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摇篮曲(贺绿汀曲)优秀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音乐摇篮曲(贺绿汀曲)优秀教学设计,共4页。
2、教材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下册《摇篮曲》是我国已故作曲家贺绿汀的佳作,和他的另-著名作品《牧童短笛》同时完成于1934年。这首乐曲采用三段体结构。第一段通过优美动听、真挚纯朴的曲调,描绘了一位慈母在摇篮边轻轻哼着催眠曲,轻拍着心爱的孩子催其入眠的情录中段出现了变化,仿佛风雨骤起,小孩被惊扰而感不安:风雨渐止,一切又回复平静。平缓起伏的音乐主题再现,这是乐曲的第三段。结尾处音乐转入低音区,婴孩平静地进入梦乡的意境刻画得十分形象而传神。
3、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大多数活泼、积极向上。这学年是他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音乐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各种音乐要素、音乐体裁都比较了解。能听辨一些常用的演奏乐器的音色,能视唱一些简单的乐谱等。这些都为课堂内的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5、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课题
《摇篮曲》
第一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四年级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带领学生欣赏《摇篮曲》,使他们感受细腻动人的母爱。
过程与方法:了解作曲家贺绿汀,认识大提琴的音乐特征;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
3、知识与技能:学会哼唱旋律,感受摇篮曲的风格、情绪等。
重点
深入欣赏摇篮曲旋律,了解摇篮曲结构,体验音乐情绪。
难点
感受音乐特点,体会母爱伟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聆听欣赏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月儿明,风儿静,来我们来听听这首歌讲了什么?
师:这是我国东北民歌《摇篮曲》,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摇篮曲》有很多版本,我们今天来欣赏一首器乐版的《摇篮曲》
学生认真听,回答老师的问题。
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贺绿汀创作的《摇篮曲》
1、欣赏《摇篮曲》
1)说一说,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2)它的音色怎么样?
(作者简介)
再次聆听《摇篮曲》
1)仔细聆听,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2)各个部分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乐曲背景)
分段欣赏《摇篮曲》
(1)欣赏《摇篮曲》第一部分
接下来请你们听着音乐,轻轻地摇动你们的身体。感受下乐曲给你带来了什么的感受。
接下来,让我们听一听第一部分的旋律,再来唱唱。 师弹奏旋律,用lu来唱。
乐曲第一部分轻柔,像是在轻声诉说,月儿高照,一位慈爱的母亲正坐在摇篮边,轻轻哼着催眠曲,轻拍心爱的宝贝睡觉,那是多么慈祥,温暖呀!
(2)聆听《摇篮曲》第二部分
1)我们来听第二部分的音乐,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2)这段音乐情绪变得怎样了?
3)老师弹奏旋律,学生唱旋律,并加入适当的动作来表示重拍
(3)聆听《摇篮曲》第三部分
1)这段音乐是否很熟悉呢?与哪一段音乐相似?
2)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觉呢?
4、完整聆听《摇篮曲》
1、聆听乐曲,体会乐曲情感
2、通过聆听乐曲,回忆所学知识,找出节奏型
3、分段欣赏,用心体会每一句的情感,将自己融入乐曲情境中。
思考:每个乐段速度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你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自己对歌曲的体会。
通过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贺绿汀曲)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欣赏乐曲《摇篮曲》,复听乐曲《摇篮曲》,欣赏独唱《摇篮曲》,学习歌曲《摇篮曲》,作曲家介绍,欣赏童声合唱,轮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贺绿汀曲)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贺绿汀曲)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课后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