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4课 窦娥冤(节选)-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

    第4课 窦娥冤(节选)-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页
    第4课 窦娥冤(节选)-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2页
    第4课 窦娥冤(节选)-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3页
    第4课 窦娥冤(节选)-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4页
    第4课 窦娥冤(节选)-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5页
    第4课 窦娥冤(节选)-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6页
    第4课 窦娥冤(节选)-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7页
    第4课 窦娥冤(节选)-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4 窦娥冤(节选)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4 窦娥冤(节选)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窦娥冤节选,练习案•落实学科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晨背悦读 积累学科素养
    学案11 预习案•掌握必备知识
    学案12 研学案•突破关键能力
    (一)词义辨析1.埋怨·抱怨
    [辨析]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自己认为原因所在的人或事物表示不满。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运用] 出了问题要多想想自身原因,不能总是______别人,或者______社会不平等,不给你机会。
    [辨析] 分辨: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区分开,有分析、辨别的意思。分辩:指为消除所受的指责而进行解释、说明。[运用] 这个犯规动作十分明显,不用视频裁判介入也完全可以______清,但偏偏主裁判观看视频之后仍维持原判。众多球迷和媒体十分不满,众口讨伐中国足协,足协发言人这次也不再______,沉默应对。
    (二)成语释义1.前合后偃:前倾后仰,站不稳。2.孤身只影:形容孤单无亲友。3.吞声忍气: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4.杳无音信:一点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无法联系。5.不明不暗:指糊里糊涂。
    1.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陈著)
    [适用角度] 珍惜青春 拒绝遗憾 绽放自我 努力奋斗 [运用示例] 陈著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青春需要绽放,青春让生命更加美丽。刚刚成年之际,便在赛场上大放异彩,拉杜卡努的成长之路见证了一场青春的逆袭。美网赛场上,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大满贯冠军,赢得了世界的关注。这位拥有一半华裔血统的青春少女,在此之前已经创造了诸多历史纪录,进而站上了网坛的巅峰。一系列成绩的取得,都源于她的努力坚持,都源于她的专注用心。
    2.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关汉卿)
    [适用角度] 学会宽容 懂得放手 留下余地 活出从容[运用示例] 宽容友善,谦恭待人,是一种传统美德。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许是被宽容哲学充盈得最宽阔的街巷之一了。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为了区区几尺地方,闹得邻里反目,真的不值得。于是,张英让了三尺,他的做法感动了邻居,邻居也让了三尺。从此,这条仅仅宽六尺的小巷,便成为传统美德的一个缩影。关汉卿说过:“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每一个宽容的事迹后面,都标注着一份生命的从容。
    (一)文本延伸窦娥是一个勤劳善良、命运孤苦、没有过多要求的普通劳动妇女。在种种的命运打击面前,窦娥只希望能够和婆婆相依为命,过安稳的日子。但现实是如此黑暗,最后落得个无辜受刑的结局。但窦娥有着男儿般的铮铮铁骨,不屈服任何恶势力的威逼利诱,她敢于痛骂贪官污吏,敢于痛骂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天地鬼神。
    [素材运用]不管是倚绝壁而生的松柏,还是岩缝里细微的小草,它们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彰显着坚强。大自然在昭示着坚强,人类更以不同的角度来诠释着坚强。窦娥是坚强的,她敢于痛骂无心正法的官吏,她敢于痛骂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天地鬼神。黑暗的世道扼杀了她,可我们却分明感受到了她灵魂的力量。坚强,是身处逆境的人的心灵的灯塔。造物主给了他们极大的不公,但坚强却点燃了他们心灵的希望之火。
    (二)美文赏读关汉卿,一粒响当当的铜豌豆你从关公故里昂首走来,你从窦娥之冤流泪走来,你是梨花园中的“曲圣”,你是文明古国的“莎翁”,你更是一粒响当当的铜豌豆……你的脉管里涌动着关老爷的基因,你的魂魄里珍藏着中条山的刚毅。
    你博学多才,风流倜傥,吟诗、吹箫、弹琴、舞蹈、下棋、打猎无所不通,北漂在元大都,本应求取功名,造福苍生。但那是一个穷兵黩武的马上民族,只识弯弓射大雕。歧视汉人,仇视文化,废黜科举,撤走了社会底层优秀文人步向理想的天梯,断送了多少读书人,尤其是汉族文人寒窗苦读的梦想。但你并未彻底绝望,你悬壶济世,走街串巷,敏感忧伤的眼睛,目睹了官府那草菅人命的一幕。蒙受不白之冤的朱晓兰,被如狼似虎的衙役,押往刑场。那凄惨的“冤枉”声,一声高过一声……你的心在流血,你握紧了拳头,你咬紧了牙齿,“我该怎么办?”你反复地扪心自问,“我当真只能救得人家的伤风咳嗽吗?”
