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 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同步练习(含解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 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同步练习(含解析)第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 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同步练习(含解析)第2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 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同步练习(含解析)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五年级下册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五年级下册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
    3.小科准备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生态瓶,请你帮助他设计展示创意的三种方式。 、 、 .
    4.像池塘里的 和 这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
    5.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所分布的所有 物种种群的集合,叫作 。
    6.呼伦贝尔草原上生活着很多动植物,所以整个呼伦贝尔草原可以看成是一个群落。( )
    7.几十只昆虫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 )
    8.食物链和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 )
    9.制作生态瓶时,动物的种类、数量放得越多越好。( )
    10.一块农田里所有的农作物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 )
    11. 生态瓶的制作过程正确的是( )。
    A.铺沙装水→放鱼虾→种水草
    B.去盖→铺沙装水→种水草→放鱼虾
    C.去盖→种水草→放鱼虾
    12.假定在一个由草原、兔、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兔群的数量将会( )。
    A.迅速上升B.保持相对稳定C.先上升后下降
    13.绿豆植株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科学上把这个整体叫作( )。
    A.农场系统B.环境系统C.生态系统D.生命系统
    14.生态瓶制作完成后,过了一段时间,晓明发现生态瓶里的小鱼总是浮出水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正确的做法是( )。
    A.增加小鱼数量B.减少瓶内水量C.增加水量和水草
    15. 右图为小科自制的生态瓶,该生态瓶上部留有一定空间的目的是( ) 。
    A.增加动物活动空间B.提供植物生长空间C.留有充足的空气
    16.小明制作了一个封闭的生态瓶,但是里面的小鱼只生存了2天就死亡了,可能的原因是( )
    A.生态瓶内没有空气B.生态瓶内其他动物的数量太少
    C.生态瓶内没有投放植物D.生态瓶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
    17.将制作生态瓶的步骤与对应的图示用线连起来。
    18.右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生态瓶,观察生态瓶回答下列问题。
    (1)和B瓶相比较,A瓶中缺少了( )。
    A.植物B.动物C.生物
    (2)B瓶中的生态瓶模拟了( )生态系统。
    A.池塘B.海洋C.草原
    (3)在制作生态瓶时,下面做法合适的是( )。
    A.瓶子里的动物越多越好
    B.瓶子里的植物越多越好
    C.瓶子里的动植物数量要保持平衡
    (4)如果将B瓶中的水减少到原来的半,则B瓶中的鱼类浮 出水面的次数会( )。
    A.增多B.不变C.减少
    19.在生态瓶养护过程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0.右图是小明制作的一个生态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生态瓶中提供氧气的是 和 ,非生物因素包括 、 、 等。
    (2)在制作生态瓶时,小明应该先放入的生物是( )。
    A.浮萍和金鱼藻B.螺蛳C.虾
    (3)若小明在瓶中放入乌龟(肉食动物),则此时生态瓶中虾的存活时间会 (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4)当放入以虾为食的乌龟后,就会组成一条食物链,写出这条食物链: 。
    (5)评价小明制作的生态瓶时,最主要的评价标准是( )。
    A.生态瓶维持平衡的时间长短B.生态瓶中生物数量的多少
    C.整个生态瓶的美观程度D.生态瓶中水量的多少
    答案解析
    1.【答案】生物;非生物
    【解析】【分析】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非生物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个池塘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生物;非生物。
    2.【答案】生态系统
    【解析】【分析】 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
    3.【答案】示意图;影像;文字或实物等
    【解析】【分析】交流的方式有书面交流方式、口语交流方式、其它交流方式。口语交流如描述、讨论、辩论。书面交流如图表、海报、书信、图画;其它交流如模型、电话、电子邮件、照片。所以小科准备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生态瓶,可以通过示意图、影像、文字或实物等方式来展示创意。
    4.【答案】生物;非生物;生态系统
    【解析】【分析】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生物;非生物;生态系统。
    5.【答案】生物;生物群落
    【解析】【分析】‌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所分布的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6.【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呼伦贝尔草原上生活着很多动植物,所以整个呼伦贝尔草原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题目说法错误。
    7.【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8.【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并不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越稳定。题目说法错误。
