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同步练习  (12 1)第1页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同步练习  (12 1)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后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观察图1和图2,两幅图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 文字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B. 文字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
    C. 私有制的产生和王宫建筑出现 D. 阶级的出现和农业的产生
    2. 下图是绘制于5 000—6 000年前的阿尔及利亚塔西利·恩·阿耶洞穴壁画,它展现了原始社会( )
    A. 人类依靠渔猎为生 B. 原始农业收割场景
    C. 男性从事生产劳动 D. 农业分工开始出现
    3. 农耕和畜牧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人类逐渐迈向文明时代。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 人工取火的发明 B. 养殖技术的提升
    C. 文学艺术的发展 D. 生产方式的变化
    4. 观察图1和图2,两幅图片( )
    图1 古埃及文字 图2 中国古代文字
    A. 反映了阶级对抗特征 B. 体现了生产生活内容
    C. 说明了阶级分化本质 D. 体现了文化多元特色
    5.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泥板上的文字”“草纸上的文字”“龟甲上的文字”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字母文字 B. 都产生于亚洲
    C. 诞生于大河流域 D. 保存于史诗之中
    6. 下面两图分别反映了古代两个区域文明的政治制度,下列文明与图片对应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 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B. 古代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C. 古巴比伦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 D. 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希腊文明
    7. 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古代埃及制定该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A. 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 B. 彰显法老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
    C. 指导农业以合理地安排农事 D. 探索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
    8. 如下图所示,图1是描绘伊苏斯战役的1世纪意大利庞贝古城壁画,图2是表现亚述骑兵的亚述古城浮雕,图3是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些历史遗存可以说明( )
    图1 图2 图3
    A. 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 B. 1世纪时东西方战乱不断
    C. 亚洲文明传播的共同特征 D. 三大帝国战无不胜的原因
    9. 古代希伯来人有大洪水毁灭几乎所有人类,仅留下诺亚一家的传说。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毁灭人类的故事。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这个故事的最早版本。这说明( )
    A. 希腊神话皆来源于西亚 B. 苏美尔创造了人类神话
    C. 生存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D. 诺亚方舟一说确有其事
    10. 观察下表,下列对表格内容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 埃及象形文字是世界各国文字的起源 ② 腓尼基文字是世界字母文字的开端 ③ 东方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④ 希腊和拉丁字母是所有字母的基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11. 公元前6世纪,古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诸如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大流士推行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 便于自己对国家政局的全面掌控 B. 完善国家的官僚体系
    C. 保证帝国官员之间能够相互监督 D. 适应不同地区的风俗
    12. 公元前33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与波斯国王大流士在叙利亚北部伊苏斯决战。此后,亚历山大历经数年征战,最终灭亡波斯,入侵印度,征服了从希腊到印度的广大地区。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有利于( )
    A.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B. 希腊文化的推广和东传
    C. 罗马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D. 印度佛教的广泛传播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遣掾(佐助)甘英使大秦、条支,穷西海,皆前世所不至,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及安息西界,临大海,欲度,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乃止。
    ——《资治通鉴》第48卷
    材料二 (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后汉书·西域传》
    (1) 阅读并分析材料二,概括罗马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
    (2) 汉朝与罗马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的两大强国,两国官方都有建立直接交往的愿望。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这种愿望长期未能实现的共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特点。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与西亚(安息)、欧洲(大秦)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参考答案
    1. B【解析】据材料“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可知,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共同特征之一是文字的出现;据材料“孟斐斯城”“二里头宫殿遗址”“雅典城”可知,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共同特征之二是城市的兴起,故选B项。
    2. B【解析】据材料图片可知,人们在土地上集体劳动,展现了原始农业生产场景,故选B项;材料图片中人类手中没有明显的狩猎工具,不能说明以渔猎为生,排除A项;材料图片中性别信息不明显,排除C项;材料图片是人类集体劳动的场景,不能说明农业分工,排除D项。
    3. D【解析】据材料“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可知,生产方式的进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故选D项;A、B项都属于生产方式的变革,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整个宏观层面的社会文明进步,而文学艺术只属于其中的文化领域,排除C项。
    4. B【解析】古埃及和古代中国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来源于生产生活,故选B项;阶级对抗是阶级矛盾发展的结果,与文字产生无关,排除A项;阶级分化是私有制的产物,与文字产生无关,排除C项;材料仅出示两张图片,无法体现文化多元,排除D项。
    5. C【解析】“泥板上的文字”是古代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草纸上的文字”是古埃及人创造的象形文字,“龟甲上的文字”指中国的甲骨文,古埃及人生活在尼罗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在两河流域,当时中国人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故选C项;甲骨文不是字母文字,排除A项;“草纸上的文字”产生于非洲,排除B项;甲骨文并没有保存在史诗之中,排除D项。
    6. A【解析】图1体现的是古代埃及以法老为核心的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图2体现的是古代中国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故A项正确。
    7. C【解析】埃及制定的太阳历,与尼罗河定期泛滥这个特殊的条件有关。埃及人为了安排农事,必须掌握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因此制定了太阳历,故C项正确。
    8. A【解析】三大帝国在人类文明扩展的过程中都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图中信息看,三大帝国在扩张的过程中都采用了武力方式,故A项正确;三幅图反映的事件并非均发生于1世纪,故B项错误;三大帝国不全属于亚洲,马其顿王国起源于欧洲,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三大帝国战无不胜,排除D项。
    9. C【解析】A项表述太绝对,排除;各古代文明都有自己的神话,B项错误;大河流域和海洋沿岸地区洪水经常危及人类生存,故产生有关洪水的传说,C项正确;传说具有夸张的成分,故D项错误。
    10. D【解析】①“世界各国”说法有误,如中国有自己的文字体系;腓尼基人最早使用字母文字,随其传播演化又出现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故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D项。
    11. A【解析】根据材料“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可知大流士的改革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僚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项;B、C项不是根本目的,排除;大流士改革与地方风俗无关,排除D项。
    12. B【解析】亚历山大继承了波斯的基本制度,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有利于希腊文化的推广和东传,故选B项;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并未到达中国,排除A项;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排除C项;佛教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排除D项。
    13. (1) 状况:经济繁荣,物产丰饶(“谷食常贱,国用富饶”);使用金银货币,市场管理规范(“市无二价”),商品经济发达;交通发达(“乘驿诣王都”);对外贸易发达(“与安息、天竺交市”)。
    (2) 原因:安息人(在大秦和汉朝之间从事转手贸易,获利丰厚)“遮阂”,即阻隔;海洋的限制。特点:从间接经贸和文化交流到直接交往;通过丝绸之路交往;以经济联系为主。
    (3) 主要条件:汉朝丝织业等的发展;秦汉、波斯、罗马对道路开通的贡献(重点是张骞通西域);汉朝在西域设西域都护(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大国间交往的愿望等。埃及象形文字
    腓尼基字母
    古希腊字母
    古罗马字母
    安塞尔字母

    相关试卷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练习题: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堂检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