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72354/0-17382195519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72354/0-17382195520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72354/0-17382195520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在文段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1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教育ID号____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教育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7分)
班级筹备“有朋自远方来”专题学习汇报会,请你参与其中。
展板布置
1. 请根据展板中的两处拼音,用正楷字工整地书写词语。
2. 根据展板内容,将词语作为主题词依次填入横线处,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信任 ②同道 ③知音 ④恤亲
B. ①信任 ②知音 ③恤亲 ④同道
C. ①知音 ②信任 ③恤亲 ④同道
D. ①知音 ②恤亲 ③同道 ④信任
邀请函撰写
3. 检查上面邀请函中用词后发现,下列词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垂爱B. 荣幸C. 莅临D. 大驾
主持词朗诵
(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我们孤独时,朋友会热忱相伴,给予温暖关怀;当我们困惑时,朋友会耐心开导,帮助澄清思绪;当我们自满时,朋友会谆谆劝告,提醒戒骄戒躁。朋友,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历程,让我们的心灵有了着落。
4. 下列对主持词中加点字读音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热忱”中的“忱”读音为“chén”。
B. 因为“澄清”的意思是“弄清楚”,所以“澄”读音为“chéng”。
C. “谆谆”中的“谆”读音为“zhūn”。
D. 因为“着落”意思是“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所以“着”读音为“zhá”。
(二)
呵护友情需要互相尊重。①友情是需要用心去经营的,如同呵护一朵娇嫩的花。要尊重朋友的想法和选择,不要试图去强行改变对方。
呵护友情需要彼此信任。因为信任是友情的基石,一旦失去了信任,②那友情的大厦便会摇摇欲坠。
呵护友情更需要付诸行动。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③待朋友不能言行不一!
呵护友情还需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就像磁铁,可以吸引朋友靠近。只有对自身要求高,④磁性才能加强啊!
5. 为主持词中画线句提出朗读建议,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朗读第①句时可重读“用心”,以突出呵护友情需要认真的态度。
B. 朗读第②句“摇摇欲坠”时可节奏轻快,以突显友情非常脆弱。
C. 朗读第③句时可在“待朋友”后稍作停顿,强调话题,以引起注意。
D. 朗读第④句时用感叹的语气,以提醒交友要对自身提出更高要求。
发言稿撰写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反思交友是否做到诚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倡导以交友提升仁德;“君子相友,道德以成”,崇尚以交友成就道德。交友之道,贵于品德。以上这些出自儒家经典《________》中的语句,为我们揭示了交友的真谛。
交友之道,是发自肺腑的直言劝谏,而非随声附和;是目空一切的默默付出,而非斤斤计较;是患难时的同舟共济,而非漠不关心;是逐梦时的志同道合,而非见异思迁。
6. 在文段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7.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B. 以文会友C. 君子相友D. 交友的真谛
8. 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随声附和B. 目空一切C. 漠不关心D. 见异思迁
倡议书撰写
友情就像春日里的小雨,滋养我们的心田;友情就像夏日里的繁花,装点我们的生活;友情就像秋日里的硕果,充实我们的收获;______________。让我们敞开心扉拥抱友情,用行动书写美好的友情华章。
9. 在上面倡议书中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文意连贯,并与上文句式一致、修辞手法相同。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共5分)
10. 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4)请写出你积累的两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①_______,②__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二)(共6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①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②共剪西窗烛,却话③巴山夜雨时。
