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为香薰石,也称纳米香石。是由具有纳米级多孔性结构的矿石染色制成,使用时在石子上滴上适量的香薰油,静置一会使精油渗透到石内。香薰石能够快速清除空气中的异味分子,同时营造出怡人且持久的香气氛围( )
A.人们通常以纳米为单位来量度分子大小,1μm=10nm
B.香薰石发出香味是由于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C.矿石能被染成各种颜色,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环境温度升高香薰石发出的香气浓度不变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证明分子间有空隙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斥力
C.打开香水瓶后,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证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D.煤堆在墙角的时间久了,墙内也变黑了,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下面的现象与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则轻小物体一定带负电
B.摩擦起电创造出了正、负电荷
C.电荷的移动便形成了电流
D.50cm3 的水 50cm3 和的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 100cm3 ,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4.湿润蓝色石蕊试纸遇到二氧化碳会变红.把分别装有高纯度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玻璃瓶瓶口相对,用玻璃板隔开,如图 所示(两种气体均无色透明,且瓶内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氢气密度).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B.抽去玻璃板之后,氢气也会进入下方的瓶子之中
C.抽去玻璃板,没有马上看到石蕊试纸变色,说明二氧化碳气体无法扩散到氢气中
D.出现石蕊试纸变红的现象,是由于分子间有斥力
5.下列实验中,能证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
A.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
B.密封注射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
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6.如下图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的气、液、固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甲是液态B.乙是气态C.丙是液态D.甲是固态
7.结合图片,对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实验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向上提拉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图乙:抽去玻璃隔板,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到空气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图丙: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些,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图丁:铅块与金块长时间紧压在一起,铅和金会相互渗透,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8.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一根铁丝很难被拉长——分子间存在引力
B.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隙
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9.近年来许多家庭使用电热液体蚊香,瓶中的碳纤维棒将瓶内的杀虫剂吸到棒的顶端,发热装置会使棒的上端温度达到50℃左右,从而提高驱蚊效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纤维棒里面有空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B.常温下,碳纤维里的杀虫剂分子不会运动
C.杀虫剂由液体变为气体,它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D.杀虫剂对整个房间都有驱蚊效果,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10. 对下面四幅图片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A集气瓶中应该装空气,这样做避免重力对实验造成影响
B.图2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图3中,将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面能够悬挂一个钩码,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图4中,在注射器里密封一些空气,用手可推动活塞压缩空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二、填空题
11.常见的物质由分子、 构成的。气体不能无限制地压缩,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 。烹饪肉片时,将肉片直接放入热锅里爆炒,在炒肉片的过程中,附近能闻到肉香,这是 现象。
12.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 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新冠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直径为1×10-6~5×10-6m,飞沫 分子,新冠病毒的传播 (后两空均选填“是”或“不是”)分子热运动。
13.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围绕原子核旋转的 构成的,原子核由带正电的 和不带电的 组成。
14.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将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
15.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图-1所示,用饭勺盛饭时,有一些饭粒粘在饭勺上,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 。如图-2所示,厨师通过闻味道的方式判断食材是否新鲜,这利用了分子不停地做 的运动。如图-3所示,往热锅里加入酱油,锅里的菜汤很快变黑: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选填“剧烈”或“缓慢”)。
图-1 图-2 图-3
16.茶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泡茶时能闻到浓浓茶香,这是 现象,温度越 ,茶香越浓.拿起杯盖,杯盖内表面会沾有很多小水珠,且小水珠不掉落,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选填“引力”或“斥力”).
