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全册综合测试题
- 沪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3 试卷 0 次下载
- 沪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4 试卷 0 次下载
- 沪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6 试卷 0 次下载
- 沪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7 试卷 0 次下载
- 沪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8 试卷 0 次下载
沪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5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5,共14页。
沪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5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3分)下列选项中,能减弱通电螺线管磁性的措施是()A. 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B. 增加线圈的匝数C. 减小线圈的电流 D. 在线圈中插入铁芯2.(3分)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U形管液面高度变化是因为U形管中液体的温度发生了变化B. 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用来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的关系C. 图乙所示的装置可以用来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跟电阻大小的关系D. 通电后,乙图中A、B电阻产生的热量之比是4:13.(3分)如图所示电路,电压U恒定不变,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当开关S闭合时,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25W:开关S断开时,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1W,则此时定值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 )A. 4W B. 8W C. 9W D. 16W4.(3分)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当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1A~1.3A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3V,则该定值电阻R2所消耗功率的变化范围是( )A. 3W~3.9W B. 3W~5.07WC. 3.9W~10W D. 10W~16.9W5.(3分)如图,为探究能量转化,小明将小铁块绑在橡皮筋中部,并让橡皮筋穿入铁罐、两端分别固定在罐盖和罐底上.实验装置做好后让它从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发现橡皮筋被铁块卷紧了,接着铁罐居然能从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以下有关能量转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 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 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C. 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 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6.(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磁场是由无数条磁感线组成的B. 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从磁体N极出发,最后回到S极C. 将条形磁铁分成若干段,每段磁体均有N、S极D. 大头针被磁铁吸引的同时也被磁化成小磁体7.(3分)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不做功的物体没有能量B. 做功多的物体能量就多,做功少的物体能量就少C. 能够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但不一定就做功D. 能量多的物体所做的功一定就多8.(3分)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准确的是( )A.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利用天然气灶炒菜,是将天然气的内能转化为化学能C. 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时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9.(3分)刷卡机广泛应用于银行、超市等.如图所示的POS刷卡机读出信息的原理是:当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在刷卡机上刷过时,刷卡机的检测头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便可读出磁条上的信息.下列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刷卡机读取信息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 10.(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它违反能量守恒定律B. 我国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获得核能来发电的C. 密度、比热容、热值都是物质的一种特性D. 静止在坡底的巨石不会自发地滚向山顶,因为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11.(5分)如图所示的电能表,其示数为 ______kW⋅ℎ,为测量一只“220V 10W”的节能灯的额定功率,除需要该电能表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______。为此,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方案:将该灯接入220V的测量电路中,关闭其他用电器,测量出电能表显示消耗1kW⋅ℎ电能所用的时间,经过小组讨论发现上述方案不合理,原因是 ______。12.(2分)一只电灯标有“6V 3W”字样,当它正常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为____A.现提供电压为9V的电源,则应给该电灯串联一个阻值为____Ω的电阻,一起接在电源上,电灯才能正常发光.13.(3分)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____km/s,这是宇宙间物质运动的最快速度,这个速度有一个专用符号____,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它的波长就越____.14.(4分)电热水袋(俗称电暖宝)是冬季暖手、暖足的理想用品。 (1)电热水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流的______。电热水袋充水做加热物质,是利用了水的______大的特性。 (2)如图是某电热水袋的主要参数,若使电热水袋内水温升高30℃,则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电热水袋正常工作,不考虑其外壳吸收的热量及其他热量损失,电热水袋初温为20℃,通电8min后将处于______状态(填“通电加热”或“自动断电”)。[已知c水=4.2×103J(kg⋅℃)]15.(2分)电路的电阻丝阻值为100Ω,将其接入家庭电路中使用,1min产生____J的热量.如果电路的电阻丝断了,搭起来还可以继续使用,但与原来相比,其发热功率将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6.(10分)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电源电压为3V,所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字样。 (1)图甲是小华正准备接入最后一根导线(图中虚线所示)时的实验电路,请指出图中在器材操作上存在的两个不妥之处:______; ______。 (2)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3V,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______。 (3)在电路故障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达到额定电压时,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______A,由此,小华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______W。 (4)为了较准确地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对实验做怎样的改进?答:______。 (5)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 ______,再拆除导线,最后整理好实验器材。四 、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7.(10分)在图中标出A、B、C三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及磁感线的方向五 、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18.(10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R2=20Ω,滑动变阻器R0上标有“50Ω,0.5A”的字样,电流表A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V的量程为0−15V,当开关S打到1位置且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8V,当开关S打到2位置且滑片P在中点时,滑动变阻器R0的功率为P0=4w,求: (1)电源电压U (2)定值电阻R1的阻值; (3)当电路接通时,在确保电路元件安全的前提下,试讨论何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小,最小功率是多少;何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大,最大功率又是多少?19.(10分)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10s内通过R1产生的热量是60J;当开关S1、S2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2A.求:(1)R1的电阻;(2)当S1、S2闭合时,通过R2的电流;(3)当S1、S2闭合时,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20.(10分)在图中标出了通电线圈的N极,请在图中分别标出通电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和静止在通电线圈旁边的小磁针的N极.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 A、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只能改变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不能改变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故A不符合题意; B、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加线圈的匝数,螺线管的磁性增强,故B不符合题意; C、其它条件相同时,减小线圈的电流,螺线管的磁性减弱,故C符合题意; D、其它条件相同时,在线圈中插入铁芯,螺线管的磁性增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是否有铁芯插入;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有铁芯插入,螺线管的磁性越强。 理解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由哪些因素决定是解答该题的关键。2.【答案】D;【解析】解:A、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被容器中空气吸收,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因此会使U形管中液面出现高度差,并不是因为U形管中液体的温度发生了变化,故A错误; B、在甲装置中,左右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通过他们的电流与通电时间相同,而左右两容器中的电阻丝的阻值不同,因此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故B错误; C、在乙装置中,右侧容器中的电阻与容器外的电阻并联后再与左侧容器中的电阻串联,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左侧容器中电阻的电流大于通过右侧容器中电阻的电流,而两容器中的电阻丝的阻值和通电时间相同,因此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故C错误; D、乙装置中,B和C两电阻并联,再与A电阻串联,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IA=IB+IC,三个电阻的阻值相同,因此由欧姆定律可知,IB=IC=I, 则IA=2I,乙图中A、B电阻产生的热量之比为:QAQB=IA2RAtIB2RBt=(2I)2×5Ω×tI2×5Ω×t=41,故D正确。 故选:D。 (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气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2)若要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的关系,需要控制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而改变电阻的大小; (3)若要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流的关系,需要控制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而改变电流的大小; (4)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结合欧姆定律得出通过左右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之比,再利用Q=I2Rt得出乙图中A、B电阻产生的热量之比。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电流的关系”实验的理解以及焦耳定律公式的应用,注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运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3.【答案】A;【解析】解:当开关S闭合时,电路为灯泡的简单电路;当开关S断开时,小灯泡与电阻R串联; 设前后两次电路中的电流分别为I1、I2, 根据P=I2R可得,两种情况下灯泡L消耗的功率之比为:P1P2=I12RLI22RL=25W1W, 解得:I1I2=51, 电源电压不变,根据I=UR可知,电流与总电阻成反比,则:RLRL+R=I2I1=15, 解得:RLR=14; 开关S断开时,定值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 PR=I22R=I22⋅4RL=4P2=4×1W=4W。 故选:A。 (1)先根据公式P=I2R求出两种情况下电流之比,再由欧姆定律求出R与L的比值; (2)再根据公式P=I2R求得定值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明确电路的结构,灵活运用比例法求解。第2问也可以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再求功率。4.【答案】D;【解析】解: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当电路中的电流I1=1A时,电压表的示数U1=I1R2=1A×R2, 当电路中的电流I2=1.3A时,电压表的示数U2=I2R2=1.3A×R2, ∵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1A~1.3A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3V, ∴U2-U1=1.3A×R2-1A×R2=3V, 解得:R2=10Ω, 定值电阻R2所消耗的最小功率: P2min=I12R2=(1A)2×10Ω=10W, 定值电阻R2所消耗的最大功率: P2max=I22R2=(1.3A)2×10Ω=16.9W, ∴该定值电阻R2所消耗功率的变化范围是10W~16.9W. 故选D.5.