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摸底考试生物试题第1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摸底考试生物试题第2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摸底考试生物试题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未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香蕉可作为人们运动时的补给品,所含以下成分中,不能被吸收利用的是( )
    A.纤维素B.钾离子C.葡萄糖D.水
    二、未知
    2.人体细胞溶酶体内较高的H+浓度(pH为5.0左右)保证了溶酶体的正常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多种蛋白质
    B.溶酶体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后活性均不变
    C.细胞不能利用溶酶体分解后产生的物质
    D.溶酶体内pH的维持需要膜蛋白的协助
    3.研究人员为探究适宜温度下CO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将四组等量菠菜叶圆片排气后,分别置于盛有等体积不同浓度NaHCO3溶液的烧杯中,给予适宜光照,记录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长,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本实验中,温度、NaHCO3浓度和光照都属于自变量
    B.四组实验中,0.5%NaHCO3溶液中叶圆片光合速率最高
    C.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长主要取决于叶圆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速率
    D.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各组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长均会缩短
    4.有研究表明、人体细胞中DNA发生损伤时,P53蛋白能细胞停止在细胞周期的间期并激活DNA的修复,修复后的细胞能够继续完成细胞周期的其余过程,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损伤修复后的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改变
    B.P53蛋白参与修复的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细胞周期变长
    C.若细胞内P53基因失活则会导致细胞癌变的风险提高
    D.组织内修复中的细胞增多,分裂期细胞所占的比例降低
    5.某种自花传粉植物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a控制花粉食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若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进行自交,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一代中、红花植株数目是白花植株的3倍
    B.子一代中,基因型aabb个体所占比例是1:16
    C.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目是不育雄配子数目的3倍
    D.亲本产生含B可育雄配子与含b可育雄配子数目相等
    6.孟德尔说:“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取决于所使用材料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性。”下列实验材料选择不适合的是( )
    A.用洋葱鳞片叶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
    B.用洋葱根尖分生区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C.用洋葱鳞片叶表皮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
    D.用洋葱鳞片叶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7.高血糖环境中,在DNA甲基转移酶催化下使视网膜细胞线粒体DNA碱基甲基化水平升高,引起视网膜细胞线粒体损伤和功能异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DNA甲基化水平升高,可以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
    B.高血糖环境中线粒体DNA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高血糖环境引起的甲基化改变患者线粒体DNA碱基序列
    D.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视网膜细胞线粒体DNA基甲基化水平升高
    8.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长江水域的江豚等濒危物种,我国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列措施与该计划的目标不符的是( )
