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件(27页)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件(27页)第1页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件(27页)第2页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件(27页)第3页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件(27页)第4页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件(27页)第5页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件(27页)第6页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件(27页)第7页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件(27页)第8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空坐标,印欧人开始大规模迁徙,海上民族进行迁徙,马和马拉战车盛行,赫梯帝国建立,波斯人崛起,大月氏建立贵霜帝国,阿拉伯人建立帝国,课程标准,知识补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公元前2千纪 前17世纪 前1200年 前6世纪 前2世纪—2世纪 3-6世纪 8世纪中期
    亚欧游牧民族新一轮迁徙
    古代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冲突与交融
    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游牧世界:逐水草而居,定期迁徙,社会结构简单,长期狩猎,性格剽悍,机动性强。生产产品单一,需与农耕民族交往,换取生产生活资源。
    农耕世界:安土重迁,社会结构复杂,细密的社会分工,生产产品多样,可自给自足。
    一、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驯养马匹,制造了马拉战车
    材料1:由于动物必须追逐水草为生,因此以驯化动物来获取主要生活资料的民族就走上了一条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牧草的茂盛情况而迁徙不居的游牧生活道路。 印欧人没有掌握农业种植技术,食物匮乏且来源不固定,使得印欧人无法进行定居生活。所以游牧和迁徙是印欧人的显著特征。对马的驯化和利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其迁徙过程。 游牧民族骁勇强悍……长期的简朴生活使其顽固的保持着传统的氏族公社制度,迁徙不居的游牧习性则使得这些民族喜好马背上的营生(劫掠)而不耐耕作之苦。 ——赵林《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
    ①习性:游牧民族从事畜牧业,具有流动性
    ②根本:生产力低下,食物匮乏和来源不稳定,不能满足人口增长需要
    ③性格:骁勇强悍、不耐耕作之苦
    材料2:如果没有技术和运输上的保障,他们也是难以进行跨越高山大河的集体性迁徙的。在拥有了轮式车和马作为交通工具后,古印欧人大迁徙开始了。
    材料3:欧亚大陆边缘地区那些古老的文明中心对周围的游牧部落来说,有如一块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的磁铁:丰富的农作物、堆满谷物的仓粮、城市里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奢侈品。
    材料4:公元前2000年开始的地球小冰河期,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变得天寒地冻,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古印欧人,由于缺乏农业种植技术,无法获取足够的食物,为了生存,他们开始了漫长的大迁徙。
    ④技术:轮式车和马作为交通工具
    ⑤外部:相对发达的农耕文明具有吸引力
    (4)结果:形成多种新族群: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早期区域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凭借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或征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征服者融合。
    区域广泛。西起欧洲东到印度。
    持续时间长,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1)时间:(2)范围:(3)方式:
    约BC2000年欧洲北部日耳曼人
    约BC2000年西欧北部凯尔特人
    约BC2000年希腊人
    约BC3000年波斯人
    约BC1500年雅利安人
    (三)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①建立:②鼎盛:③衰落:
    公元前17世纪,入侵两河流域。
    公元前14世纪,与埃及争霸。
    公元前13世纪末,陷于内战
    ①赫梯人使用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②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铁技术的民族,传播了马车和铁器。
    对旧的文明造成冲击,推动了西亚与北非文明的交流融合。
    将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公元前4世纪晚期,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所灭
    公元前6世纪兴起,迅速征服了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希腊人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在哲学、科学、文学、建筑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就。
    公元前2000年左右,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成为古代希腊人。
    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
    ①公元前1500年左右进入南亚次大陆,带去马和铁。②公元前600年左右南亚地区形成一系列国家。
    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
