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备考攻略】2024-2025学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精练专题11浮力
展开
这是一份【满分备考攻略】2024-2025学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精练专题11浮力,共20页。
一、浮力
1.下列物体中,不受浮力作用的是( )
A.在水中下沉的铁块B.在水中的桥墩
C.浮在水面上的轮船D.空中上升的气球
2.如图所示,将一铁块用弹簧测力计悬挂起来,并逐渐浸入水中。在铁块未浸没前,铁块所受的浮力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探究浮力产生原因时,选取模型进行推导浮力产生的原因时,从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不适合作为模型推导阿基米德原理(选填“a”“b”或“c”)。
4.如图所示,潜水艇正在从水下上浮,请画出潜水艇受力的示意图。
二、阿基米德原理
5.若给你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根细线和一实心金属块,不能得到的物理量是( )
A.金属块的质量B.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浮力
C.金属块的面积D.金属块的密度
6.学校科技创新活动中,小明展示了自己发明的作品“浮力秤”,该作品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浮力秤”总高为15cm,底面积为8×10-4m2,秤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的高度为5cm。该浮力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为(g取10N/kg,ρ水=1.0×103kg/m3)( )
A.0.4kgB.0.04kgC.0.8kgD.0.08kg
7.【科技主题】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辉煌成就。请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完成第下面小题。
(1)C919大飞机采用大量 小的铝锂合金材料来制造,以此减小飞机的质量;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是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 ;飞机起飞过程中,以驾驶飞机的飞行员为参照物,飞机是 的。
(2)福建舰满载时的排水量为8万吨,并且配备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电磁弹射与电磁拦阻装置。如图所示,当电磁弹射器内的弹射车内的导体通过强大的电流时通过 与福建舰上的工作人员进行信息传递;福建舰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 m3(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请写出一个与电磁弹射器的工作原理相同的设备: (合理即可)。
8.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离开水面一段距离。请画出绳子在这个过程中所受拉力随时间图像。
9.“手提电子秤”具有精确度高,携带方便等特点,小华用它做了如下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图A:石块挂在电子秤的挂钩下静止,电子秤的示数F1为3.00N;
图B:将石块浸没于水中静止(未触底),小李发现电子秤的示数在规律性地变化,一段时间过后才稳定下来,最终电子秤的示数F2为2.00N;
图C:小华想知道原因,便取出石块,擦净表面的水后,电子秤的示数F3为3.20N。
(1)石块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 N。
(2)石块的密度为 kgm3。
(3)小华添加一个小桶后,继续用该石块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他按照图D,E,F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若电子秤的示数 −F5=F6−F4,则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 的大小。实验E中,若石块未完全浸没在水中,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0.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由 A、C 图可知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是 N,由A、D、E 可知物体所受浮力与 有关。
(2)物体从C下降到D的过程中,它的底部所受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物体的密度是 kg/m3.
(3)小明利用浮力和杠杆的知识,发明了一个密度秤如图甲,轻质杠杆 AB 可绕 O 点转动,在 A、B两端分别挂有两个正方体C、D,已知C的重力为20N,OA=10cm,OB=8cm。此时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则正方体 D 的重力为 N.