    9.【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所以当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发生变化时,生态瓶里生物的生活会受到影响,生态瓶中的生物数量和种类要适量。
    10.【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 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 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 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11.【答案】B
    【解析】【分析】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这就是生态瓶。生态瓶的制作过程是去盖→铺沙装水→种水草→放鱼虾。
    12.【答案】C
    【解析】【分析】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兔→狼的食物链,全部捕杀狼群会使鹿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兔场上的植物(鹿的食物)减少,以兔为食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兔的数量会随着植物(兔的食物)的减少而减。
    13.【答案】C
    【解析】【分析】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群落。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14.【答案】C
    【解析】【分析】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水草或者水量过少,导致水中缺少氧气,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加。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增加水量和水草。
    15.【答案】C
    【解析】【分析】生态瓶里的生物与生物、生物和非生物之间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能平衡和谐地生存下去。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我们要控制放入生物的数量,不能太多;要考虑放入生态瓶中的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放入的水草应为小鱼等动物爱食用的种类。自制生态瓶上部留有一定空间的目的是留有充足的空气。故选C。
    16.【答案】C,D
    【解析】【分析】在生态瓶内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而小鱼生长则需要吸收植物产生的氧气和养料,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粪便,供植物生长需要。当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发生变化时,生态瓶里生物的生活会受到影响。小明制作了一个封闭的生态瓶,但是里面的小鱼只生存了2天就死亡了,可能的原因是生态瓶内没有投放植物;生态瓶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
    故选:CD。
    17.【答案】
    【解析】【分析】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这就是生态瓶。生态瓶的制作步骤:(1)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2)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中的水;(3)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4)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少量的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
    18.【答案】(1)B
    (2)A
    (3)C
    (4)A
    【解析】【分析】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
    (1)与B瓶相比较,A瓶中缺少了小鱼这种动物。
    (2)图中的生态瓶模拟了池塘生态系统。
    (3)在制作生态瓶时,瓶子里的动植物数量要保持平衡,并不是瓶子里的动物越多越好,也不是瓶子里的植物越多越好。
    (4)水较多的情况下小鱼生活得更好,水较少时小鱼因缺氧频频浮出水面。
    19.【答案】长期观察,及时调整等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我们在评价自制的生态瓶时,主要的评价标准是生态瓶维持平衡的时间长短。所以在生态瓶养护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长期观察,及时调整生态瓶等,让生态瓶维持平衡的时间尽量变长。
    20.【答案】(1)浮萍;金鱼藻;水;细沙;空气
    (2)A
    (3)变短
    (4)金鱼藻→虾→乌龟
    (5)A
    【解析】【分析】(1)在生态瓶中,使用的水通常是池塘水或自然水域的水,这种水源包含了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营养物质和其他元素,可以为生态瓶内的植物提供更接近自然生长环境的条件。这个生态瓶中提供氧气的是浮萍和金鱼藻,非生物因素包括水、细沙、空气等。
    (2)在制作生态瓶时,小明应该先放入的生物是浮萍和金鱼藻。
    (3)若小明在瓶中放入乌龟(肉食动物),则此时生态瓶中虾的存活时间会变短。
    (4)当放入以虾为食的乌龟后,就会组成一条食物链,这条食物链是:鱼藻→虾→乌龟。
    (5)评价生态瓶的设计和制作水平,关键在于生态瓶能否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这是因为生态瓶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是衡量其生态平衡能力的重要指标。一个设计良好的生态瓶应该能够在不加任何外部食物的情况下,通过其内部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自我调节,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确保生物能够长期生存。一、填空题
    二、判断题
    三、单选题
    四、多选题
    五、连线题
    六、综合题
    七、简答题
    八、实验探究题

    相关试卷

    教科版(2024)六年级下册1.了解我们的住房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教科版(2024)六年级下册1.了解我们的住房精品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套住房的基本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测试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测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课后测评,共3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