    A.管控船舶进出禁渔区域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干扰
    B.对禁渔区域定期抽样调查以评估物种资源现状
    C.建立江豚的基因库可以保护江豚的遗传多样性
    D.大力引进外来物种增加长江水域的生物多样性
    9.某地区生活着一种丽鱼,该丽鱼种群包含两种牙齿类型的个体:一种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种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两种齿形的丽鱼均能稳定遗传并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丽鱼种群牙齿的齿形差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两者齿形上的差异有利于丽鱼对环境的适应
    C.丽鱼的性状分化可能与突变和基因重组有关
    D.不同齿形的丽鱼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
    三、单选题
    10.白细胞分化抗原(CD)是白细胞膜表面标志蛋白。 辅助性T细胞表面存在CD4(CD4+),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存在 CD8(CD8+)。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的是
    A.CD4+细胞参与体液免疫B.CD4+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C.CD8+细胞参与体液免疫D.CD8+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四、未知
    11.烟草打顶后侧芽会生长,需要抹芽(摘除侧芽)提高上部叶片质量,该措施费时费力。采取打顶后涂抹生长素的方法替代抹芽。科研人员探究打顶后涂抹生长素对烟草上部叶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打顶后涂抹生长素,其进入烟草后可向下运输
    B.打顶后抹芽不利于营养物质在上部叶片的积累
    C.打顶后涂抹生长素能建立顶端优势抑制侧芽萌发
    D.打顶后涂抹生长素能增强上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12.生境破碎指因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生物的生存环境被隔断成碎片。隔断后的碎片称为生境碎片。为研究生境破碎对濒危植物景东翅子树种群数量的影响,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类型生境碎片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景东翅子树种群数量
    B.生境碎片的面积大小会影响景东翅子树种群数量
    C.生境破碎利于景东翅子树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D.不同树龄植株的数量比例反映该种群的年龄组成
    13.青霉菌处在葡萄糖浓度不足的环境中时,会通过分泌青霉索杀死细菌,以保证自身生存所需的能量供应。关于青霉索的工业化生产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青霉素有杀菌作用发酵罐不需灭菌
    B.深层通气液体发酵技术可提高产量
    C.高产菌株扩大培养后接种到发酵罐中
    D.发酵液中的碳源不宜使用葡萄糖
    14.用2种不同的抗原分别制备单克隆抗体分子,在体外制备双特异性抗体,简称双抗(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双抗可同时与2种不同的抗原结合
    B.利用双抗可以将药物运送至靶细胞
    C.筛选双抗时需使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所使用的2种抗愿
    D.同时注射2种抗原可刺激B细胞分化为产双抗的浆细胞
    五、单选题
    15.OsGLO1、EcCAT、EcGCL和TSR四个基因分别编码四种不同的酶,研究人员将这些基因分别与叶绿体转运肽(引导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叶绿体)基因连接,构建多基因表达载体(载体中部分序列如图所示),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转化水稻,在水稻叶绿体内构建了一条新代谢途径,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四种酶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量
    B.四个基因转录时都以DNA的同一条单链为模板
    C.应选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筛选被农杆菌转化的水稻细胞
    D.四个基因都在水稻叶绿体内进行转录翻译
    六、未知
