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物质的分子构成同步练习(含答案)鲁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70478/0-173801900836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9.1物质的分子构成同步练习(含答案)鲁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70478/0-173801900840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9.1物质的分子构成同步练习(含答案)鲁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70478/0-173801900843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鲁科版五四制】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初中物理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九年级下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子构成精品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九年级下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子构成精品当堂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000W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110V
C.流经人体的安全电流不大于5AD.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1 μm
2.五月的大连,人们在槐树下闻到了槐花的香味儿.这个现象说明了
A.气体分子很小B.气体分子是运动的
C.气体分子的运动是有规则的D.气体分子之间有引力
3.通过30多年的观察与分析,1543年提出“日心说”的人是( ).
A.伽利略B.牛顿C.哥白尼D.亚里士多德
4.下列微粒中最小的是( )
A.原子B.夸克C.质子D.原子核
5.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小明把透镜胶带紧压在错字上面,揭起时就把表层的纸和错字一起粘了起来
B.考场中小明为了提神,涂了清凉油,许多考生都闻到了气味
C.当有人用修正液覆盖错字时,常能闻到刺鼻气味
D.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
6.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把PM2.5、NO2分子、电子、原子核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PM2.5→NO2分子→原子核一电子
B.NO2分子→PM2.5→原子核一电子
C.NO2分子→原子核→PM2.5一电子
D.NO2分子→原子核一电子→PM2.5
7.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空气流动形成风
B.打扫室内卫生时,可以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C.将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墨水在沿途拉成一长串墨迹
D.将几粒粗盐放入盛有水的杯子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
8.在下列科科学家中,在α粒子散射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是( )
A.阿伏加德罗B.卢瑟福C.汤姆孙D.道尔顿
二、多选题
9.所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知识和规律,都是经过众多科学家长期、艰苦地科学探究得来的,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发现的陈述,符合物理发展历史的是( )
A.物理学家托里拆利和他的同伴通过实验,第一次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
B.帕斯卡定律是许多液压系统和液压机工作的基础,例如液压千斤顶的原理
C.阿基米德通过多次实验证明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
D.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就是电子
10.不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与我们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银河系中有非常多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在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
B.在浩瀚星空中,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太阳系这个大家庭里唯一一颗很大很大的行星
C.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现代科技可以使人们观察到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
D.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均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
三、填空题
11.近年来,经常关注天气的同学应该对PM2.5不陌生。PM2.5是指直径≤2.5μm的颗粒物,该颗粒物不易沉降,且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PM2.5 分子(选填“是”或“不是”)。
12.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由质子和 组成。如图所示是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并提出的两种模型,其中 (选填“A”或“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3.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构成的。
1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 和核外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 电。
15.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第一个通过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 ;1911年,科学家 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6.宇宙是一个有 的天体结构系统,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说明宇宙在 。
四、作图题
17.如图所示是卢瑟福提出的类似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请在电子和质子后的 括号里用“+”或“-”标出其所带电的种类。
五、实验题
18.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这就是著名的布朗运动.
(1)布朗运动中花粉颗粒的运动是 运动.
A.分子 B.原子 C.物体
(2)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正如布朗运动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A.现象:压缩密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感觉越推越吃力;推测: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B.现象:磁铁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间有引力作用.
C.现象:等体积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推测:分子之间有空隙.
D.现象:将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墨水在沿途拉成一长串墨迹,等一会儿整杯水变黑了;推测: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3)小明将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发现花粉颗粒的运动加剧并上下翻滚,于是小明推理得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你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原因是 .
(4)①从微观上看,蒸发就是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带来的.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碰撞,在任何时刻总有一些分子具有比平均动能还大的动能.这些动能大的分子,如处于液面附近,其动能大于飞出时克服液体内分子间的 (选填“引力”或“斥力”)所需的功时,这些分子就能脱离液面而向外飞出,变成这种液体的气态形式,飞出去的分子在和其他分子碰撞后,有可能再回到液面上或进入液体内部.如果同时间内飞出的分子数多于飞回的分子数,液体就在蒸发.这就是蒸发现象.如果飞出去的分子数等于飞回来的分子数,则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②暴露在空气中的水蒸发越快,表明空气越 (选填“干燥”或“潮湿”).
③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推断,当蒸发已经达到动态平衡后,继续提高水温,那么水将 蒸发(选填“继续”或 “不再”),原因是 .
19.小马同学做气体扩散的实验.无色气体和红棕色气体装在两个相同的瓶子中,已知.
()实验装置应该按照 放置.依据是 .
()正确放置后,抽取玻璃片,静置一段时间,当看到 现象就说明发生了扩散.
