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练):金属和金属矿物(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63135/0-17377149117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练):金属和金属矿物(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63135/0-1737714911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练):金属和金属矿物(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63135/0-173771491188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最新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含答案)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练):金属和金属矿物(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练):金属和金属矿物(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下列图象中错误的是,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加强空气质量监测B.植树造林增大碳吸收
C.生活污水直接排放D.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且有发光、放热的现象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向氢氧化铜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变成紫红色,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3.乌铜的废料经初步处理后可得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若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Zn,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g、Cu
B.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银、硝酸铜
C.若溶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没有Cu
D.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
4.下列根据实验证据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A.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可推测该可燃物含有氢元素
B.电解烧杯中的水,两电极均产生气泡,可推测水的化学式为
C.向某固体样品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可推测样品是活动性位于氢前面的金属
D.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出现银白色固体,可推测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的弱
5.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进行的操作,方案合理的是
A.AB.BC.CD.D
6.下列图象中错误的是
A.AB.BC.CD.D
7.下列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判断不正确的是
A.废弃的钢铁自然锈蚀——化学变化B.抹在墙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化学变化
C.石油分馏出汽油和柴油——物理变化D.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化学变化
8.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硫酸和锌反应制取氢气
B.蘸取浓硫酸的木棍会变黑
C.稀释浓硫酸时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D.含硫酸的废液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
9.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B.图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图中的现象只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
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镁、铝等金属单质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铜也能和稀盐酸反应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1.通常情况下,相同体积的溶液中溶质质量越大,溶液密度越大。如图,将悬挂在弹簧秤上的铝块浸没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弹簧秤读数变大,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错误的是
A.溶液蓝色逐渐变浅
B.反应后“铝块”的质量一定增大
C.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若将溶液换成稀硫酸,弹簧秤读数也会变大
12.蚀刻印刷电路后的溶液为FeSO4、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下图是向200.0g该溶液中加入铁粉质量与溶液质量变化的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a段发生的反应为:Fe2(SO4)3+Fe=3FeSO4B.x=202.4
C.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FeSO4D.原溶液中Fe2(SO4)3与CuSO4的质量之比为5:6
13.对于金属材料,我们应该从多角度了解。
Ⅰ.金属冶炼
(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炼锡的场景:“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
①鼓入足量空气的目的是 ,从而提高炉温。
②“点铅勾锡”是炼锡的关键步骤,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 。
Ⅱ.金属的活动性
(2)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小明设计如下实验:
①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小莉认为省略上述实验中的 (填字母),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③试管B的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Ⅲ.金属的锈蚀与防护
(3)对钢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有效防止锈蚀。
①“发蓝”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发蓝”能防止钢铁锈蚀的原理是 。
14.已知草酸(H2C2O4)晶体与浓硫酸共热发生化学反应: H2C2O4H2O+CO2↑+CO↑。某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选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生成物。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C装置玻璃管内反应的现象 。
(2)写出D装置的作用 。
(3)若没有B装置,则该实验不能达到检验气体生成物的目的,请说明原因 。
15.已知制备CO的原理HCOOHCO↑+H2O(HCOOH在常温下为液态),某小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图a所示三种气体发生装置中,可用于制备CO的是 (填字母)。
(2)进行图b的实验时,应先通一段时间CO然后再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的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图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过程中图b的集气瓶中产生 的现象。
