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济南市2024年中考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2024年中考地理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两地,航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在丙国能够看到的景观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泰山,山势陡峻,奇险秀幽。旭日东升、云海玉盘、隆冬雾凇、黄河金带……壮丽的景色享誉世界。图1 为泰山等高线地形图(局部)。据此,完成1~4题。
1.伴着潺潺流水,从中天门到云步桥,拾级而上,行走在 ( )
A.山脊 B.陡崖 C.山峰 D.山谷
2.到达南天门后,明显感到比山下冷了很多,因为这里 ( )
A.昼夜温差大 B.海拔高 C.纬度高 D.距海远
3.夕阳西下,站在山顶举目远眺,看到黄河似一条金色的飘带闪闪发光,这时最可能的天气是 ( )
A.雾 B.小雨 C.晴 D.大雪
4.登上最高峰,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应站在 ( )
A.甲 B.乙 C.丙 D.丁
某同学跟随家人到法国旅行,拿到一张“有趣”的电子机票(图2)。据此,完成5~6题。
5.机票显示飞机飞行时间是11 小时10 分钟,但起飞时间和落地时间仅相差5小时10分钟,该现象反映了两地之间的 ( )
A.时间差异 B.昼夜交替现象
C.季节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
6.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两地 ( )
A.纬度差异大 B.经度差异大
C.海陆位置差异大 D.海拔差异大
某邮轮从地中海北岸的国家出发,环游世界,带领游客穿越三大洋、抵达五大洲,总航程超过五万千米。图3为邮轮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7.航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8.航线经过的四个国家或地区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巴西 B.乙—澳大利亚
C.丙—欧洲西部 D.丁—东南亚
9.在丙国能够看到的景观是 ( )
南非的德阿风电项目是中国电力企业在非洲第一个集投资、建设、运营为一体的风电项目,上百座数十米高的风力发电机矗立于德阿镇附近的山峦上。据此,完成10~12题。
10.中国生产的风力发电机运输到南非主要通过 ( )
A.航空运输 B.水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11.中国企业在风电项目中具备的优势有 ( )
①先进的科学技术②劳动力成本低 ③现代管理经验 ④雄厚的资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德阿风电项目的建成投产对南非的意义是 ( )
A.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B.改变当地自然环境
C.彻底解决当地电力短缺 D.消除当地贫富差距
鄱阳湖湖区有这样一条公路,一年中一段时间与普通公路无异,一段时间随着雨季到来,鄱阳湖的水位明显上涨,当水位达到18.67米之后,湖水没过路面,但依旧能通车,形成了独特的“水下公路”景观。图4为四种气候类型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能反映该地气候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4.“水下公路”景观最有可能出现的时间段是 ( )
A.1—3月 B.4—8月 C.9—10月 D.11—12月
15.此现象反映了该地 ( )
A.地势起伏大 B.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C.气温年较差大 D.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区域地理时,绘制了部分地图笔记(图5)。据此,完成16~18题。
16.地图笔记与学习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黄土高原 B.②—东北三省
C.③—塔里木盆地 D.④—青藏地区
17.将地图笔记补充完整,正确的是 ( )
A.甲—华北平原 B.乙—澜沧江
C.丙—秦岭 D.丁—云贵高原
18.该同学记录的关键词与所学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B.②:黄土堆积 千沟万壑
C.③:雪山连绵 冰川广布
D.④:干旱宝地 绿洲农业
湖南省西部沅江与巫水交汇处,河面宽阔,历史上上游的木材、桐油等货物汇集于此,逐渐形成了商业重镇。这里房屋密集,屋顶向内倾斜,形成天井,天井下方有太平缸,容水量大。图6为该商业重镇历史景观画作,图7为从空中拍摄的天井照片。据此,完成19~20题。
19.在该商业重镇形成过程中,河流的主要作用是 ( )
A.灌溉 B.旅游 C.发电 D.航运
20.屋顶向内倾斜的主要作用是 ( )
A.防范火灾 B.保暖 C.收集雨水 D.散热
位于“世界屋脊”上的羌塘高原,全年寒冷干燥,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生活在这里的金丝野牦牛,身体结构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据此,完成21~23题。
21.皮毛厚实,自带一件“大棉袄”,是因为这里 ( )
A.光照强烈 B.气候干旱
C.气候寒冷 D.气温日较差大
22.为了方便获取食物,舌头上长有一个个“小倒钩”,反映了当地植被特点是 ( )
A.矮小,紧贴地面 B.水草丰茂
C.高草稀疏 D.牧草多汁
23.体内红细胞体积小、数量多,可携带更多的氧气,是因为这里 ( )
A.海拔高,气温低 B.晴天多,光照充足
C.太阳辐射强 D.海拔高,空气稀薄
气温是重要的气候要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图8为我国东部各地1 月、7月平均气温及气温年较差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
24.图中 ( )
A. M线表示各地1月平均气温变化
B. N线表示各地7月平均气温变化
C.纬度越低,气温年较差越小
D.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小
25.图中信息反映我国 ( )
A.季风气候显著
B.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小
C.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
D.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为了更好地研究地球,人们制作了地球仪。图9为地球仪示意图,图10和图11 为两张实景照片。
(1)地球的形状是 ;事实上,地球上 (填“存在”或“不存在”)经线和纬线。(2分)
(2)据图判断正误。正确打“✔”,错误打“×”。(4分)
①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 )
②所有经线都是等长的。 ( )
③图10中,科考队绕航一周跨越了所有经度。 ( )
④图11中,照片的拍摄时间是春分日。 ( )
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跟踪台风移动路径,防灾减灾。2023年8月,气象部门关注到台风“卡奴”可能会在我国登陆。 图12 为台风“卡奴”移动路径图与经纬网地图。
(3)对台风“卡奴”移动路径进行跟踪。(4分)
①8月1 日至3 日,该台风中心的移动方向是 。
②8 月4 日21 时台风中心位于(28°N,127°E),在图12右侧经纬网地图中用“●”标出台风中心的位置,并补充完整8月3 日至4日台风移动路径。
③判断8 月4 日台风是否在我国登陆。 (填“是”或“否”)。
(4)受台风“卡奴”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及附近海域有明显的狂风、暴雨过程。写出以上地区居民应该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2分)
