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2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民版必修2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 分)
1. 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人说:“ 我们西班牙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该“心病”的病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文艺复兴的兴起
C.新航路的开辟 D.罗马帝国的征服
2. “他们正在土地上插进一根大理石柱……柱身上……用葡文写着:1498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派王室侍臣发现(亚洲)这块土地,并竖立这个标志。”材料中的“侍臣”
A.到达非洲好望角 B.开辟了欧印航线
C.发现了美洲大陆 D.完成了环球航行
3.它在思想界的影响超越了其对商业和政治领域造成的震撼。它变革了中世纪的理论和思想的整个体系,让过去狭隘的地理观点靠边站,对地球面积和形状的争论就此永远终结。“它”代表的行动是
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达·伽马到达印度
C.哥伦布发现美洲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4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在1500年前后已经开通,这条航线是最佳航线。但16、17世纪,英国人和荷兰人却在继续探索经高纬度的北大西洋到达美洲、经寒冷的北冰洋到达亚洲的新航线。英国人、荷兰人继续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是
A.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B.为本国工业发展寻找原料
C.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威胁商路安全D.西班牙、葡萄牙对最佳航路的垄断
5.图示为近代三角贸易示意图,据此图可知三角贸易
A.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B.是工业革命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C.是欧洲资本输出的表现D.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6. 16世纪末,荷兰制图学在西班牙与葡萄牙的制图基础上快速发展。1600年莱顿大学设立地图制作学,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后,要求商人在航海中绘制日志,1634年布勒家族出版了收录160幅世界地图的地图集并使用多种欧洲语言进行出版。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地图产业发展利润高 B.海外扩张的现实需要
C.环球航行探险的需要 D.地理学在欧洲的盛行
7.新航路开辟后,仅1545-1560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约5500千克,白银约24600千克。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转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无可争辩的运输队,新崛起的荷兰、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转移的最终受益者。西、葡两国被喻为“运输队”是因为
A.西葡两国率先开辟新航路,垄断通往新大陆的航道
B.“海上马车夫”尚未崛起,西、葡两国运力大
C.财富流入英荷,为英、荷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D.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讨伐英国,遭到惨败
8.英国和荷兰商人组织了两个非常强大的股份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荷兰的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政府赋予公司买卖和建立商埠的权力,为了公司的利益,它们甚至有权发动战争。这表明当时的股份公司
A.由政府建立,进行垄断经营B.仍不具备资本主义性质
C.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D.是西欧殖民扩张的工具
9.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人直接导致西班牙
A.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10.从16世纪开始,种植园经济的发展改变了非洲、美洲、欧洲以及亚洲的面貌。它取代了古老的丝绸贸易.并将日渐具有活力的世界经济中心向西推进到大西洋沿岸。这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是
A.亚洲经济在这一时期陷入衰退
B.种植园经济模式推广至全球
C.丝绸贸易刺激了种植园经济发展
D.种植园经济推动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11.糖在中世纪英国属于奢侈品。17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糖消费量变动如下图所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A.贵族饮食文化发生变化B.工业革命引发原料需求上升
C.英国殖民霸权逐步确立D.世界性贸易引起的价格革命
12.有西方学者通过估算发现,在17世纪和18世纪,美洲生产的白银大约有70%输人欧洲,其中40%又通过贸易方式转运到中国。这表明当时
A.中国的商品质量上乘B.荷兰垄断了东西方海上贸易
C.中国是世界白银流动的主导者D.西欧丧失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13.西欧从15世纪中期时开始出现商品价格上涨的现象,并一直延续到17世纪初,这一时期通货膨胀严重,被年鉴学派史学家称作“漫长的16世纪”。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后的经济掠夺 B.世界市场的雏形基本形成
C.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西欧物价上涨的时间较长
14.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正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有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打击和破坏B.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融
C.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新大陆发展D.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和共同发展
15.市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因素。 当时,资本主义差不多在欧洲萌芽,人们急需扩大市场。而新航路的开辟尤其是美洲大陆的发现满足了人们的这一大愿望。……使得世界逐渐形成一个经济单位。句中省略处最准确的表达是
A.东方的原料+美洲的奢侈品+非洲的劳动力+西欧的贸易指挥
B.美洲的原料+东方的奢侈品+非洲的劳动力十西欧的贸易指挥
C.美洲的原料+东方的奢侈品+西欧的劳动力+非洲的贸易指挥