    “贤的不一定是他,愚的也不一定是我,我们就是要争,就是要把贤愚是非争个明白。”从“争什么”到“争个明白”,你觉醒了!彻底觉醒了!在庙堂之外的天地里觅得知音,在戏台粉墨中如鱼得水,在文字里“打家劫舍、替天行道”,为市井小民、红粉歌女树碑立传,描言写心,用情写尽世态炎凉,向酷虐的黑暗现实开战,为无辜百姓呐喊……你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你“一管笔在手,敢与孙吴斗”,充满血肉之感的笔触,诉说着社会民众的困苦与无奈。一腔悲悯的情怀,倾洒在《窦娥冤》:“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
    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的责天问地,真是凄凄惨惨戚戚,令人扼腕叹息!这不正是你义愤填膺的呐喊?不正是你酣畅淋漓的痛骂?将碧血,写忠烈,作厉鬼,除逆贼。这血儿啊,化作黄河扬子浪千叠,长与英雄共魂魄!强似写佳人绣户描花叶,学士锦袍趋殿阙,浪子朱窗弄风月;虽留得绮词丽语满江湖,怎及得傲干奇枝斗霜雪?你啊,读诗书,破万册,写杂剧,过半百,这些年风云改变山河色,珠帘卷处人愁绝,都只为一曲《窦娥冤》,相永好,不言别!长歌当哭,柔情如练。铜豌豆,一身正气教风流,汉卿真是伟丈夫!
    [阅读导引] 谁让六月的大地飘起了漫天雪花?谁敢责问天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谁是那“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你会毫不犹豫地说出他的名字——关汉卿。经历七百多年历史的考验,他在中国戏剧史和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已为大家所公认;他的创作遗产已成为民族艺术的瑰宝、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我的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的“莎士比亚”——关汉卿
    关汉卿(约1230—约1300),号①________,大都(今北京)人。他精通音律,会吟诗,会吹箫、弹琴、唱歌、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一生主要从事戏剧创作,不仅写剧本,有时还“躬践排场,面傅粉墨”登台演唱。他借助元杂剧艺术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所作杂剧六十余种,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故事发生在元朝。元朝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朝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以巩固其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④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过着悲惨的生活。贪污横行,冤案不计其数。元世祖死后,他的孙子铁穆耳即位,就是元成宗。元成宗时期,贪赃枉法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次,查出有贪污行为的官吏一万八千多人,冤案五千多件。《窦娥冤》的冤案就发生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
    元杂剧作为完整的戏曲艺术形式,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⑤____、____、_____、_____等。(1)末、旦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2)净俗称“大花脸”,一般扮演性情刚烈、举动粗野的人物。如张飞、李逵等。(3)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èi)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等等。
    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⑥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1)唱唱,即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中,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2)科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3)白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里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1.[文题解读] 《窦娥冤》,全名《________________》,共四折。“窦娥”是剧中的主要人物,“_____”是全剧的“眼”。
    2.[结构导图] 请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填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答案 ①错判刑狱 ②血溅白练 ③六月飞雪 ④亢旱三年
    学习目标 1.分析戏剧冲突和窦娥的性格特点。2.品味唱词,体会本剧的曲词特点。3.品读窦娥临刑前发下的三桩誓愿,探讨浪漫手法,体会艺术魅力。任务情境 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刚烈抗争,悲愤动地旱延三年。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有价值却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因犯了何法而被毁灭呢?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回到那个官贪吏虐、是非混淆的时代,去了解那一场悲剧的始末吧。
