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写作:学习抒情》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写作:学习抒情》,共30页。
第2单元 学习抒情学习抒情总体目标:学习写抒情作文。具体目标: 1. 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及其表达效果。2. 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把握好抒情的度,能将基本的抒情方式运用于写作实践。写作目标(重点)(难点)写作指导写作导入瞧瞧右边这幅画,说说画里的小姑娘心里有怎样的情感,会说些什么。从小姑娘的神态中,我们猜测小姑娘会说“这几朵月季花真漂亮啊!”这种话,因为小姑娘看到这几朵月季花开得很艳,内心会有种情感涌动:真漂亮!这就是古人曾说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常见的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1.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是指作者不借助别的事物,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情感。其表达效果强烈、鲜明、感染力强。如《黄河颂》的结尾:“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里鲜明、直接地抒发了作者对黄河的景仰、对黄河哺育下的祖国英雄儿女的赞美之情。运用直抒胸臆这种抒情方式时,最好采用第一人称,再借助排比、呼告、反复等修辞手法或感叹句,来抒发感想。写作指导写作方法点拨2. 间接抒情就是没有直白的抒情语句,而把情感渗透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由读者自己体会。其表达效果含蓄委婉,耐人寻味。如《土地的誓言》中:“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一语段主要的表达方式是描写,铺陈了许多富于东北地域特色的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展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虽没有直白抒情,但字里行间却渗透着作者对故乡的炽热爱恋。写作指导写作指导间接抒情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借物抒情。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是用有代表性的形象暗示思乡之情。借景抒情。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用景物描写烘托、渲染感情。间接抒情时所写内容与表达的情感要相协调。如借景抒情,要选择与情感内涵具有一致性的景物来展开描写。片段作文:写一段文字,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等。200 字左右。写作实践一:写作实践①情感的抒发要具体,有依托。可以描写场面、事物,也可以叙述故事。②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写作实践提示本题是片段作文。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做到所写内容与表达的情感相协调,这样才能水到渠成地完成抒情。假如想要抒发对亲情的赞美,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写作实践写法点拨优秀例文写作实践那日我心血来潮,执意要母亲躺下,为她梳头发。母亲开始不肯,后来拗不过我才躺下。我拿梳子轻轻梳着母亲的发丝,一根一根地把它们梳合到一起。忽然,一种不和谐的颜色出现在了丛丛黑发中,我的心不由一颤,母亲真的老 了。我梳头发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一根,两根,三根……我无奈地叹了口气,母亲啊,你真是付出太多了,原来漂亮的黑发也经不起日夜操劳,岁月蹉跎。写作实践我微微低下头看向母亲,白发在阳光的照耀下泛起了银色的光辉,母亲的脸也在阳光下变得模糊。不,也不全因为阳光,是泪水打湿了我的眼眶!写作实践点拨作者采撷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写了为母亲梳头发时发现母亲的根根白发的事,爱就在这白发中,感动也在这白发中。作者描写细腻,选材新颖,感情真挚。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美丽而丰饶的家乡。你的家乡是什么样的?你对它怀有怎样的情感?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写作实践二:写作实践①关于家乡,应该有许多内容可写:家乡的景色、物产、风俗,以及你在家乡的生活……不必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②直接抒情应基于相关的记叙、描写,顺势而 发;间接抒情时,所写内容要与表达的情感相协调,要把情感融入具体的记叙、描写之中。③写完初稿后,读给同学听,看看你的作文是否能打动人。如果效果不好,和同学讨论,看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并进行修改。写作实践提示乡 情苏州美景甲天下。我很幸运,生长在苏州这块美丽的福地,而我的家乡——西山,更是美景中的美景。家乡的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它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油画,在我眼前慢慢展开,颜色是那么鲜明,线条是那么流畅。而其间流动着的神韵,是那么让人陶醉。优秀例文写作实践(开篇点出家乡苏州,直接扣题,自然引出下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家乡秋天的绚丽多彩,令人陶醉。)写作实践家乡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瞧!大片大片金黄色的稻谷,在阳光的照射下黄得发亮,直逼你的眼。