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出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下列估计值与实际值最接近的是( )
A.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 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C. 正常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D.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中学生身高约160cm,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身高的一半,即约80cm高,故A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体重约为500N,故B不符合实际;
C.正常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故C不符合实际;
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5℃,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2.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 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C.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
D. 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了属于升华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
B.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是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B正确;
C.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是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C错误;
D.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拍打刚晒过的被子时,灰尘脱落是利用惯性
B. 用筷子夹菜,筷子实质是费力杠杆
C.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 人抓住牵牛绳拉牛时,绳拉牛的力大于牛拉绳的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拍打被子时,被子运动,而尘土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而与被子分离,是利用了惯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筷子再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马德堡半球实验是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绳拉牛的同时,牛也要拉绳,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牛和绳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下列属于平衡力是( )
A.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
B. 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
C.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
D.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符合题意;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如图题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 甲大B. 乙大C. 一样大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于乙管的倾斜,判断甲乙两试管中液体的体积的大小,再判断密度的大小,根据判断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
【详解】由于甲试管是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液体相同深度,所以V乙>V甲,甲、乙两相同的试管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根据再根据,甲的密度大,甲乙两液面相同,深度相同,甲的压强大.
故选A.
6. 上海世博会园区80%的夜景照明光源采用低碳节能的LED(发光二极管)照明技术.制作 LED 灯的核心材料是
A. 半导体B. 导体C. 绝缘体D. 超导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解答:低碳节能的LED,即是发光二极管,制作发光二极管的核心材料就是半导体材料.故选A.
7. 如图所示,开关闭合,两个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 该电路故障可能是
A. 电流表开路
B. L1 灯丝断了
C. 灯泡 L2 开路
D. 灯泡 L1 短路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流表开路,电路开路,两灯泡不发光,电压表和电流表无示数,不符合题意;
B.L1灯丝断了,电路开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所以,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符合题意;
C.灯泡L2开路,电路开路,两灯泡不发光,电压表和电流表无示数,不符合题意;
D.灯泡L1短路时,电压表无示数,灯泡L2发光,不符合题意.
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B. R1的电功率一定增大
C. 电路的总电功率一定减小
D.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闭合开关S,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两端电压,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接入的电阻变小,电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根据可知,电路的总电功率与R1的电功率一定增大;根据串联分压特点,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 如图是汽车油量表的原理图,它能自动测定汽车油箱内的油量多少。R是滑动变阻器,油量表相当于电流表,从油量表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量。R0为定值电阻。当汽车行驶时,电路中的变化情况正确的( )
A. 电流表示数变大B. 电流表示数变小
C. 电路中的电阻变小D. 电流表示数和电路中的电阻都不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由电路图知,滑动变阻器R与定值电阻R0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其油量变小,则变阻器的滑片向上移动,那么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即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据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六、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0. 幽静的林间小路上,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笛声因为笛管内空气柱的______产生的。笛声是通过 ______ 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笛声时强时弱,是指笛声的______特征在不断变化。
【答案】 ①. 振动 ②. 空气 ③. 响度
【解析】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笛声是笛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笛声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
[3]笛声时强时弱,描述的是笛声时大时小,是指笛声的响度特征在不断变化。
11. 我们知道,光在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照在不透明物体上时,在其表面会发生______ 现象,所以我们能看到这个物体,很多同学患近视眼,近视眼患者应配戴合适的______镜进行矫正。
【答案】 ①. 同种均匀 ②. 反射 ③. 凹透
【解析】
【详解】[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照在物体上时,其表面能将光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
[3]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或是因为眼球的前后距离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若要看清物体,需要佩戴具有发散所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使像往后移至视网膜上。
1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6V恒定不变,R1=5Ω,R2=10Ω,开关闭合后,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A,R2两端的电压为_____V;若R1、R2并联后仍接在该电源两端,则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I1:I2=_____.
【答案】 ①. 0.4 ②. 4 ③. 2:1
【解析】
【分析】
【详解】[1][2]开关闭合后,电路为串联,电流相等,则通过R1的电流:
I1=I===0.4A
此时R2两端的电压为
U2=IR2=0.4A10Ω=4V
[3]当两电阻并联后仍接在该电源两端时通过的电流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
==
13. 在某导体两端加上10V的电压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5A,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Ω;若要使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8A,则加在其两端的电压应为______V,此时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Ω。
【答案】 ①. 20 ②. 16 ③. 20
【解析】
【详解】[1]导体两端电压10V,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5A,则该导体的电阻为
R==20Ω
[2][3]导体的电阻与电压、电流无关,使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8A,其电阻仍然为20Ω,则加在其两端的电压应为
U'=I'R=0.8A×20Ω=16V
14. 一只标有“6V 3W”的小灯泡,它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W,若将其接在电源电压为9V的电路中,要使其正常发光,应该将它与一个______Ω的电阻_______联使用。
【答案】 ①. 3 ②. 6 ③. 串
【解析】
【详解】[1]灯泡上标有“6V 3W”字样,表示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额定功率为3W。
[2][3]将其接在电源电压为9V的电路中,根据串联电路电压关系可知,需要串联一个电阻分走3V电压,才能使其正常发光。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
I==0.5A
则与其串联的电阻值为
R==6Ω
15. 标有“6V 6W”和“6V 3W”的两只小灯泡,将其串联起来使用,为保证电路安全,电源的电压最大不超过______ V,该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_________ W。
【答案】 ①. 9 ②. 4.5
【解析】
【详解】[1]“6V 6W”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电阻分别为
I1==1A
R1==6Ω
“6V 3W”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电阻分别为
I2==0.5A
R1==12Ω
将它们串联起来使用,则电路中允许的最大电流为0.5A,电源的最大电压为
Umax=Imax(R1+R2)=0.5A×(6Ω+12Ω)=9V
[2]电源电压最大时,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大,为
Pmax=UmaxImax=9V×0.5A=4.5W
七、简答题 (每问2分,共6分)
16. 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时,某同学用一只小灯泡作为电阻正确地进行实验后,便得出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的实验结论。他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做?