(4)如图乙,接着将物体C浸没在水中(C 的边长为10cm),移动物体D到E点时杠杆恰好水平静止:那么OE的长度为 cm,则可以在E点标上水的密度ρ水(ρ水=1.0×103kg/m3)。
11.如图所示的热气球,其下方开口处燃烧液化气,随着热气球内部气体温度升高,热气球体积膨胀到一定程度,徐徐升空,则气球内的气体密度 ,气球所受浮力 (以上两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体积为600m3的热气球悬浮在空中,热气球及吊篮和乘客的总重是 N。(空气密度ρ空=1.3kg/m3,g=10N/kg)
1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准备了甲乙两个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正方体物块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并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B: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C: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D: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1)如图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饮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到越吃力。说明饮料罐受到 ,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猜想 (选填序号);
(2)分析比较实验①④⑤、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
(3)分析比较实验 ,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4)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得出的结论: ;
(5)若用刻度尺和弹性较好的橡皮筋替代弹簧测力计,能否完成本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
13.《天工开物》中记录了一种从低到高引水的农用机械“筒车”,如图甲所示,其设计的基本构造并不复杂,主要是由一个大型立轮传动链条、受水板、竹筒所组成,大轮的下部浸在水中,在水力的作用下,水面下的竹筒灌满后,匀速转到轮上方的一定位置时,便自动倒入水槽,水沿槽流到田里,如图乙所示。(ρ竹筒=0.8×103kg/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筒车”取水过程中,竹筒内水的动能 ,重力势能 。
(2)一个竹筒的质量为1kg,当其完全浸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大小为多少?
(3)有同学说竹筒在大轮最低处受到的浮力一定最大,你是否认可他的说法,你的理由是什么?
(4)筒车需要放置在水流较为湍急的地方便于获得水的推力,从而持续不断地旋转。若放置筒车处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水流速度变慢,筒车无法正常工作,怎样做可以实现筒车持续旋转,写出你的方案。
14.如图甲是中国海军十堰舰停泊在港湾时的情景,相关参数如下表;执行任务过程中,该舰以恒定最大推进功率航行;(g取10N/kg)求:
(1)十堰舰满载停泊在港湾时所受浮力大小;
(2)若十堰舰从静止出发,加速航行0.96km时达到最大航速,图乙是本次航行的v−t图像,求加速阶段的平均速度;
(3)十堰舰以最大航速水平匀速直线航行时,十堰舰所受阻力大小。
三、物体的沉浮
15. 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p甲>p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F甲
16.善于观察的小雨在洗枣时发现,将枣从一定高度投入水中,枣没入水中一定深度后又马上浮起,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枣能没入水中是因为惯性
B.枣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C.枣漂浮在水面上时浮力大于重力
D.枣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17.根据图中所示,回答问题:
将两支相同的密度计放入两种液体中(放入后两液体深度相同),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比较,pa pb(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18.如图所示,量筒里所装水的质量为 kg,若放入一小木块,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水的 比木块大.
19.一个体积为100cm3的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小球静止后排出水的质量为80g,此时小球所受浮力为 N:将小球取出,放入盛足够多的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的杯中,松手后,它将会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四、能力提升
20.如图所示,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ρ水=1.0×103kg/m3,现有质地均匀,不吸且不溶于水的a、b两实心柱体,质量之比为3∶1,体积之比为4∶1,将b置于a上面一起放入烧杯中,静止时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密度为0.75×103kg/m3
B.单独把a放入烧杯中,有四分之三的体积露出液面
C.单独把b放入烧杯中,有四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液面。
D.单独把a放入烧杯中时,其下表面液体压强与图中a的下表面液体压强之比为3∶4
21.小德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的操作如图所示。
(1)如图甲所示,小德把一个饮料罐慢慢按入水中,感觉用的力越来越大,由此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他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步骤,根据 两图可以验证该猜想是否正确;
(2)通过观察b、e两图,他得出了“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的结论,该结论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3)在实验中,观察到物体A浸没在盐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较小,则物体A 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较 (选填“大”或“小”);
(4)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物体A与盐水的密度之比为 ;(ρ水=1.0×103kg/m3)
(5)实验结束后,小德联想到压力和压强,b、d两图中物体A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1、p2,则p1 p2;由于物体A的浸入,c、e两图中烧杯对水平桌面增加的压力大小分别为F1、F2,则F1 F2。(均选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满分备考攻略】2024-2025学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精练专题22电和磁,共17页。
这是一份【满分备考攻略】2024-2025学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精练专题18电功率,共18页。
这是一份【满分备考攻略】2024-2025学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精练专题15电荷和电路,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