①[寄北]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②[何当]何时将要。③[却话]回头说,追述。
11. 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两首诗的前两句都在叙事中融入了景物描写,以突出诗人的情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一个“尽”字写花落,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友人被贬偏远之地的①______之情;《夜雨寄北》中,一个“②_______”字写夜雨,更加突出了诗人对自己归家“未有期”的凄凉无奈之感。
12. 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想象来寄托情意,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三)(共7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乙】
谢太傅盘桓①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②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③,便唱④使还。太傅神情方王⑤,吟啸不言。舟人以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⑦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⑧。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①[盘桓]逗留。此指隐居。②[孙兴公诸人]指孙绰、王羲之、许询等人。③[遽]惊慌。④[唱]高呼,高叫。⑤[王]同“旺”。旺盛。⑥[以]因为。⑦[承响]听到话语。⑧[朝野]朝廷与民间。指朝廷内外。
13. 梳理【甲】【乙】两文中的同义词,填入下表。
14. 根据后面的提示,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提示:(1)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世说新语·雅量》)
(2)目似瞑,意暇甚。(《狼》)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
(4)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往事依依》)
15. 根据【甲】【乙】两文,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两文中谢太傅的形象生动各异。【甲】文中谢太傅在寒雪日与子侄辈讲论文义,谈笑风生,表现出①____的风度;【乙】文中谢太傅面对急风猛浪,安抚众人,表现出“②____”的气度。(①用自己的话概括,②用原文作答)
三、名著阅读(5分)
16. 请从下面表格中选择一个阅读任务,结合《朝花夕拾》或《西游记》的内容,说说你是如何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完成这一任务的。(要求:明确所选任务和对应的阅读方法,说明借助阅读方法完成任务的过程,呈现出任务成果。120字左右)
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一)(共8分)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选自朱自清《春》)
【乙】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选自刘湛秋《雨的四季》)
【丙】
雨点像棉花般地软,像面粉般地细,下在你身上是绝不会觉得湿的,只微微地感觉到一点儿凉。树叶上,花草上,都聚成露珠般一滴滴地。风是静得几乎没有;“晴落”中每隔好久才有“滴!”的一声,很清脆地;野外的风景全被雨点遮得迷迷糊糊地,连天空也是一样;在这时候你才会相信“碧水春山野外昏”的诗句了。这时候,一切都静得像睡着了一般,静得像一幅图画。可是雨过后,大地上的一切都现出了新绿色,一切都饱含着蓬勃的生意。
(选自叶至善《喜雨》)
17. 上面三段文字对春雨的描绘各有侧重:春雨笼罩,让城乡①____;春雨洗淋,让世界改变姿容;春雨滋润,让雨后的大地②______。(每空限4字)
18. 结合上面三段文字,补全下表中的内容。
19. 在文段画线句中选择一句,从后面括号中给出的角度体会其遣词造句的妙处。
(1)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运用匀称整齐或错落有致的句子)
(2)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选择巧妙贴切、富有意蕴的词语)
(3)这时候,一切都静得像睡着了一般,静得像一幅图画。(运用修辞手法)
(二)(共12分)
阅读《美丽的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美丽的古文
①回想起来,那座校园像是一轴古老的画卷,徐徐展开,就能看见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阳光下翠绿的琉璃瓦,依着地势起伏跌宕的游廊,还是那个古色古香、静谧安详的书院。据说书院始建于明末清初,是校园里最古老的建筑,后来成了学校的资料室。
②开学第一天,全校大扫除,我们组打扫资料室。走进圆拱形的大门,立刻感觉到有一缕轻柔凉爽的风拂面而来,像是触到了爽滑的丝绸。里面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天井里铺着青石板,光亮而又潮湿,透着清凉幽古的气息。
③我走进去,看见四面的厢房都放满了书和杂志,一缕淡淡的纸墨的清香游弋在四周。书架前有一个人,正捧着一本书朗读,他读得很沉醉,他的声音低沉、从容,略带沙哑却又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他读的是一篇之乎者也的古文,头随着他读书的节奏微微晃动着。