    活动一 分析窦娥的性格特点
    窦娥刚直正义的性格和贞节观念,是对封建社会广大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和思想局限的高度概括,其形象无疑是真实、鲜明、生动的。学习时,要注意分析窦娥的性格特点。
    1.窦娥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试结合文本具体阐述。
    答案 窦娥是一个勤劳善良、坚强刚烈,富有反抗精神,具有封建贞节观念的古代年轻妇女的典型形象。①善良的窦娥:在押赴刑场时,窦娥怕被婆婆看见,要求走后街,这一细节刻画塑造了窦娥善良的形象。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也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加有力和深刻。②反抗的窦娥:窦娥受神权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了。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③不屈的窦娥:她在刑场发的三桩誓愿,是她宁折不弯、坚强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
    活动二 品读本剧曲词特点
    关汉卿是元杂剧“本色派”的代表。所谓本色,就是不事雕琢,朴实自然,既富有生活气息,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又具有艺术韵味。学习时,要注意品读戏剧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2.【端正好】这支曲子里“没来由”“不提防”“动地惊天”三个词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 “没来由”更能突出窦娥的大屈大冤,表现出窦娥的清白无辜;对于官府,实则讽刺其诬陷得逞。“不提防”显出世道、人心的险恶。“动地惊天”,主人公自知在人间已没有申冤处,只能希望天地能感应,还自己一个清白。弱者的无奈,反映出了人间的黑暗。“动地惊天”可说是戏文之眼,为后面三桩誓愿的实现埋下伏笔。
    3.关汉卿是运用语言的巨匠,请分析这部戏剧的语言特色。
    答案 《窦娥冤》语言通俗生动,准确精练。如《滚绣球》《叨叨令》都汲取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生动的口语,质朴明快,富有音乐节奏之美。说白部分对话多而独白少,曲白部分偏重于叙事说理。作者不是间接含蓄委曲婉转地抒发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是直截了当慷慨激昂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使人物思想性格得到淋漓痛快的表现。不少古代白话,如“只合”(只应该)、“怎生”(怎么)等都表述得十分生动。科白等辅助手段运用得也很好,配合唱词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心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活动三 分析戏剧的艺术手法
    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超现实的情节,显示了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的爱憎之情。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对刻画女主人公的反抗性格、深化主题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
    4.本文的结尾,写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这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剧作家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情节呢?
    答案 从内容上看,这三愿一愿比一愿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这从监斩官的反应一次比一次强烈也可看出)。窦娥发下三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这不仅要自己的冤情昭示世人,而且要感动苍天,让人们都知道“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僚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这三愿着力表现了窦娥与社会恶势力“争到头,竞到底”的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感天动地的超自然的力量,正表现了窦娥对死的不甘,对自己冤枉惨死、无处申冤的恨。三桩誓愿的实现,使主题更加深化,悲剧气氛更加浓烈,《窦娥冤》的“冤”字也就更为突出了。
    这三愿也是剧作家社会、政治观点和美学理想的形象体现。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借助于想象,借助于天地震惊、人神共怒的艺术处理,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事在艺术舞台上应验了。这虽违背物理,却又合乎人情,有力地体现了广大人民要求伸张人间正义、杀却贪官污吏、洗雪天下冤屈的意愿。