【答案】D;【解析】解:铁罐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是从最高处滚下时,铁罐先由慢到快、后由快到慢滚到最低点,上一段滚动主要是重力势能减小,铁罐的动能和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增加;下一段滚动主要是重力势能和铁罐的动能减小,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增加;最终是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铁罐由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是从最低处滚下时,铁罐先由慢到快、后由快到慢滚到最高点,下一段向上滚动主要是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减小,铁罐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增加;上一段滚动主要是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和铁罐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故选D.6.【答案】A;【解析】解:A、磁场是磁体周围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但它是确实存在的;磁感线是我们为了形象的描述磁场,假想出来的物理模型,是不存在的,所以A是错误的; B、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是从N极发出,回到S极的,所以B是正确的; C、条形磁体分成若干段,每段磁体都有两个磁极:N极和S极,所以C是正确的; D、大头针在被磁体吸引的过程就是它被磁化的过程,所以D是正确的. 故选A.7.【答案】C;【解析】解:A、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不做功的物体不一定不具有能量,高山上的石头静止,不做功但具有重力势能,该选项说法错误; B、能够做功说明具有能量,具有的能量多不一定都做功,该选项说法错误; C、能够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但具有能量不一定做功,该选项说法正确; D、能量多的物体做功不一定多,有能量不一定用来做功,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8.【答案】C;【解析】解:A、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燃气膨胀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B、利用天然气灶炒菜,是将天然气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意; C、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与大气层发生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符合题意; D、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时,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不变,由于与空气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此机械能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C.9.【答案】C;【解析】解: A、如图反映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故A错误. B、如图电路中有电源,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B错误. C、如图电路中没有电源,当闭合开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选项,故C正确. D、如图电路中有电源,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D错误. 故选C.10.【答案】B;【解析】解: A、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机器在运转过程中总存在摩擦,机械能总有一定的损耗,所以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故A正确; B、核电站和原子弹都是利用裂变的链式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 C、热值、比热容、密度都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无关,故C正确; D、静止在坡底的巨石不会自发地滚向山顶,这是因为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故D正确; 故选:B。 (1)机器在运转过程中机械能总有一定的损耗,且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据此判断; (2)核电站和原子弹都是利用裂变的链式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原理制成的; (3)热值、比热容、密度都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无关; (4)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核能、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热值、比热容、密度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核能分为裂变和聚变两种,裂变分为两种:可控链式反应和不可控链式反应,前者主要应用在核反应堆中,后者应用在原子弹中;聚变主要应用在氢弹上。11.【答案】1285.6 秒表 所需时间太长;【解析】解:电能表示数的最后一位为小数点后第一位,单位为kW⋅ℎ,示数为1285.6kW⋅ℎ; 根据P=Wt可知,还需要测量时间,故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将该灯接入220V的测量电路中,关闭其他用电器, 测量出电能表显示消耗1kW⋅ℎ电能所用的时间t=WP=1kW.ℎ10×10−3W=100h,所需时间太长,故不合理。 故答案为:1285.6;秒表;所需时间太长。 电能表示数的最后一位为小数点后第一位,单位为kW⋅ℎ,据此读数; 根据P=Wt可知,还需要测量时间,据此得出还需要的测量工具; 根据P=Wt可得出消耗1kW⋅ℎ电能所用的时间,据此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电能表的读数和电功率的测量的有关知识,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12.【答案】0.5;6;【解析】解: ∵P=UI,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I===0.5A; 电阻两端电压为UR=U-U额=9V-6V=3V, 电阻阻值为R===6Ω. 故答案为:0.5;6.13.【答案】3×105;c;短;【解析】解:由课本基础知识可知,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3×105km/s.这个速度有一个专用符号c; 任何一种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则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所以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它的波长就越短.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故答案为:3×105;c;短.14.【答案】热效应; 比热容; 1.26×105; 自动断电;【解析】解:(1)电热器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热效应,故电热水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根据Q=cmΔt可知,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电热暖手宝里面用水作为放热物质。 (2)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Q吸=c水mΔt=4.2×103J(kg⋅℃)×1kg×30℃=1.26×105J; 通电8min时消耗的电能: W=Pt=450W×8×60s=2.16×105J; 由题意知,水吸收的热量Q吸=W=.26×105J, 由Q吸=cm(t−t0)可得,此时水的末温: t′=Q吸c水m+t0=2.16×105J4.2×103J(kg.℃)×1kg+20℃≈71.4℃, 由于水的温度升高到65℃时就自动断电,故暖手宝通电8min后将处于自动断开状态。 故答案为:(1)热效应;比热容;(2)1.26×105;自动断电。 (1)电热水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2)根据Q=cmΔt求出水需要吸收的热量;知道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W=Pt求出消耗的电能,结合题意可知水吸收的热量,然后根据Q吸=cm(t−t0)求出水升高的温度,与自动断开温度65℃比较即可判断。 