④我的脚步声惊动了他,他停止了朗读,回过头来。我看到的是一个高高瘦瘦、戴一副老式的黑框眼镜、穿着一件灰色中山装的干净儒雅的老头儿,我有些不知所措地低下头——他那样的品貌,那样的朗读,再配上那样的环境,恍惚中觉得他像是旧时的私塾先生,而我则成了常常迟到、手心被打得红红的懵懂顽童。
⑤没想到第一堂语文课走进来的就是他,他是我们的新老师,姓祁。我觉得这个姓很好,给人一种历史悠久的感觉,和他很般配。
⑥他的语文课受到了一致好评。他学识渊博,又能深入浅出;严谨传统,又不失幽默风趣。他能用纯正的普通话声情并茂地朗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会在班里的元旦晚会上用地道的地方话唱“太阳出来么风光好”……
⑦可是怨恨他的同学却大有人在,想想他也是太过分了。别的班级的语文老师只要求学生按课本上的要求完成就行了,有的篇目根本就不用背,像《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么长的课文只要背其中的一个段落。可祁老师却要求我们所学的全部古文都要能背能默,错一个标点都过不了,弄得大家怨声载道,呜呼哀哉。
⑧全班好像只有我一个人被“折磨”而无怨无悔,我对古文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这份热情来自何处?好像是开学的第一天,祁老师在那个古老的书院不期而遇地为我上了一课。我说不好仅仅是几分钟的时间,为何会对我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我闭着眼睛背着“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的时候,就感觉到有一缕丝绸一般凉爽的风拂面而来,一幅“年代久远”的画面浮现在眼前,随即,隐隐传来一阵动人心魄的读书声。
⑨为什么要我们背那么多古文?我想也许仅仅是基于他对古文的钟爱。而依我的理解,这份钟爱与学识无关,与事业无关,甚至与兴趣无关,它是与生俱来的。在他的眼里,古文一定是美丽的。
⑩这天早读,终于轮到了我背诵。我来到讲台边,祁老师坐在那儿,他说开始吧,我就开始背诵:
⑪“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
⑫一开始我有点紧张,后来慢慢就放松了。我心无旁骛,眼光落在教室门口斜着的一道阳光上,越背越溜。渐渐地,我觉得我已经不是在靠记忆背诵,而是那些两千多年前的文字攥着我,风一样地往前跑,一直跑,跑到了黄沙漫漫的战国时期,看见战旗飘飘,人阵如鸦……
⑬“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
⑭终于背完了,我才发现,教室里很静。我刚开始背诵时,教室里像个大蜂箱,嗡嗡一片,大家都在各自背各自的,后来,不知什么时候都停了下来,听我背。现在背完了,我反倒不自在了,傻傻地站在讲台边,不记得要回到座位上去了。
⑮“好,非常好。”祁老师冲我点点头,我这才如梦初醒。
⑯我回到座位上,同桌倒傻了,呆呆地盯着我看,然后说了句几乎让我要晕过去的话:“你站在那里背书的样子好美哦!”
⑰第一次听见有人说我美。
⑱是的,美丽的古文也能让人美丽!
(取材于彭学军的同名文章)
20. 文章围绕“美丽的古文”讲述了一段“我”对古文认识不断加深的故事。开学第一天,祁老师在古色古香的书院中①______,让“我”感受到古文朗读动人心魄的美丽;后来,他要求同学们准确无误地背默所学的全部古文,让“我”认识到古文因美丽而让人钟爱;一天早读,“我”在讲台边酣畅淋漓地背诵古文,得到他和同学们的赞赏,让“我”体验到②__________。
21. 文章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对人物的描写十分精彩,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22. 结合全文内容,分别说说你对第⑱段中两个“美丽”的理解。
23. 文章第⑫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和下面链接文段都描述了读书的体验。二者的读书体验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选自于漪《往事依依》)
五、写作(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24. 发现一处景的美好,可以愉悦身心;发现一个人的用心,可以收获感动;发现一件事的意义,可以促进成长……
请以“这个发现,真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500—700之间,不出现学校的真实校名、师生姓名等。
25. 想象可以让我们在读书时身历其境,获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你也一定有过发挥想象身历书中情境的经历。
请以“身历书境”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500—700之间,不出现学校的真实校名、师生姓名等。
东城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初一语文
2025.1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教育ID号____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教育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7分)
【1~9题答案】
【答案】1. 徜徉 高洁 2. C 3. A 4. D 5. B
6. 论语 7. C 8. B
9. 示例:友情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我们的心房。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共5分)
【10题答案】
