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语文期末模拟卷(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72433/0-17382199487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语文期末模拟卷(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72433/0-1738219948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语文期末模拟卷(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72433/0-173821994884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语文期末模拟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语文期末模拟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名句名篇默写,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苏州乐园位于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东南侧,是以东方迪士尼为主题,西方游乐园的活泼、欢快、壮观和东方园林的安闲、宁静、自然为特点,融参与性、观赏性、(yú)_____乐性、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现代化主题乐园。苏州乐园旗下(hán)______盖森林世界、森林水世界、四季恒温水乐园、苏州乐园植物园四大主题景区及度假酒店、精品民宿、特色餐饮、主题演艺等多元综合业态,正致力于打造森林主题休闲娱乐目的地——苏州乐园森林度假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yú) 乐 ②(hán) 盖 ③民宿 ④恒温
(2)以下短语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东方园林
B.休闲娱乐
C.特色餐饮
D.东方迪士尼
二、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2.古诗文名句默写。
(1)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绝句》)
(3)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4)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
(6)谭嗣同的《潼关》中表现作者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句子是: , 。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
3.进入中学,学习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你一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吗?与人结为朋友,是需要真诚与爱心的。学校拟开展一次“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校学生会拟开展一次“有朋自远方来”演讲比赛,写了一份通知,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通知全体师生:
我校将于12月21日上午8点在报告厅举行《有朋自远方来》演讲比赛,请参赛选手、评委及相关工作人员提前到场。
2024年10月16日
校学生会
①通知的格式有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横线上
②通知中有一个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2)同学们制作了一份“中学生结交网友调查表”,具体情况如下:
中学生结交网友调查表
①请你概括表格所反映的情况。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上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4.下面是有关《朝花夕拾》的一篇帖子,请你仿照已有示例,围绕鲁迅先生对爱国之路的探索跟帖。
5.班级开展“经典名著中的人生智慧”读书分享活动,你所在的学习小组计划以“困境与突围”作为分享内容,请你协助组内成员梳理《西游记》中关于唐僧的某次困境与突围,并写出你从中得到的人生智慧。
困境:(1)
突围:(2)
人生智慧:(3)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①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②,两朝开济③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丙】
爱子弟者动曰:“幼小不宜劳力。”此谬极之论。从古名将相,未有以懦怯成功。筋骨柔脆,则百事不耐。闻之旗人教子,自幼即学习礼仪、骑射。由朝及暮,无片刻闲暇。家门之内,肃若朝纲。故能诸务娴熟通达④事理可副⑤国家任使。欲望子弟大成,当先令其习劳。
(节选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
【注释】①丞相祠堂:武侯祠,在今四川成都。②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③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④通达:明白。⑤副:符合,相称。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才须学也 (2)年与时驰
(3)幼小不宜劳力 (4)此谬极之论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故能诸务/娴熟通达事理可副国家/任使
B.故能诸务/娴熟通达事理/可副国家任使
C.故能诸务娴熟/通达事理/可副国家任使
D.故能诸务娴熟/通达事理可副国家/任使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欲望子弟大成,当先令其习劳。
9.同为写给子孙后辈的劝勉之文,【乙】【丙】两文分别强调了什么道理?
