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教版科学九下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 课件+教案+学案+素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浙教版科学九下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 课件.pptx
    • 教案
      浙教版科学九下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 教案.doc
    • 学案
      浙教版科学九下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 学案.doc
    • 视频
      病毒引起疾病.wmv
    • 视频
      病毒的特征.wmv
    • 视频
      青霉素的使用 .mp4
    浙教版科学九下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 课件第1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 课件第2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 课件第3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 课件第4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 课件第5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 课件第6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 课件第7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 课件第8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 教案第1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 教案第2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 教案第3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 学案第1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 学案第2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 学案第3页
    当前文件暂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使用
    当前文件暂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使用
    当前文件暂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使用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 2 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精品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 2 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浙教版科学九下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课件pptx、浙教版科学九下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教案doc、浙教版科学九下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学案doc、病毒引起疾病wmv、病毒的特征wmv、青霉素的使用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什么是健康?2、要过健康的生活,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要过健康的生活,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保持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均处于良好状态。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在20世纪前,手术是一项十分危险的事。许多病人因为伤口感染而死亡,但没有人知道引起感染的原因。19 世纪 60 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LuisPasteur)提出,微生物是引起某种疾病的根源,杀死这些微生物能避免疾病的传染。此后,科学家开始研究怎样避免微生物的感染。
    一、来处细菌的威胁1、细菌:(1)细菌的形态:一种单细胞的生物,细菌个体微小,属于微生物。(2)观察细菌的仪器:观察细菌一般要用高倍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3)细菌的形态:细菌有球状、杆状、螺旋状等,分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区(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有的细菌还有荚膜、鞭毛等结构。3、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具有原核细胞的生物叫原核生物,所以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4、细菌对健康的影响:(1)某些细菌会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①有些细菌能侵入人体细胞。如,扁桃体炎就是由于链球菌“侵略”喉部的细胞引起的。②有些细菌能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如,当引起破伤风的细菌进入伤口后,能产生一种破坏神经系统的毒素。
    (2)某些细菌有利于人体健康: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常见的有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多种。①活性乳酸菌:使肠道菌群的构成发生有益变化,改善人体胃肠道功能,恢复人体肠道内菌群平衡,形成抗菌生物屏障,维护人体健康。②双歧杆菌:双歧杆菌属的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菌群的重要组成成员之一。一些双歧杆菌的菌株可以作为益生菌而用在食品、医药和饲料方面。对人体健康具有生物屏障、营养作用、抗肿瘤作用、免疫增强作用、改善胃肠道功能、抗衰老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5、细菌与抗生素:(1)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抗生素治疗。(2)抗生素:①什么是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现已发现的抗生素有5000多种。但实际生产和使用的抗生素只有 300 多种,如,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等都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②抗生素的应用举例:*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可用链霉素治疗;*由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等引起的感染,可用氯霉素可以治疗;*许多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可用青霉素治疗。
    (3)不可滥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是抗细菌感染。 虽然抗生素的效用多样,有些能抑制或杀灭细菌,有些对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他致病微生物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有些能抗肿瘤,有些能抑制人体免疫反应,但滥用抗生素会造成不少负面影响。如,抗生素在杀死病菌的同时也会破坏体内益生菌;滥用抗生素还可能导致出现细菌的耐药性,等。
    二、来自病毒的威胁1、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个体微小,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没有细胞结构。
    2、病毒的致病原理:病毒在寄主细胞内迅速繁殖,使寄主细胞破裂,同时释放出新病毒,以同样的方式感染和破坏其他细胞。
    3、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4、感冒与流感:(1)感冒分类: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习惯上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或者普通感冒(有病毒性和细菌性)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其中的流感具有传染性,是一种传染病。(2)流感: 流感是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 目前发现的流感病毒大约有1 万种。 禽类是常见的流感病毒携带者,某些禽流感病毒能传播给人。
    (3)流感的传播: 流感传播主要是呼吸道传播,流感患者打喷嚏流鼻涕时,一些飞沫会接触到健康的人。 禽类是常见的流感病毒携带者,某些禽流感病毒能传播给人。