    5.窦娥的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答案 不可以。第一桩是希望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情;第二桩是让白雪覆盖她纯洁的躯体,表明她的清白;第三桩是要楚州亢旱三年,为的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不仅要证明自己的冤屈而且希望上天惩治邪恶。这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层深入,不可颠倒。这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吏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呼告无门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女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前两桩誓愿的应验,显示了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有力地表现了广大人民要求伸张正义、洗雪天下冤屈的心愿。
    1.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通过幼年丧母、青年丧夫、善良安分的寡妇窦娥的悲剧故事,控诉了封建制度残害劳动人民的罪行。B.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她对自己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怒和坚决抗争。这既是本折的高潮,也是全剧的高潮。C.通过这惊天动地的描写,关汉卿希望唤醒世人的良知,激发世人对不公世道的愤慨,催促世人为争取公平合理的社会而抗争。D.三桩誓愿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解析 D.“又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错,应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主义色彩”。
    2.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反映了什么?(6分)
    答案 (1)①窦娥清白善良,却被误把自己父亲毒死的张驴儿诬陷。(人与人之间的冲突)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屈,反而被判死罪。(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2)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聩;表现了窦娥的孝顺和善良。
    【学考链接】想象的艺术手法《窦娥冤》运用丰富的想象,设计了三桩誓愿显灵的超现实情节,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想象是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想象是人在头脑中对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它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界。想象的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增添艺术感染力。那么,在写作时应该如何发挥想象力呢?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想象力发挥的第一种方法就是已知材料的组合。写作的素材,它们就如修房子的砖石、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把砖石、钢筋、水泥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房子,成了新的形象。作文也是同一个道理,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写作要求,把自己大脑里的已知材料重新组合起来,塑造出新的形象来。(2)想象力发挥的第二种方法是设身处地想象。把你自己放在文章所写的具体环境里去,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去思维想象。如文章写的是暴风雪,你就把自己置身于暴风雪中,把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一一描绘出来,那写出的内容一定是很丰富的。
    (3)想象力发挥的第三种方法是把自己当作(假设成)文中人物,用演员们的行话来说,就是要进入角色。演员进入了角色,才能演得像;我们作文时,进入了角色,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来。(4)想象力的发挥可以采用联想的方法。鲁迅先生说,要写好一个和尚需要观察了解一百个和尚。把一百个和尚联系起来写作,才能塑造出一个完整的和尚形象。
    【对点练习】 请发挥想象力,以“假如我是一只鸟”为标题,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6分)
    答案 (示例)很早以前,便有过这种想法,如果我是一只鸟该有多好,自由自在地飞翔,不必顾及别人的眼光,去那些自己想去的地方。我曾经不止一次的渴望,如果我是一只鸟该有多好,我不用做那雄壮的鹰,不用做那高贵的天鹅,我只要是一只会飞的鸟便好了。我可以去爱琴海一览埃吉那岛那仙境一般的美景,可以去波罗斯岛一览那壮观的景色,可以去圣特里尼岛看世界上最美的日落。假如我是一只鸟多好,我可以随心所欲,想去哪里便去哪里,累了便找一棵树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如此自在;渴了便饮几口清澈的溪水,如此惬意。