10.诸葛亮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智者的代表。结合【甲】诗和【乙】文说一说诸葛亮还具有哪些可贵品质。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1.“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2.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13.《济南的冬天》与《春》都是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比较分析两篇文章的语言特点有什么异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大的第一级阶梯
安宁
①高一时,舅舅费了很大努力,把我从一所普通中学转到重点高中。去时,正是课间,老师在混乱嘈杂中,简单地介绍了几句,让我坐到安排好的位置上。没有人因为我的到来停止歌唱和喧哗。
②我像一只小兽,落入陷阱,想脱身却遥遥无期。蓝就在这时回头将一块干净的抹布放在我的桌上,微笑道:“许久没有人坐了,都是灰尘,擦一擦吧。”我欣喜地抬头,看见笑容恬美的她,正歪头注视着我。
③第二天做早操的时候,我偷偷地将一块奶糖放到蓝的手中,蓝笑着剥开来,并随手将漂亮的糖纸丢在地上。我在蓝走远后,才弯腰将糖纸捡起来,细心地抚平,并放入口袋。
④蓝是个活泼外向的女孩,身边总有许多朋友,其中一些来自外班,甚至外校。她的朋友中,有不少男生,他们在一起,像快乐的青春组合,我这样素朴平淡的女孩,似乎永远无法介入。
⑤明明知道无法进入,但想要一份友情的欲望,强烈地推动着我。犹如一只想要靠近蓝天的蜗牛,一点点向耀眼明亮的蓝爬去。
⑥我将所有珍藏的宝贝送给蓝,邮票、书、信纸、发夹、丝线、纽扣。我成绩平平,长相不美,歌声也不悠扬,还笨嘴拙舌,与蓝在一起,会让她觉得索然无味。我什么都不能给蓝,除了那些不会说话且让蓝并不讨厌的宝贝。
⑦起初,蓝都会笑着接过,并说声“谢谢”,她总是随意地将它们放在桌面上,或者顺手夹入某本书里。甚至将一个可爱的泥人,压在一摞书下。她不知道那个泥人,是我生日时,爸爸从天津专程给我买来的。它在书桌上陪我度过许多个孤单的夜晚,它在我的手中半年了,依然鲜亮如初,衣服上每一个褶皱,都清晰可见。可是,我却在送给蓝之后的第二天,发现它已经脱落了一块颜色。我小心翼翼地提醒蓝,这个泥人是不经碰的。蓝恍然大悟,将倒下的泥人扶正了,又回头开玩笑道:“嘿,没关系,泥人没有心,不知道疼呢!”
⑧这个玩笑却让我感伤了许久,从不奢望可以像其他女孩一样,在蓝身边轻松地来去,我只期望用十分的努力,换来蓝至少一分的友情。蓝却像一片云朵被无形的风吹着,即使路过我身边,也不过是因为偶然。
⑨一个春天的午后,我将辛苦淘来的一个漂亮的笔筒送给蓝。蓝正与朋友说着话,看我递过来的笔筒,连“谢谢”都没有说,便高高举起来,朝她的朋友们喊:“谁下课后帮我去买巧克力,我便将这个笔筒送给谁!”几个女孩纷纷举起手,去抢那个笔筒。
⑩站在蓝的身后,突然间很难过,也不知哪来的勇气,我将笔筒一把夺了过来,转身离开前,我只说了一句话:“抱歉,蓝,这个笔筒,我不是送给你的!”
⑪我终于将这份幻想的友情很有自尊地收回,安放在心灵一角,再不肯给任何一个漠视它的人。
⑫许多年后,我在人生的旅途中,终于可以一个人走得从容、勇敢、无畏,且不再乞求他人的拯救与安慰,人生的种种际遇让我明白,我们需要友情,也需要自尊。
⑬这样的时刻,再想起蓝,已经原谅她了。她没有成为我的挚友,却为我铺垫下了长大的第一级阶梯。
14.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写①~④的空。
情节发展 初到教室 蓝递抹布 碰倒泥人 夺回笔筒
“我”的心情① ② ③ ④
15.你认为文中的蓝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16.阅读下面的句子,按括号里的要求答题。
(1)我像一只小兽,落入陷阱,想脱身却遥遥无期。(指出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2)我在蓝走远了,才弯腰将糖纸捡起来,细心地抚平,并放入口袋。(品味句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7.“长大的第一级阶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1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晚餐是家庭温暖而美好的聚会时刻,一粥一饭都凝聚着亲人的爱与奉献,家常滋味蕴含着人生百味,平凡之中深藏着动人的故事……
请围绕“我家的晚餐”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诗词除外,文体不限。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2)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参考答案
1.【答案】(1) 娱 涵 sù héng
(2)B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娱乐(yú lè):欢娱快乐;使快乐。
涵盖(hán gài ):包括;包容。
民宿(mín sù):依托民宅修建的小型旅馆。
恒温(héng wēn):在一定的环境下保持不变的温度。
(2)本题考查短语类型辨析。
A.为偏正短语;
B.为并列短语;
C.为偏正短语;
D.为偏正短语;
故选B。
2.【答案】 沉舟侧畔千帆过 吹面不寒杨柳风 非宁静无以致远 何当共剪西窗烛 便引诗情到碧霄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背诵。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畔、柳、致、霄。
3.【答案】(1) 将日期“2024年10月16日”和署名“校学生会”调换位置。 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2)①近一半中学生结交网友更看重对方的人品。
②示例一: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利。网上交友范围广,山南海北皆朋友,只要志趣相投,地域不是障碍。而且网上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像与身边的朋友交谈总有所顾忌,怕说错话。
示例二: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弊。网上的朋友互相之间不熟悉,难说真心话,而且网上所说的与现实生活总会有差距,如果把握不好还有可能上当受骗。
