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市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部分市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的作答, 非选择题的作答,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虎起源于第四纪的更新世早期,最早出现于我国黄河中游地区,其后向周围扩散到亚洲的不同地区。亚洲现存的虎有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印支虎、马来亚虎、苏门答腊虎,为 1 个物种的 6 个亚种。下列有关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虎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B. 东北虎和华南虎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C. 自然选择决定亚洲不同地区的虎进化的方向
D. 新疆虎的灭绝改变了虎的基因多样性, 也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2. 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之后, 人们又发现了许多支持生物进化论的新证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
B. 比较人的上肢和猫的前肢骨骼结构,可以为人与猫是否有共同祖先提供证据
C. 人类和类人猿 DNA 碱基序列的差异大小可从细胞水平上揭示二者的亲缘关系远近
D. 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和有尾的阶段, 可以说明人和鱼具有共同的起源
3. 人体细胞都生活在液体环境中, 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液又称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等
B. 胞内蛋白不属于内环境, 分泌蛋白有可能属于内环境
C.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就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
D.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 图甲为某段坐骨神经纤维示意图,将电表①的 a、b 两极置于神经细胞膜外,电表② 的 c、d 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细胞的膜内和膜外,在 X 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和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未给予刺激时,电表①记录的是静息电位
B. 图丙 BD 段动作电位的形成是由 外流导致的
C. 图甲中 ab 段之间的传导过程对应图乙 段的电位变化
D. X 处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①②记录到的曲线分别是图丙、图乙
5.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存在甲状腺激素受体
B. 神经递质进入下一个神经元,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C. 静息电位的形成不消耗 ATP, 动作电位的形成消耗 ATP
D. 脑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6. 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及其发现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沃泰默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胃酸促使胰腺分泌胰液是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B. 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实验证明了某种化学物质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C. 巴甫洛夫和他的学生们通过实验证明了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具有可重复性
D. 班廷以实验方法结扎胰管使胰腺萎缩,从萎缩的胰腺中提取出了促胰液素
7. 垂体和下丘脑发生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现有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低下, 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 TRH, 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 30 分钟和注射后 30 分钟的 TSH 浓度来鉴别病变部位是垂体还是下丘脑。测定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的病变部位为下丘脑,乙的病变部位为垂体
B. 注射前甲的 TRH 分泌量低于健康人
C. 注射前乙的 TRH 分泌量高于健康人
D. 注射 TSH 后健康人分泌的 TRH 减少,说明 TSH 可直接反馈抑制下丘脑的功能
8.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抗体和溶菌酶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发挥免疫作用的免疫活性物质
B. 组织液、血浆、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 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
组别
TSH浓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9
30
甲
2
29
乙
1
2
D. 淋巴结和脾属于免疫器官, 二者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
9. 乙型流感病毒是一种 RNA 病毒,侵染人体细胞时,其包膜与人体细胞膜融合并释放遗传物质到细胞内。通过接种疫苗可预防流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乙型流感病毒包膜的成分与人体细胞膜的成分相似
B. 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病毒疫苗所引起的免疫反应相同
C. 即使本次流行季得过乙型流感, 也还有可能再次感染流感
D. 乙型流感患者因发热体温维持在 时,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相当
10. 科研人员在小鼠大脑终板层中发现了一组神经元, 它们的活动是饮水行为所必需的:当人为关闭这些细胞的活动时,小鼠就不再饮水了,即使它们缺水。这些细胞的活动随着饮水增多而同步下降,类似于渗透压的生理变化产生的影响。他们还发现,口渴的时候饮水,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会增多,而给口渴的小鼠注射水时,多
巴胺水平没有变化。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实验动物的饮水行为与终板层的神经元兴奋程度密切相关
B. 该实验中多巴胺增多的原因并不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C. 正常小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使终板层的神经元活动增强
D. 刺激终板层的神经元,大脑皮层产生渴觉而主动饮水属于非条件反射