    (时间:40分钟 分值:3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保分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1分)泰州与一个人的名字息息相关:孔尚任。清康熙二十五年,这位孔子第六十四代孙,以水利官员的身份抵达泰州。他或许没有想到,这座水城修改了他的身份——当他离开这里时,他的官职已经__①__,而他在这里完成的戏剧却使他名噪天下,他为这出戏起了一个动人魂魄的名字——《桃花扇》。对于最重要的写作阶段——在江苏泰州的写作,孔尚任__②__,即使在《湖海集》诗文信札里,也对此守口如瓶,这表明了他对官场潜规则的深深忌惮——浑浊的官场,从来都不需要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只需要__③__的经营者。
    悖论也正是在此时出现——孔尚任最初是带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来到泰州的,他来的时候,没有任何从事业余文学创作的打算,而是一心一意地试图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但是,他的书生意气很快就失了锋芒,官场以强大的韧性不动声色地对付这位钦差的雄心勃勃。来自官僚系统的围追堵截,把孔尚任逼回到书案前。孔尚任透过现世的浮华看穿了它溃烂的核心。于是,一个血淋淋的故事,孔尚任挖掘出来,尽管它拟用了才子佳人的传统格式,但被纳入一个国破家亡的悲剧性主题。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解析 ①处,语境是说他的戏剧使他“名噪天下”,而他的官职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所以可填“无足轻重”。无足轻重: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②处,语境讲孔尚任隐瞒了这段时间的经历,后面也说“对此守口如瓶”,可以填“讳莫如深”。讳莫如深: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③处,语境中强调浑浊的官场不需要才华横溢的艺术家,需要的是深谙官场潜规则的人,也就是能够看透官场洞察为官之道的为官者,所以可填“审时度势”。审时度势:观察时机,估计发展趋势。用来指对形势有洞察力。答案 ①无足轻重 ②讳莫如深 ③审时度势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解析 画波浪线的句子语病有二:一是成分残缺,不合逻辑,“故事”与“挖掘”之间应该是被动关系,所以在“孔尚任挖掘出来”前应该加上介词“被”。此外,“被纳入……”语句未完,应在结尾加上“中”相呼应。二是搭配不当,“拟用”与“传统格式”不搭配;“拟用”应改为“采用”,“传统格式”应改为“传统模式”。答案 示例:一个血淋淋的故事,被孔尚任挖掘出来,尽管它采用了才子佳人的传统模式,但被纳入了一个国破家亡的悲剧性主题中。
    3.请将文中画横线句子改为两个表因果关系的双重否定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不得改变句子表达的意思。(4分)
    解析 首先发现句子的因果关系:“官场以强大的韧性不动声色地对付这位钦差的雄心勃勃”是因,“他的书生意气很快就失了锋芒”是果;“来自官僚系统的围追堵截”是因,“把孔尚任逼回到书案前”是果。然后在主句中加入双重否定词“不得不”,所以第一个句子可以写为“因为官场以强大的韧性不动声色地对付他这位钦差的雄心勃勃,所以他的书生意气不得不很快就失了锋芒”。 第二个句子可以写为“因为官僚系统的围追堵截,所以孔尚任不得不被逼回到书案前”。答案 示例:因为官场以强大的韧性不动声色地对付他这位钦差的雄心勃勃,所以他的书生意气不得不很快就失了锋芒。因为官僚系统的围追堵截,所以孔尚任不得不被逼回到书案前。
    4.请将文中画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案 窦娥年仅七岁便被穷困潦倒的书生父亲卖给蔡婆婆,她谨遵封建社会的礼制,是为封建社会所推崇的女性形象。
    5.文中加点词“这”和“这样”的用法有什么异同?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5分)
    答案 ①同:都复指前面内容。“这”复指前文窦娥以鬼魂形态诉冤并得以昭雪的表现手法;“这样”复指前文窦娥命运悲苦而善良且谨遵封建礼制的形象特点。②异:“这样”还有强调突出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窦娥的同情和对毒害人性的封建社会的强烈批判。
    二、现代文阅读(增分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8分)【第五幕】关汉卿的书斋田 汉[他的好友杨显之,在看已经写成的几折。关汉卿站在其后面。]关汉卿:显之,你看这样写,行了吗?杨显之:行。我看这倒是你的压卷之作。不过有几点想问问你:第一,蔡婆婆这人物,你是要当好人写呢,还是当坏人写呢?当作坏人写吧,她又是窦娥的婆婆,窦娥是为了救她才屈死了的。关汉卿:这个人大体上还是善良的,她不是很爱窦娥的吗?
    杨显之:不过你当她是好人写,她又是一个放高利贷的,借给你五两银子,隔一年连本带利要你十两;借给你十两,隔一年要你二十两。没有钱还她,你就得把女儿卖给她做儿媳妇。这样的人还能是好人?我倒是赞成赛卢医那个办法,要用绳子勒死她。关汉卿:勒死她,就没有人再放高利贷了?杨显之:那当然还会有。关汉卿:却又来了。于今这世道,就是个高利贷的世道。相比之下,蔡婆婆还是比较好一点的了。要找真正的好人,除非世界上没有高利贷了。杨显之:好,这一点算过去了吧。第二点,山阳县逼供之后,马上说“明日杀窦娥”,既不经三审六问,也不申请刑部批准,就处决人犯。作为一个前代的戏,不符合惯例啊!