【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该实验应该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需要控制电阻不变,才能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灯泡的灯丝电阻会受温度的影响,所以不能用灯泡,应该选用一个定值电阻完成实验探究。
八、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2分,共6分)
17. 一装有水的烧杯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将一实心小木球A轻轻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画出小木球A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小球受到重力的作用点为小球的重心,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如图所示:
18. 如图所示的杠杆中,O为支点,在一个最小的拉力F1的作用下,在图示位置保持静止,请在图中画出最小拉力F1的示意图和力F2的力臂l2____。
【答案】
【解析】
【详解】过支点O作F2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力臂l2;由于OA为最长动力臂l1,因此过A点作垂直于OA斜向上的动力F1即最小的力,如图所示:
19.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下列电路图,使L1、L2构成一个并联电路,电流表测流过L1、L2的总电流。
【答案】
【解析】
【详解】两灯泡要并联,可将两灯泡左右两端分别连接起来;电流表测总电流,则电流表应串联在干路上,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极接线柱流入、负极接线柱流出。如图:
九、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20. 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______,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2)分析比较图______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3)该实验用到常见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答案】 ①. 小 ②. 乙和丁 ③. 控制变量法
【解析】
【详解】(1)[1]图乙和丙中砖块对海绵的压力相等,丙中受力面积小,海绵凹陷更深,说明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2)[2]要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的结论,须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改变压力大小,故乙和丁两个图符合要求。
(3)[3]该实验中控制压力相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1. 某同学为了得到一段定值电阻的电阻值,他想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方法,对该段导体进行测量。请你帮他的实验补充完整。
(1)在方框内设计好实验电路图。( )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________ 状态;
(3)该实验中,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答案】 ①. ②. 断开 ③. 需要
【解析】
【详解】(1)[1]根据伏安法测电阻原理可知,需要电压表测未知电阻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通过未知电阻的电流,还需要滑动变阻器调节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来多次测量,故电路如图:
(2)[2]为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保持断开状态。
(3)[3]因定值电阻的阻值是不变的,所以需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22.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1)小新将实物连接成如图甲所示电路,其中有一处连线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并改正.
( )
(2)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为2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大小为______A.
(3)换上1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此时应将滑片P向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阻两端电压为______V.
【答案】 ①. ②. 0.4A ③. 变大 ④. A ⑤. 2
【解析】
【分析】(1)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应与电阻并联随时观察电压表的示数;(2)在进行电流表的读数时,要注意其量程和分度值;(3)根据串分压的知识判断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并判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从而判断出滑片的移动方向;(4)掌握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写结论时,注意控制的变量电压.
【详解】由图知,电压表测的是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总电压,应将滑动变阻器与电阻并联,如图所示:
;
(2)由图乙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所以示数为0.4A;
(3)由(2)知,原电阻的阻值R= =5Ω,当换上10Ω的电阻后,根据串分压的特点,电阻分得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由于滑动变阻器接了下面右边的B接线柱,所以应该将滑片向左端的A移动,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增大分得的电压,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仍为2V;
十、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41题9分,42题12分,共21分)
23.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块密度0.5×103 kg/m3, 长1 m、宽1 m、高1. 6 m的长方体木块。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块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F和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求:
(1)木块所受的重力为多大?
(2)木块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3)在3~5 s内,推力对木块所做的功为多大?
【答案】(1) 8×103 N;(2) 8×103 Pa;(3) 400J
【解析】
【分析】
【详解】解:(1)木块的体积为
V = 1m×1m×1.6m = 1.6m3
木块的重力为
G =mg= ρ V g = 0.5×103kg/m3×1.6m3×10N/kg = 8 × 103 N
(2) 木块的底面积为
S = 1m×1m = 1m2
木块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 == 8×103 Pa
(3)由图像可知,在3~5 s内,内木块受到的推力为200N,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0m/s。则运动的路程为
s =vt= 1.0m/s×2s = 2m
推力对木块所做的功为
W = Fs = 200N×2m = 400J
答:(1)木块所受的重力为8 × 103 N;
(2)木块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03 Pa;
(3)在3~5 s内,推力对木块所做的功为400J。
24.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4Ω,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20Ω,小灯泡上标有“8V 4W”字样,(灯丝的电阻不受温度的影响)求:
(1)灯丝的电阻是多少?
(2)当S闭合,S1、S2都断开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时,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为多大?
(3)当S、S1、S2都闭合,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总功率是多少?
【答案】(1) 16Ω;(2)1.44 W;(3) 13.2W
【解析】
【分析】
【详解】解:(1)灯丝电阻为
RL == 16Ω
(2)当S闭合S1、S2断开时,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接入电路,滑片滑到最左边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24Ω。此时电路中电流为
I==0.3A
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为
PL = I2 R L =(0.3A)2×16Ω = 1.44 W
(3)当开关全都闭合时,灯泡被短路,R0与R并联接入电路中,电阻最大时电功率最小。此时电路总电阻为
R总=
电路消耗最小总功率是
P最小=
答:(1)灯丝的电阻是16Ω;
(2)当S闭合,S1、S2都断开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时,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为1.44W;
(3)当S、S1、S2都闭合,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总功率是13.2W。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含答案),共21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