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3课 突破封锁线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3课 突破封锁线精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名
突破封锁线
教学目标
1.学会设置画笔大小,学会设置画笔颜色,掌握显示图片方法,能自己设计“大炮打碉堡”;
2. 通过尝试练习,巩固程序的基本书写格式,通过对大炮图案的分析,尝试使用画笔命令设计大炮,通过画笔命令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学生感到知识是浩瀚的海洋,要不断努力地学习和实践,运用逻辑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学会设置画笔大小、颜色。
教学难点
能自己设计“大炮打碉堡”。
教学方法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安装了GC软件的多媒体电脑教室
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老师:在神秘的宝藏之路上,英勇的小探险家们遇到了难题,怪物将自己变成了坚固的碉堡,彻底封锁了前进的道路。勇敢的小探险家们,你们想想有什么办法能突破这个封锁线呢?
2.引出: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后,引出可以设计一门简单的大炮来攻打碉堡,从而突破封锁线。板书 :突破封锁线。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讲解描绘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样就能抓住学生的兴致展开教学。
二、探索新知
1. 设置画笔大小。
要设计一门简单的大炮来打碉堡,我们首先要设计炮体、基座与炮台。这就需要用到设置画笔大小的知识。p.size();设置画笔大小,数值为1-999,默认大小为2,数值越大,画笔越粗。
学着做:修改命令,查看一下粗细不同的画笔画出来的实际效果。
学着做:巧用画笔,学着画出炮体。
小妙招:随着程序命令的增加,我们可以将首代码相同多条命令写在一起,省略相同的代码p,从而简化程序的长度。独立命令和组合命令的执行结果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兴趣。
2. 设置画笔颜色
炮体设计好了,接着,我们设计炮管。为了与炮体有所区别,我们需要改变画笔颜色。
p.clr();,简写p.c();,改变画笔颜色。数值为0-15,不同的数值,代表不同的颜色。
学着做:改变画笔的颜色,画出炮管。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观察能力。
3. 显示图片
现在大炮已经完成了,可是碉堡在哪里呢?我们需要把碉堡显示出来才能开炮。p.pic(‘图片文件名’);显示图片,以画笔的当前位置为中心,显示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显示图片的方法,完成整个任务,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三、巩固练习
完善自己设计的大炮攻打碉堡的作品,包括优化炮体、炮管的设计,选择更合适的碉堡图片等,然后运行作品,观察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练习新知,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们收获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与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突破封锁线
设置画笔大小
设置画笔颜色
显示图片
课后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课堂所学的p.size()、p.clr()以及p.pic('图片文件名');命令,设计一个具有动态效果的 “突破封锁线” 场景。
教学反思
在本次课程中,通过有趣的情境导入成功激发了学生兴趣。但在教学时,发现命令讲解不够直观,学生理解吃力,而且练习时学生对知识运用熟练度差异大。教学效果上,多数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但少数学生存在较多问题,且学生知识体系缺乏系统性。后续我会优化教学方法,用更直观的方式讲解知识,增加练习,关注学生差异,帮助学生搭建完整知识体系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粤教版 (B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 玩转滑梯一等奖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 (B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 走进3D打印世界优质课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教版 (B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 糖果屋优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