fe(CrO2)2属于盐,故答案为:+2;盐;
【小问2详解】
A.由题意可知,明胶的水溶液属于胶体,则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都是稳定的分散系,密封放置不会产生沉淀,故A错误;
B.由题意可知,明胶的水溶液属于胶体,则明胶的水溶液有丁达尔效应,K2SO4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
C.由题意可知,明胶的水溶液属于胶体,则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的分散质粒子都可通过滤纸,故C正确;
故选C;
【小问3详解】
由题意可知,明胶的水溶液属于胶体,则可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胶体,故选C;
小问4详解】
溶液中的分散质能透过半透膜,胶体中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由题意可知,明胶的水溶液属于胶体,则将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半透膜中的分散系为明胶的水溶液,烧杯中的分散系为K2SO4溶液,向烧杯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BaSO4↓,故答案为:Ba2++SO=BaSO4↓。
13. 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向1的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3的NaOH溶液。
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红褐色,停止加热。
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溶液,了使反应进行充分,待液体呈红褐色后继续煮沸10分钟。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该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证明有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
(3)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靠近阴极(和电源负极相连)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判断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向胶体中加入浓HBr溶液,实验现象为_______。
【答案】(1) ①. 丙 ②. Fe3++3H2O(沸水)Fe(OH)3(胶体)+3H+
(2)用一束光照射得到的液体,从侧面观察能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可以说明有胶体生成
(3)先有红褐色沉淀产生,然后沉淀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解析】
【小问1详解】
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3沉淀;获得Fe(OH)3胶体正确操作是丙同学的操作。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沸水)Fe(OH)3(胶体)+3H+。
【小问2详解】
验证胶体的最简单的操作是检验其是否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小问3详解】
由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因此通电后,带正电荷的Fe(OH)3胶体粒子向阴极区靠近,导致阴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向胶体中加入浓HBr溶液,开始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然后氢氧化铁沉淀和HBr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溴化铁黄色溶液和水。
14. 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金属铝与硝酸汞溶液的反应_______。
(2)氧化钠和高氯酸溶液反应_______。
(3)向溶液中滴加溶液_______。
(4)硫酸氢钾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_______。
【答案】14. 2Al+3Hg2+=3Hg+2Al3+
15. Na2O+2H+=2Na++H2O
16.
17.
【解析】
【小问1详解】
铝比汞活泼,可以置换出硝酸汞中的汞,离子方程式为:2Al+3Hg2+=3Hg+2Al3+;
【小问2详解】
氧化钠和高氯酸溶液反应生成高氯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Na2O+2H+=2Na++H2O;
【小问3详解】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钡,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选项
酸性氧化物
酸
盐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SiO2
HCl
纯碱
Na2O
液氯
B
Mn2O7
HNO3
NaHCO3
硫酸铜溶液
NH3
C
SO3
H2CO3
Na2SiO3
NaOH
酒精
D
CO
NaHSO4
BaCO3
AgCl
SO2
甲
乙
丙
丁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KCl
K2CO3
KOH
HCl
C
O2
CO
CuO
C
D
Cu
CuCl2
Zn
HC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2023_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主要考查内容,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孝义市2023_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