    关汉卿:你这一点提得好。可是我问你,于今大元朝杀人必须要经过这些程序吗?忽辛杀朱小兰,不是刚问过一堂,第二天就稀里糊涂把她给砍了吗?杨显之:哦,原来你是这个用意,那就没有说的了。此外在文字上,我觉得第二折那支《感皇恩》很好。“……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捱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写得又生动,又深刻。后面那支《滚绣球》,“地啊,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啊,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我看干脆改成“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样感情不是更强烈一些吗?关汉卿:好,那就这么改吧。杨显之:不,你自己斟酌吧,我说得不一定对。
    关汉卿:不,你说得很对,(确定地)改![从桌上落下一张纸,杨显之忙拾起,看了一下。]杨显之念: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关汉卿:(低声)这是文丞相写的。杨显之:文丞相?你是说文天祥丞相?关汉卿:对,就是他。……杨显之:好。我今天还有事,我走了。(站起)文丞相的诗,我带着了。[杨显之匆匆地走出去了。关汉卿看着已经改过的前三折,出了神,不觉朗诵起来。关忠上场。]
    关忠:老爷,叶先生来了。[关汉卿不应。他已独自沉浸在艺术世界里好半天,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叶和甫上,关忠欲再报告,叶和甫止住他,轻轻地走进来,听关汉卿朗诵。]关汉卿朗诵:【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关忠:(提醒)老爷,叶先生来看你来了。关汉卿:谁?(他醒过来似的)哦,和甫。
    关忠:叶先生来了好一会儿了。关汉卿:请坐,请坐。没有知道你来了。失迎得很。叶和甫:哪里,哪里。还是我来得莽撞,扰乱你的文思了。关汉卿:(吩咐)关忠,点茶。关忠:是,(端茶给叶和甫)您请喝茶。叶和甫:昨儿个帘秀告诉我,你在给她打一个新本子,就是你刚念的这个吗?关汉卿:对。叶和甫:已经完稿了?关汉卿:没有。还差一折,不过也快完了。
    叶和甫:一定又是个杰作吧,刚才的这支《滚绣球》就不错。让我先观为快吧。(他接过前几折,看了一下。)关汉卿:哦,还是所谓的“乱头粗服”,刚才想请显之给仔细改一改,可他没工夫。叶和甫:“乱头粗服,丰韵天然”,你从来不是这样写的么?不过听刚才念的,什么“不分好歹难为地,错勘贤愚枉做天”,连天地也骂起来了,不能像往常那样轻松一点吗?关汉卿:你是内行,当然应知道,这戏的写法是随着情节而定的。这戏原本就不是轻松愉快的情节,怎么能用这些笔法呢?我甚至鄙视那些写法,我觉得那都是些甘草、薄荷,只管管伤风、咳嗽。
    叶和甫:(不了解)哦,不。还是往常那样的好。你开的是薄荷、甘草的店,人家就向你买薄荷、甘草,这不是很自然的吗?关汉卿:你们那样看我?叶和甫:哦,这是开玩笑。(转话题)刚才这个戏是写的哪个朝代的故事呢?关汉卿:也不知道这是哪个朝代,应是汉朝吧。东海地方有一个孝妇被东阿太守给冤杀了,后来那地方三年没下雨。直到于公治狱,这案子给平反了,这才下起雨来。叶和甫:这不过是个传说,你不会是还要替传说中的人物担忧吧?关汉卿:如今,这样的冤狱还在重复着哩。叶和甫:唔,帘秀告诉我,你对最近朱小兰一案很抱不平。
    关汉卿:对,每个有良心的人,都会为她不平的。叶和甫:是啊,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更何况你这样多情的文人呢?不过,别人议论尽管议论,你可千万别写。关汉卿:(反感)那为什么?叶和甫:我觉得,你近来的几出戏,像《救风尘》《望江亭》啊,称得上是洛阳纸贵。歌台舞榭没你的戏就不卖座。人家把你看成了“烟花粉黛的大师”。于今,你忽然改写公案戏,成功固然好,一旦不中,盛名岂不一落千丈?很是不值。
    关汉卿:胡说什么,我哪是什么“烟花粉黛的大师”,我写《救风尘》是歌颂赵盼儿那样急人之难的侠妓,我写《望江亭》是赞美谭记儿那样机智勇敢、保卫自己幸福的寡妇。我的戏,不管写什么,都只求代替受冤屈的百姓们一吐胸中的怨气。再说了,我不是在痛恨那些周舍、杜婆婆,还有杨衙内之流吗?我也不求什么盛名,怕什么一落千丈?叶和甫:(遮住地)别生气嘛。再说了,小兰一案其说不一,你不要只听人家的一面之词,据李驴儿的说法……关汉卿:你这不是一面之词吗?叫我说,是李驴儿这狗杂种,把一个无辜的女子陷害死了,还要血口喷人。你也跟着附和,玷污她的清白。
    叶和甫:汉卿,别忙。还有了,你刚才埋怨皇天“欺软怕硬”。其实,我们做事说话就得把谁硬谁软好好地估量一下。李驴儿当然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可是他后面有萨千户,还有忽辛大人。忽辛原也没有什么,其人贪赃枉法,不辨贤愚,不分好歹,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可是,不是我恭维你,你在戏里骂得真对。但有什么用呢?阿合马大人是当今皇上最信任的财神爷,好比一块又大又硬的石头,其余的人全是些鸡蛋,没人敢说他半个坏字眼。你敢碰他?谁碰他谁倒霉。别忘了,老朋友,已经有几个人被下狱了。监察御史白栋、宿卫秦长卿秦大人,你不要重蹈他们覆辙啊!关汉卿:(愈发不快)怎么,你是要来威胁我?