【答案】 ①. 山岛竦峙 ②. 风正一帆悬 ③. 非淡泊无以明志 ④. 示例:举头望明月 ⑤. 低头思故乡。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共6分)
【11~12题答案】
【答案】11. ①. 同情、牵挂、担忧 ②. 涨
1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后两句,诗人想象将自己的愁心寄托明月,伴随友人一直到夜郎西,借明月表达对友人被贬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以及对友人的牵挂与思念。
《夜雨寄北》后两句,诗人想象与妻子相聚西窗,共剪烛花,一起回忆巴山夜雨的情景,通过想象中的团聚之景,表达对妻子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来团聚的渴望。(分析合理即可)
(三)(共7分)
【13~15题答案】
【答案】13. ①骤 ②喧 ③未
14. 船夫因为谢太傅神情闲适愉悦,仍然向前行驶不停。
15. ①. 温和慈爱、善于教育晚辈 ②. (足以)镇安朝野
三、名著阅读(5分)
【16题答案】
【答案】示例一:我选择任务一,梳理孙悟空的成长历程。采用精读的方法,仔细阅读《西游记》中关于孙悟空的情节。从石猴出世,到学艺、大闹天宫,再到被压五行山下,最后跟随唐僧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我看到他从一个叛逆不羁的石猴成长为有担当、有慈悲心的斗战胜佛,明白了成长需要经历磨难和自我修行。
示例二:我选择任务二,简述“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运用略读的方法,快速浏览相关章节。白骨精三次变化人形迷惑唐僧,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并打死她,唐僧却误会孙悟空,将其赶走。这个故事让我认识到在面对复杂情况时,要有辨别善恶的能力,同时也看到了师徒之间的信任危机。
示例三:我选择任务三,鉴赏《朝花夕拾》中的对比手法。采用浏览的方法,找出运用对比的地方,如《无常》中无常的“正人君子”和“无常”形象的对比。通过对比,突出无常的善良、公正,讽刺了所谓“正人君子”的虚伪。这种手法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增强了文章的批判力量。
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一)(共8分)
【17~19题答案】
【答案】17. ①. 安静和平 ②. 饱含生意
18. (1)细密轻柔 (2)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3)柔软细腻、清凉宜人
19. (1)此句运用错落有致句子,描绘了不同场景下的人物,有在小路上、石桥边行走的人,有地里工作的农夫,使画面富有层次感,展现出春雨中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2)“闪出”一词用得巧妙贴切,生动地写出树叶在春天刚开始时那种若隐若现的黄青颜色,富有生机与变化,表现出春天的清新与灵动。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雨后安静的大地比作睡着的人和一幅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雨后大地的宁静与美丽,给人以直观的感受。
(二)(共12分)
【20~23题答案】
【答案】20. ①. 沉醉朗读古文 ②. 古文让人自信美丽(或“古文能让人展现出别样的美丽”)
21. 运用动作描写,“捧着”“朗读”“晃动”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祁老师朗读古文时的专注沉醉;运用神态描写,“沉醉”一词表现出祁老师沉浸在古文中的状态,突出了祁老师对古文的热爱以及古文朗读的魅力。
22. 第一个“美丽”指古文本身具有的魅力,如文字优美、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等;第二个“美丽”指背诵古文时所展现出的人的精神状态之美,如“我”在背古文时的专注、自信,以及因对古文的理解而散发出的独特气质,这种美是古文赋予人的。
23. 相似之处:都能通过阅读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本文中“我”背诵古文时仿佛置身于战国时期,看到战旗飘飘等景象;链接文段中作者读《水浒传》时把焦山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仿佛目睹书中官军逃窜的情景。这种身临其境之感都源于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丰富想象,使阅读更加生动有趣,留下深刻印象。
五、写作(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24题答案】
【答案】例文:
这个发现,真温暖
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些美好的事物,它们或许是风景,或许是情感,又或许是某个瞬间的感悟。而今天,我要讲述的这个发现,是关于温暖的故事。
那是一个初冬的傍晚,天色已经渐渐暗淡下来,街道两旁的树木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偶尔几片枯叶随风飘落,显得格外凄凉。我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因考试的失利而郁闷不已,脚步也显得格外沉重。
就在我埋头沉思的时候,一个细微的声音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老奶奶在街边卖烤红薯。她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透着一种和蔼与温暖。
“孩子,来个烤红薯吧,暖和暖和身子。”老奶奶笑眯眯地对我说。