【详解】(1)(1)本题考查通知。通知的格式:①标题,第一行居中写“通知”或“关于××的通知”;②称呼,可写可不写。如果写,需换行顶格写明被通知方的名称,后用冒号;③正文,下一行空两格写,内容因通知类型而异。④落款,包含署名和日期。署名位于正文右下角,正文下一行右下方写发出通知的单位或组织;署名正下方写明日期。
本题通知的格式错误是日期和署名位置有误;修改建议:将日期和署名调换位置,即将日期“2024年10月16日”和署名“校学生会”调换位置。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演讲比赛主题“有朋自远方来”并非书名,应使用引号。
(2)①本题考查图表信息提炼概括。
从提供的“中学生结交网友调查表”可知,凭感觉交网友占比19%,看重才华占比17%,看重外貌占比19%,看重人品占比49%;据此可知,中学生结交网友的主流还是好的,近一半中学生结交网友更看重对方的人品。
②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与辨析。开放性试题,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交友目的、交友好处(弊端)等方面梳理出相关论据,以论证自己的观点即可。
示例一: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利。网上交友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年龄限制,可以广交四海和全世界的朋友。更容易让人敞开心扉、坦诚相待,更容易找到知心朋友。
示例二: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弊。在虚拟的世界里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只能听其言,不能观其行。而且网上所说的跟现实世界总会有所差距,如果把握不好,容易上当受骗。网络交友还可能会造成现实中人际交往障碍,如网络孤独症、人际信任危机等。
4.【答案】 示例一:藤野先生 因想要学医救国来到日本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知,却因“幻灯片事件”发现拯救国人的灵魂才是当务之急,于是决定弃医从文,离开仙台。从国内到国外再回到国内的经历正是他探索爱国之路的体现。 示例二:范爱农 通过描述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前不满社会黑暗从而追求革命,以及辛亥革命后备受迫害的遭遇,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引发国人思考。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名著内容。题目要求结合《朝花夕拾》中的具体篇目和情节探索鲁迅先生的爱国之路。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狗·猫·鼠》首先回击了“正人君子”利用作者“仇猫”而对作者进行的诬蔑,嘲讽他们散布的“流言”,揭露他们卑劣的手段,然后说明自己“仇猫”的近因(猫折磨弱者、天生媚态、到处嗥叫等),再以童年的追叙,交代了“仇猫”的原因(猫吃了自己的隐鼠和伤害了小兔子,隐鼠实际是被长妈妈踏死的)。文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通过记叙“我”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着重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刻画了一位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但善良朴实、关爱孩子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深深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二十四孝图〉》作者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从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以幽默的笔调揭露了愚昧、虚伪和残酷的封建孝道。表达了对那种不近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五猖会》“我”儿时要去看五猖会,想到难逢如此盛大的庙会,“我”笑着跳着,兴奋得不得了。正要出发时,父亲却命令“我”背书:“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一盆冷水把“我”的兴致全浇灭了。待“我”读熟,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对去“看会”已觉索然无味了。表现了家长与儿童在心灵上的隔膜,控诉和批判了封建家长和专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之所以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用阴间讽刺人间,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讽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分为两部分,记叙了作者由童年的玩乐到入学读书的成长过程。第一部分写在“我的乐园”——百草园中的游戏;第二部分记述在三味书屋中严格但不乏乐趣的读书生活。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间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含蓄又深刻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体现了作者保护孩子“乐学”天性的思想主张和应让儿童健康活泼成长的诉求。
《父亲的病》文章重点回忆少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父亲因得了水肿而求医,却被陈莲河等庸医耽误而去世,体现了庸医的无能,揭示了这些庸医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衍太太让“我”在父亲临终之际大声呼唤父亲,反而加重了父亲的痛苦。表达了“我”对父亲的不舍、愧疚,以及对封建孝道的不认同。