那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的吹拂下,如波浪一样,此起彼伏,煞是好看。那漫山遍野的橘树上结满了累累的硕果,金黄的橘子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艳丽,叫人垂涎欲滴。(重点描绘了家乡“金黄色的稻谷”“金黄的橘子”,展现出一幅丰收美景图。)家乡的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站在山坡上,抬头仰望,是湛蓝湛蓝的天空;环顾四周,是俊俏秀美的西山;俯瞰脚下,是一望无垠的太湖,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山坡上的草,已经枯萎变黄,恰似给山穿上了一件金黄色的外衣;红叶此时最为茂盛,它充满激情和活力,火红火红的,好像要燃烧起来;弯曲的小路旁盛开着点点金色的傲霜秋菊,更为西山增添了勃勃生机。写作实践(以山坡为立足点,多视角描绘西山美景,突出家乡秋天的美丽。)家乡的秋夜是宁静的。皓月当空的夜晚使我不禁想起“月是故乡明”的诗句,想起许多在外的朋友,他们肯定会和我一样,每到这时都想回家一趟,走一走乡间的小路,摸一摸弯弯的小桥,亲一亲悠悠的河水!啊!家乡的秋天洋溢着果香,充满着诗意,让人深深地眷恋,这一切怎能不使我陶醉?写作实践(直接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深化主旨,意味深长。)写作实践点拨这篇习作的亮点有三:一是抓住家乡秋天的特点来写,展现了家乡秋天的美;二是语言优美生动,情感真挚,通篇洋溢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三是文中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二者交错使用,抒情自然,毫不做作。我们身边有很多默默奉献的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播撒着希望和幸福。选择你熟悉的某个人物或某一群体,写一篇作文,记述其感人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题目自拟。不少于500 字。写作实践三:写作实践①要注意观察生活,在讲台上耕耘的教师、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披星戴月的环卫工人……都可以作为观察的对象,他们的故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 材。②记述人物的事迹时,要交代清楚,并注意详略得当。可以重点记述一两个典型的事例,以凸显人物的美好品质。③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灵活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手法。写作实践提示你是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有幸随旅行团一起去了一趟湖南,这次旅行让我尽情地享受到了别样的风景,领略到了一道别有情趣的风景线。时令已是深秋,但麓山的枫叶并没有以诗词中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来迎接我。放眼望去,满山满谷高高低低的枫树向我宣告着一个巨大的“绿”字。优秀例文写作实践(紧扣文题,设置悬念,引出下文。)身着绿装的枫叶别有一番风采;近看,微风拂来,片片枫叶随风拍打,“噼噼啪啪”作响,像宽大的手在热烈地鼓掌;远看,枫林像一片深邃的大海,林涛汹涌,绿浪翻滚,依旧透着勃勃生机,没有丝毫凋落的迹象……写作实践(环境描写,运用引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麓山景色的优美。)我边看边向上攀登着。才到半山腰,我已是气喘吁吁,可身上还背着一个沉重的大书包。这时,耳旁传来一个亲切的声音:“这位同学,要不把书包放在这儿,等回来再拿?”我扭头一看,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大爷。他穿着绿色的旧军装,腰板挺直,一双略微凹陷的眼睛依然炯炯有神,闪着慈爱的光。看到他身旁的许多包裹,我迟疑了一下,还是把书包递了过去,问道:“多少钱?”写作实践(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外貌描写,“绿军装”点明人物曾经的身份。)“你人不大,思想倒……干我们这行的,不收钱。”说着,他另一只手伸过来,只见他的手臂上套着一个红袖章,上面赫然印着三个黄色的大字——“执勤员”。“哦,那谢谢您,老大爷。我估计12 点左右返回吧。”“行,没问题。不过,我可提醒你,要想登上山顶的话,可要加油啊!”写作实践(语言和动作描写,点明人物现在的职业——执勤员。)(语言描写,写了老大爷对“我”的提醒,突出了老大爷的慈爱。)老大爷关切的话语,给我增添了无穷的勇气,我奋力向上攀登…………在山顶吃完午饭后,我稍事休息,准备下山。突然,一个亲切的、熟悉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这位同学,你的书包……”“哦!”我远远望去,那位老大爷正提着书包向我走过来。写作实践“老冯——”只见他的身后,一个也是身着绿军装的老年人,拎着一个保温饭煲,喊着老大爷,“都快两点了,没见你下山来吃饭,我就把饭给你送上来了。”写作实践(语言描写,从侧面写出了老大爷为了等“我”而耽误了吃午饭。)老大爷接过饭煲时,我突然注意到原先堆放在那里的包裹已被全部领走了。我感激地提起书包:“谢谢您,老大爷。再见!”“不用谢。再见!”当我再次回过头时,远远地望见两位身着绿军装的老人站在枫树底下,和枫林的美景融为一色,成为麓山又一道亮丽的风景。写作实践(紧扣文题,升华主题。)写作实践点拨①构思巧妙,出人意料。本文意在赞颂麓山“执勤员”,却在开篇着力描绘麓山上的景致,思维定式上给人要绘麓山风景的感觉,后文却陡然一转,由景及人,造成出人意料的效果。再联系全文,细细想来,作者是想表达“景美人也美”的主题。写作实践②多种方法,刻画人物。本文对麓山“执勤员”的描绘是精雕细琢,外貌描写状其神韵,语言描写展其性格,侧面描写使人物更加丰满。③篇末点题,升华主题。文章结尾用“两位身着绿军装的老人站在枫树底下,和枫林的美景融为一色,成为麓山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点题,也升华了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