    (4)预防流感的措施: 预防流感,要做到发现病人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去。 除有禁忌者外,健康人可进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种。 此外,要注意搞好个人卫生。
    从 1580 年至今,全球范围内的流感流行、大流行已超过 30 次。流感是 20 世纪暴发的最严重的疫情。1918~1920 年发生的“西班牙流感”使全球 1/5 以上的人得病,至少有 2000 万人丧生。1957 年,流感从亚洲开始,接着又在澳洲、美洲和欧洲登陆,在全世界肆虐,全球共有15 亿人患病,数以万计的老人和儿童死于这场灾难。1968 年,流感从香港开始,再次席卷全世界。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世界有 6 亿人患流感。但我国死于流感的人却很少。
    1、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B.结构筒单,能独立生活 C.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构成 D.能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
    2、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噬菌体属于病毒 B.所有病毒都会使人类患病 C.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D.病毒靠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生活
    3、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后,使人感染破伤风的原因是(  ) A.直接侵入人体的细胞 B.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C.通过其他细胞损害人体的细胞 D.破伤风杆菌和破伤风没有关系
    4、下列有关细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结构,属于原生生物 B.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 C.有些细菌结构中有可以转动的鞭毛 D.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起保护作用的荚膜
    5、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把抗生素当然成消炎药,一有发热就服用几粒,你认为(  ) A.发热证明身体有炎症,应尽快服用抗生素 B.身体发热是由细菌引起的,应该服用抗生素来治疗,以消灭细菌 C.抗生素是一种很好的药,身体一旦有病,就应服用抗生素,没有病时服用还可以防病 D.应检查发热是否由细菌感染引起,再决定是否服用抗生素
    6、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中有不少细菌是有益的,有些细菌给人类带来危害 B.病毒不属于分解者,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不起作用C.酿酒、造醋等酿造工业离不开酵母菌和曲霉D.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7、泡菜因其醇香酸脆,制作方便,为人们所广泛喜爱。但传统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了泡菜制作,并进行了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过程如下:①选择等量的新鲜蔬菜(白菜、芹菜、胡萝卜)洗净沥干水分,切成条状放入干净的坛中。②加入适量的食盐和却后的调味汁料(花椒、姜片和辣椒等),没过蔬菜即可。③盖上坛盖,向坛口的凹槽内注入清水。将泡菜坛放在阴凉处。④每天取样榨汁,测量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每种泡菜至少测量3次,然后取平均值。
    图为兴趣小组依据测量结果绘制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回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腌菜中不能超过20mg/kg。分析曲线可知制作的泡菜  天后食用更健康,3种蔬菜中白菜最适合作为泡菜原料。(2)泡菜制作的主要原理是乳酸菌通过发酵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乳酸菌与酵母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3)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   。
    乳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避免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坛中,以便形成无氧环境
    1、细菌是一种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单细胞的原核生物。细菌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形态。2、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3、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病毒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4、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预防流感流行,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1、细菌:没有成形细胞核、单细胞、原核生物 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2、细菌引起的疾病: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化合物、不损伤人体细胞、杀死细菌 注意:不可滥用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微生物、寄生 4、流感:流感病毒引起 预防流感: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3、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4、预习下一课时主要内容;5、小组合作完成教材P82-83的活动。

    相关课件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 2 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 2 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浙教版科学九下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课时课件pptx、浙教版科学九下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课时教案doc、浙教版科学九下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课时学案doc、什么是传染病mp4、预防流感wmv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氧化和燃烧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氧化和燃烧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32氧化和燃烧1pptx、32氧化和燃烧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32氧化和燃烧1学案含答案doc、燃烧的条件mp4、白磷的自燃现象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第 2 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教版第 2 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浙教版九年科学下册第3章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课时课件pptx、浙教版九年科学下册第3章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课时教案docx、浙教版九年科学下册第3章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课时习题docx、浙教版九年科学下册第3章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课时素材人与传染病的斗争wmv、浙教版九年科学下册第3章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课时素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swf、浙教版九年科学下册第3章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课时素材传染病的预防swf、浙教版九年科学下册第3章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课时素材流感的历史wmv、浙教版九年科学下册第3章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课时素材病毒与人类的关系wmv、浙教版九年科学下册第3章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课时素材病毒的结构和生活wmv、浙教版九年科学下册第3章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课时素材预防流感wmv等10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