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末复习单元测试A卷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末复习单元测试A卷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末复习单元测试A卷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末复习单元测试A卷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末复习单元测试A卷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末复习单元测试A卷,共11页。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末复习(A卷)一、单选题,共15题。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始生殖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C.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D.四分体只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答案】B【解答】A、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A正确;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C、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但是分裂两次,因此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C正确;D、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正确。2、如图为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该细胞的名称为(  ) A.初级精母细胞 B.精原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答案】C【解答】综合分析:该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而细胞质发生不均等分裂,是雌性动物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ABD错误,C正确。3、下列染色体行为中,减数分裂Ⅰ前期不会发生的是(  )A.形成四分体 B.同源染色体分离 C.同源染色体联会 D.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答案】B【解答】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A错误;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B正确;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D错误。4、与有丝分裂不同,减数分裂形成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会减少。已知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大熊猫的体细胞有42条染色体,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经过减数分裂后,玉米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C.一只雄性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的精子,染色体数目一般都是21条 D.一只雌性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卵细胞,其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答案】A【解答】A、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0条,由于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不是5对,A错误;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B正确;C、雄性大熊猫产生精子的过程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故一只雄性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的精子,染色体数目一般都是21条,C正确;D、雌性大熊猫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也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时,减数分裂Ⅰ前期发生联会现象,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因此经过减数分裂Ⅱ,一只雌性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卵细胞,其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D正确。5、以下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D.卵细胞【答案】A【解答】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A正确;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产生的卵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6、下列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A.③→⑥→④→①→②→⑤ B.⑥→③→②→④→①→⑤ C.③→⑥→②→④→①→⑤ D.③→⑥→④→②→①→⑤【答案】C【解答】综合分析:由减数分裂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和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由以上分析可知,减数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③一⑥一②一④一①一⑤。7、高等动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如图所示,图中①、②和③过程分别表示(  )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B.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 C.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D.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答案】C【解答】综合分析:①配子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②合子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生物体;③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故选C8、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后代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不包括(  )A.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 B.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到细胞两极 C.受精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具有随机性 D.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互换相应片段【答案】B【解答】A、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这是后代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之一,A正确;B、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到细胞两极,这不会导致后代具有多样性,B错误;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会导致后代具有多样性,C正确;D、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这是后代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之一,D正确。9、果蝇X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所在的位置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B. 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C. 截翅基因与短硬毛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 若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了互换,则某些等位基因可能会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答案】D【解答】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错误;B、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是非等位基因,B错误;C、截翅基因与硬短毛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若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了互换, 则某些等位基因可能会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例如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黄身基因与棒眼基因所在片段发生交叉互换, 则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黄身基因与棒眼基因可能会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D正确。10、如图为某遗传图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③过程表示减数分裂 B.图中②过程表示受精作用 C.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①、③过程 D.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②过程【答案】D【解答】解:A、图中①、③过程表示减数分裂,A正确;B、图中②过程表示受精作用,B正确;C、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即①、③过程,C正确;D、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②是受精作用,D错误。11、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的杂交实验,证明了萨顿的假说。