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谈美〉导读》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63784/0-17377272361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谈美〉导读》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63784/0-173772723625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谈美〉导读》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63784/0-173772723627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谈美》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谈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版本:人教版必修模块四名著导读
授课内容:朱光潜《谈美》导读
课型:名著阅读交流指导课
课时:一课时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生初读并了解朱光潜的《谈美》
2、学生理解人对事物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3、提高学生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我阅读第一章,通过学生交流与教师展示相结合,教会学生学会提练知识点,并运用审美知识观照自我,观照人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提升学生的“美感修养”,增强学生高尚的道德依托。
教学重点:理解审美的本质及人对事物的三种态度。
教学难点:在初读第一章的基础上,综合把握关于审美的精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学生谈初读感受,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谈美》,展示资料:
一位青歌赛观众提问引发的思考为何长得漂亮的歌手得分高?
韩红她:星路坎坷
宋祖英她:一帆风顺
李谷一评委的解答:
“这是当然的事情了,你看我们小彭、小宋,站到舞台上都是很漂亮的,漂亮的选手自然得分要高……”
如果你是提问者或者现场观众,你对李谷一老师的解答满意么?
如果,由美学学者来回答:
首先从艺术形态角度来看。不管是舞台上的演唱还是歌手电视大奖赛,都是一个视听艺术。所谓视听艺术就要有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的要素,缺少了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
其次从美学范畴来看。民歌在音乐上是肉声音乐,诞生于古典时期。民歌的美属于古典美,古典美的最核心要素就是和谐。也就是说,民歌的美学范畴要求它既要有美的内容(声音、技巧),又要有与之相对应的美的外在形式(歌手的长相、服装)。从这个角度来说,唱得好、长相又俊美的歌手自然是民歌这种美学形态更完满的表达者和实践者,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得分要高一些。
我想,如果李谷一老师当时能用这两点来回答,全国观众应该会是心服口服的。美学学者唯一比李谷一老师强的地方是:学过美学课程!
所以:这门课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给我们提供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视角、方法和手段的课程,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好的生活。
整体了解,初步感受
(一)作者简介:
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习,获博士学位。
193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建国后,他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但他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在一系列重大美学理论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成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他的译著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二)内容简介:
《谈美》是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
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
(三)整体感知
学生读目录,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4、《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
5、《“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6、《“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
7、《“情人眼里出西施”——美与自然》
8、《“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9、《“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10、《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11、《“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12、《“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13、《“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15、《“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分类讲解:
美感产生的条件(1----3篇)
美感和相似的心理感受(4--6篇)
美与自然关系(7---8篇)
艺术和游戏的相似(9篇)
艺术创造的条件(10---14篇)
全书的总结(15篇)
阅读方法总结一:引读法:读目录,知体式(把握方向)
三、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第一章《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一)认识美
1、学生交流知识卡片
1、阅读前对美的认识是什么?
2、阅读后对美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学生上台展示概括内容。
2、教师展示知识卡片:
知识卡片一:
有多种事物相比较时,运用表格的方法进行梳理会更能厘清你对概念的理解。
知识卡片二
真善美三者俱备才可以算得上完全的人,真和美是解决精神上的饥渴。
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
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3、如何让自己能迅速地把握作者的观点,做好知识卡片?
第二段: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由于
第四段:从此可知
第五段:美也是如此
第六段: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
第十二段:我们可以说
总结:学会把握文本的观点句,通过问句,关联词来厘清文章内容脉络,理清枝叶,抓住主干,简要概括文章的基本观点。
阅读方法总结二:摘读法:理枝叶,抓主干(梳理观点)
(二)理解美:请举例来阐述你对美的认识。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事例,教师点评。
教师展示事例(薰衣草三幅图:实用的,科学的,审美的)
阅读方法总结三:例读法:联事例,悟观点(理解内容)
(三)感悟美
学生摘句动笔写体会,展示学生的感悟。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感悟
教师展示:为师寄语
“当鸟的翅膀上系上了金子,它就飞不远了.”