我本想拒绝,但看着她那慈祥的笑容,再加上红薯诱人的香气,我还是忍不住买了一个。捧着热乎乎的烤红薯,我仿佛也感受到了那份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孩子,你看这红薯,虽然外表不起眼,但烤熟了却特别香甜。人生也是这样,遇到困难时候,别灰心,总会有转机的。”老奶奶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流进了我的心田。
我望着老奶奶,心中充满了感激。她不仅卖给了我一个烤红薯,更给了我一份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我尝了一口红薯,果然香甜可口,一股暖流从舌尖蔓延至全身,仿佛连日来的阴霾都被驱散了。
回家的路上,我不再感到孤单和沮丧。我开始思考老奶奶的话,觉得很有道理。生活中的困难就像那不起眼的红薯,只有经历过烤炙和时间的考验,才能展现出真正的价值和美好。
这个发现,真温暖。它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美好和温暖,它们或许就藏在我们身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感受。从那以后,我学会了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冬天都会过去,而春天总会到来。
【25题答案】
【答案】例文:
身历书境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轻轻翻开了一本封面泛黄、略带岁月痕迹的书——《小王子》。随着书页的翻动,我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缓缓步入了一个奇妙而绚烂的世界,开始了一场身历其境的冒险。
眼前,是一片无垠的撒哈拉沙漠,金色的沙丘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我成了那个偶遇小王子的飞行员,与他一同坐在那架老旧的飞机旁,聆听着他来自B-612号小行星的奇妙故事。小王子的声音清澈而温暖,如同沙漠中的一股清泉,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
我们一同游历了各个星球,遇见了形形色色的成年人:有权力欲望极强的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颓废贪杯的酒鬼、唯利是图的商人、冥顽不灵的掌灯人和脱离实际的地理学家。每一次遇见,都让我深刻反思,原来成人的世界竟如此复杂而荒诞,相比之下,小王子的纯真与善良显得尤为珍贵。
最令人难忘的,是与小王子一同探访的那朵独一无二的玫瑰。她骄傲而脆弱,用刺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却又渴望被理解和爱护。小王子对她的深情,让我懂得了爱与责任的真谛——爱不仅仅是欣赏对方的优点,更是包容对方的缺点,愿意为之付出一切。
当小王子决定离开地球,回到自己的星球去照顾那朵玫瑰时,我心中充满了不舍。但我也明白,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星空,那里藏着最珍贵的梦想与回忆。
随着故事的结束,我缓缓合上书本,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这次身历书境的旅程,不仅让我领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宇宙,更让我学会了珍惜身边的一切,懂得了爱与责任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前行,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寻找属于自己的星光。
cháng yáng gā jié
友情胜境 陶冶情操
伯牙与锺子期
①
管仲与鲍叔牙
②
刘禹锡与柳宗元
③
鲁迅与瞿秋白
④
伯牙琴声蕴含的高山流水之志,锺子期能心领神会。后锺子期早逝,伯牙悲痛万分,破琴绝弦。
鲍叔牙知道管仲曾多次被罢免官职,仍认为他有才干,力荐其为相。后管仲辅佐齐君成就霸业。
刘禹锡被贬偏远播州,柳宗元怜刘母年高而请奏自往。后柳宗元去世,刘禹锡抚养柳宗元之子长大成才。
鲁迅和瞿秋白是一对忘年交。他们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打开文化战线新局面,被称为“文坛双璧”。
邀请函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们怀着无比垂爱的心情,荣幸地邀请您参加我班举办的“有朋自远方来”专题学习汇报会。活动将于2024年10月14日下午第三节课在初一(1)班教室举行,欢迎您莅临指导。
期待您大驾光临!
初一(1)班全体同学
2024年10月10日
【甲】
①
曰
③
乙】
急
言、②
不
阅读任务
任务一:梳理作品中一个人物的成长历程
任务二:简述作品中的一个故事
任务三:鉴赏作品中的一个手法
阅读方法
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
略读:粗略地阅读,以粗知大意,观其大略
浏览:快速地扫视、有意地跳读,以抓住关键信息,求得更高的阅读效率
角度
例句
感受
视觉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形态①
嗅觉
②
气味清新香甜
触觉
雨点像棉花般地软,像面粉般地细,下在你身上是绝不会觉得湿的,只微微地感觉到一点儿凉。
触感③
听觉
“晴落”中每隔好久才有“滴!”的一声,很清脆地。
声音清脆悦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八句则用“小”反衬泰山的高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北京市2024-2025学年东城区九年级上册期末押题语文卷(含解析),共2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