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 6《食物链和食物网》同步练习(含解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 6《食物链和食物网》同步练习(含解析)第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 6《食物链和食物网》同步练习(含解析)第2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 6《食物链和食物网》同步练习(含解析)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五年级下册6.食物链和食物网精品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五年级下册6.食物链和食物网精品随堂练习题,共7页。
    3.“小麦→蝗虫→麻雀→鹰”,这是生态系统中的一条 ,其中生产者是 ,麻雀是 。
    4.不同生物之间因为 关系,构成很多的食物链,食物链之间交错相连,构成 。
    5.生物之间因为 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叫 。
    6.食物链中的消费者对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消费者,动植物的遗体将堆积如山,生态系统也将崩溃。 ( )
    7.食物链通常从凶猛的肉食动物开始到绿色植物终止。( )
    8. 大豆一蚜虫→青蛙,是一条书写正确的食物链。( )
    9.食物是动物的必然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 ( )
    10.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 ( )
    11.下列生物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
    A.狗尾草B.水葫芦C.蚂蚁
    12.下列关于食物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物链通常是从小动物开始的
    B.生物之间只有食物关系,没有相互依赖关系
    C.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形成食物网
    13.在鹰、小麦、鼠、蛇组成的食物链中,表示正确的是( )。
    A.鼠→蛇→鹰B.小麦→鼠→蛇→鹰C.鹰→蛇→鼠→小麦
    14.在一个岛上只有草、羊和狼,狼一旦消失,羊的数量将会 ( )。
    A.不变B.先减少,后增加
    C.先增加,后减少D.以上都有可能
    15.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而形成像链条一样的关系就是食 物链。下面几条食物链的写法,正确的是( )。
    A.虾米→小鱼→大鱼
    B.青草→ 山羊→狼
    C.稻子→狐狸→ 山鸡
    16.连线题:用箭头将下列生物连接成两条不同的生物链。
    17.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也很复杂。因此,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多条食物链,它们相互交织,从而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网。
    (1)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 ,兔、鼠等属于 。除此之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 和 。
    (2)该食物网有食物链 条,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链 。
    (3)如果狐被大量捕猎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增加,因为狐和鹰之间是( )
    A.竞争关系B.吃与被吃关系C.相互依赖关系
    (4)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鼠、兔等动物的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8.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免子、草的减少?
    19.生物群里有下列动植物:鹰、蛇、蝗虫、田鼠、小麦。列出2条它们可能存在的食物链。
    20.田野里有很多生物,这些生物间存在着复杂的食物关系,找一找,我们能发现它们中的哪些食物关系.
    (1)试着用箭头表示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
    (2)写出该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
    答案解析
    1.【答案】食物链
    【解析】【分析】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食物链。
    2.【答案】食物链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链的定义,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捕食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3.【答案】物链;小麦;消费者
    【解析】【分析】食物是动物生存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掉。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一般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箭头方向也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箭头指向捕食者。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小麦→蝗虫→麻雀→鹰”,这是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其中生产者是小麦,麻雀是消费者。
    4.【答案】吃与被吃;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生态系统中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由于摄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不同生物之间因为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很多的食物链,‌食物链之间交错相连,‌构成食物网。‌
    5.【答案】食物;食物链
    【解析】【分析】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食物是动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掉。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链条”关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
    故答案为:食物;食物链。
    6.【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生物界还生活着专门吃动植物遗体的“腐食性动物”,以及霉菌、细菌等微生物,它们可以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科学家称它们为“分解者”,食物链中的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将堆积如山,生态系统也将崩溃。题干正确。
    7.【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多是绿色植物,到凶猛的肉食动物为止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8.【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食物链的正确书写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并以最高级的消费者结束。在给定的食物链“大豆—蚜虫→青蛙”中,虽然大豆是植物,属于生产者,但食物链的表示方法不正确。
    9.【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掉。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题目说法正确。
    10.【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11.【答案】C
    【解析】【分析】下列生物中属于消费者的是蚂蚁,狗尾草和水葫芦属于生产者。
    12.【答案】C
    【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多数动物的食物不是单一的,因此食物链之间又可以相互交错相联,构成复杂网状关系,故C正确。
    13.【答案】B
    【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一般都是绿色植物;直接或者间接消费生产者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它们之间组成的食物关系就是食物链。所以该食物链是小麦→鼠→蛇→鹰。
    14.【答案】C
    【解析】【分析】在一个岛上只有草、羊和狼的情况下,狼一旦消失,羊的数量将会先增加后减少‌。这是因为狼是羊的天敌,当狼被消灭后,羊的天敌减少,羊的数量会因为食物充足和天敌减少而迅速增加。然而,草的数量是有限的,当羊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草会被吃光,导致羊的食物来源减少,最终羊的数量也会减少‌。
    15.【答案】B
    【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而形成像链条一样的关系就是食物链。‌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摄食关系相互连接的一种方式,它揭示了生物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青草→ 山羊→狼是正确的食物链。
    16.【答案】
    【解析】【分析】食物是动物生存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掉。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一般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箭头方向也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箭头指向捕食者。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了食物网。
    17.【答案】(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
    (2)5;草→鼠→蛇→鹰
    (3)A
    (4)鼠的数量会增多,引起草的数量会减少,兔子的数量就会减少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兔、狐等属于消费者,除此之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非生物和分解者 。
    (2)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先从生产者开始算有几个分支,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求出每个分支的条数和,该食物网有5条食物链:①草→兔→鹰,②草→兔→狐,③草→鼠→狐,④草→鼠→鹰,⑤草→鼠→蛇→鹰。
    (3)即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一定时间内将先增多,因为天敌减少,食物竞争力减小了,狐和鹰之间是竞争关系。
    (4)如果将蛇等肉食动物大量捕杀,在短时间内,鼠失去了天敌的控制,鼠的数量会增多,引起草的数量会减少,兔子的数量也会减少。
    18.【答案】乱捕滥猎、过度放牧、破坏植被、砍伐森林、污染环境等。
    【解析】【分析】每一种生物都是食物链中的一环,一种生物消失了,这条食物链就会断掉,前后的生物生活环境与生存条件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保护一种生物,就是保护了多种生物,人类的乱捕滥猎、过度放牧、破坏植被、砍伐森林、污染环境等会造成鹰、免子、草的减少。
    19.【答案】小麦→蝗虫→田鼠→蛇→鹰;小麦→田鼠→蛇→鹰;小麦→蝗虫→蛇→鹰;小麦→田鼠→鹰;小麦→蛇→鹰。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就像链环一样,把动物、植物等紧密联系起来,这种食物联系被称为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传递,所以食物链中横向箭头代表“被.…….吃”,箭头指向的是捕食者。生物群里有下列动植物:鹰、蛇、蝗虫、田鼠、小麦。列出2条它们可能存在的食物链为:小麦→蝗虫→田鼠→蛇→鹰;小麦→田鼠→蛇→鹰;小麦→蝗虫→蛇→鹰;小麦→田鼠→鹰;小麦→蛇→鹰。
    20.【答案】(1)
    (2)水稻→田鼠→老鹰
    【解析】【分析】(1)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根据对食物链的认识,田野中的食物链有水稻→蝗虫→青蛙→老鹰;水稻→老鼠→老鹰;水稻→稻螟虫→青蛙→老鹰。
    (2)图中最短的食物链是水稻→田鼠→老鹰。一、填空题
    二、判断题
    三、单选题
    四、连线题
    五、综合题
    六、简答题
    七、解答题

    相关试卷

    教科版(2024)六年级下册1.了解我们的住房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教科版(2024)六年级下册1.了解我们的住房精品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套住房的基本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