    叶和甫:(越发说得唾沫四溅)你写的这个戏本子,不管假托哪一个朝代的事,只要一演出来,明眼人哪个不知是在挖苦忽辛大人?只要人家在阿合马大人面前说上几句,不管是演戏的还是写戏的,准保都得……嚓,(用手在脖子上做了个抹脖动作)——掉脑袋啊。关汉卿:(质问)别瞎说了,我这戏跟阿合马有什么关系?叶和甫:你骂忽辛,会跟他老子不相干?弄不好连我们都……关汉卿:(走前一步)你说了两点,那我也说两点。我写的主角窦娥,是她舍己救人的性格感动了我,使我不能不写,绝不是单纯为的骂什么人。你千万替我解释解释。而且,我是爱上了戏才写戏的。我既然决定写,就对所写的负责任,生死祸福自己去当。别连累了您,“士各有志”,您请吧。(选自田汉《关汉卿》,有删改)
    6.下列对节选部分戏剧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此幕先写关汉卿与好友杨显之在书斋中斟酌已写成的几折《窦娥冤》,各自发表修改意见。随后,叶和甫劝关汉卿不要写《窦娥冤》。B.从关汉卿与杨显之的对话可以看出,杨显之对待文学创作严肃、认真,他长于修改作品,有文人风骨,是关汉卿的“莫逆之交”。C.叶和甫把关汉卿看成了“烟花粉黛的大师”,不赞成他改写公案戏,苦口婆心规劝他不要重蹈监察御史白栋等人的覆辙。D.田汉笔下的关汉卿倾尽才力和心血创作杂剧,带有维护正义、崇尚自由、敢作敢为的精神气质,闪烁着燕赵慷慨悲歌精神的光华。解析 C.“苦口婆心规劝”错误,叶和甫不是苦口婆心规劝,而是别有用心,也并没有把关汉卿看成“烟花粉黛”的大师,他虚伪、趋炎附势,是混在当时杂剧界的败类、反动统治者的帮凶。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节选的第五幕中有关汉卿与杨显之的关于文学创作的论争,有关汉卿与叶和甫的矛盾冲突等。B.田汉在此幕中善于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剧作在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上有独到之处。C.第五幕通过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来塑造关汉卿等人物形象,“确定地”“反感”“愈发不快”等都属于神态描写。D.“我觉得那都是些甘草、薄荷,只管管伤风、咳嗽”这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用“甘草、薄荷”比喻那些情节较轻松愉快的作品。解析 B.“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错,主要手法是对比衬托,文章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8.关于《窦娥冤》中的两句唱词,关汉卿的文本为:“地啊,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啊,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杨显之建议他改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为什么非常赞成这种改动?(6分)
    解析 从语气上看,“你……难为地,我……哀告天”,关的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杨的“何为地”“枉做天”为质问语气,陈述语气不如质问语气强烈,杨显之改动后感情更强烈一些。从主题上看,关的唱词“地啊……天啊……负屈衔冤哀告天”是对天的哀告和祈求,而杨改动后,“地也,你……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则是对天的指责和否定,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从人物形象上看,杨的两句唱词写窦娥呼天抢地、指天骂地,既是对是非混淆、黑白不分的世道的愤怒控诉,更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更加高大。从句式上看,杨的两句唱词字数相同,“不分好歹”对“错勘贤愚”,“何为地”对“枉做天”,对仗工整,句式更整齐,较之原句音韵感更强,读来朗朗上口,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 ①关的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不如杨的质问语气强烈,杨显之改动后感情更强烈一些。②关的唱词是对天的哀告和祈求,而杨改动后则是对天的指责和否定,深化了作品的主题。③杨的两句唱词更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更加高大。④杨的两句唱词字数相同,对仗工整,句式更整齐,较之原句音韵感更强。