    对周边尤其是东南亚产生重大影响。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印欧人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材料: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是印欧游牧民族的第一次大迁徙。这次大迁徙使得除中国以外的三大古文明受到了冲击并开始走向衰落,也使得古代文明之间进行了融合。爱奥尼亚人在公元前两千纪初南下到了希腊地区。公元前1650年前后,另一支印欧种人阿卡亚人也到达了希腊本土,并创造了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3世纪后期,多利亚人进入了希腊,希腊历史进入荷马时代。……这次全球大迁徙有三大成就:马拉车的推广、青铜工艺的推广、商路的扩大与延伸。 ——摘编自蓝琪《印欧种人的第一次迁徙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1)摧毁或破坏了旧文明。①摧毁了旧的古文明,一定程度上造成地区的动荡和文化的浩劫;(2)促进新文明的发展。②促进了先进技术的传播和商贸的扩大;③促进了文明的融合与新的区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④通过征服和融合,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形成了新的民族;
    (3)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影响了地区文化发展,推动了农耕文明向新地区开拓,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亚欧游牧民族迁徙的原因
    材料1:在公元前第二个千年中,无论是中东、印度还是遥远的中国,所有的古代文明纷纷崩溃。欧亚大陆边缘地区那些古老的文明中心对周围的游牧部落来说,有如一块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的磁铁:丰富的农作物、堆满谷物的仓粮、城市里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奢侈品。马的驯养和较迟出现的冶铁技术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发明,他们使游牧民获得新的能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2:据前苏联史学家古米廖夫考证,在公元据2世纪下半期到三世纪,大草原上发生了特大旱灾,这次大旱灾绵延了一个世纪,把旺盛的草原变成了沙漠。 ——吴兴勇《匈奴与世界民族大迁徙》
    1、农耕文明的动荡与衰落为游牧民族迁徙提供契机;2、驯马与冶铁技术的掌握提高了游牧民族的迁徙作战能力;3、匈奴人的西进推动其他民族迁徙;4、气候变迁,游牧民族需寻找更适宜的居住地。
    (二)亚欧游牧民族迁徙的概况
    1、公元前2-2世纪:匈奴扩张;大月氏建立贵霜帝国;日耳曼人南迁。2、公元3-6世纪:匈奴南迁;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3、公元7-8世纪:阿拉伯人扩张。
    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①五胡内迁:匈奴、羯内迁,转为定居在中原建立政权;鲜卑、氐、羌迁徙到中原,形成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
    ②北民南迁: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
    2、第二轮迁徙:公元3世纪—6世纪。
    日耳曼人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西罗马帝国。
    日耳曼人陆续建立的国家在自身历史发展和罗马因素的双重影响下,创造了西欧的封建社会。
    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
    建立起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三)亚欧游牧民族迁徙的影响
    西罗马帝国灭亡,一批日耳曼国家兴起。
    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帝国建立。
    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大量人口南迁。
    1、政治: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2、经济:各区域的文化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游牧文明转向农耕文明;3、文化:各民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推动本民族文化出现新的发展。
    材料:在冲击的过程中(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两者间的联系增强,彼此都从对方学到了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那些在冲击以后在农耕世界定居下来的游牧、半游牧民族,几乎都放弃了以游牧为主的经济,走上了农耕化道路。 西罗马内部新生的封建因素与日耳曼人社会中依然大量存留的氏族制因素,通过民族大迁徙这一时代契机,发生了直接的碰撞,彼此逐渐结合到一起,催生出西欧的封建制度。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生成的一个重要特点。
    拓展提升1:古代人类的迁徙,呈现出怎样的共性特征?
    (1)路线:(2)方式:(3)原因:(4)影响:
    每一次基本都是游牧民族对相对稳定的农耕区形成冲击;
    迁徙方式往往伴随着激烈的冲突和斗争;
    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主要动因;
    最终结果是农耕世界依靠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吸收和同化了入侵游牧和半游牧民族,扩大了农耕世界,削弱了游牧世界。
    拓展提升2: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是如何相互学习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埃及人从入侵者处学会使用马和战车,对外扩张; 五胡内迁和北民南迁推动了民族交融、江南开发; 五胡十六国在统治中学习中原制度,最终汉化; 日耳曼人入主西罗马帝国,接受基督教、学习罗马法······
    1、在公元前12世纪,雅利安人将吐火罗人赶到了天山以东直至黄土高原一带。在“戎狄”的压力下,周人被迫南下东迁。由于紧密接触“蛮族”的军事技术,同时也具有农耕文化的基础,周人得以比商人更迅速地、更彻底地完成了从步兵到车战的军事革命,并进入黄河中游灭掉了商朝,建立周朝。材料表明( )A.周人凭借先进的武器灭掉了商朝 B.印欧人的迁徙促进了欧亚大陆各区域文化的形成C.吐火罗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桥梁的作用D.印欧人的迁徙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间接影响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一等奖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东周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明中期和明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印欧人,乌拉尔山脉,高加索山,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战车文化,线形文字B,国家的产生,楔形文字,赫梯文字,文明联结的纽带和桥梁,亚洲36世纪,亚洲78世纪,欧洲36世纪,两河流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