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生物备考策略与计划-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新高考通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669189/0-173795716911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轮生物备考策略与计划-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新高考通用)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669189/0-173795716920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轮生物备考策略与计划-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新高考通用)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669189/0-173795716924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
二轮生物备考策略与计划-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新高考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二轮生物备考策略与计划-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新高考通用),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考情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指导思想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当下指导全国和各省份命题工作的标准测评体系,是所有高考备考学生都应该重视的指导性文件,内容不超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深度不超过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从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三个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试本源性问题。
一核、四层、四翼
核心立场(一核):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为什么考
考查目标(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考什么
考查要求(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应用性→怎么考
“一核”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解读:高考再怎么重要,也是教育的一环,都必须服从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了给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挑选合适人才,试题必须有难度,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不能认为高考要改革了、上大学容易了,命题难度就会下降。“引导教学”其实就是说“高考=教学的指挥棒”,不论是高中教学还是初中、小学教学,都要紧盯这根指挥棒。
“四层”即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
第一层:必备知识
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
解读:高考尽管是选拔性考试,但也至少有60%的基础题。这些知识绝大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确体现,检验的方法,就是教材上的例题、练习题要都能熟练解答。
第二层:关键能力
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
第三层:学科素养
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解读:“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把握两个字“思”和“广”。思:就是对每一道试题,要多想——考查知识是什么?解答思路有几个?同类试题见过没?答案组织顺畅吗?广:就是广泛涉猎学科相关内容——除了教材、各种优质试题,还有相关读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
第四层:核心价值
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四翼”通过明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高考“怎么考”的问题。
二、考情分析
1.2024年高考生物考情分析
整体来看理综生物一如既往的比新高考卷生物要简单。其中全国甲卷(四川、西藏、青海、内蒙古、宁 夏、陕西,其中除西藏外其他省份 2025 年开始自主命题)整理难度较往年有所上升,主要体现在原因解释类以及实验设计类两大题型占比升高上;新课标卷(山西、河南、云南、新疆,其中除新疆外其他省份 2025 年开始自主命题)跟去年难度持平,但遗传题难度增大,考查了水稻雄性不育的应用;自主命题地区中,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均使用辽宁卷,难度中等跟往年持平,不定项选择题难度较大;湖北卷难度中等跟去年持平;河北卷比较简单,难度比去年低;山东卷一如既往的难,且较去年难度更大;安徽卷难度中等偏上,风格比较类似山东卷;广东卷难度中等偏上,较去年难度所有增大。
2.命题方向及特点
(1)全国甲卷及新课标卷(理综)以课本基础知识的直接考查为主,题目逻辑链短、难度较低。如甲卷第30题考到病原体感染诱导产生浆细胞属于哪种特异性免疫、蛋白酶作用于什么化学键;甲卷第31题考到就地保护的概念;新课标卷第29题考查光合色素主要吸收什么光;新课标卷第31题考到消费者的作用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等,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在教材上找到答案的,理综卷中这类型题目的分值占比较高,这就要求学生复习时多多关注课本,对重点名词、概念等进行背诵、默写。注重语言表述能力的考查,尤其喜欢原因解释类题目。如甲卷第29题有三问需要进行原因解释,如两叶片光合速率相等时叶片有机物积累速率是否相等并解释原因、解释叶片光合与呼吸相等时植物的干重会减少的原因等;新课标卷第30题要求解释 HIV 感染引起特异性免疫力下降的原因;31题解释为什么湖泊水体的氮浓度是评价水质的指标之一等。统计下来这类题目的分值占比高达 15-20 分,要求学生基于所学知识和题目信息进行作答,涉及到的知识点其实不难,但是相对较为开放且对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是拉开学生差距的重要模块。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如甲卷第30题设计实验验证蛋白质 A 的片段可出现在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新课标卷第30题设计实验验证某血液中有 HIV,要求减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新课标卷第32题与遗传结合要求写出筛选出特定个体的杂交实验思路等。实验设计题几乎是理综生物每年必考的题型,一般是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或者与遗传结合设计杂交方案,这种题型只要掌握了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解题模型,是相当好拿分的。出题形式向新高考卷靠拢,难度相比往年有所增加。今年的理综试题在重视基础的前提下又有一些小小的变化,如全国甲卷第32题考到了水稻雄性不育的应用,题目信息量和思维难度都增大;新课标卷第5题将遗传与 PCR 有机结合考查,形式较为新颖;新课标卷第35题加入基因编辑、同源重组等内容的考查,试题情景比较新颖,信息量较大,对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及综合问题解决能力要求较高。整体来看,试题在材料选择、设问形式等方向逐步向新高考卷过渡。
(2)新高考卷注重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弱化死记硬背。跟理综卷不同的是,新高考卷很少有直接考查课本原文填空的内容,大多数题目都需要学生基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加以分析推理后才能完成,这体现了新高考“基础与能力并重”的特点。而新高考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要求,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获取能力。新高考卷给人一种“学过又没学过”,“看了但看不懂”的感觉,原因在于题目中出现很多陌生情景,如山东卷第1题题干中文字描述植物细胞被感染后细胞内的信号转导与调节过程。河北卷第14题文字结合图片呈现酵母细胞中不同蛋白对细胞分裂过程的影响。安徽卷第3题提到细胞呼吸第一阶段中的一个关键酶——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与 ATP/AMP 比值的关系。广东卷第16题中图文呈现患带状疱疹后对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影响,辽宁卷21题中的光呼吸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题中涉及到的概念和背景知识都是教材上没有、对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信息获取以及图文转换能力,能够快速获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并结合已学知识进行作答。