《琐记》记述鲁迅为了“寻别一类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先描写了衍太太帮小孩子隐瞒玩闹的事,又描写了衍太太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卖钱并散布流言,后描写了作者在南京“雷电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求学时,看到其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记述了作者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歌颂了“不满现状”的革命青年,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以及作者在日本先学医而后弃医从文的具体过程。文章突出表现了藤野先生严谨认真、正直热诚、不拘小节、没有民族偏见、平等待人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与深切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觉醒的知识分子范爱农倔强耿直、愤世嫉俗、有责任心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与悼念。
示例:《猫·狗·鼠》,把“鼠”比作处于社会底层、受压迫的人民群众,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与对暴虐者的憎恨,字里行间体现出鲁迅探求真理,探索爱国之路的强烈欲望。
5.【答案】 唐僧不识白骨精真面目,又听信猪八戒谗言,误会并赶走了悟空,之后被黄袍怪所抓,陷入困境。 猪八戒用激将法激怒悟空重出花果山去降妖,从而救出唐僧。 不要被事物的表面蒙蔽,要学会明辨真相;遇事多加思考,不要听信谗言。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与阅读感悟。 根据名著的内容,选取与唐僧的“困境与突围”专题有关的故事,总结分析故事中的人生智慧。
《西游记》中唐僧的经典情节主要有四圣试禅心、尸魔三戏唐三藏、鬼王夜谒唐三藏、计脱女儿国、玄英洞唐僧供状、唐长老不贪富贵等,可据此挖掘其某次困境与突围,并结合情节和其性格特点,思考从中得到的人生智慧。
示例:
困境:唐僧在取经路上被黄袍怪捉拿,困于洞中,身陷囹圄,生命岌岌可危。他孤身一人,面对妖怪的威胁和恐吓,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奈。
突围:孙悟空巧施计策,变化为百花公主,设计救出唐僧。唐僧在徒弟们的保护下,成功逃离险境,继续西行之路。
人生智慧:面对困境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善用智慧和策略。同时,也要相信团队的力量,与团队成员共同协作,才能成功突围。
【答案】6. 才干 疾行,指迅速逝去 适合 极其 7.C 8.(1)以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2)如果希望孩子能有大成就,应当先让他们学习劳动。 9.乙文强调了成才的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阐述了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道理。丙文强调劳动的重要性。 10.①重视德行;②教子有方;③忠心耿耿,知恩图报;④以天下为己任。
【分析】这篇阅读材料通过杜甫的《蜀相》和诸葛亮的《诫子书》,以及汪辉祖的《双节堂庸训》,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品德。《蜀相》诗歌通过缅怀诸葛亮,展现其忠诚和无私,而《诫子书》强调修身齐家、宁静致远,提倡在静心中修养德行和志向,这显示出诸葛亮的严谨与智慧。《双节堂庸训》则倡导从小养成刻苦耐劳的品质。整体体现出传统文化中对智慧、勤奋和品格的重视。
【详解】6.本题考查解释文言实词的能力。
(1)句意:才干来源于学习。才:才干。
(2)句意: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3)句意:小孩子不适合出力劳动。宜:适合。
(4)句意:这是极其错误的观点。极:极其。
7.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故能诸务娴熟通达事理可副国家任使”的意思是,所以他们能够熟悉各种事务,明白道理,能够担当得起国家交付的重任和使命。
“故能诸务娴熟”:这里的“故能”表示“因此能够”,“诸务娴熟”表示对各种事务都很熟悉、熟练。整个短语表达了因为某种原因,所以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事务的意思。断在这里是因为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义单元。
“通达事理”:这个短语表示对事物的道理、规律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它也是一个独立的意义单元,与前一个短语在语义上有所区分。
“可副国家任使”:这里的“可副”表示能够胜任,“国家任使”表示国家的任用和使命。整个短语表达了能够胜任国家赋予的使命和任务的意思。同样,它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义单元。
据此,可断句为:故能诸务娴熟/通达事理/可副国家任使。
故选C。
8.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重点词语:
(1)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修身:修养身心。养德:培养品德。
(2)欲:希望。当:应当。令:让,使。
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乙文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可知,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立志、学习、惜时,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大志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成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从丙文中“欲望子弟大成,当先令其习劳”可以看出,在教育孩子方面,作者强调劳动的重要性。
