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最新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含答案)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练):图像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练):图像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图像在表达变化关系和加深知识理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图像能够正确表示其对应关系的是
A.图1表示加热高锰酸钾使之充分反应
B.图2表示高温条件下木炭与氧化铜充分反应
C.图3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D.图4表示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H2O2溶液
2.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一小块未打磨的镁片和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猜想正确的有
①0~t1阶段,可能是镁表面有层氧化膜
②t1~t2阶段,可能是镁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③t3时刻,可能是稀盐酸过量
④t3时刻,可能是稀盐酸不足
A.1项B.2项C.3项D.4项
3.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中和反应实验时,测得溶液pH及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将稀硫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b点和e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呈中性,pH=7
C.图中温度曲线从室温上升到e点,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D.c点和f点所示溶液的pH>7,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4.往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物质的质量随加入锌粒的质量变化关系,则这种物质不可能是
A.生成的铜B.溶液中的水
C.生成的氯化锌D.参加反应的氯化铜
5.取6.0mL30%过氧化氢溶液于250mL的烧瓶中,连接pH传感器,用注射器匀速注入NaOH溶液,1.5h后采集的数据如图所示(整个实验在60℃条件下进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0%过氧化氢溶液显酸性B.注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调溶液的pH
C.pH为9时,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率最高D.烧瓶中的压强不变
6.为了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某实验小组取等质量的铁片、镁片、锌片,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金属先用砂纸将其表面打磨,除去表面氧化膜
B.实验中温度升高是因为金属与盐酸反应过程放热
C.完全反应后,实验中三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
D.铁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
7.镁的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中表面易被氧化(氧化的表面用稀硫酸处理时不产生气体)。某兴趣小组做如下探究:将一定量镁条放入图1的小试管中,倒入足量的稀硫酸,试管口有“白雾”产生。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H2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出现“白雾”说明镁与稀硫酸反应时放出热量
B.O→a段不产生H2说明镁表面的氧化膜未除去
C.c→d段,产生H2的速率逐渐减小的原因是稀硫酸的浓度减小
D.实验过程中,溶液中的浓度不变
8.向盛有等质量且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锌粒,下图所示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A.B.C.D.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①: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B.图②:一定量的硫在氧气中燃烧
C.图③: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至熄灭D.图④:蜡烛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10.下列各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A.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MgO中逐滴滴加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B.向含有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向一定量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D.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镁粉中分别逐滴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11.两瓶标签破损的过氧化氢溶液,在相同温度下,分别取10mL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与时间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溶液和水都由氢、氧元素组成,都是纯净物
B.过氧化氢溶液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1:8
C.a试管中生成的氧气更多,可能是加入导致的
D.a试管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试管
12.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甲和88g乙在一种纳米催化剂表面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丙和丁,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反应中所有物质的分子个数随时间变化情况及部分物质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表示氧原子、“”表示X原子、“”表示碳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消耗甲的质量≤72g
B.此反应中,乙和丙的质量比是11:8
C.一个丁分子的质量是
D.t时刻,密闭容器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二、填空与简答
13.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浓盐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并用pH传感器测绘出pH曲线如图2,图3为两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如图1所示,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盛有NaOH溶液的左管,再将浓盐酸滴入右管,一段时间后,发现 ,说明NaOH与HCl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实验说明浓盐酸具有酸性和 性。
(2)如图2所示,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写化学式);向c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镁粉, (填“能”或“不能”)产生气泡。
(3)图3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可知其微观实质是 。
(4)“胃舒平”是一种常见的胃药,其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A1(OH)3】,可用作治疗胃酸(HCl)过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同学用氢氧化钙与稀硫酸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取A点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
(3)C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15.向盛有一定质量、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过量的锌粉,并不断搅拌。溶液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下图。请回答:
(1)写出a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d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的阳离子 。
(3)写出c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的滤渣成分 。
16.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溶剂,蒸发溶剂质量与析出晶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示数据回答:
(1)A点对应的溶液属于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 g。
(3)A、B、C三点对应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17.回答问题:
(1)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和等质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可能不止一个)
A.金属X、Y分别对应锌和铁
B.t1、t2、t3三个时间点消耗的金属质量都是X>Y
C.t3时间点,锌和铁消耗的硫酸质量相同
D.最终锌和铁可能同时剩余,也可能只剩余一种,如果剩余一种,肯定剩余的是铁
(2)写出t1时间点X对应的溶液中,除水外含有的成分的化学式 。
18.根据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 。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3)t2℃时,50克a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4)a中含有少量的b,若要提纯a,可采用 结晶的方法。
(5)t2℃时,欲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填一种)。
19.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1)结合图2可以判断,该实验小组同学实验操作是______。
A.将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2)由图1可知:中和反应是 (填“吸热”“放热”)反应。
(3)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中和反应的方程式是 。
(4)结合图2判断,30s时,溶液中溶质有 ,若此时滴入无色酚酞,无色酚酞溶液 (填“不变色”“变红色”)。
(5)请从微粒的角度解释中和反应的实质 。
20.小明同学取镁、铝、锌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盛有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等的稀盐酸的锥形瓶中,实验装置如图1,采集数据,得到如图2所示的气压变化曲线。
(1)镁、铝、锌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相同气体是 (填化学式)。
(2)铝对应的曲线是B,反应速率先慢后快,其主要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A
2.D
3.A
4.B
5.D
6.C
7.D
8.B
9.D
10.C
11.D
12.C
13.(1) 氢氧化钠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挥发
(2) NaCl 、NaOH 能
(3)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4)
14.(1)
(2)溶液变红
(3)Ca(OH)2和CaSO4
15.(1)
(2)Al3+、Zn2+
(3)Ag、Cu
16.(1)不饱和
(2)36
(3)B=C>A
17.(1)ABCD
(2)ZnSO4和H2SO4
18.(1)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a>b>c
(3)75g
(4)降温
(5)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19.(1)B
(2)放热
(3)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 H2SO4和 Na2SO4 不变色
(5)每个H+与1个OH-结合成1个H2O分子(或H++ OH- =H2O)
20.(1)H2
(2)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稀盐酸先和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然后稀盐酸才和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二轮复习题 专1 图像题,共33页。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坐标图像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2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④,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坐标图像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2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③,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