    16.磷虾是南大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科研人员对磷虾的生存策略以及与其他物种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1)磷虾主要分布在南大洋的大陆架附近,与其相关的食物网如图1所示,磷虾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栖息环境、食物、天敌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磷虾的 。磷虾与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为 。
    (2)磷虾的主要食物是硅藻等绿色藻类,调查海面叶绿素浓度与磷虾相对数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结果显示 。
    能解释该调查结果的合理推测有 。
    A.随叶绿素含量增加磷虾的食物和天敌的数量均增加
    B.磷虾趋向于选择食物来源最少的区域作为栖息场所
    C.磷虾趋向于选择被捕风险较小的区域作为栖息场所
    (3)冬季硅藻等浮游生物大量减少,磷虾主要栖息在浮冰下并从浮冰底部获取冰藻作为食物来源;冬季海表温度上升导致浮冰减少,樽海鞘以浮游生物为食,且不依赖浮冰、易于在相对温暖的环境中生存,但樽海鞘为下一营养级提供的物质与能量显著低于磷虾。综上分析温室效应对冬季南大洋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17.高等动物免疫功能减退和个体衰老密切相关,科学家对此机制进行研究。
    (1)当组织细胞发生突变或受到损伤后可分泌信号实现自我标记,从而被免疫细胞识别并裂解,推测此为免疫系统完成免疫 和免疫 功能的机制之一。
    (2)研究人员提出假设:免疫系统的衰老可引发其他器官衰老,并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①在小鼠的 (填“造血干细胞”或“受精卵”)中敲除相关基因,构建免疫衰老模型鼠。
    ②比较幼年鼠和老年鼠不同器官内细胞衰老标志物p16的相对水平(如图1),发现幼年鼠 ,老年鼠 ,说明免疫器官的衰老先于非免疫器官的衰老。
    注:骨髓和脾脏为免疫器官,肝脏和肾脏为非免疫器官。
    ③为进一步验证上述假设,研究人员提取甲组、乙组和丙组小鼠的脾脏细胞并分别注射给丁组小鼠,并检测丁组小鼠非免疫器官的衰老水平,结果如图2所示,从而验证了实验假设。请结合以上信息,推测研究人员选取的小鼠组别(填写字母选项)。甲组: ;乙组:B;丙组: ;丁组: 。
    A.幼年野生鼠 B.老年野生鼠 C.幼年模型鼠
    18.西瓜叶色发生突变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现发现一株黄绿叶突变体西瓜苗,科研人员尝试对黄化基因进行定位并对其遗传机制进行研究。
    (1)用突变体植株连续自交,黄绿叶植株的后代均表现为绿:黄绿:黄化=1:2:1,绿叶植株自交后代均为绿叶,黄化植株幼苗期死亡。突变基因的遗传 (填“符合”或“不符合”)分离定律,野生型与黄绿叶植株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2)尝试对突变基因进行定位,经初步筛选得到多个候选基因。
    ①为了缩小目标范围,筛选符合如下标准的基因:在野生型中为纯合,在黄绿苗和黄化苗中分别为 、 。
    ②对筛选出的其中一个替换突变基因,根据野生型基因序列重新构建酶切位点。在黄绿植株连续自交的F2群体中进行酶切检测,电泳结果如图1所示,突变基因 (填“能”或“不能”)在对应的序列处被切割。
    请判断该基因是否为突变基因并说明依据 。
    (3)对该突变基因进行研究,发现其为镁合酶I亚基的编码基因,已知镁螯合酶I(由两个亚基组装而成)可将叶绿素前体物质由原卟啉X进一步转化为镁原卟啉IX。
    ①导致叶片黄化的可能原因有 。
    A.镁螯合酶I亚基编码基因发生突变
    B.抑制镁螯合酶Ⅰ两个亚基组装的基因发生突变
    C.镁螯合酶I亚基启动子的甲基化程度增加
    D.叶绿素前体物质原卟啉Ⅸ含量减少
    ②分析西瓜苗中相应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2、3,尝试将图3虚线框中内容补充完整 。
    19.学习下面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丙酮酸激酶调控拟南芥开花
    开花是植物繁殖的重要过程,植物必须准确地将内部信号和环境信号相结合,以启动开它过程。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等可通过影响表观遗传来调控植物开花的时间。尽管已知细胞的代谢状态可以影响染色质中组蛋白的修饰,但代谢酶是否直接参与该过程仍不太清楚。
    研究人员近来发现丙酮酸激酶(PK酶)在调节拟南芥开花中具有重要作用。葡萄糖是生物体重要的能量来源和信号分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郁机糖,通过细胞呼吸分解葡萄糖,PK酶是催化葡萄糖代谢的关键酶,也能够催化组蛋白磷酸化。抗原抗休杂交结果表明;PK酶在细胞中的定位依赖于葡萄糖,且受光诱导,如下图所示。
    注:Tubulin为微管蛋白,在各细胞中表达量高且稳定
    进一步发现,PK酶靶向FLC等基因部位的组蛋白磷酸化,提高转录水平。FLC是开花抑制因子,在PK基因缺失突变体中检测到FLC基因转录水平降低,且出现早花现象。SWC4蛋白是PK酶靶向作用的关键,二者在细胞核中相互作用,且SWC4蛋白直接结合到靶基因上,这对PK酶在靶基因上的占位是必需的。这一发现揭示代谢酶直接参与组蛋白修饰和植物发育的过程,丰富了表观遗传调控植物生命活动的内容。
    (1)拟南芥开花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 调节共同完成的。其中,基因表达调控包括碱基序列不改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 调控。