10.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结合“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知,甲诗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的功绩,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后四句写诸葛亮的为人,突出他的雄才大略(“天下计”)、忠心报国(“老臣心”),可概括为:忠心耿耿,知恩图报,以天下为己任。
结合“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可知,乙文中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由此可归纳出,诸葛亮重视德行,教子有方。
据此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甲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映照石阶,不过自为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亦不过空作好音。
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乙
品德高尚的人,依靠内心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来培养品德。不恬淡寡欲就无法使(自己的)志向明确,不清静寡欲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则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放纵懈怠就不能勉励心志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同时光飞快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像黄叶一样)枯老衰落,大多不接触世事,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困守在自己破败的房子里,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丙
溺爱孩子的人动不动就说:“小孩子不适合出力劳动。”这是极其错误的观点。自古以来有名的文武大臣,没有一个是依靠怯懦成就功勋的。人的筋骨柔软脆弱,那么各种事情都做不成。听说旗人教育小孩,从小就让他们学习礼仪、骑射。从早到晚,没有一会儿的休息时间。在家庭里面,严肃得就像在朝廷里一样。所以他们能够熟悉各种事务,明白道理,能够担当得起国家交付的重任和使命。如果希望孩子能有大成就,应当先让他们学习劳动。
【答案】11.通过写小山的秀气,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山的喜爱之情。 12.(1)“顶”字准确地表现了树尖儿上“一髻儿白花”的位置和形状,形象感、动态感强,表现了人们对于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2)“害了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斜射下,薄雪“微微露出点儿粉色”的情态美,富有情趣。 13.相同点:两篇文章的语言都清新自然,富有诗情画意。
不同点:《春》的语言多短句,口语化,富有童趣,较为活泼;《济南的冬天》语言较为朴实,富有韵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更为浓烈。
【分析】这段文字细腻地描绘了济南冬天小雪后的景象。作者通过富有创造力的比喻和拟人化手法,将矮松、山尖、山坡等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赋予自然景观以别样的生命力。用“白花”比拟雪覆盖的树尖,又将山的肌肤拟作羞涩的少女,增强了画面的诗意美感。虽然只是描写小雪,但其玲珑和柔美的景象突显出山的“秀气”。整体语言清新、优美,充满感情,仿佛带领读者亲临其境,体验济南冬天的独特魅力。
【详解】11.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
结合“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分析,作者认为济南的冬天适合下小雪,因为济南的山太秀气,承受不住大雪,这样的描写使得济南冬天的景物亲切、自然、可爱,表达了作者对于济南冬天的景物的爱怜之情,“受不住”“太秀气”,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山的喜爱之情。
12.本题考查赏析语句。
(1)结合“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分析,加点词“顶”是个动词,指用树尖儿用顶端支撑着落下的像“一髻儿白花”的雪,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树尖儿上的雪的位置和形状,极富动态美,表现了人们对于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结合“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分析,加点词“害了羞”是人的动作情态,句中用于形容那点儿薄雪,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落时分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微微露出点儿粉色”的柔美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济南的冬天》和《春》这两篇文章都是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二者在描写自然风光、表达作者情感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语言特点上也有一些异同。