D.西欧的原料+东方的奢侈品+非洲的劳动力十美洲的贸易指挥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黄金、香料、珠宝是西班牙人和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另一个重要动因。由于《马可·波罗行纪》中关于中国与日本的财富无穷白的神话在当时的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的无限遐想。
材料二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动力因素。(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列举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远航尝试,并概括其积极影响。(10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材料二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原住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后是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10 分)
答案解析
1.A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上形成了“黄金热”,故A正确;文艺复兴激发了人文精神,与“黄金热”无关,排除B;新航路开辟是解决“黄金热”的途径而非原因,排除C;15世纪罗马帝国已经灭亡,排除D。
2.B 【解析】本题考查达达·伽马开通的新航线,据材料“1498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派王宝待臣发现(亚洲)这块土地,并竖立这个标志”并结合所学可知,1497- 1498年,达·伽马率领船队从葡萄牙出发,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到达印度,开通了欧印航线,故B项正确;1487年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故A项错误;1492年,哥伦布从欧洲到达美洲,故C项错误;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故D项错误。
3.D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路线。依据题干信息“对地球面积和形状的争论就此永远终结”,结合所学可知,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故D符合题意。
4.D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和国家竞争。为发展海上贸易、打破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最佳航线的垄断,英国人、荷兰人出于商业竞争和国家利益的考虑,继续进行海上探险活动,D项的内容与题干现象有逻辑关联,正确;之前的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已经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故A项错误;16、17世纪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B项错误;C项是之前西班牙、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并非英国、荷兰继续开辟新航线的原因,排除。
5.A 【解析】本题考查三角贸易。材料反映的是三角贸易的各个环节及其运送的东西,结合所学可知,欧洲殖民者从贩运工业品、黑奴贸易、掠夺原材料等每一个环节上都能赚取巨额的利润,这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故选A;工业革命时期,三角贸易逐渐被取消,故排除B;列强进行资本输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故排除C;三角贸易发生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故排除D。
6.B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进入殖民扩张时代,需要大量适应海外扩张的地图及地图制作的专业研究,故选B;A和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522年环球航行探险已完成。排除C。
7.C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依据材料“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约5500千克,白银约246000千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葡两国将掠夺而来的黄金、白银主要用作奢侈享受,从而使大量财富流入英、荷,促进了英、荷的资本原始积累,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是大量财富经西、葡流入英荷,并不是强调西、葡两国率先开辟新航路,A项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西、 葡运力大,B项排除;D项不是西、葡两国被喻为“运输队”的原因,排除。
8.D 【解析】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 材料中已明确表明这两个强大的股份公司是由商人建立的,不是政府。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两个公司是股份公司,具备资本主义的性质和特征,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这两个公司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相反,通过它们的殖民掠夺,打开了落后地区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政府特许这两个公司可以为了利益发动战争,具有掠夺的性质,由此成为西欧殖民扩张的工具,D项正确。
9.A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革命。 材料反映了16世纪到18世把西班牙殖民地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激增并大量流入西班牙,引起西班牙的价格革命,导致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故A项正确;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西班牙将掠夺来的黄金,主要用来满足封建贵族的奢侈享乐,因此没能带来其国力的增强和贸易的发展,C、D两项错误。
10.D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根据“种植园经济的发展改变了非洲、美洲、欧洲以及亚洲的面貌”“并将日渐具有活力的世界经济中心向西推进到大西洋沿岸”可以看出种植园经济在新航路开辟后,影响亚洲、美洲等地区,并把它们纳入世界市场之中,使世界的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亚洲的衰退,排除A项;B项太绝对,排除;丝绸贸易与种植园经济间没有必然的关联,排除C项。