    9.现当代戏剧家田汉以生花之笔再现了十三世纪梨园领袖关汉卿的光辉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历史剧《关汉卿》是如何呈现和渲染历史的真实性的。(6分)
    解析 “蔡婆婆这人物,你是要当好人写呢,还是当坏人写呢”“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关汉卿:(低声)这是文丞相写的”,多次切入《窦娥冤》内容,引用其中的台词,融入文天祥写作《正气歌》诗等内容,以此突出历史真实。注意嵌合历史词、文言词,如“文丞相”“压卷之作”“欲”“嚓”等;表人名和官职的“萨千户” “忽辛大人” “阿合马” “宿卫秦长卿”等;有时也用带点行业色彩的词语,如“给她打一个新本子” “烟花粉黛的大师”等,渲染时代氛围。
    凸显时代背景,“阿合马大人是当今皇上最信任的财神爷,好比一块又大又硬的石头,其余的人全是些鸡蛋,没人敢说他半个坏字眼。你敢碰他?谁碰他谁倒霉”,反复强调“于今这世道,就是个高利贷的世道”“于今大元朝杀人必须要经过这些程序吗”“如今,这样的冤狱还在重复着哩”等等,让读者重视那充满苦难和黑暗的时代,增强历史的厚重感。文本紧扣人物身份、地位、遭遇、个性来刻画关汉卿、杨显之、叶和甫等人物形象,关汉卿的“我的戏,不管写什么,都只求代替受冤屈的百姓们一吐胸中的怨气” “我既然决定写,就对所写的负责任,生死祸福自己去当”,话语掷地有声,铁骨铮铮,人物形象真实、生动,立体感强。叶和甫的“人家把你看成了‘烟花粉黛的大师’。于今,你忽然改写公案戏,成功固然好,一旦不中,盛名岂不一落千丈?很是不值”“你不要重蹈他们覆辙啊”“你骂忽辛,会跟他老子不相干?弄不好连我们都”,突出他的虚伪、趋炎附势,凸显其杂剧界的败类、反动统治者的帮凶的嘴脸。
    答案 ①多次切入《窦娥冤》内容,引用其中的台词,融入文天祥写作《正气歌》诗等内容,以此突出历史真实。②注意嵌合历史词、文言词,如表人名和官职的“萨千户”“忽辛大人”“阿合马”“宿卫秦长卿”等,有时也用带点行业色彩的词语,如“给她打一个新本子”“烟花粉黛的大师”等,渲染时代氛围。③凸显时代背景,反复强调“于今这世道,就是个高利贷的世道”“于今大元朝杀人必须要经过这些程序吗”“如今,这样的冤狱还在重复着哩”等等,让读者重视那充满苦难和黑暗的时代,增强历史的厚重感。④文本紧扣人物身份、地位、遭遇、个性来刻画关汉卿、杨显之、叶和甫等人物形象,关汉卿的“我的戏,不管写什么,都只求代替受冤屈的百姓们一吐胸中的怨气”“我既然决定写,就对所写的负责任,生死祸福自己去当”,话语掷地有声,铁骨铮铮,人物形象真实、生动,立体感强。

    相关课件

    语文必修 下册第六单元14(促织 * 变形记(节选))14.2* 变形记(节选)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第六单元14(促织 * 变形记(节选))14.2* 变形记(节选)教学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何为“异化”,复述课文,文本鉴赏,文章主题,心理描写,艺术特色,问题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下册6* 哈姆莱特(节选)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6* 哈姆莱特(节选)教学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英国谚语,莎士比亚故乡,感知作者,年轻人你听我说,作品简介,优柔寡断,合作探究,阴险毒辣,克劳狄斯,波洛涅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二单元4 窦娥冤(节选)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二单元4 窦娥冤(节选)备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夯实,窦娥冤节选,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