相同点:结合《春》中“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济南的冬天》中“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可知,两篇文章都使用了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富有诗情画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自然景色之美;两篇文章都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景物具有人情味和生命力,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两篇文章在写景的同时,都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做到了情景交融,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喜悦和对自然的热爱;
不同点:结合《春》中“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可知,《春》的语言多短句,口语化,富有童趣,较为活泼;结合《济南的冬天》“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 这儿准保暖和。’”“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可知,《济南的冬天》语言较为朴实,富有韵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更为浓烈;在描写景物方面,《春》更注重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春天的美好;《济南的冬天》更侧重于通过描绘景物特征来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综上所述,《济南的冬天》和《春》在语言特点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不同的美。
【答案】14. 惶恐 欣喜 感伤 难过 15.(1)热情开朗,来到新班级只有她愿意和我说(2)活泼外向,有很多朋友(3)不重视友情,将朋友送的东西随意放置和送人 16.(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比作一只落入陷阱的小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初到班级时的孤独和无助(2)“捡起”“抚平”是对我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我”动作的小心翼翼,虽然对蓝的行为有所不满,但“我”希望能维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友谊。尊”的主题。 17.指我成长路上对友谊与做人的认识。”明白了一个人需要友情,也需要自尊;在人生的旅途中,要从容、勇敢、无畏地面对生活,不要乞求别人的安慰与拯救。作用: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吸引读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详解】14.本题考查人物心情梳理。
根据选文第②段“我像一只小兽,落入陷阱,想脱身却遥遥无期”可知,初到教室时“我”的心情为:惶恐;
根据第②段“蓝就在这时回头将一块干净的抹布放在我的桌上,微笑道:‘许久没有人坐了,都是灰尘,擦一擦吧。’我欣喜地抬头,看见笑容恬美的她,正歪头注视着我。”可知,当蓝递抹布给“我”时,“我”的心情为:欣喜;
根据第⑦段“她总是随意地将它们放在桌面上,或者顺手夹入某本书里。甚至将一个可爱的泥人,压在一摞书下”“我小心翼翼地提醒蓝,这个泥人是不经碰的”和第⑧段“这个玩笑却让我感伤了许久”等内容可知,当蓝碰倒泥人时,“我”的心情为:感伤;
根据第⑩段“站在蓝的身后,突然间很难过,也不知哪来的勇气,我将笔筒一把夺了过来”可知,夺回笔筒时,“我”心情为:难过。
15.本题考查人物性格概括。
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从文中第②段“蓝就在这时回头将一块干净的抹布放在我的桌上,微笑道:‘许久没有人坐了,都是灰尘,擦一擦吧’”可知,我初到班里没人理我,但蓝主动接近我,愿意和我说话,可以看出她是个热情开朗的人;
根据选文第⑨段“一个春天的午后,我将辛苦淘来的一个漂亮的笔筒送给蓝。蓝正与朋友说着话,看我递过来的笔筒,连‘谢谢’都没有说,便高高举起来,朝她的朋友们喊:‘谁下课后帮我去买巧克力,我便将这个笔筒送给谁!’几个女孩纷纷举起手,去抢那个笔筒”等内容可知,文中描述蓝的朋友很多,可见她的活泼外向,但她又是一个不珍视友情的人。
16.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①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我像一只小兽,落入陷阱,想脱身却遥遥无期”一句,将“我”比作一只落入陷阱的小兽,形象生动地写出我刚来新学校时内心的孤独无助的情形。
②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
“捡起”“抚平”是对我的动作描写,写出“我”捡起糖纸的动作,表现了“我”的小心翼翼,希望能得到一份来之不易的友谊,侧面表现出“我”对真挚友谊的珍视。
17.本题考查赏析题目的含义和作用。
需联系文本内容和主旨具体分析。联系文本内容可知,在与蓝的交往之中,“我”从一开始的自卑与祈求,变得自尊强大,蓝让“我”明白了我们不仅需要友谊,更需要自尊,没有自尊的友谊根本就不是友谊。在学校里是这样,在人生路途当中,同样如此,不能乞求他人的安慰与施舍,而应让自己变得从容强大。这是题目的含义。
从表现形式上来看,题目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我”内心的转变比作是成长路上的第一级阶梯,生动形象,并且设置了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阶梯”也暗示了“我”的成长与成熟,点明了文章主旨。
18.【答案】例文:
我家的晚餐时光
“当!当!当!”放学了,同学们火速的冲出校门,想快点逃离老师的魔掌,我也拖着悲伤的心情回家,心里百转千回的想着今天的语文的考试,自己真是不细心,考题明明很简单,却因自己的粗心大意而错了三题改错题和一题造句,我心里感到万分的气馁,连踏出的脚步都显得异常沉重。
但是越靠近家的方向,我的心情就会慢慢的平静下来,因为我远远的就可以看到家里那盏灯正柔柔的亮着,它是如此的温暖,我仿佛可以透过柔柔的灯光看到妈妈煮菜时的忙碌身影,也仿佛可以闻到香喷喷的饭菜香呢!母亲的关怀全溶在一盘盘的饭菜里,我的疲惫与我的压力也在那欢乐的晚餐时光中被释放了!
