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2024)三年级下册第11课 图形手拉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海版(2024)三年级下册第11课 图形手拉手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趣味导入,探索研究,实践创作,作品评价,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掌握二方连续纹样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勤动脑、多动手可以美化生活。
教学重点:
折、剪出二方连续纹样,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加深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了解。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的手法,如剪、画、帖等方法,大胆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师范作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固体胶、水彩笔、装饰物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了解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
教师出示折叠起来的纹样。
师:看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兔子)
老师将它展开,一个个相同的小兔子有秩序的排成了一排。
(教师边说边将它贴在黑板上)
老师还带来了一些跟他同类的作品(大屏幕展示),仔细观察一下,每个纹样上的图案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学习二方连续纹样的定义。
师:再说一说这种纹样有什么特点?(图案相同、重复排列、有秩序)
每组中相同的图案被称为“单位纹样”。
以一个单位纹样为基础,相上下或左右重复排列形成的带状纹样成为“二方连续”。
3、引入课题。
师:每组纹样中的图形连在一起,就像是手拉着手,所以我们这节课也有一个好听的课题——图形手拉手。
出示课题(大屏幕)。
二、探索研究
1、欣赏书中作品。
打开书24、25页,欣赏书中为我们展示的作品。
思考:说一说每一幅作品都表现了什么,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
(描画、剪贴、画剪相结合)
师:今天我们也来创作一个美丽的二方连续纹样。
2、探索二方连续纹样的制作方法。
(大屏幕出示步骤的同时,师生共同制作):
(1)折——将纸条反复对折二到三次(如果要表现的是对称图形,建议折三次更简便。折的次数也和纸的长度及孩子手劲大小相关)。
强调:一定要将边对整齐再折,折痕压实。
(2)画——选择自己喜欢或是熟悉的图形,尽量简洁而且形象鲜明,并设计好连接点。为了完成后的作品都是完整的图案,要把图形的内侧画在折痕一边,外侧画在开口一边,并一直画到边线处,这样纹样打开后才能手拉着手。
强调:图形要想“手拉手”,连接处的设计很关键,最少连接一处,而且不能太细,否则容易断掉。我们来看看不同类别的图案都是如何设计连接处的。
(大屏幕分类出示二方连续纹样:植物、动物、人物及静物)
(3)剪——尽量剪的整齐。
强调:左手捏住,用剪子的中间偏后的位置来剪,才能剪得整齐且方便转折,而且一定要注意安全!
(4)揭——动作要轻,否则容易断。
剪完的同学举起你的作品,互相看一看,大家都做了些什么。
三、实践创作
师:我们刚刚剪好的纹样虽然整齐美观,但是比较单调。下面我们就动起手来,或者用彩笔绘画、或者用彩纸剪贴、或者剪画相结合,把手中的纹样装饰起来,让它变得更加完美。
学生独立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出作业要求:
1、色彩艳丽,底色与花纹对比要鲜明。
2、剪贴时做工要细致工整,画面要干净整洁。
四、作品评价
1、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认真观赏。
2、作品评析。
师:说一说这些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按照整体感受、做工、色彩、装饰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评析。
五、拓展延伸
二方连续纹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我们的生活用品,例如碗、盘子、窗帘、餐桌的桌布、床单上都用这类图案装饰;少数民族的服饰;不只是现代,在古时候,人们已经开始运用二方连续装饰物品、房屋等。我们也要学会把自己掌握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辽海版(2024)六年级下册第11课 皮影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辽海版(2024)第11课 会飞的花朵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通过本课的学习,锻炼学生的观察,实践活动,拓展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辽海版(2024)五年级下册第7课 奥运会吉祥物①②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导趣,欣赏求知,交流表现,教学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