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2024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课件+教案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优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优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补充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次研学之旅的主题是石钟山名字的由来。请你跟随苏轼、苏迈前往石钟山,开启本次的研学之旅吧!
任务一:开启研学,认识导师
研学导师: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研学背景: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径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解读文题:记,古代散文体裁,用来记叙行踪、描写景物、述说琐事、寄托情思等。 《石钟山记》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山水游记散文,始于魏晋,到了唐代,经过柳宗元等人的创作实践,山水游记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宋代说理之风大盛,以记游为议论,在叙述中说明事理,形成了山水游记的新风格。
视频赏析,播放朗读视频,读准字音
作为一篇游记,文章如何安排行文脉络?
“石钟山”得名之疑 ——“石钟山”探名之旅——“石钟山”探名之得
任务二:“石钟山”得名之疑
研究缘起:
(1)石钟山的名字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呢?第一段写了几种说法?作者的态度如何呢?
(2)二说均疑,“人常疑之”“余尤疑之”可以互换吗?
一是“人”和“余”的区别。“人常疑之”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属于人疑我未必疑。“余尤疑之”的“余“字,就明确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我尤对此生疑。
二是“常”和“尤”的区别。“尤”比“常”的语气重,这就强调了作者对李说的怀疑。彰显了苏轼彰显不囿定论的质疑精神,谨慎表态的求实精神。
任务三:“石钟山”探名之旅
(1)作者为何记叙“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之事?
是对“扣而聆”之的照应。说明李勃的“扣石发声说”深入人心,具备一定影响力;“余固笑而不信也”,进一步表明了作者不从俗轻信的质疑求实态度。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有何作用?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比喻摹状)
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直接摹声)
鹳鹤: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比喻摹声)
余:心动;舟人:大恐(侧面烘托)
声音:噌吰如钟鼓不绝;有窾坎镗鞳之声。(比喻、直接摹声)
动静结合、高低结合、视听结合
作用:渲染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氛围,突出亲访之不易。表现出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
为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3)作者在这种恐怖的环境有何发现?他找到“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了吗?
发现一: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发现二:舟行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山石穴罅、中空大石因水石激荡发出声响,“石钟山”之名与山形水势有关联。
(4)考察到得名之因后,作者为何提起“无射”“歌钟”?
是为了以钟声喻水石相击之声,说明山有钟声。
意在表明石钟山发出的水声悦耳,不仅有深沉的旋律还有宏大的气势。
以美妙音乐声的联想表达作者经过艰辛探究获得真相的喜悦和兴奋。
任务四:“石钟山”探名之得
(1)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以后,悟出什么道理?
事不自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强调了反对主观臆断,倡导实地调查的求实精神
(2)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叹:郦道元言之不详,人常疑之——缺乏对考察结论的具体阐发
讽: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缺乏去实地考察的决心勇气
惜: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缺乏阐明真相的文化素养
笑: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缺乏对表象的深入探究
任务五:深度思考,研学之旅收获
(1)苏轼大胆质疑,又亲临绝壁观察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正确吗?
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节选自课文注释
【补充材料】
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著,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节选自余樾《春在堂笔记》
(2) 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惜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 。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1.不轻信前人的说法。苏轼的说法也许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
2.实践出真知。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就应该像苏轼一样勇于实践。
写作特点:
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笔墨集中,结构紧凑
行文波澜起伏,有缓有急
研学小结:
苏轼从探寻石钟山命名由来的过程中,能够更细致具体地体现“目见耳闻”的求真精神,这样的说理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启迪读者践行。同时,这样的写法也是基于苏轼的文学主张和“借题发挥”的创作心理。
教师寄语:思想需独立,实践出真知。
当堂练习:
(1)《石钟山记》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是不可以的。
(2)对“石钟山”命名的由来,众说不一。对郦道元的观点,苏轼说“__________”;而对于唐朝李渤的考证,苏轼则表示“____________”。
(3)李渤浅陋之处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 作者是这样评价郦道元和李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提出全文的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态度的批评。
课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石钟山记》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3课时
教材分析
《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详述出游之缘由、见闻和感想。出游之因,乃疑前人之说,既析之以理,又验之以实;父子出游,不避深夜舟小,亲身探访,终有所得;进而引申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道理。全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由小事入,由深理出,其中体现的质疑和求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言词句,积累文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探究石钟山名字的由来。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说理性游记散文叙议结合的艺术,体会其缘事说理的文笔之妙与理性之光。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作者在游历中体现的求真求实的精神,培养求真求实的品格。
教学重点
感悟作者在游历中体现的求真求实的精神,培养求真求实的品格。
教学难点
了解说理性游记散文叙议结合的艺术,体会其缘事说理的文笔之妙与理性之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获奖教案及反思,共6页。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8 茶馆(节选)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5.2 *边城(节选)优秀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六节中,你读出了怎样的翠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