11. 情绪压力对肾上腺分泌功能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②代表激素,激素 b 可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情绪压力导致的短期和长期压力效应均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 激素 a 可促进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激素 b 可升高血糖浓度
C. 激素 b 分泌过多,可能会导致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D. 激素 和激素 的分泌均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
12.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成熟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B. 生长素可促进根、茎、芽的生长, 对果实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C. 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 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
D. 单侧光照射会导致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运至背光侧
13. 某兴趣小组探究了一定浓度的乙烯或脱落酸对野生型和某种突变型拟南芥黄化速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突变型拟南芥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乙烯的合成受阻
B. 脱落酸能促进突变型拟南芥和野生型拟南芥叶片的黄化
C. 实验的自变量是拟南芥的种类、是否用乙烯或脱落酸处理
D. 乙烯相对于脱落酸促进野生型拟南芥叶片黄化的效果更显著
14.光敏色素是植物接收光信号的分子,具有非活化态(Pr)和活化态(Pfr)两种形式。 在农业生产中, 作物密植或高低作物间作有时会导致荫蔽胁迫, 下图为某种光敏色素和几类重要植物激素响应荫蔽胁迫的信号传递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注:“十”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A. 自然光被高位植物滤过后, 红光/远红光的比值会下降
B. 图中四类植物激素在调控下胚轴及茎秆的伸长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
C. 幼苗下胚轴伸长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
D. 植物响应荫蔽胁迫时 的比值下降,图中四类激素的合成均减少
15. 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引入我国某地前后其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引入后 5 年至 8 年, A 基因的频率逐渐增大
B. 加拿大一枝黄花侵占本地物种的生存资源,降低了本地生物多样性
C. Aa 的基因型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说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了进化
D. 本地加拿大一枝黄花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 A 和 a 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
16. 科研小组对黄梅县境内青虾(甲)和白头鹤(乙)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绘制了以下变化曲线 (图中的 表示连续两年种群数量之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基因型
引入前, 原地
引入后 5 年,本地
引入后 8 年,本地
AA
51%
57%
61%
aa
11%
17%
21%
A. 甲种群数量增加的时期是
B. 乙种群在 时期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C. 为持续获得最大收益,捕捞青虾的最佳时期是
D. 乙种群在研究期间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后减再增加, 最后相对稳定
17. 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 正确的是
A.一个森林中的所有动物与植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B. 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C. 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 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 群落演替到灌木阶段, 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被淘汰
18.2023 年 11 月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为冬季候鸟 (候鸟是指随季节不同周期性进行迁徙的鸟类)重要栖息地。2018 年、2020 年、2023 年科研人员借助无人机调查法对龙感湖越冬鸟类开展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鸟类数目的持续增多说明鸟类丰富度在增大
B. 用无人机调查鸟类可以避免捕捉对鸟类造成伤害
时间
越冬鸟类种类数
越冬鸟类数目
2018 年
99
5 万
2020 年
115
12.18 万
2023 年
186
13.57 万
C. 调查结果中个体数目最多的鸟类不一定为优势物种
D. 越冬鸟类种数和数目逐渐增多, 说明该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64 分。
19. (16 分)血容量的稳定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图是调节血容量的相关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在心交感神经纤维上传导时,兴奋传导的形式是_____;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填“内正外负”或“内负外正”)。牵张感受器兴奋通过①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此过程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调节(填“神经”或“体液”或“神经-体液”)。
(2)某人因外伤大量失血时,由_____(填结构名称)释放的抗利尿激素_____ (填“增多”或“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大,尿量_____(填 “增多”或“减少”),从而调节血容量的相对稳定。
(3)心钠素可促进肾脏排钠,从而增加排尿量,试解释可能的机理:__________。
20. (16 分)下图表示免疫力正常的人感染某病毒后,体内病毒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变化趋势。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感染病毒初期,特异性免疫尚未被激活,病毒在其体内快速增殖(曲线①、 ②上升部分)。曲线③、④变化趋势一致,原因是辅助性 T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_____,该物质促进_____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