如图为摩尔根果蝇眼色杂交图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联系 B.F2的红眼雌性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C.摩尔根的假说是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D.图中F2红眼果蝇中既有雌性又有雄性,可推断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D【解答】解:A、F2代中只有雄性出现白眼性状,说明白眼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联系,A正确;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F2中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B正确;C、根据子二代出现白眼全是雄性的现象,摩尔根提出假说: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C正确;D、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F2中红眼果蝇中也有雌有雄,根据F2红眼果蝇中既有雌性又有雄性,不可推断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错误。12、如图示某伴性遗传病系谱图。该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 B.该病由显性基因控制患病男性 C.Ⅱ﹣2不携带a基因 D.Ⅰ﹣2和Ⅲ﹣2基因型不同【答案】C【解答】A、该病为伴性遗传病,Ⅲ﹣2有病,而其父母无病,说明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所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该病由隐性基因控制患病男性,B错误;C、根据系谱图可知,Ⅱ﹣1为a基因的携带者,Ⅱ﹣2不携带a基因,C正确;D、Ⅰ﹣2和Ⅲ﹣2基因型均为XaY,D错误。13、有一对夫妇,女方的父亲患红绿色盲,本人患白化病;男方的母亲患白化病,本人正常,预计他们的子女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A.12 B.18 C.38 D.14【答案】B【解答】综合分析:一对夫妇,女方的父亲患色盲(相关基因用b表示),本人患白化病(相关基因用a表示),所以女方的基因型为aaXBXb;男方的母亲是白化病患者,本人正常,所以男方的基因型为AaXBY,他们的后代中患白化病aa的概率为12,患色盲XbY的概率为14,因此他们的子女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12×14=18。14、鸽子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腹部羽毛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将纯合白色雌鸽与纯合灰色雄鸽交配,F1中雌鸽均为灰色,雄鸽均为白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灰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 B.亲本基因型分别是ZaW、ZAZA C.基因A在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D.F1的雌雄个体交配,F2中灰色雌鸽所占的比例为14【答案】D【解答】A、根据分析可知,控制腹部羽毛颜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白色为显性性状,A错误;BC、雌性个体的W染色体来自母本,Z染色体来自父本。根据子代雌鸽均为灰色,说明灰色雄鸽只产生含有灰色基因的配子,子代中雄鸽均为白色,说明母本产生的含有白色基因的配子与父本产生的含有灰色基因的配子完成受精后,发育成的子代雄性表现为白色,即白色基因为显性基因,亲本的基因型为ZAW×ZaZa,BC错误;D、子一代的基因型为ZaW、ZAZa,F1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中灰色雌鸽(ZaW)所占的比例为12×12=14,D正确。15、在下列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黑色表示患者)只能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是(  )A. B. C. D.【答案】A【解答】解:A、亲本正常,女儿患病,该病只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符合题意;B、亲本正常,儿子患病,该病可为常染色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不符合题意;C、亲本患病,女儿正常,该病只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不符合题意;D、亲本患病,儿子正常,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或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不符合题意。二、填空题,共3题。1、下面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细胞分裂图像(只表示出部分染色体)与图解,其中字母表示时间点,AH段表示一个完整的减数分裂过程。 (1)图1所示的细胞变化发生在图2中的_____________(填字母)段。持续观察图1所示的细胞,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下一个时期。(2)图2中AC段表示_____________期,此时细胞内发生的活动主要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其中后者的发生与核糖体有直接关系。(3)图2中CD段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这种比例将持续到图中的_____________点才发生变化。(4)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时,减数分裂Ⅰ中期与减数分裂Ⅱ中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答案】(1) ①. FG ②. 不能 (2) ①. 减数分裂前的间 ②. DNA分子的复制 ③.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 ①. 2:1:2 ②. F (4)减数分裂Ⅰ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减数分裂Ⅱ中期,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处【解析】图1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着丝粒断裂,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图2为一个完整减数分裂过程,结合纵坐标含义分析,AC段是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细胞主要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D段代表减数分裂Ⅰ的全过程,DE段代表减数分裂Ⅱ的前期、中期,FH段代表减数分裂Ⅱ后期、末期。(1)图1细胞处于减数分裂减数分裂Ⅱ后期,结合分析内容,对应图2种FG段。观察减数分裂或者有丝分裂时,细胞经过解离等相关处理后就成了死细胞,不会进行连续的细胞分裂。(2)结合分析可知,图2中AC段是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细胞主要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与核糖体有直接的关系。(3)图2中CD段代表减数分裂Ⅰ的全过程,该时期每条染色体包含了2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这种包含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存在于减数分裂Ⅰ全过程,到了减数分裂Ⅱ后期由于着丝粒断裂而消失,即图2上的F点时刻。(4)减数分裂Ⅰ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减数分裂Ⅱ中期,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处。2、果蝇以发酵烂水果上的酵母为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温带地区。早在1908年由天才遗传学家摩尔根把它带上了遗传学研究的历史舞台,在此后约30年的时间中,果蝇成为经典遗传学的“主角”,在遗传学各个层次的研究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资料。请分析作答: (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和    。(2)如图表示    (填“雌”或“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其体细胞中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Ⅱ、Ⅲ、Ⅳ为    ,X、Y为    。(3)摩尔根偶然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他用这只白眼雄果蝇与多只红眼雌果蝇交配,获得F1,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F2。①F1全为红眼,F2中雌果蝇全为    ,雄果蝇既有    ,又有    ,且F2中红眼果蝇数量约占    ,说明性状表现与    有关。②上述果蝇眼色中,   是显性性状,受    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遗传    (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答案】(1)相对性状多且明显 培养周期短(2)雄 4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3)①红眼 红眼 白眼 34 性别②红眼 一 符合【解答】1、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种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解答】解:(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果蝇具有相对性状多且明显、生活周期短、容易饲养、繁殖力强、染色体数目少而易于观察等。(2)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图中果蝇的性染色体为XY,为雄果蝇,该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三对为常染色体,即Ⅱ、Ⅲ、Ⅳ,X、Y为性染色体。(3)①摩尔根用这只白眼雄果蝇(XbY)与多只红眼雌果蝇(XBXB)交配,获得的F1全为红眼(XBXb),因此红眼是显性性状,白眼是隐性性状。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中有红眼:白眼=1:1,F2中红眼果蝇数量约占34,判断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②红眼是显性性状,白眼是隐性性状,在F2中红眼果蝇占34,白眼果蝇占14,即红眼:白眼=3:1,符合分离定律的性状分离比,因此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