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年江苏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课时练(三十)

    2024-2025年江苏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课时练(三十)第1页
    2024-2025年江苏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课时练(三十)第2页
    2024-2025年江苏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课时练(三十)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年江苏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课时练(三十)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年江苏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课时练(三十),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B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开始出现 ②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③电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有学者认为,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着大国崛起,第一次是英国鹤立鸡群,第二次是美德法日英“群雄并立”,第三次是美苏两极争霸和美欧中日俄一超多强。由此可见,科技革命( )
    A.推动了技术的进步B.导致世界动荡不安
    C.决定国际格局演变D.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3.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制度广泛确立B.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C.自然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D.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4.生物个体都能够通过“趋利避害”式的有利选择,将适应环境的变异累积下来,从而保持遗传优势。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牛 顿B.爱迪生C.达尔文D.奥托
    5.如图表示的是美国、德国、中国制造业的变化趋势,美、德两国所占份额在1900年急速增长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B.对外进行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6.19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A.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B.科技成就同生产生活相结合
    C.科学发明改变了社会结构D.极大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7.如下图是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英美两国制造业产值在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中的占比趋势图。对图中甲、乙两线及导致甲、乙两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甲线是英国,甲线快速增长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B.乙线是英国,乙线超过甲线的原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C.甲线是美国,甲线快速增长的原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D.乙线是美国,乙线超过甲线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8.1884年法国化学家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出新的纺织生产领域,逐步满足人们对于服装面料的舒适、耐用等各种要求。这表明( )
    A.民众需求决定社会发展B.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C.科技进步丰富社会生活D.经济发展引发社会变革
    9.下图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德国国内各行业人口所占比例图(单位%)。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工业革命的开展B.阶级矛盾的缓和
    C.农业经济的落后D.统一大业的完成
    10.对如表所示列强实力变化原因分析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列强实力变化
    A.德国、美国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B.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
    C.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D.德国、美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11.1900年,世界所用染料的4/5是由德国制造的。1910年,德国拥有195家电气公司,资本总额达12 亿马克。1913年德国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5.7%,仅次于美国。1900—1913年,德国的医药、 照相器材、应用化学品也都驰名世界。由此可见,此时德国( )
    A.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B.环境污染严重和贫富分化加剧
    C.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D.军事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12.如图为“世界城市化水平”图,三条曲线代表的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全世界平均水平,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A是发达国家C.是发展中国家
    B.A是发展中国家, C.是发达国家
    C.C.B是发达国家,C.是发展中国家
    D.A是发达国家,B.是发展中国家
    13.恩格斯在谈到“人间喜剧”小说集时说:“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知识,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材料说明( )
    A.科学理论促进思想解放B.制度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C.文学作品反映时代特征D.杰出人物影响历史进程
    14.导致下图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统治的确立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内燃机的发明创造D.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
    15.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某课示意图,下列选项适合在处填写的是( )
    A.教育变革B.社会矛盾C.社会变化D.政治制度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如牛顿因为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17世纪的科学那样,达尔文因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而统治了19世纪的科学。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它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首先,启蒙运动的兴起就和它密切相关。受牛顿力学的启发,人们发现自然界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启蒙思想家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所进行的种种思考,在历史上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1) 材料一中“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和“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分别指什么?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牛顿学说的影响。
    (3) 结合材料,阐释“达尔文因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而统治了19世纪的科学”这一观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A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C
    16.【答案】(1)万有引力定律和进化论
    (2)牛顿力学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动摇了传统的宗教信仰,推动了唯物主义思潮 的传播,为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3)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 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项目
    美国
    法国
    德国
    英国
    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1
    2
    4
    3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相关试卷

    2024-2025年江苏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解放战争课时练(十四):

    这是一份2024-2025年江苏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解放战争课时练(十四),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年江苏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欧洲文明课时练(二十三):

    这是一份2024-2025年江苏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欧洲文明课时练(二十三),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年江苏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走向近代课时练(二十六):

    这是一份2024-2025年江苏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走向近代课时练(二十六),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