17.凭肉眼人们无法看到组成物质的分子及物质微小的内部结构,对组成物质分子的认识是通过分子的宏观现象进行的。
(1)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注入水和酒精各一半,封闭管口反复反转玻璃管,观察发现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此现象表明 ;
(2)打开密封香水瓶盖,教室里到处都能闻到香气,此现象表明 ;
(3)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两铅块会粘在一起,此现象表明 ;
(4)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此事实表明 ;
(5)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发明出观察微观世界的工具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测量确定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 。
18.在“天宫课堂”中,王亚萍用水和两块塑料板搭建了一座液桥,这是利用了分子间有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
19.如图为某款儿童用的驱蚊手环,刚撕开包装袋会闻到驱蚊剂的味道,这是 现象;温度越高气味越明显,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
20.如下图所示,是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微观模型,其中丙图表示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液”或“气”)态;该物质从丙图状态变化到乙图状态时,体积变大,分子间的作用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人们借助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 。
21.如图为某款儿童用的驱蚊手环,刚撕开包装袋会闻到驱蚊剂的味道,这是 现象。温度越高气味越明显,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撕开包装袋,需要一定的力气这说明 。
22.固态、液态和气态是自然界中物质最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三种状态物质的分子结构排列模型。分子间引力最大的是 (选填“甲”、“乙”或“丙”)。如图所示,一个瓶中装有无色透明的空气,另一个瓶中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应选择 图(选填“丁”或“戊”)所示实验研究气体扩散现象,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该实验在 (选填“高温”或“低温”)环境中进行,看到气体混合更快。
三、实验探究题
23.实践小组在进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分别采用了如图所示三种不同的容器:一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下大上小的玻璃管、上大下小的玻璃管。在进行实验时,都应先注入一半体积的 ,然后将另外一种液体注满设备,最后用食指堵住容器口并上下颠倒几次,发现容器中的液面降低,这说明了 。此现象 (选填“能”“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4.分子动理论相关实验
如图所示,是我们在学习分子热运动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清水与硫酸铜溶液开始界面十分清晰,静置一段时间后, 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下表面接触水面,用弹簧测力计把玻璃片拉开,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 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挂一个钩码也没将它们拉开。
(1)图a和图 两个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图a实验过程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搅动量简里的液体;
(2)图b和图 两个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
(3)图d为尽快达到实验目的,可以用 水(选填“冷”或“热”)实验,原因是分子的热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
四、综合题
25.在学习了“分子动理论”后,小宇进行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宇在一个量筒中依次倒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和无色的水,放置30天后,液体变为均匀的淡蓝色,这是 现象,说明分子在 ;
(2)如图乙所示,这是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实验现象,说明了分子间存在 ;
(3)如图丙所示,小宇用弹簧测力计将玻璃板平放在水面上与水面刚好接触,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了。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这个原理可以用来解释固体很难被 (选填“拉伸”或“压缩”)。
26.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介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
(1)绿茶的制作中揉捻是塑造外形的重要工序。通过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这说明 ;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我们闻到茶香四溢,是因为 ;
(2)如图所示,使用紫砂壶倒茶时,请你猜想壶身和壶嘴处的液面是否相平,理由是 ;
(3)泡好的茶放一段时间后它的内能会 。
五、简答题
27.小红冲了一杯热咖啡,屋子里立刻充满了浓郁的香味。请你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这个现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原子;斥力;扩散
12.【答案】原子;不是;不是
13.【答案】电子;质子;中子
14.【答案】小于;间隙
15.【答案】引力;无规则;剧烈
16.【答案】扩散;高;引力
17.【答案】(1)分子间存在间隙
(2)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引力
(4)分子间存在斥力
(5)显微镜;10-10m
18.【答案】引力;剧烈
19.【答案】扩散;剧烈
20.【答案】液;变小;无规则运动
21.【答案】扩散;剧烈;分子间有引力
22.【答案】甲;戊;高温
23.【答案】水;分子间有间隙;不能
24.【答案】d;无规则运动;不需要;e;引力;热;温度
25.【答案】扩散;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间隙;引力;拉伸
26.【答案】(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液面没有处于静止状态,液面不相平
(3)减小
27.【答案】答: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所以热咖啡闻起来香味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精品课时训练,文件包含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31分子热运动原卷版docx、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31分子热运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