27.(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极地区是科学考察的宝库,原始独特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地质、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图13为南极地区景观图。
(1)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区域,分析原因。(2分)
(2)科考队到南极科学考察,一般选择在11月至次年的3月,分析原因。(2分)
南极是一座陨石宝库,目前地球上发现的一大半陨石都采集于南极。坠落在南极冰盖中的陨石保存在冰层中,冰盖在重力作用下向南极四周的海洋运动,遇到山脉阻挡,冰雪消融后,陨石露出,形成陨石富集区。目前在南极发现的最久远的陨石是280 多万年前坠落的,坠落在南极以外的陨石,保存时间只有几千年。图14为南极冰盖和陨石采集点分布示意图。
(3)描述南极地区陨石采集点的分布特点。(2分)
(4)运用所学知识,写出南极地区陨石能保存久远的条件。(4分)
28.(14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我们要树立“大食物观”,增强食物多元化供给,将食物来源由耕地向更广阔的国土资源拓展。图15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构成图,图16 为中国与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图17为中国肉类和水产品人均消费量变化图。
(1)从构成上看,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从数量上看,我国人均耕地 。我国粮食人均消费量持续下降,肉类和水产品人均消费量的变化趋势是 ,充分说明了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3分)
因地制宜,向森林要食物。浙江省庆元县森林覆盖率高,早在800 多年前,当地就使用独特的技术,在树干上栽培香菇。如今,庆元香菇产业规模巨大,极大丰富了人们的食物来源。
(2)分析庆元县栽培香菇的优势条件。(3分)
科技赋能,向沙漠要土地。新疆和田地区设施农业片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这里的智能温室大棚通过无土栽培技术,进行精准的水肥管控,实现了西红柿、辣椒等农产品的稳产、高产,成为新疆南部地区重要的蔬菜供给区。
(3)写出当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并说明利用智能温室大棚解决了当地哪些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4分)
(4)智能温室大棚技术不断成熟,把沙漠变“良田”,对当地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29.(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悠悠黄河,孕育华夏。保障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让其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我们的共同期盼。图18 为黄河流域示意图,图19 为 1987—2018 年黄河干流年均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图20为黄河2021 年含沙量与多年平均含沙量对比图。
(1)黄河流域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最多的区域。据图18可知,历代古都分布特点是 。(2分)
(2)黄河的水量在不同河段差异显著,兰州以上河段贡献了黄河约60%的水量。分析该河段水量大的原因。(3分)
(3)图18 中甲、乙两处河段,适合修建水电站的是 。分析该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3分)
(4)黄河出现了两次大“缩水”,水量都明显减少。分析第一次大“缩水”的原因。(3分)
(5)读图20,黄河含沙量2021 年与多年平均相比 (填“增多”或“减少”);变化最显著的河段是 (填“上游”“中游”或“下游”),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3分)
参考答案
1. D 2. B3. C 4. A 5. A
6. B 7. A 8. D 9. B 10. B
11. C
12. A 13. D
14. B 15. D 16. D 17. C 18. A
19. D
20. C 21. C 22. A
23. D
24. C
25. D
26.(1)球体 不存在
(2)①× ②✔ ③✔ ④×
(3)①自东南向西北 ②画图略 ③否
(4)提前准备好手电筒、食品和水等日常生活用品;尽量待在室内,减少外出,关好门窗;远离大树、广告牌等;远离低洼地区、河道等;密切关注台风最新动态,了解实时路径;渔民尽快回港避风,无法回港应立即发出求救信号;等等。(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27.(1)纬度高;海拔高;冰雪反射太阳光,地面吸收热量少。(答出两点即可)
(2)此时段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白昼时间长,便于开展科考工作。
(3)分布在山脉附近。
(4)寒冷、干燥、冰层厚的环境有利于陨石保存。
28.(1)齐全 不足 上升
(2)这里森林资源丰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栽培历史悠久,技术独特。
(3)有利自然条件: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不利自然条件:水资源不足、土壤贫瘠、风沙大。(各答出两点即可)
(4)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产品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将光热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等等。(答出两点即可)
29.(1)分布在河流沿岸
(2)大量的高山冰雪融水;有支流汇入;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人口稀少,用水少;等等。(答出三点即可)
(3)甲处 甲处河流水量较大;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4)主要流经干旱地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汇入支流少;流经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灌溉用水多。
(5)减少 中游 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减缓河床抬升,降低洪涝威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当天,地球运行到图中, 当天,济南, 判断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图中拍摄夜空的最佳地点是,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是, 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是, 甲国家和乙地区, a、b 两条河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三模地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线为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三模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此时晷面上指示的时刻是8,造成一天中晷针影子变化的原因是,关于该岛屿的地图说法正确的是,该岛的自然地理环境,图中地理信息表述正确的是,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