(2)在乙时间段内可以使用抗原检测法判断个体是否被病毒感染,抗原检测法利用的原理是_____。
(3)当病毒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的抗原会被_____(至少答出两种)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加工并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当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内,_____细胞能识别被侵染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病毒最终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功能。
(4)接种病毒疫苗能大幅降低重症率和死亡风险率。灭活疫苗通常需要接种两针, 接种时间间隔 周。与第一次接种相比,第二次接种后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的原因是_____。
21. (16 分)植物的生长不仅受到激素调节,还受到光等环境因素的调节。科研人员对光和脱落酸(ABA)如何影响某植物生长进行了研究。
( 1 )在光合作用和光调控植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光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
(2)科研人员测定了光照条件下野生型植株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中 ABA 的含量, 结果如图 1 所示。据实验结果推测,光可能_____(填“促进”或“抑制”)ABA 的合成。
(3)科研人员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结果如图 2 所示。
①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及 ABA 浓度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② 实验结果表明,_____(填“光照”或“黑暗”)条件下,种子对 ABA 处理更为敏感。
③比较不同浓度 ABA 对野生型种子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萌发率的影响,可以说明光信号_____(填“增强”或“减弱”)了 ABA 对种子萌发的_____(填 “促进”或“抑制”)作用。
(4)基因表达、植物激素和环境因素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请结合所学知识,在方框内用箭头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22. (16 分)富含氮、磷的污水大量排入湖泊,导致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 “绿膜”形成后, 水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而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仍在进行, 造成水中的溶氧下降,进而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为治理污染,高效实现“养鱼抑藻”这一目标,科研部门作了多项相关研究。依据提供的科研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 1 )治理前后需要对该湖泊群落的_____和组成“绿膜”各种群的_____进行调查,以便对治理的效果进行评估。调查后者常用的方法是_____。
(2)下图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影响的研究结果,其中鱼鳞藻、脆杆藻为藻类植物, 是鱼的优良饵料, 微囊藻属于蓝细菌, 会产生毒素污染水体。
①对如何养好鱼,民间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分析上图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_____时,最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②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立体混养既能有效抑制藻类繁殖,又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养鱼抑藻”利用了鱼和藻类之间的_____关系。从群落的资源利用角度分析,多种鱼立体混养的优势是_____。
③ 水体富营养化和食藻鱼类都是制约藻类数量变化的因素,其中后者属于_____(密度制约因素/非密度制约因素)。
(3)要研究青鱼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_____(至少答出两点)。
高二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9.(16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电信号或局部电流 内正外负 神经
(2)垂体 增多 减少
(3) 血钠素促进肾脏排钠,提高了原尿的渗透压,减少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增加(4分,答出“原尿渗透压升高”得2分,答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得2分)
20.(16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细胞因子 B细胞增殖分化
(2)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3)B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至少答出两种得2分,仅答出一种得0分)
细胞毒性T(答“细胞毒性T细胞”也给分) 防御(或免疫防御)
(4)记忆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时(2分),能迅速增殖分化(1分),分化后形成的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1分)。故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共4分)
21.(16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提供能量或能源(1分) 作为信号或调节(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C
A
D
D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C
A
D
B
C
B
A
(2)抑制
(3)①光照的有无、光受体的有无(顺序可颠倒,答出一项得2分,共4分) ②黑暗
③减弱 抑制
(4) (全对得2分,其余情况为0分)
22.(16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 丰富度或物种组成 密度或种群数量 抽样检测法
(2) ①中营养化 ②捕食 有利于充分利用食物和空间资源(答出“食物”“空间”各得1分) ③密度制约因素
(3) 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答出2点得2分,少答不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docx、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鸟类产卵受环境温度和光照的影响,血糖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测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