    (2)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构建了含PK基因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的拟南芥。GUS基因的表达产物可催化特定底物水解生成蓝色产物,便于检测。结果显示,在葡萄糖缺乏和补充的情况下,蓝色产物量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葡萄糖 PK基因转录。
    (3)由上文图可知,在葡萄糖充足或正常光照下,PK酶主要位于 ;在葡萄糖缺乏或避光时,PK酶主要位于 ,且在重新光照后恢复,表明葡萄糖影响了PK酶的定位。请就葡萄糖充足和正常光照、葡萄糖缺乏和避光两种情况下PK酶定位表现出的高度一致性提出合理的推测 。
    (4)科研人员获得拟南芥PK基因缺失突变体(pk)、SWC4基因敲低株(swc4)、及上述双处理植株(pkswc4),测定FLC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如下表,请根据原文将swc4结果补充完善(+数量越多,转录水平越高)。
    (5)“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描述了在栽有万棵杏树的江边园林,一夜春风催花开的景象。请从进化与适应角度阐述种群精准调控开花时间的意义 。
    20.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是一种侵袭性的血癌,研究人员对其癌变机制进行了研究。
    (1)研究人员选取小鼠的造血祖细胞进行癌变研究,造血祖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 形成,仍具有分裂特性。
    (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 ,引发个体的细胞数量稳态失衡。研究人员寻找到可诱发AML的癌基因AF9,构建了多四环素(Dx)诱导表达的AF9基因表达载体并导人小鼠基因组中,分离出造血祖细胞并定量(12000个细胞)移植到野生小鼠体内,比较小鼠存活率(如图1),结果显示 。
    (3)为确定癌基因AF9是否会诱导所有细胞癌变,研究人员将转基因成功(AF9基因均表达)的单个祖细胞分别置于微孔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追踪其分裂历程(操作流程如图2),发现第7天时不同微孔内的细胞密度有显著差异,可知细胞在培养期间的 不同。微孔A中的菌落形成界定为细胞癌变,可见癌基因的表达 。
    (4)为进一步探究细胞后续的癌变与细胞早期(24h内)分裂状态的关联,研究人员统计了单个细胞不同分裂次数(1-4次)的细胞占比,并追踪了每个细胞后期发生癌变的比例(如图3),由结果可知 ,进而明确了癌基因AF9更容易诱导分裂旺盛的细胞出现癌变。
    21.平滑肌细胞(SMC)是高等动物血管壁的重要组成,其功能障碍会导致主动脉瘤的发生。研究人员为开发特异性标记血管SMC的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
    (1)与肌肉收缩相关的M蛋白在SMC中含量较高,而在其他细胞中几乎不存在,根本原因是 。
    (2)为获得血管SMC被特异性标记的工具鼠用于研究,研究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如图1所示。
    ①利用PCR技术获得CE,为保证CE在SMC中特异性表达,需将CE插入小鼠M基因的 之后,获得小鼠A.
    ②构建含Stp和tdT的表达载体,导入 细胞,获得小鼠B.将A与B杂交,获得同时含有以上基因的CE杂合小鼠C(CE/+)。
    ③在外源药物T的诱导下,定位于细胞质中的雌激素受体进入细胞核,Cre重组酶能导致lxP位点间的序列丢失。用药物T饲喂小鼠C后,可观察到 。
    (3)为利用工具鼠研究血管SMC中S基因表达在主动脉瘤形成中的作用,在S基因两侧分别引入一个lxP位点,这样的S基因称为flx基因,获得flx杂合小鼠(flx/+)后,将其与C鼠作为亲本进行系列杂交(不考虑tdT的遗传情况),流程如图2所示。
    已知S基因和CE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从F1中筛选出双杂合子(flx/+;CE/+)与flx杂合小鼠(flx/+)进行回交,F2中flx纯合且CE阳性的小鼠(flx/flx;CE/+)所占比例为 ,经T诱导后,该小鼠 。从中筛选出能发出红色荧光的个体,观察血管SMC是否有改变。
    (4)为评估血管SMC标记是否具有组织特异性和药物T的外源诱导性,需要做的检测有 。
    生境碎片类型
    植株数(株)
    幼树
    小树
    成树
    合计
    5公顷碎片
    21
    9
    3
    33
    15公顷碎片
    57
    8
    17
    82
    连续森林
    39
    22
    26
    87

    野生型
    pk
    pkswc4
    swc4
    FLCmRNA相对水平
    +++
    +
    +

    相关试卷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上学期期末摸底考试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上学期期末摸底考试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共12页。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无答案),共9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