11.C 【解析】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16世纪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西班牙从此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17世纪英国打败了殖民帝国荷兰,英国的海上霸权进一步确立。随着英国殖民霸权的逐步确立,英国在世界范围内掠夺资源,如来自美洲的糖,故C项正确;由材料可知1660年后英国糖的消费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但结合所学可知,这与贵族饮食文化是否变化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价格革命是指16-17世纪时,由于美洲金银大量流入欧洲而引起的欧洲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的历史事件,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12.A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由于中国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质量上乘,成为欧洲上层人士争相购买的商品,故此时欧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故A项正确;18世纪的殖民霸主是英国不是荷兰,且B项与材料无直接联系,排除;世界白银流动的主导者是西欧国家,故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13.A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题干强调16世纪西欧通货膨胀严重,这是新航路开辟后价格革命的体现,主要是西欧殖民者从海外掠夺大量的贵金属流入西欧的结果,故答案为A项;世界市场的雏形基本形成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之一,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与16世纪长期的通货膨胀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西欧物价上涨的时间较长”只是对题干信息的简单概括,排除D项。
14. B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各地物质生活,这说明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各地文明的交融,故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给殖民地造成沉重的打击和破坏,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没有实现新旧大陆经济互补和共同发展,物种交流也没有改变新大陆的落后面貌,故C、D两项错误。
15.B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加强,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西欧殖民者利用廉价的非洲劳动力为他们在美洲殖民地进行劳动,开采矿山、种植橡胶等,以此来获取美洲廉价的原料及黄金等貴金属,运回欧洲;用掠夺的贵金属换取东方的奢侈品来满足自身需要,B符合史实,A、C.D错误,排除。
16. (1)因素:传播宗教;追求黄金、香料、珠宝等。(5分)
(2)远航尝试: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远航非洲,发现好望角;1497- 1498 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到达印度;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发现美洲;1519-1522年,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积极影响:促进了世界范围内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交融,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促进了西欧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10分)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条件、过程和影响。(1)根据材料一“黄金、香料、珠宝是西班牙人和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另一个重要动因”、材料二“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可知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动力因素主要是传播宗教和追求黄金、香料、珠宝等。
(2)第一小问远航尝试,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远航尝试主要是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抵达美洲和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第二小问积极影响,结合所学内容从促进世界不同种族、不同文明交融,推动西方近代科技和思想解放,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和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等角度总结即可。
17. (1)趋势:欧洲占比不断扩大;非洲占比不断下降;美洲1750年之前占比少,之后则不断扩大。
原因:欧洲国家对非洲和美洲的殖民掠夺,加速了欧洲经济发展,促进欧洲人口增长;黑奴贸易导致非洲人口减少;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造成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美洲人口下降;1750年后,非洲黑奴和欧洲移民的涌人,促进美洲人口增长。(15 分)
(2)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联系加强,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使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10 分)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近现代发展历程。(1)趋势,从1650年至1900年,欧洲人口占比由18.3%到24. 9%,占比不断扩大;从1650年至1900年,非洲占比由18.3%下降为7.4%,占比不断下降;美洲1750年出现了转折,在1750年之前占比少,之后则不断扩大。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50年正处于欧洲国家殖民扩张阶段,这些国家对非洲和美洲的殖民掠夺,加速了欧洲经济发展,促进欧洲人口增长;欧洲殖民扩张大量贩卖黑奴,导致非洲人口减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造成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因此美洲人口下降;1750年后,非洲黑奴和欧洲移民涌入美洲,美洲人口在1750年后出现了增长。
(2)转变,根据材料二“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材料二“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原住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联系加强,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使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亚洲(中国)
世界总人口
1650年
18.3%
18.3%
2.4%
22.9%
5.45亿
1750年
19.2%
13.1%
1.6%
30.9%
7.28亿
1850年
22.7%
8.1%
5.1%
35.1%
11.71亿
1900年
24.9%
7.4%
9.0%
24.9%
16.08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民版必修2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2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