完美的行为产生于完全的无功利之心。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只有在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中,才是自己心灵的主宰,自我生命精神才可以最完全的展开,才能更好地完成在名缰利锁心态下,所不可能完成的事业。
教师引导: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你的前途,你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雾,让你不知何为,不知为何,迷茫、困顿、沮丧、郁闷时常伴随着你我,但如果此时你能以一种美学的态度去观察这个世界,这种生活,这种状态,恰如一剂清凉剂,你就会发现一种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境界,你把你自己从你的生活中孤立出去,以第三人的角度去看你的生活,去欣赏,因为只有如此,你才能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的牵绊,就能安闲自在的玩味于另一人的生活,并从中的得到美感。
阅读方法总结四:拓读法:观生活,书感悟(感悟经典)
出示大师寄语:
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2、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要求人心净化,
先要求人生美化。
3、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四、联系现实,总结升华:
《谈美》是理论性较强的美学书,大家的交流让我感受到了大家对美的追求,对美的本质认识有了更理性的思维,并能用这种理性思考去观照我们的内心,我们的人生。现代技术的发展,不仅造成了我们生态环境的危机,也导致了我们精神家园的失落,物欲过分膨胀,高贵精神在解体,低俗平庸成了时尚,心灵空虚浮躁,正如先生所言,我们正需要美学这样一帖清凉散,让我们能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境界去欣赏我们的生活,去感悟我们的心灵之美。
每每想起朱先生,总不由得想起《我的生死北大》中的这段回忆录:
上中学时,我们去北大玩耍,途经燕南园一段残垣断壁,我见一位十分矮小的老人,静静地坐在青石板上。看到我们走近,老人拄起拐杖,慢慢绕到残垣之后,隔着那段残破的矮墙,递过一枝盛开的花朵。
同学们一定是被老人家浪漫的举动吓怀了,便加快脚步,慌张地跑掉了。我只好一个人走上前,站在矮墙外,双手接过小花。我看见老人的嘴角在动,我知道,他是在努力地微笑。
直到考上北大,我才知道,老人家竟是美学大师朱光潜。但我无论如何无法接受,那位写过鸿篇巨制的朱光潜,竟会是如此矮小的老人!他中西合壁,学富五车,身高却只有150公分。
那些年的中午,每逢我从图书馆抄近路回宿舍,总会看到朱先生独自静坐在青石板上,目光中充满童真,凝望着来来往往的后生。
先生对后生的爱,听着让人动容。那时,许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时常到先生家索要钱票。先生乐善好施,家门大开,从他悟彻一切的目光中可以知道,朱先生不问得失,完全是一位打碎了算盘的人。
大三的时候,我从燕南园独自穿行,途经那段残垣,先生又一次隔着矮墙,送过一枝小花。
直到今天,我一直偏执而迷信地认为,那不是自然界中一枝普通的花朵,它分明是人类精神之树的果实,是一代宗师无言的暗示。在即将熄灭生命之火的岁月里,先生不断越过隔墙,把旷世的风范吹进晚辈们的心灵中。
把我们的胸襟像一朵花似地展开
接受宇宙和人生的全景
了解它的意义
体味它美好的境地
最后让我们齐读这段文字,结束今天的这趟寻美探美之旅吧,愿每个同学都能慢慢走,欣赏啊,都能诗意的栖居在这世界上。
许多人在这车流如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事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朋友,在告别之前,我采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在中国人告别习用语之下加上三个字奉赠:
“慢慢走,欣赏啊!”
五、作业布置
请运用学习的方法完成第二三章的学习。
概括主要内容。
举例阐述观点。
3、经典语句鉴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本单元综合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途径,通过自我评价调整自己的学习,接触一点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本单元综合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前言,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梳理探究影视文化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