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 我们身边的植物-植物写生 人美版(北京)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8/16670257/0-17380175639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 我们身边的植物-植物写生 人美版(北京)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8/16670257/0-173801756395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美版(北京)】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
人美版(北京)(2024)四年级下册12. 我们身边的植物优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美版(北京)(2024)四年级下册12. 我们身边的植物优质教学设计,共4页。
1、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会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线条表现植物的特征及其前后关系。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学习用线条表现植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遮挡、疏密关系和不同姿态。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 纸 、笔
2、课前视频
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课前观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生:
师:是呀,植物的生长充满了奥秘,它点缀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外出游玩时,遇到美丽的植物,你们会用什么方式去记录它呢?
生:相机、手机、画笔……
师:摄影师以照相的形式来表现植物,诗人用诗词来表现植物,画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植物。
好,今天就让我们踏上用画笔记录学校植物的精彩旅程。——《植物写生》板书
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自然界各种各样的植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师总结:这些植物可以净化空气,还可以美化环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我们要关爱植物,保护植物。
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名字和作用呢?请学生介绍给大家。
(二)自然界中的植物千姿百态,每一种植物都有他们的特点,出示植物图片:
(1)独立思考:观察叶子的形态?
观察叶子的前面和后面?
观察叶子中间和四周?
(2)互学要求:交流分享、达成共识、整合汇总。
(3)展学要求:面向同学、自信大方、声音洪亮。
师总结:植物的叶子细长,弯曲,有高有低,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错落有致。
师:再观察植物的前面和后面,叶子有前有后,前面的遮挡了后面的,这样就穿插形成了一种遮挡关系,
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真强,再看植物中间的叶子比较密集,四周的叶子呈放射状相对稀疏,这样又形成了一种疏密关系。
出示植物作品……
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真强,一盆植物中每一片叶子呈现的姿态都不一样,观察分析植物的正面和侧面。
师总结:通过刚才自学和互学,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如何去观察植物的特点,无论哪一种植物虽然它们本身各有各的特点,但它们的叶子大都存在着穿插、前后遮挡、疏密等关系。
(三)教师师范
那么我们如何用手中的画笔以线条的形式把它展现给观众呢?介绍君子兰的寓意,坚强刚毅,威武不屈的高尚品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作画。
看完了老师的示范,你觉着老师是如何来表现植物的特点的?想要画好咱们眼前的这盆植物可不简单,首先得认真观察叶子的形态。
现在让我们再去看一看大师是如何表现的?出示大师作品。分析欣赏。
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同龄人的作品。分析欣赏。
看了这么多作品,我相信同学们肯定都想表现一下自己了,下面老师把舞台交给你们。先看一下老师的温馨提示,下面根据创作提示进行写生吧。
评价
(如:植物特点表现的生动、线条有疏密,遮挡。。。)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植物写生除了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还有中国画《梅兰竹菊》、油画《鸢尾花》、李成芝版画、、不管以什么绘画形式呈现,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让我们感受到了植物的美和植物给予我们美好的寓意。比如:(以学校兰文化为介子简单介绍兰花的寓意及文化内涵)
植物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绚丽的色彩,希望同学们在课下都能拿起手中的画笔把我们的生活描绘的更加丰富多彩。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美版(北京)四年级下册12. 我们身边的植物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美版(北京)四年级下册12. 我们身边的植物教案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背景,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北京)四年级下册12. 我们身边的植物教案,共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