六、综合题
20.“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2021年12月、2022年3月,王亚平等三位航天员进行了天空课堂授课,两次天空科普课别开生面又富有意义,与青少年学子共话“太空梦”,一起向未来。
(1)2021年12月天空课堂第一课中“水球光学实验”:如图甲所示,微重力下的水球中注入气泡之后呈现正、反两个像。外圈儿较大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该成像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相似;
(2)2022年3月天空课堂第二课中“太空冰雪实验”:如图乙所示,航天员们提前准备好了一个装有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的袋子,将溶液通过管子挤出,在空间站里形成液体球。接着用沾了结晶核的毛根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的液体球,液体球迅速变成“冰球”,用手摸上去,“冰球”竟然是热乎乎的。这是因为乙酸钠溶液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结晶颗粒时会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的缘故;
(3)液桥演示实验:如图丙所示,在两块透明液桥板表面分别挤上两颗水球,水球接触后合成一个,说明分子间存在 (选填“引力”或“斥力”);然后将两块液桥板分开,水将两块液桥板连在了一起,中间就像架起一座长约10cm的液桥。如果这个实验在地面上完成,因为受到重力的影响,液桥的长度会 (选填“变长”或“变短”)。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一般为1000W,故A符合题意;
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故B不符合题意;
C.流经人体的安全电流不大于10mA,故C不符合题意;
D.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10-10m,即10n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详解】由于人们在槐树下闻到了槐花的香味儿,说明槐花的香味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孔中,故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正确;虽然A、C、D也是分子动理论的正确内容,但这个现象并不说明分子很小,分子的运动无规则,分子间有引力,吸是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考点:分子动理论.
3.C
【详解】1543年提出“日心说”的人是哥白尼,选C
4.B
【详解】根据分子的结构可知,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因此,在原子、夸克、质子、原子核这几种微粒中,最小的是夸克,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详解】A.小明把透明胶带紧压在错字上面,揭起时就把表层的纸和错字一起粘了起来。不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A符合题意;
B.考场中小明为了提神,涂了清凉油,许多考生都闻到了气味,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B不符合题意;
C.当有人用修正液覆盖错字时,常能闻到刺鼻气味,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C不符合题意;
D.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A
【详解】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电子的空间尺度小于原子核的空间尺度;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的空间尺度大于分子。所以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为:PM2.5→NO2分子→原子核→电子,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D
【详解】ABC都属于宏观微粒的机械运动,将几粒粗盐放入盛有水的杯子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属于扩散现象,选D
8.B
【详解】
根据物理学史可知,原子的核式模型是由卢瑟福提出的,他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ABD
【详解】A.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一根玻璃管测出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通过计算得出大气压的数值为1.013×105Pa。故A符合题意;
B.帕斯卡定律: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液压系统和液压机的工作原理都是帕斯卡定律。故B符合题意;
C.阿基米德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浮力原理,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故C不符合题意;
D.电子是在1897年由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的,他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就是电子。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10.ACD
【详解】A.银河系中有非常多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在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故A正确;
B.在浩瀚星空中,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其中最大的行星是土星,故B错误;
C.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现代科技可以使人们观察到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故C正确;
D.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均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故D正确。
故选ACD。
11.不是
【详解】分子直径大约在10-8~10-9m左右,而PM2.5是指直径≤2.5μm的颗粒物,比分子直径大得多,是由无数的分子组成的,它不是分子。
12. 中子 B
【详解】[1][2]原子核由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他认为: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并且原子的质量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故最符合原子核式模型的是B图。
13.核外电子
【详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14. 原子核 电子 正
【详解】[1][2][3]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的质量很小,但带负电;原子核里质子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对外不显电性)。
15. 托里拆利 卢瑟福
【详解】[1]1643年,托里拆利利用玻璃管、水银首先测出了大气压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并由此计算出了大气压的具体数值。
[2]1911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 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
16. 层次 膨胀
【详解】[1]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2]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说明宇宙在膨胀。
17.
【详解】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中,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标注如下图
18. C CD 不可靠 原因是加热过程中主要是由于水的对流加快了花粉的运动 引力 干燥 继续 原因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从水面出来的水分子变多,多于回到水中的水分子
【详解】(1)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是物体在运动,因为分子太小,用肉眼根本无法看到;故选C;(2) A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不符合题意;B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是磁铁具有磁性的表现,不属于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不符合题意;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符合题意;D将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墨水会扩散,但不会拉成一串墨迹;推测: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3)小明将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发现花粉颗粒的运动加剧并上下翻滚,于是小明推理得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你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不可靠,原因是加热过程中主要是由于水的对流加快了花粉的运动.(4)主要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考虑.
19. 乙 中达到气体密度比中的气体密度大. 两个瓶子内的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
【详解】()应该按照乙图放置,中达到气体密度比中的气体密度大.否则会由于重力而混合.()正确放置后,抽取玻璃片,静置一段时间,当看到两个瓶子内的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说明发生了扩散.
点睛: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20. 实 幻灯机 凝固 放出 引力 变短
【详解】(1)[1][2]水球相当于凸透镜,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实像都是倒立的;生活中幻灯机与这一成像原理相同。
(2)[3][4]液体球迅速变成“冰球”,发生了凝固现象,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所以“冰球”摸起来热乎乎的。
(3)[5][6]在天宫课堂“液桥”实验中,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合成一个,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然后将两块透明板分开,中间形成一个长约10cm的液桥。如果这个实验在地面上完成,因为地球上的水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因受到了重力影响,液桥的长度会变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九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核能精品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第一节 能源精品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第一节 物质的分子构成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原子核由哪些粒子组成,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