(4)从环保的角度指出图b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16.学习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的实验设计方法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 1 是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A 和 C 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依据的现象是 ;B 和 C 能否形成对比实验,证明燃烧的某一条件? (填“能”或“不能”)。
(2)实验 2 是铁生锈条件的探究实验。能得到“铁生锈需要氧气”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 ;对比 D 和 G 探究食盐是否能加快铁生锈的速率,则试管 G 中的物质 X 和 Y分别是 。
1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及锈蚀的条件进行了以下系列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小明按图1所示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铝、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铝与稀盐酸刚接触时反应缓慢,一段时间后剧烈,产生气泡速率随着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写元素符号)。
(2)实验二: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的顺序,小红提出按图2进行两步实验,即可证明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你认为其方案可行吗? (填“可行”或“不可行”)。
a.试管①中现象是 ;
b.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三:小芳、小亮两位同学发现铜质眼镜架上出现了一些绿色的锈渍。经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他们依照钢铁生锈的探究方法设计如下实验(图3所示):
①将光亮铜片部分浸入蒸馏水中;
②将光亮铜片完全浸入煮沸过的蒸馏水中;
③将光亮铜片放在干燥的空气中。
a.推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铜锈的是 (填“①”、“②”或“③”)试管内的铜片。
b.小芳同学认为要弄清导致铜锈蚀的因素,还应该再补充如图4所示的实验,此实验目的是 。
18.某油脂厂废弃的催化剂含金属Ni、Al、Fe及其氧化物。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
(1)滤饼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的名称为偏铝酸钠,它所属物质类别是 。
(2)步骤③中的作用是将转化为 。
(3)步骤④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
(4)步骤⑤需要进行的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洗涤。所得硫酸镍晶体是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化学式为,其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5)已知铁能与硫酸镍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则Ni、Al、Fe三种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19.黄铜是以Zn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图(其余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已知:;):
(1)蓝色溶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有 种,分别为 (写出离子符号)。
(2)在步骤Ⅱ中,使固体D增多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Ⅰ、Ⅱ的操作名称为 ,其操作过程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 。
20.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工厂废液需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某电镀厂为了减少对水的污染并节约成本,从排放的废液(主要含ZnSO4、FeSO4和CuSO4)中回收金属铜、铁以及工业原料硫酸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操作名称是 ,实验室完成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 ;
(2)物质X为______(填字母);
A.MgB.ZnC.FeD.Cu
(3)写出步骤Ⅲ中生成Fe的化学方程式: ;
(4)写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
A
除去中的少量
在氧气中点燃
B
降低水的硬度
用活性炭吸附
C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D
除去中的少量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足量的等浓度稀硫酸反应
一定量的红磷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向等质量的粉末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中加入等浓度稀盐酸至过量
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在有、无MnO2催化剂条件下分解
A
B
C
D
参考答案:
1.C
2.C
3.B
4.A
5.D
6.D
7.D
8.C
9.A
10.D
11.D
12.B
13.(1) 促进木炭燃烧 形成铅锡合金,降低熔点
(2) Fe+CuSO4=FeSO4+Cu C H+
(3) 化学 隔绝氧气和水
14.(1)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2)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
(3)若没有B装置,A装置产生的混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也会导致D装置中的澄清水灰水变浑浊
15.(1)C
(2) 排出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3CO+Fe2O33CO2+2Fe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16.(1)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A处白磷燃烧,C处白磷不燃烧 不能
(2) D 中铁钉生锈,E 中铁钉不生锈 空气和食盐水
17.(1) 选取酸的种类不同 铝表面的氧化膜没有完全去掉 Al、Zn、Fe
(2) 可行 铁片上覆盖一层红色的固体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Cu+2AgNO3=Cu(NO3)2+2Ag
(3) ① 证实二氧化碳也是导致铜生锈的因素之一
18.(1) 混合物 盐
(2)/硫酸铁
(3) 复分解反应
(4) 过滤 44.8%
(5)
19.(1) 2/二/两 Zn2+、Cu2+
(2)
(3) 过滤 玻璃棒、漏斗、烧杯
20.(1) 过滤 玻璃棒
(2)B
(3)
(4)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或寻找金属的替代品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 重难点07 金属 金属矿物 金属材料 (全国通用),文件包含重难点07金属金属矿物金属材料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原卷版docx、重难点07金属金属矿物金属材料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培优专题重难点07 金属 金属矿物 金属材料(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的用途,3%;钢含碳量0,与盐溶液反应,生成金属和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练习-金属和金属矿物,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矿物, 金属的冶炼, 金属资源的保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