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2.如图所示是利用煤气灶给水壶里水加热的情景,下列有关这情景的观察和思考,正确的是( )
A.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煤气的燃烧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煤气燃烧越充分,它的热值越大
D.“壶中的水被烧热了”,其中的“热”是指热量
3.学校饭堂营养又美味的午餐都是由食堂厨师用心制作而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B.炒菜时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菜的内能的
C.热的饭菜从打饭窗口端到餐桌的过程,会不断向空气中释放热量,内能会增大
D.炒菜时加盐,菜很快“入味”,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如图所示,“打铁花”演出时,工匠师傅用木板将滚烫的铁水打向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水在空中飞舞的过程中内能增大
B.铁水向上飞起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C.铁在被加热熔化成铁水过程中温度不变
D.铁水凝固过程中所含热量不变
5.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所含的热量增加
B.60℃的热水所含的内能大于0℃的冰
C.水汽化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内能增大
D.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6.在学校开设的劳动课上,小慧跟着老师学做了一道蒜香鸡翅,关于这道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蒜香鸡翅的香味四溢是扩散现象,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温度越低,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C.鸡翅刚煮熟时的内能比生鸡翅时的内能小
D.将鸡翅煮熟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做功来改变鸡翅的内能
7.下列有关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B.内能与质量无关
C.物体内能越大,热量越多D.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可能不变
8.如图所示,一只锥形瓶中灌入氨气,另一只锥形瓶内壁贴一条浸过酚酞溶液的试纸。打开活塞,一会儿就可以看到试纸逐渐变红。这个现象主要表明 ( )
A.分子在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引力作用
C.试纸的温度高D.氨气的内能比酚酞试纸小
9.下列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煤炭的燃烧B.锯铁管时锯条发热
C.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D.放烟火时,礼花腾空而起
10.如图,为了探究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在瓶内装少量的水,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观察到瓶内有白雾,对这一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当瓶塞未跳起时,瓶内气体内能增大
B.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小
C.若瓶内先不装少量水,不断打气时瓶塞也会跳起,也能顺利的完成探究
D.这一过程先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后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C.在相同温度下,1千克的水比1千克的冰含有的热量多
D.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来说是等效的
12.下列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B.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内能大
C.热量总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D某物体内能增大,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13.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由乙状态到丙状态,内能会减小
B.甲图中分子间距离较大,该物质在这种状态下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C.乙图中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大
D.丙图中分子间距离很小,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14.下面的四个实例中,主要是利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锯木头锯条发热B.划火柴点火
C.烧水时水温升高D.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
1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有的优美词句还与物理知识有着联系,下列词句与对应的物理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清寒小雪前”,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沙暖睡鸳鸯”,同水相比,沙的比热容大一些
C.“春江水暖鸭先知”,“鸭先知”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D.“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二、填空题
16.从内能、热量和温度中选择一个恰当的物理量填在下边的空线上:
(1)热水放热的“热”是指 .
(2)热水太热的“热”是指 .
(3)摩擦生热的“热”是指 .
17.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与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质量相同的0℃的水内能 0℃的冰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
19.如图甲所示,游乐场过山车是比较惊险刺激的项目,小明游玩后对此项目比较感兴趣,准备对过山车到达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内侧的顶端而不会掉下来的情况进行研究。他从网上购买如图11乙所示的离心轨道。小明把钢球从斜轨较高的A处由静止释放,到达轨道最低点C处后,再沿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内侧经最高处D点,走完圆形轨道,再爬上斜轨到达E处停下。在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发现。
(1)从A处由静止释放钢球,到达轨道最低点C处,此过程中钢球的动能 。
(2)钢球在E处时机械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在C处时的机械能,钢球经过D点时轨道对钢球的支持力的方向是竖直 (选填“向上”或“向下”)。
(3)把钢球放在与D处等高点B处由静止释放,钢球 (选填“能”或“不能”)到达圆轨内侧最高点D处。
20. “辽宁舰”服役,圆了中国航母梦。如图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牵引索与蒸汽活塞连接的两个滑轮为 滑轮,气缸内蒸汽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 ,同时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
21.古人“钻木取火”,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内能。将一杯冷水倒掉一些,对比原来这杯冷水,杯中剩余冷水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2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他用打气筒向装有少量酒精的瓶内用力打气,瓶内气体的内能会 .当他继续向瓶中打气,瓶塞从瓶口处跳出的瞬间,小明观察到瓶内有白雾产生.白雾是由于瓶内的气体对外做功使其内能 ,温度降低发生液化形成的.(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3.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在物理学中,天气很热”的“热”是指 。“摩擦生热”的“热”是 。
24.改变物体的内能方式或 有 ,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变得烫手,是通过 改变物体的内能。
25.图甲中,抽去玻璃板后,两瓶气体混合,颜色变均匀,说明气体间发生了 现象;图乙中,试管中的水加热沸腾后,塞子被水蒸气推出,水蒸气的 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图丙中,两个压紧的铅块不会被重物拉开,说明固体分子间存在 .
26.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小明放学一进家门,看到妈妈在做饭,做饭主要是通过 方式改变食物的内能。
三、实验探究题
27.(1)如图甲所示,大口玻璃瓶内装有些水,水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子打气,当瓶塞跳起时,观察瓶内的变化.
甲 乙
①瓶塞被冲出后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瓶内空气的内能 (后一空选填“不变”“变小”或“变大”).
②通过这个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2)在学校的实验室中,小欣同学利用学校提供的器材做气体扩散的演示实验,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棕色),其中空气密度小于二氧化氨气体的密度,如图乙所示.
①为了增加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里装的气体应是 ;
②几分钟后,小欣将看到的现象是 ;
③此实验说明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C
16.【答案】(1)热量
(2)温度
(3)内能
17.【答案】势能;大于
18.【答案】动能;内能
19.【答案】(1)增大
(2)小于;向下
(3)不能
20.【答案】定;减小
21.【答案】做功;减小
22.【答案】增大;减小
23.【答案】温度;内能
24.【答案】做功;热传递;热传递
25.【答案】扩散;内;引力
26.【答案】引力;热传递
27.【答案】(1)冒出“白气”;变小;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减小
(2)二氧化氮;两个瓶都变成淡棕色;分子在不停在做无规则运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巩固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精练,文件包含132内能同步练习教师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讲与练人教版pdf、132内能同步练习学生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讲与练人教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