(3)实验探究能力。跟全国卷一样,新高考依然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但新高考卷命题形式更加多样。有一部分试题依然延用了全国卷的形式,重点考察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如山东卷第21题、甘肃卷第17题等都需要学生根据实验目的以及给的实验材料等对实验进行完善,写出实验组的处理、检测指标以及预期结果;广东卷第20题完善实验设计方案中对 照组的设置、实验条件的控制以及测量指标。有些试题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湖北卷选择题第6题需要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出相应结论;安徽卷第16题考查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与减法原理;广东卷第19题综合考查了实验目的的推理、实验设置的完善以及基于实验结果的推论等。这类题目对学生的实验探究思维、推理分析能力要求较高,是中高分数段同学拉开差距的重要模块。
(4)语言表述能力。原因解释类题目在新高考卷中也很常见,但比理综试题逻辑链更复杂、 信息更为丰富、难度更大。如广东卷21题以基因工程表达载体构建为知识背景,要求学选择合适的启动子以实现蓝光控制染色,并写出这么选择的理由;河北卷 21题要求学生分析环境资源是如何通过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大熊猫种群密度的;山东卷21题要求学生据图分析突变株籽粒淀粉含量低的原因;安徽卷第16题要求学生结合图表分析 OsNAC 过量表达会使净光合速率发生相应变化的原因。这类题目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找到答题的知识依托,并捋清楚知识点以及知识与题干信息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再组织语言进行书写,需要通过大量针对性训练才能逐步提升。
(5)思辨创新能力。如广东卷第17题给学生两个方案,让学生选择可行的方案并说明理 由、第18题开放性问答——能否通过对人类生殖细胞或胚胎进行基因组编辑来防治遗传病?要求学生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第20题要求学生针对实际问题从生态学角度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第21题提出生产其他颜色图案的 BC 膜的思路;河北卷第22 题要求学生写出利用水稻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疫苗的优点。诸如此类的开放性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高考的试卷中,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生物学素养、创新思维,能结合已学知识和题目情景做出判 断并能够提出新的方案、措施等。很多同学面对这样的题目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甚至直接放弃不答,其实这类题目是很好拿分的题型,一是它的开放性较大,考生答案合理即可给分,二是这类题目其实很有“套路”,答题角度也相对固定,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总结就可以找到答题规律。
1.考点精简,回归基础
据最新的高考改革动向,2025年的高考命题将更加注重基础性知识的考查,避免出现偏题怪题。这意味着,未来的高考将不再是一场对特殊技巧的记忆比拼,而是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深刻理解。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他们可以通过集中精力攻克核心考点,实现成绩上的突破。
2.题面创新,强调灵活应用
尽管考点趋于简化,但题目的呈现方式却呈现出创新的趋势。这种创新并非指引入全新的考点或解题方法,而是通过新颖的问题背景或表达形式,考查学生能否将已有的知识灵活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因此,考生们除了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点外,还应注重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放性问题,提升综合素质
近年来,高考命题愈发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成为新的命题趋势,旨在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转变要求考生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积累层面,更要学会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展现出更高的思维品质。
4.地区差异,关注个性化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高考模式可能存在差异,这种情况下,考生需要密切关注所在地区高考政策的具体变化,并据此调整复习策略。此外,一些省份可能会更加注重对学生个性化能力的考察,考生应当结合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1.研读课标、高考评价体系,钻研高考真题,做到教有所依
首先要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深刻领会”一核四层四翼”的内涵,进一步明确高考生物”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其次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深刻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学业质量标准的具体要求。钻研高考真题了解命题的特点,从中找寻规律,预测命题方向,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2.以教材为抓手,课标概念为核心,构建思维导图
教材是课标的解读,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是核心课程资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命题专家首先考虑的知识载体和思考方向。高考题的素材很多来源于教材,如:教材的正文、问题探讨、相关信息、教材图表、资料分析、课后练习和本章小结等,因此复习务必重视回归教材。复习时利用思维导图结构化处理知识,让知识不再孤立、零散,而是整体、系统化的知识,更重的是成为“内化”了的知识,某种意义上讲,到这个时候,知识就已经转化为素养了。
3.重视实验教学,创新实验教学
教师讲实验、总结规律,学生记忆实验现象和步骤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考考查要求和育人要求。要关注经典实验,体会科学思维方法,加强动手实践,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
4.创设情境教学,回归生活生产实践,学以致用
高考评价体系以“三线”---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为框架,命题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典型特征。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主导,创设真实情境展开教学,在生活、生产实践的生物学现象或问题解决中,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从而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
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整体规划三轮复习。一轮复习:全面覆盖打牢基础考点过关;二轮复习:系统构建查漏补缺专题突破;三轮复习:综合考练模拟实战调整状态。由点→线→面建构知识体系,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一轮
二轮
三轮
时间
8月至次年2月初
2月中至4月中
4月中至高考前
目标
全面、系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归教材、熟练技巧、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策略
按教材顺序逐点展开,不留盲点
以大、小专题复习为面,以高考热点、重点为线,以学生疑点、易混点为点,有序展开
梳理基础知识、查漏补缺、全面模拟演练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策略之五回归教材强化基础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细读教材的技巧,教材概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策略之四热考题型建模学案,共31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策略之二追踪命题切入点学案,共3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