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年江苏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奴隶制王朝的更替与封建制的过渡课时练(二)

    2024-2025年江苏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奴隶制王朝的更替与封建制的过渡课时练(二)第1页
    2024-2025年江苏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奴隶制王朝的更替与封建制的过渡课时练(二)第2页
    2024-2025年江苏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奴隶制王朝的更替与封建制的过渡课时练(二)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年江苏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奴隶制王朝的更替与封建制的过渡课时练(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年江苏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奴隶制王朝的更替与封建制的过渡课时练(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公元前344年,秦国政府下令统一度量衡,并颁布了度量衡标准器(如图)。该文物可用于研究( )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文景之治D.孝文帝改革
    2.春秋时期,中原的“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长期交往,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这一变化促进了( )
    A.民族差异的消失B.农耕文明的收缩
    C.国家制度的确立D.华夏认同的形成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
    A.提出“仁”的学说B.提出“为政以德”
    C.创办私学,“有教无类”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4.中国传统古籍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下面典籍中的记载能反映出的共同智慧是( )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荀子》
    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礼记》
    外内均和,诸侯臣伏。国家安宁,不用兵革。
    —《管子》
    A.顺应自然B.勤劳节俭C.以和为贵D.重视孝道
    5.有学者认为,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状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该学者旨在强调百家争鸣( )
    A.学派众多B.思想活跃C.影响深远D.注重创新
    6.小王在复习某知识点时绘制了如图示意图,由此判断小王正在复习的是( )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7.《太史公自序》软“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授者不可胜数。”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诸侯国数目减少B.诸侯国之间互相残杀
    C.分封制逐步瓦解D.诸侯国弃医逃跑
    8.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
    B.磨制石器-打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
    C.青铜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铁制农具
    D.铁制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
    9.下列关于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未能强化国家机器B.后期的统治者统治残暴
    C.不注重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分封诸侯引起内乱
    10.下图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圈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诸侯争霸礼崩乐坏B.南北对峙政治分裂
    C.中华文化多元交融D.农耕文明世界领先
    11.“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财产并出租……”“它们”指( )
    A.磨制石器B.骨耜
    C.青铜器D.铁农具和牛耕
    12.班上有位同学喜欢上课说话,小明作为班长对此很苦恼。历史老师建议他思考问题时学学古人的智慧,对于该问题,假如他向孔子请教,孔子可能回答( )
    A.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
    B.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
    C.这是意识问题,要让同学自我觉悟
    D.这是认识问题,要树立兼爱尚贤意识
    13.如图所示古代水利工程建造所体现的“中国智慧”是( )
    A.因地制宜选址恰当B.控流发电造福千秋
    C.沟通水系防止水害D.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14.文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表中的文字有助于了解的历史时期是( )
    A.夏朝B.商周C.春秋D.战国
    15.史学上有“左图右史“之说,小明同学利用地图(如下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
    A.西周分封B.春秋五霸C.战国七雄D.秦灭六国
    二、材料分析题
    16.七年级某班学生分组开展了“探寻周代的发展变化”的实践活动,以下是部分小组的实践成果,现邀请你参与其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制度变革】
    (1)第一组同学利用示意图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西周时期的某项政治制度,请指出这一制度的名称,并分析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
    【经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迅速发展。在一些遗址中已有铁农具出土,如陕西雍城秦故都春秋中期贵族墓出土铁锌(铁铲),湖南长沙楚墓出土铁铲、铁口锄等。当时的史书《国语》还记载,孔子有弟子姓冉,名耕,字子牛;晋国有一大力士,名字叫牛子耕。以经济发展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各方面也处于急剧变化之中。
    (2)第二组同学搜集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思想繁荣】
    (3)第三小组的同学制作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部分思想家的展板。展板中的某位人物在时间对应上出现了错误,请你指出错误的人物,并按照展板格式为他们增补介绍一位思想家。
    (4)参观完他们的实践成果,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分析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之间的联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B
    16.【答案】(1) 制度名称:分封制;积极影响:扩大了统治范围,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稳定了周初政治形势,巩固了西周的政权等。
    (2)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或铁犁牛耕的出现
    (3) 错误的人物:老子。示例:姓名:庄子,学派:道家,思想主张:追求人的精神自由。
    (4) 联系: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甲骨文
    现代汉字




    (这一制度)在山东,河南等地大封诸侯,为当地带去了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强化了这些地区百姓和中原王朝的交流与认同,周边地区被迅速纳入中华文明。
    姓名:
    学派:
    思想主张:(写出任意一条即可)

    相关试卷

    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史记》记载,新独家原创《韩非子》中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2024)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同步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西周政治制度,三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