本题为电热综合题,考查电流的效应、水的比热容最大的应用和吸热公式和电功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15.【答案】29040;变大;【解析】解:(1)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电热丝是纯电阻,1min产生的热量: Q=I2Rt=t=×60s=29040J; (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导体变短,电阻变小, 由P=I2R=可知,家庭电路两端电压220V不变,当电阻R变小时,电阻丝的发热功率将变大. 故答案为:29040;变大.16.【答案】开关没有断开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移到阻值最大处 灯泡断路 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0.3 0.75 应将电流表的量程改为0~0.6A 开关;【解析】解:(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大电阻处,由图甲所示,图中在器材操作上存在的两个不妥之处:①开关没有断开;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移到阻值最大处; (2)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说明电路是断路,电压表示数为3V,说明与电压表并联部分以外的电路是通路,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灯泡断路或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3)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由P=UI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UI=2.5V×0.3A=0.75W; (4)因需测量的灯泡电流不大于0.6A,为了较准确地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电流表的量程改为0~0.6A,多次测量灯泡额定电压下电流表示数,计算电功率; (5)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再拆除导线,最后整理好实验器材; 故答案为:(1)开关没有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移到阻值最大处;(2)灯泡断路;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3)0.3;0.75;(4)应将电流表的量程改为0~0.6A;(5)开关。 (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大电阻处; (2)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说明电路是断路,电压表示数为3V,说明与电压表并联部分以外的电路是通路,分析故障原因; (3)根据电流表的分度值读出电流表的示数,由P=UI计算功率; (4)因需测量的灯泡电流不大于0.6A,为了较准确地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将电流表改为小量程; (5)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再拆除导线,最后整理好实验器材。 本题是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考查了电路连接的注意事项,电路故障分析、电流表的读数方法和量程选择、电功率的计算。17.【答案】解: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据此在图中画出磁感线的方向;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再确定小磁针的N极,如图所示: ;【解析】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确定小磁针的N极。 该题考查了磁感线的方向的判断、磁极名称判断,利用好磁感线的方向和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是关键。18.【答案】解: (1)当开关S打到2位置及滑片的位置且滑片P在中点时,电路连接如图: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12R0=12×50Ω=25Ω, 因为P=I2R, 所以电路电流为I′=P′R'=4W25Ω=0.4A, 串联电路总电阻为R串=R2+R′=20Ω+25Ω=45Ω, 因为I=UR, 所以电源电压为U=I′R串=0.4A×45Ω=18V; (2)当开关S打到1位置且滑片P在A端时,电路连接如图: 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U0=U-U1=18V-8V=10V, 因为U1U2=R1R2, 所以8V10V=R150Ω, 解得R1=40Ω; (3)当开关S打到1位置且滑片P在A端时,电路总电阻最大,为R最大=R1+R0=40Ω+50Ω=90Ω, 此时的电路总功率最小,为P最小=U2R最大=(18V)290Ω=3.6W; 当电路电流达到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最大=0.5A时, 电路总功率最大,为P最大=UI最大=18V×0.5A=9W。 答: (1)电源电压为18V; (2)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40Ω; (3)电路的总功率最小是3.6W;最大功率是9W。;【解析】 当开关S打到1位置且滑片P在A端时,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压表测量R1两端电压; 当开关S打到2位置及滑片的位置且滑片P在中点时,定值电阻R2与滑动变阻器的一半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压表测量R2两端电压。 (1)根据开关S打到2位置及滑片的位置,可以得到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已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和电阻,可以得到电路电流;已知定值电阻R2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可以得到串联电路总电阻,最后得到电源电压; (2)已知电源电压和开关S打到1位置且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示数,可以得到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已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和阻值,根据串联电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得到R1的阻值; (3)由P=U2R可知,在电源电压一定时,总电阻最大时功率最小;总电阻最小时功率最大。结合电流表、电压表量程和滑动变阻器规格确定电路最小、最大功率。 此题是一道电学综合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有关公式,计算过程复杂,熟悉基本规律,认真仔细解答,才能得到正确结果。19.【答案】(1) 6欧 (2) 0.2A (3)7.2W;【解析】(1)由题知,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中只有电阻R1,所以R1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由可得:(2)当开关S1、S2闭合时,电阻R1、R2并联,电流表测并联电路的电流,通过电阻R1的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通过电阻R2的电流 (3)当S1、S2闭合时,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 20.【答案】解:螺线管右侧为N极,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电流由左侧流入; 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小磁针的右侧为N极; 故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已知螺线管的磁极,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电流方向;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的磁极.P额U额3W6VURI3V0.5AU2R(220V)2100ΩU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