一回到家,书包一放、鞋子一脱,我马上跑进厨房,先闻闻那香气逼人的气味,啊!有浓浓的蛋香!真让人食指大动!我立即东看西瞧问妈妈今天要吃什么?原来今天吃蛋包饭、青花椰菜、香卤猪蹄膀和玉米汤。哇!今天都是我最爱吃的菜!我赶紧张罗好餐桌,将一盘盘的佳肴端上桌,我和妹妹早已相准了目标,虎视眈眈的等着开饭。
一声“开饭啦!”我和妹妹立刻拿起筷子准备展开一场“星际大战”,首先我展开快攻,先夹起一块蹄膀肉往我的嘴巴塞,妹妹也不甘示弱使出飞筷神功,夹了一朵花椰菜往口里送,我又趁她不备时,攻下一大片蛋包饭的幅员,我们就这样快乐的吃着、抢攻着,也伴着妈妈不断的提醒声:“别急!要细嚼慢咽才健康!”,不知不觉中每盘菜全都已盘底朝天了。
晚餐时刻,我们总会心灵不设防的轻松谈一些今天发生的点点滴滴。爸爸说:“今天部队里的小兵很不懂事,让我得多处理好多事情,所以回家的时间才会变得比较晚!”妈妈说:“现在的初中生都喜欢趁上课或放学后来卫生室,不知道要逃避什么?唉!”我说:“今天的语文考试很难,而且自己又粗心,所以错了三题。唉!为什么考试一年比一年还难呢!我得加紧努力啰!”妹妹说:“今天的生字我写得很丑,所以被老师骂了,下次我再也不敢啦!”。就在说说笑笑中我们度过了快乐的晚餐时刻。
晚餐过后,我们一家人一起动起来,整理餐桌、洗碗筷,妈妈总会趁这个机会鼓励我或引导我一番,让我重拾信心。晚餐时刻是我一天当中最期待的悠闲时光了,虽然妈妈煮的虽不是山珍海味,却是有着浓情蜜意的“满汉大餐”哪!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采用了“引导语+话题”的形式。
分析引导语:引导语点明了晚餐的内涵。晚餐里有亲人的爱与奉献,有人生百味,有动人的故事。意在引领学生回想生活,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闪光之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分析话题:话题为“我家的晚餐”,带有明显的叙事性。写作时,应围绕着这一话题来叙写事件,表达真情。
写作思路:可围绕着引导语来进行立意。“一粥一饭都凝聚着亲人的爱与奉献”,每次晚餐,都是奶奶做的,在爸爸妈妈下班前,自己放学到家前,她就已经做好了美味的饭菜了,吃完饭以后,又总是奶奶在厨房里忙。家人想要帮忙,让她休息。她总是说你们又是工作又是学习的,都累了,好好歇着吧。在每天的晚餐里,凝聚着奶奶对家人的爱和奉献。“家常滋味蕴含着人生百味”,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回家了。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席间,爸爸妈妈讲着在外地的见闻,从他们的言语里,你感受到父母打拼的不易,感受到他们为了家人的付出,心里既有父母回家的喜悦,又有对他们的疼惜。“平凡之中深藏着动人的故事”,在自己的记忆里,小时候的晚餐总是很简单,几乎没有什么油水。上了小学后,父母都在集体企业上班,家庭条件好,晚餐就渐淡变得丰盛起来。如今自己上了初中,父母也有了自己的事业,晚餐已经很少是大鱼大肉了,而是讲究营养搭配。自己家晚餐的变化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富裕。创作时,应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以抒情或议论表达自己从“晚餐”中生发的情感与获得的感悟。
选择的网友对象
凭感觉交网友
看重才华
看重外貌
看重人品
比例
19%
17%
19%
45%
2回复帖,共1页
《朝花夕拾》中哪些篇目、情节涉及鲁迅先生对爱国之路的探索?请你分享。
梦想起航
《琐记》中鲁迅无法在中西学堂学到西方先进的技术、文化和政治制度,于是离开绍兴来到南京,却依然没有找到通过实业救治中国的“药方”,于是决定去日本留学,继续寻求救国的道路。
属地 浙江 1楼 2024-09-23 09:25 回复
奔跑少年
《 》中鲁迅
属地 江苏 2楼 2024-09-23 09:30 回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语文期末模拟卷(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句名篇默写,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语文期末模拟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名句名篇默写,名著阅读,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语文期末模拟卷(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名句名篇默写,名著阅读,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